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奧運會金牌
2004年雅典奧運會
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以來,獎牌正面的設計首次修改,以反映希臘特色。從此以後,所有奧林匹克獎牌都將反映希臘特色,因為它是奧運會的起源和復興之地。從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到2000年悉尼奧運會,頒給運動員的獎牌上刻的都是勝利女神奈基的坐像。而從2004年雅典奧運會開始,獎牌上的奈基站了起來,而且插上翅膀,飛向體育場,把勝利帶給最優秀的運動員。組委會選擇的獎牌圖案是潘那辛納科體育場,那裡是1896年現代奧運會的發祥地。
獎牌背面圖案共有3個成分:在奧林匹亞點燃並在2004年火炬傳遞中穿越五大洲、熊熊燃燒著的聖火;古希臘詩人品達公元前460年創作的奧林匹亞頌的頭幾行詩;2004年雅典奧運會會徽。
獎牌的設計者是埃萊娜·沃特斯。
2000年悉尼奧運會
手握月桂花冠的勝利女神等傳統標誌刻在獎牌正面。悉尼歌劇院、奧林匹克火炬和奧林匹克五環刻在獎牌背面。獎牌的設計者是澳大利亞人沃利塞克·皮耶特蘭尼克和布利安·湯姆森。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
獎牌正面是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以來一直使用的勝利女神奈基的像。奈基的左手托著棕櫚葉,右手舉過頭頂,托著勝利者的月桂花冠。獎牌背面是1996年奧運會標識和橄欖枝。
這屆奧運會共鑄造金牌633枚,銀牌635枚,銅牌661枚。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
獎牌正面是一個直徑55毫米的圓形圖案,上面刻著帶有現代風格的勝利女神奈基的形象,並刻有“1992年第25屆巴塞隆納奧運會”字樣。
獎牌背面是巴塞隆納奧運會會徽。
獎牌的設計者是雕塑家查韋爾·科爾貝托。
1988年漢城奧運會
獎牌正面是古代競技場和手持月桂花冠的勝利女神以及“第24屆漢城奧運會”字樣。
獎牌背面是一隻象徵和平的鴿子,它在翱翔,嘴裡銜著一根月桂樹枝。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
獎牌採用佛羅倫斯藝術家朱塞比·卡西奧利為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設計的獎牌原始圖樣。
獎牌正面是古代競技場和手持月桂花冠的勝利女神奈基。
獎牌背面表現手持棕櫚葉的一群歡樂的運動員將獲勝運動員高高舉起的情景,背景是體育場。
獎牌正面是表示勝利的傳統奧林匹克標誌:高舉月桂花冠的勝利女神奈基。獎牌正面右下角是一座大型競技場的片斷,上方用西里爾文字寫著“1980年第22屆莫斯科奧運會”。
獎牌背面表現的是,聖火在體育場背景的襯托下熊熊燃燒,右上角是莫斯科奧運會會徽。
1976年蒙特婁奧運會
獎牌正面是義大利人朱塞比·卡西奧利(1865-1942)為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設計的圖案。主要標誌的含義是勝利、博愛、普遍性。
獎牌背面是一支月桂花冠,它是自古代奧運會以來勝利的象徵。此外刻有蒙特婁奧運會會徽。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
金牌正面是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以來一直沿用的勝利女神,並刻有“1972年第20屆慕尼黑奧運會”字樣。
獎牌背面是宙斯和勒達的孿生子,代表體育比賽和友誼的贊助者。獎牌的設計者是包浩斯建築學派的最後代表人物之一、德國人格哈德·瑪克斯。
獎牌正面是傳統的勝利女神像,她的左手拿著一束棕櫚葉,右手舉著月桂花冠。這是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以來一直沿用的設計,設計家是佛羅倫斯藝術家、義大利人朱塞比。卡西奧利(1865-1942),他的作品在國際奧委會於1921年舉辦的一次競賽中脫穎而出。
勝利女神旁邊寫著“1968年第19屆墨西哥奧運會”字樣。
獎牌背面表現的是雀躍的人們舉起一名奧運冠軍的情景,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註:自1928至1968年,夏季奧運會獎牌圖案相同。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組委會改變了獎牌的背面設計,其設計者是包浩斯建築學派代表人物、德國人格哈德。瑪克斯(Gerhard Marcks, 1889-1981)。
1964年東京奧運會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斯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東京1964--第18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
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民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從1928年到1968年,奧運會獎牌樣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設計。直到1972年奧運會,當時的慕尼黑組委會突破原有設計,採用了包浩斯建築學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瑪克思(Gerhard Marcks)的設計,更改了獎牌背面圖案。
1960年羅馬奧運會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像由佛羅倫斯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羅馬1960--第17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
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民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從1928年起到1968年,奧運會獎牌樣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設計。直到1972年奧運會,當時的慕尼黑組委會突破原有設計,採用了包浩斯建築學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瑪克思(Gerhard Marcks)的設計,更改了獎牌背面圖案。
本屆奧運獎牌設計融入了新元素:獎牌四周為銅質月桂花冠,下方用形似月桂樹葉有序疊加而成的鏈條串聯。
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斯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墨爾本1956--第16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
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民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從1928年到1968年,奧運會獎牌樣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設計。直到1972年奧運會,當時的慕尼黑組委會突破原有設計,採用了包浩斯建築學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瑪克思(Gerhard Marcks)的設計,更改了獎牌背面圖案。
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斯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赫爾辛基1952--第15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
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民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從1928年起到1968年,奧運會獎牌樣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設計。直到1972年奧運會,當時的慕尼黑組委會突破原有設計,採用了包浩斯建築學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瑪克思(Gerhard Marcks)的設計,更改了獎牌背面圖案。
1948年倫敦奧運會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斯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倫敦1948--第14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
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民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從1928年起到1968年,奧運會獎牌樣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設計。直到1972年奧運會,當時的慕尼黑組委會突破原有設計,採用了包浩斯建築學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瑪克思(Gerhard Marcks)的設計,更改了獎牌背面圖案。
1936年柏林奧運會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斯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柏林1936--第11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
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民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從1928年到1968年,奧運會獎牌樣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設計。直到1972年奧運會,當時的慕尼黑組委會突破原有設計,採用了包浩斯建築學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瑪克思(Gerhard Marcks)的設計,更改了獎牌背面圖案。
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斯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洛杉磯1932--第10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
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民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從1928年到1968年,奧運會獎牌樣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設計。直到1972年奧運會,當時的慕尼黑組委會突破原有設計,採用了包浩斯建築學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瑪克思(Gerhard Marcks)的設計,更改了獎牌背面圖案。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櫚葉,右手拿著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圖像由佛羅倫斯藝術家卡西奧里設計,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
獎牌正面右方刻有“阿姆斯特丹1928--第九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
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民眾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
從1928年到1968年,奧運會獎牌樣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設計。直到1972年奧運會,當時的慕尼黑組委會突破原有設計,採用了包浩斯建築學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瑪克思(Gerhard Marcks)的設計,更改了獎牌背面圖案。
1924年巴黎奧運會
獎牌正面描繪的是一位裸體冠軍選手扶握蹲坐在地的對手的情形。下方為奧林匹克五環。
獎牌背面為一架象徵著奧運會文化項目的豎琴,以及各式各樣的冬、夏體育運動器材拼成的拱形圖。拱形正中刻有“巴黎1924—第八屆奧運會”字樣。
本屆奧運會共鑄制了914枚獎牌,其中金牌和銀牌各304枚,銅牌306枚。
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
獎牌正面為一名高個兒裸體運動員。他左手拿著象徵勝利的棕櫚葉和月桂花冠。在他的身後是吹著喇叭的信息女神像。
背景是一檐壁,其橫樑下方用希臘語刻著“第七屆奧運會”字樣。
獎牌背面是為紀念名叫巴拉沃的勇士而設立的安特衛普紀念碑,背景是安特衛普大教堂和港口;頂部刻有“ANVERS MCMXX”字樣,意為安特衛普1920。
安特衛普的意思是“丟棄的手”。傳說斯凱爾特河上有一個兇殘的巨人,威脅一切過往船隻交納過路費;如果船長拒絕,他就砍下船長的手。就這樣,巨人在這條河上稱霸多年,直到有一天出現了一名叫巴拉沃的勇士。這位古羅馬士兵和巨人展開搏鬥,殺死了巨人,將其手砍下,扔入河中,以祭奠那些死在屠刀下的冤魂。
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
獎牌正面描繪的是兩名女性為一位年輕的奧運冠軍佩戴月桂花環的場景。
獎牌背面刻的是通報官宣布奧運會開幕的場景。右面立著瑞典體操創始人林氏的頭像,四周刻著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字樣。
1908年倫敦奧運會
獎牌正面描繪的是兩位女性為一名年輕的奧運冠軍佩戴月桂花環的場景。正中下方刻有“1908年倫敦奧運會”字樣。
獎牌背面為英格蘭守護神聖喬治像。傳說這名聖戰者殺死了一條惡龍,解救了被困的公主。
獎牌正面為一名運動員站在台階上,右手拿著一簇月桂花冠,象徵著勝利,左手高高舉起。背景圖案為淺浮雕,展示古代體育競賽分項,浮雕後面是一座希臘神廟。運動員圖像上面印有“奧林匹亞”字樣,右下角注有年份“1904”。
獎牌背面為希臘勝利女神奈基站在地球上。她左手舉著月桂花冠,右手拿著棕櫚葉。她的前面是一個大花冠,裡面寫有各個競賽分項的名稱;後面是一尊放置在柱基上的宙斯半身像。牌面題有“美國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字樣。
本屆奧運會獎牌的設計靈感來自1896年雅典奧運會和1900年巴黎奧運會獎牌。
1900年巴黎奧運會
獎牌正面為張著雙翅的勝利女神雙臂上舉,雙手托著月桂花冠。背景圖案為巴黎景色和世界博覽會紀念物。
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站在領獎台上,右臂高高舉起,手上握著月桂花冠。背景圖案為體育場和雅典衛城。
1896年雅典奧運會
冠軍被授予銀質獎牌、橄欖枝花環和一張獎狀,亞軍被授予銅質獎牌、月桂花冠和一張獎狀。
獎牌正面是希臘神話中的主神宙斯的頭像。宙斯的手上托著一個地球,球上立著希臘勝利女神,圖注為希臘語“奧林匹亞”。獎牌背面為雅典衛城遺址,印有希臘文“1896年雅典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字樣。
冬季奧運會金牌
2006年義大利古城都靈奧運會
獎牌為圓形,中間有一塊圓形鏤空,這個設計成功地把都靈冬奧會的獨特魅力展現出來,獎牌的形狀正好體現了義大利最負盛名的“廣場”。廣場是義大利的標誌性形象。中間鏤空的獎牌就像一枚奧林匹克的戒指,一枚象徵著勝利的戒指,中間空著的一塊還象徵了我們的胸膛,胸膛下跳動的心臟和生命展示了對偉大的奧運會的熱情。
掛著獎牌的絲帶也不是直接連在獎牌的頂部,絲帶穿過中間的圓洞,隨意而優雅地系在獎牌上。獎牌的正面是冬奧會的圖案,反面將刻上運動箴言。為了突出此次冬奧會的三個中心口號,製作獎牌使用了有光澤並且光滑的材料,中間部分的圓洞磨得相當細緻。
2002年美國鹽湖城奧運會
作為歷屆奧運會最重的獎牌, 金銀牌各有567克,銅牌454克。同時本屆冬奧會的獎牌首次根據體育項目的劃分採用了不同的圖案。
獎牌正面,刻有衝出冰山與火焰重圍的運動員的圖樣,代表著奧林匹克精神、人類的精神活力以及被激發出的能量,而“Light the Fire within”(點燃心中的火)的字樣則被鐫刻在獎牌正面左方。
背面是希臘的勝利女神-NIKE,手持象徵橄欖枝桂冠的一片樹葉。女神臂彎里是獎牌所屬的運動項目名稱。
獎牌形狀似猶他河的卵石,同時具有現代和鄉村的風格,象徵著美國西部精神。每枚獎牌都是手工製作,且獨一無二,就如同經歷風雨侵蝕的石頭。
1998年日本長野奧運會
為了突出地方特色,1998年日本長野冬奧會獎牌使用了塗漆技術。即將漆塗在圓形的黃銅板上,運用泥金畫、景泰藍和精細的金屬加工技術製作而成。
獎牌正面,是橄欖枝環繞的朝陽,以及奧運會標誌。
獎牌背面是用泥金畫技術描繪的信州地區在朝霞映襯下層巒疊嶂的群山和本屆冬奧會的標誌。獎牌直徑8厘米、厚度9.7毫米,金牌重256克,銀牌250克,銅牌230克。
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爾奧運會
1994年第17屆冬奧會在挪威北部城市利勒哈默爾舉行。本屆冬奧會東道主打破傳統,採用挪威花崗岩作原料,表面鑲嵌金、銀、銅來製作賽會獎牌。
1992年法國阿爾貝維爾奧運會
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的獎牌是經由手工,以水晶為原材料製成,上面鑲嵌金、銀、銅,製作步驟繁多,一枚獎牌需要35人的流水線。
獎牌正面是奧運五環, 背景為疊嶂的群山。獎牌上方刻有桂枝,下方刻有英法文的“第十六屆冬奧會”字樣。
獎牌背面是素色水晶雕成的圖案,有力的線條象徵著山脈。
1988年加拿大卡爾加里奧運會
獎牌正面是單線條勾勒的一片雪花,並刻有 “第十五屆冬奧會 卡爾加里1988”的英法文字樣。
獎牌背面是兩個人的側面像,分別為戴有桂冠的運動員和戴有滑雪杖、雪橇、槍等頭飾的印第安人。
1984年南斯拉夫塞拉耶佛奧運會
獎牌正面,由一片雪花和奧運五環組成,並刻有“XIV Zimske Olimpijske Igre - Sarajevo 1984” 的字樣。
獎牌背面是一個戴有桂枝的運動員頭部輪廓。
1980年美國普萊西德湖奧運會
獎牌正面,一隻手舉著奧林匹克火炬,背景是山脈,飾有五環和“第十三屆冬奧會”的英文字樣。
獎牌背面刻有杉樹枝及本屆奧運會標誌和“Lake Placid 1980”字樣。
1976年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奧運會
獎牌正面,與1964年奧運會獎牌背面相同的標誌—由奧運五環和因河大橋組成。因河大橋作為因斯布魯克的標誌性建築物,也是該城市名字的由來。它象徵著個民族的友誼和統一。
獎牌背面,是以阿爾卑斯山為背景的滑雪區域。右邊有奧運聖火。
1972年日本札幌奧運會
獎牌正面, 是一條微微凸起的線條。
獎牌背面刻著“第十一屆冬奧會 札幌 72”的英日文字樣。
獎牌由財政部鑄造, 一共89種,267枚。
1968法國格勒諾布爾奧運會
本屆奧運會獎牌是歷屆奧運會獎牌中首次以體育分項分類的。獎牌正面是該屆奧運會的標誌。獎牌背面是體育分項的象形圖案。
1964年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奧運會
獎牌正面,阿爾卑斯群山,邊緣刻有“因斯布魯克1964”的字樣。下方是體育項目的名稱。
獎牌背面,是該屆奧運會標誌—由奧運五環和因河大橋組成,邊緣刻有“IX - OLYMPISCHE WINTERSPIELE”的字樣。
1960年美國斯闊谷奧運會
獎牌正面,是兩個年輕男女的側面頭像, 代表著世界和美國的朝氣蓬勃。邊緣刻有“第八屆冬奧會”字樣。
獎牌背面設計簡潔,僅在中央刻了奧運五環,邊緣是奧林匹克格言“更快 更高 更強”。
1956年義大利科蒂納丹佩佐奧運會
獎牌正面,是戴著五環的女子頭像,右側有奧運火炬。邊緣刻有“VII GIOCHI OLIMPICI INVERNALI”字樣。
獎牌背面,POMAGAGNON山脈與雪花重疊再一氣。邊緣刻有“CITIUS ALTIUS FORTIUS - CORTINA 1956”。
1952年挪威的奧斯陸獎牌奧運會
正面,上方是火炬,下方是奧運五環。背景刻有希臘語的“奧林匹亞”。邊緣是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和“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法語字樣。
獎牌背面有挪威語“第六屆冬奧會,奧斯陸1952”字樣, 三片雪花和奧斯陸城市賓館的象形圖案。
獎牌正面, 在兩片雪花中間,刻有“第五屆冬奧會-聖莫里茨”字樣。
1948年瑞士聖莫里茨奧運會
獎牌背面, 以奧運五環為背景,一隻手托著點燃的火炬。左右兩側各有三片點綴性的雪花。上半部分的邊緣刻有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
1936年德國加米施·帕騰基興奧運會
獎牌正面,上方是一輛行駛在凱鏇門上的三馬馬車,由手持桂枝的勝利女神駕駛。下方展示了幾種冬季運動會是用的器具。邊緣刻有“GARMISCH-PARTENKIRCHEN”字樣。
獎牌背面,只簡單刻有奧運五環和“IV. OLYMPISCHE WINTERSPIELE 1936”字樣。
1932年美國普萊西德湖奧運會
獎牌正面, 上方是右手持著桂冠的女神,坐在雲端中。背景是ADIRONDACK山脈, 山腳下是冬季運動場和鹽湖城風光。
獎牌背面,頂端是奧運五環,底端是桂枝。中間刻有“第三屆冬奧會 鹽湖城1932”的字樣。
1928年瑞士聖莫里茨奧運會
獎牌正面,是張開雙臂的滑冰運動員,周圍環繞著雪花。
獎牌背面,頂端是奧運五環,下面刻有“第二屆冬奧會-聖莫里茨 1928”字樣。兩邊是一個桂枝。
1924年法國夏莫尼奧運會
獎牌正面,一個冬季運動員雙臂張開,右手持一雙冰鞋,左手持一副滑雪板。背景是阿爾卑斯山山峰。
獎牌背面, 刻有十四行的法文文字:“夏蒙尼冬季奧運會、1924年1月25日至1924年2月5日、由國際奧委會支持、法國奧林匹克組織委員會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