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美國使館舊址現存有一座主樓和四棟配樓。使館前原有一座仿羅馬凱旋門建築的大門,它既是美國對其侵華暫時"勝利"的一種自豪自炫,也表現了殖民主義者不可救藥的狂傲。現存的主樓建於1903年,設計人名叫Sidh healy。該樓地上兩層,地下一層,其內部採用木結構,外牆以紅磚為主。牆角以花崗石、白石作隅石,門窗以花崗石、白石作框罩,以起到加固和突出的作用。檐上作女兒牆。
2004年被公布為劃定保護單位及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系北至東交民巷,南至前門東大街,東至原荷蘭使館舊圍牆,西至國管局東圍牆,大體沿原有圍牆所圍範圍作為保護範圍。
歷史
1862年(同治元年),美國正式設立駐華使館, 蒲安臣被封為美國第一任駐華公使。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在“庚子戰亂”圍攻東江米巷使館的戰鬥中,美國使館處於列國使館的西南防守區域,據記載:美使館遭受了來自南面城牆上清軍炮火的襲擊,破壞很嚴重。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辛丑條約》簽訂後,美國使館暫時占用東江米巷三官廟(位於東江米巷御河段南端和東交民巷交匯處西側)作為臨時辦公之用。
1903年後,遷移到荷蘭使館以西,美國使館趁機占有侵吞和兼併了東江米巷胡同西段路南的:會同四譯館、教習庶常館、巾帽胡同和貂皮巷等一帶,建立美國使館新區,同時擴建成美國使館附屬軍營,並設立了美國軍隊操場。
建築群
主樓
據記載:美國使館主樓建於1903年,設計人為Sidh Nealy。該建築東西長33.54米,南北寬17.39米,地上二層,地下一層。底層室內淨高5.14米,二層室內淨高3.5米,建築總高13.65米。外牆為灰色清水磚牆,牆角以花崗石做隅石,門窗以石材做門窗套,窗下牆亦用石飾。樓前砌有五踏步高的平台,將建築略為抬起。立面較樸實,中央三開間略向前凸,強調中央部分。正中入口大門做重點處理,採用無凹槽的愛奧尼柱式,上冠以三角形山花的西方古典形式。主樓的東側門處做出三開間的廊子,上為二層的陽台,面向東側的小花園。西門則做成西洋古典式門套。西南山牆勒腳石上刻有:
“EREC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1903,SIDH.NEALY.ARCHITECT”。
大門內設有西洋古典式的木門斗,大廳中兩根立於基座上的愛奧尼柱子支撐樓板大梁,廳北側的雙分式木樓梯及帶有木欄桿。
四棟配樓
東北樓
東北樓平面為“曲尺形”,西部主體二層,東部為一層的附屬用房,樓西側入口處為三間門廊,頂部二層外陽台。一層大門廳東端為橫向樓梯(現東部附屬用房東窗改成外門)。東側立面寬20.75米,北側立面寬23.30米,南側立面寬11.60米。東南樓
東南樓主體為二層建築,東門進入為寬敞門廳,左前方為樓梯間(現房間格局保持原狀,在原有建筑西側西門北面加開有一扇門)。東側立面長19.20米,北、南側立面寬約11.90米。
西北樓
西北樓東西側立面長約18.80米,北側立面寬約12.50米,南側立面寬17.30米。西南角有一房間凸出矩形建築之外。東入口為門廳正對樓梯西側有後門可出入樓外(現房間室內格局基本未變)。
西南樓
西南樓建築平面略呈凸字形,東側立面長約20米,樓建築東西進深約12.50米。東側入口進入門廳,即可通往一樓各房間,建筑西側有寬敞的樓梯通往二層大廳和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