基本介紹
1954年大氣環流異常,雨帶長期徘徊在江淮流域。降雨從5月開始,6月相繼出現大雨和暴雨,至7月連續發生5次大暴雨。暴雨中心在淠河上游、淮北、王家壩至正陽關—帶。由於暴雨發生次數多,覆蓋面積廣,雨期持續時間長,淮河流域發生了40年一遇的流域性大洪水。盡管淮河於支流在解放後得到初步治理。此次洪水仍給淮河流域帶來了嚴重的災難。
雨情水情
環流形勢1954年夏季開始較遲,西風環流北退的時間約遲一個月。江淮流域梅雨季節因此延長一個月。7月,北半球上空環流形勢異常,亞歐地區高空槽、脊系統持續出現在某些特定地區,變化較少。在這種形勢下,地面鋒帶、氣鏇路徑以及降雨帶便有集中和穩定趨勢。此時,鄂霍次克海至貝加爾湖附近有一穩定阻塞高壓,其南側有一切斷低壓,北方冷空氣得以不斷向南侵襲。由於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邊緣位於沿江地區,脊線在北緯22度附近,東南季風勢力弱,來自印度洋和我國南海的暖濕氣流就變得很強盛。流域上空水汽含量豐沛,且大氣層又極不穩定,易引起大暴雨的不斷產生。兩股冷暖空氣交鋒相持於淮河流域,使得該地區得以長時間地維持陰雨天氣,從而造成淮河流域大洪水。
降雨過程及地區分布1954年江淮地區雨季提前,汛期較正常年份來得早。5月中下旬,淮河流域便出現了一次大範圍的大到暴雨天氣。降水集中在淮河幹流及淮南山區,中心地區雨量在300—350毫米,造成淮河河水普遍上漲,河道底水大於歷年同期水量。6月降雨相對較少,暴雨中心在淮南、史淠河上游。
進入7月,淮河流域連續普降暴雨。當月共有五次暴雨過程。雨區主要分布在淮河正陽關以上流域。淮南山區以及洪汝河中下游雨量最大。全流域有4處暴雨中心:一是淠河上游吳店至前畈一帶,中心雨量吳店1265.3毫米;二是沙穎河支流汾泉河臨泉一帶,中心雨量1074.9毫米;三是淮北宿縣為中心的高值區,中心雨量963毫米;四是沿淮幹流王家壩至正陽關一帶,王家壩雨量923.8毫米。全流域7月份面平均雨量為513毫米。流域內降雨量1000毫米的雨區面積為1600平方公里;800毫米雨區為16400平方公里;700毫米雨區為42940平方公里;600毫米雨區為79560平方公里。近黃河一帶雨量較少,在200毫米以下。
7月份第一次暴雨發生在7月1日一6日,300毫米以上暴雨區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大別山區。首先在淮南大別山區出現暴雨,雨區分布在淮河幹流以南。3日起暴雨向西北推進,中心移至桐柏山區及淮河幹流上游。另外在宿縣、蒙城一帶也有一個暴雨中心。雨區範圍逐步延伸至淮河以北廢黃河以南,遍及全流域。4日降雨趨勢南折,並向東推進,中心在正陽關以上淮河幹流一帶,雨勢稍有加強。6日上中游雨勢減弱,範圍擴散,中心向東北方向移動,在淮北地區宿縣、泗洪、淮陰等地有一大暴雨中心。
第二次暴雨在7月7日一14日,雨區主要分布在正陽關以上流域,200毫米以上的雨區分散。7日淮北地區降雨消失,在淮南山區出現一新的暴雨中心,仍循第一次暴雨的途徑,向西北方向推進;8日在淮河上游的羅山、息縣、淮北的宿縣、蒙城一帶出現暴雨中心;9、10日雨區遍及全流域,大暴雨中心在沙穎河中下游地區;11、12日雨區維持在淮河上游,暴雨中心在淮南山區,其他地區雨勢減弱;13、14日全流域基本無雨。
第三次暴雨在7月15日—18日,雨區主要分布在史淠河,淮於上游和洪汝河、沙穎河上游,雨量在100—200毫米。首先在伏牛山區、洪汝河上游出現暴雨。並向東推進;16日雨區東西橫亘於淮河以北地區,暴雨中心在亳縣、項城、臨泉、舞陽、蔣壩、淮安,雨區遍及全流域;17日淮北暴雨東移到安徽、江蘇北部,雨勢有所減弱,但在淠河上游又出現暴雨;18日以後降雨減少,正陽關以下降雨逐漸停止。
第四次暴雨在7月19日一22日,雨區主要分布在淮南山區及淮北宿縣蒙城一帶。20日雨區東移發展至全流域,大暴雨中心在淮北;21日淮北降雨逐漸停止;22日雨帶南移淮河以南,雨勢減弱,山區有暴雨;23日雨帶移出本流域,降雨基本結束。這次暴雨與第三次暴雨是相銜接的,歷時3天即消失。
第五次暴雨在7月26日—31日,大多為局部暴雨,其中22日、27日雨量較大。26日雨區比較分散,大部分為局部暴雨;27日雨區向東擴展,大暴雨中心在潢河、灌河中、下游及皖北、蘇北一帶;28日雨區移至下流地區,其餘地區降雨漸止;29日流域上游部分地區降雨,山區仍有暴雨;30日雨帶消失。
1954年淮河汛期(6—9月)雨量,淮南地區平均為1064毫米。暴雨中心前畈站達2014.5毫米。汛期降雨以7月份最集中,占汛期雨量的70%,為多年同期平均的2.49倍。7月份雨量又集中在3—17日,淮河幹流區15日平均雨量達500毫米,占7月雨量的73%;淮南地區474毫米,占7月雨量的63%。由此可見,1954年淮河流域汛期雨量主要集中在7月上中旬。淮河幹流和淮南山區暴雨強度很大,如王家壩最大3日雨量為444.5毫米,吳店為440.0毫米,潤河集為385.0毫米。
洪水發生時間及過程1954年5月中下旬淮河幹流就出現了一次汛前歷史最高紀錄的降雨量。進入6月產生一次洪峰,汛前河道底水位較常年高。7月份,淮河上游各支流先漲水,洪水過程此起彼伏,一峰未平一峰又起,特別是淮南山區河流徑流大,來勢猛,部分河流先後出現6—8次洪峰過程。待各支流洪水傳播至幹流又遭遇幹流及淮北地區的暴雨,各地洪水同時湧向幹流,再加上暴雨的持續,前後洪峰相迭。這是形成1954年淮河洪峰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淮河幹流因前期河道底水位較高,7月初水位急漲,至7月中下旬自淮濱及下游浮山次第出現最高洪水位。由於中游湖泊窪地的調蓄,延長了中下游高水位持續的時間,加上淮北平原宿縣、蒙城、阜陽等地區大暴雨造成的嚴重積澇,洪水退水期一直延長到9月。
7月淮河上游幹流和支流洪峰起伏次數較多,最大洪峰流量均出現在7月中下旬。幹流王家壩以下受河槽、沿淮湖窪及蓄洪工程調蓄影響,峰形逐漸平緩。幹流蚌埠站的洪峰因淮北大堤禹山壩決口而後向推遲至8月2日。淮河下游洪澤湖水位由於上、中游水庫、湖窪、行蓄洪區攔蓄調節,得以平穩上升,至8月中旬達到最高。1954年淮河洪水主要來自淮河上游及南支潢河、白露河等支流。其次是北支的洪汝河、沙穎河中下游及淮河幹流王家壩至正陽關一帶洪水也很大。
淮河幹流息縣站7月22日最大洪峰流量為5830立方米每秒。王家壩以下淮河幹流各站基本上為一次大洪峰過程,由於支流來水不一及有關工程運用影響,洪水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的起伏。王家壩站7月6日水位即超過28.30米,受蒙窪蓄洪區開閘啟用影響,水位先稍有回落後再次上漲,至23日出現最高洪水位29.59米,24日最大洪峰流量9610立方米每秒。潤河集7月10日、13日、24日的三個洪峰流量分別為6600、7440、8300立方米每秒,24日最高水位為27.63米。正陽關站7月26日最高水位26.55米,超過歷史最高值,相應的魯台子洪峰流量12700立方米每秒。蚌埠站7月1 7日水位曾到20.65米,8月5日再次出現洪峰,最高洪水位為22.18米,相應洪峰流量11600立方米每秒。中渡站8月6日最大流量10700立方米每秒。
洪澤湖三河閘至7月6日全部開啟,最大流量為10700立方米每秒,高良澗閘9月12日最大泄流量為803立方米每秒。洪澤湖在三河、灌溉總渠、張福河充分泄洪的情況下,8月16日蔣壩出現最高水位為15.22米。洪澤湖8月28日最大入湖流量15800立方米每秒,最大出湖流量12000立方米每秒。8月25日高郵湖最高洪水位為9.38米。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區由於連續暴雨,各河水位猛漲,產生嚴重內澇。南官河興化、西塘河建湖最高水位分別為3.08米和2.29米。
1954年淮河上游王家壩站?月份總水量123.93億立方米。中游魯台子站7月份總水量310.5億立方米,其中淮乾及南岸支流占74%;北支洪汝河、沙穎河來水量占26%。中渡站7月份總水量477.95億立方米,洪澤湖為513億立方米。
受災情況
1954年7月淮河流域雨量大而集中,造成了全流域的大洪水。淮河幹流中渡站最大30日洪量達531億立方米,超過1931年。淮河幹流五河以上洪水均超過1931年。淮河流域除淮河乾堤局部決口、淮北大堤失守外,其他堤防普遍漫決,淮北平原呈現大片洪泛區,其中河南省淮濱縣幾乎全縣被淹。1954年淮河流域洪澇災情以安徽省最重,全省2620萬畝農田受淹,倒塌房屋168萬間,因災死亡1098人,死亡牲畜1052頭。江蘇省淹沒農田1063萬畝,因災死亡832人,沖壞橋樑1071座,涵洞156個。河南省83縣2市受災,淹沒農田1342萬畝,沖毀農田水利設施33970處,倒塌房屋30萬間。山東災情最輕。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區因連續暴雨各河水位猛漲,內澇嚴重。全流域因災死亡人口總數相當於1931年的1%。
抗洪情況
淮河流域在1949年後得到了初步治理,興建了一批防洪工程,抗災能力有所增強。在抗禦1954年這場流域性特大洪水過程中,已有的水庫、行蓄洪區及堤防等防洪工程儘管當時防洪際準較低,但仍舊在抗禦洪水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廣大幹部民眾與洪水展開廠非常艱苦卓絕的鬥爭。全流域在遭受比1931年略小的洪水災害後,損失比1931年減少較多,尤其是死亡人口僅為1931年22萬人的1%。
防洪工程運用情況1.水庫工程滯蓄調節洪水情況
1954年前淮河上游建成的大型水庫主要有石漫灘、板橋、薄山、南灣、白沙、佛子嶺等。這些水庫在攔蓄和調節這場洪水過程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由於防洪庫容都比較有限,因而發揮的作用並不顯著。據統計,石漫灘、板橋、薄山、白沙四座水庫滯蓄的洪水僅為2.43億立方米。這也是在1954年後國家大力興建梅山、響洪甸等骨幹性防洪水庫的重要原因之一。
2.行蓄滯洪工:程滯蓄調節洪水情況
1954年汛期,淮河流域大部分行蓄洪區和部分非確保區都進洪運用,這些工程發揮了非常有效的滯蓄洪和泄洪作用。據統計,行蓄洪區共攔洪217億立方米。
淮河行洪區在1954年共攔蓄洪水85.52億立方米,行洪流量3000—7000立方米每秒,降低水位1.0—1.5米。幹流啟用的行洪區有南潤段、潤趙段、邱家湖、姜家湖、壽西湖、便峽段、六坊段、石姚段、荊山湖、曹臨段、霍小段、香浮段。其他破堤啟用堤防有臨王段、正南淮堤等多處。
蓄洪工程所發揮的滯蓄調節洪水作用十分明顯。整個蓄洪區共攔蓄洪水131.48億立方米。中游段的蓄洪工程蒙窪、城東湖、城西湖、瓦埠湖均於7月6一7日相繼開閘蓄洪,7月份蓄洪總量達89億立方米。蒙窪蓄洪區是建成後的第一次運用,除進水閘進洪外,另有兩處漫決進水。蒙窪蓄洪區23日最高蓄洪水位29.25米,蓄洪量10.56億立方米。城西湖蓄洪區7月7日開閘放水,後因工程事故又關閘;11日扒堤進洪,最大進湖流量700立方米每秒;23日上格堤決口,潤河集樞紐工程未起應有的作用。城東湖、瓦埠湖因內水較大,蓄洪效果不明顯。城東湖24日蓄滿,水位達26.00米,水與堤平,東湖閘失去調節作用。瓦埠河與壽西湖洪水期間連成一片。壽西湖決口後最大進湖流量達8050立方米每秒。
3.滯蓄洪總量
據統計,1954年淮河流域通過水庫、行蓄洪區及湖窪等共滯蓄洪水303.73億立方米。其中王家壩以上滯蓄91.4億立方米,王家壩至正陽關滯蓄127.23億立方米,正陽關至洪澤湖滯蓄90.56立方米,洪澤湖滯蓄76.8億立方米。此外,寶應湖還滯蓄80.9億立方米。
4.堤防工程運用情況
1954年淮河堤防在抗禦洪水方面起了巨大作用,但終因防洪標準低,除淮河乾堤局部決口、淮北大堤失守外,其他堤防普遍漫決。其中淮北大堤禹山壩和毛灘兩處決口較為典型。
禹山壩屬於淮河左岸鳳台縣境內的一段淮北大堤,全長3.25公里。堤防前面為董峰湖行洪區,後面為西淝河和毛家湖。7月9日董峰湖行洪後,由於風浪吹程增大,堤身風浪沖刷嚴重。7月25日軍民奮力搶險,搶築子埝1.0米後,終因淮河水位過高,漫頂0.2米,於7月27日漫溢失守。決口後增加淹地465萬畝。
毛灘屬於五河縣境內的一段淮北大堤,老堤築於1948年,因阻水1950年汛後在堤後另築新堤。新堤施工質量較差,建成後未經考驗。1954年大水時為保護兩堤之間的8000畝耕地,臨時對老堤加高培厚,因淮乾水位高、持續時間長,固守困難,於7月31日挖開老堤運用新堤。因老堤開口放水時未搶做裹頭及引水渡槽,開口過急,僅4小時就使內外水相平,浸透堤身,致使沉陷不均,新堤出現漏洞數十處,搶救無效,決口6處。毛灘決口增加淹沒面積558平方公里。
1954年淮河的防汛指揮、組織和搶險工作總體上講是成功的,防汛工作取得了勝利。這主要是由於各級黨委和政府領導得力,充分發動了民眾,及時搶築子埝,加寬堤身,與暴風雨和洪水進行了異常緊張的搏鬥。當時的中央農村工作部、水利部對淮河的防汛方針和工作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和指示。各省的主要領導都親自主持並深入第一線指揮,大批領導幹部被派到各防汛指揮機構進行領導,險要堤段及建築物都有領導幹部負責指揮。在黨的號召下,大批農民、工人、軍隊、學生等積極投身到防汛前線。僅淮河於流全線就先後動員280餘萬人,完成2200餘萬土石方工程,使淮河乾堤、運河堤和灌溉總渠南堤迅速完成加高、加寬和加固工作。在最緊張的時候,宿縣專區於一夜之間就動員了8萬人,自遠離險段數百里的地方,以火車運輸一日夜全部趕到工地。在風大浪猛、堤段出險時,往往是千百人牽臂並肩以胸阻浪,堅持數十小時至連續數日日夜不息的幾乎到處都有。大批的防汛器材,包括糧草、木棒、鉛絲、細麻、席片,以至門板、農具、家具,農田裡正在生長的禾苗,只要是防護急需,都能立即辦到。其次,防汛準備工作比較充分,防汛指揮中的搶險、退卻和堅持,都能主動堅決、有秩序不慌亂。再次,在全國各地各方面的支援和幫助下,克服當時運輸條件十分落後的困難,在短時間內完成了非常艱巨繁重的防汛物資器材的供應和運輸工作,為防汛搶險工作提供了物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