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詞目】對象【拼音】duìxìang
【英譯】character
【注音】ㄉㄨㄟˋㄒㄧㄤˋ
【同義詞】工具、器材、東西、目標、標的、目的、方向、宗旨
基本解釋
(1)[target;object]∶目標
(2)[boyorgirlfriend]∶戀愛的對方
找對象
(3)[character]∶描寫或寫實的特定人或物
小說中描寫的主要對象[1]
引證解釋
1.指行動或思考時作為目標的事物。
趙樹理《套不住的手》:“訓練的對象雖說是初參加生產的人,可是也有例外。”
2.特指戀愛的對方。
冰心《我的學生》:“她的男朋友很多,卻沒聽說過有哪一個特別好的。您說的對,她不會在同學中選對象,她一定會嫁給外交人員。”
劉紹棠《小荷才露尖尖角》:“如花似玉的一個姑娘,親娘又是個說媒拉縴的老手,花碧蓮卻一直沒有找到對象。”
3.北方方言亦指物色配偶。
谷峪《強扭的瓜不甜》:“咱長大自個對象去。”
4.計算機語言。
對象就是客觀世界中存在的人、事、物體等實體在計算機邏輯中的映射。
5、特指戀愛的對方。指男、女朋友關係,戀愛雙方的行為的稱呼如“談對象、處對象”。婚後,一般若稱家屬則特指老公或老婆。
哲學名詞
概述
我國學者唐震在《接受與選擇》一書中把對象看成是圍繞著人的、被人用來接受或選擇的特定事物。他提出了對象序列說:
個體的對象世界是指從個體誕生開始就圍繞在個體周圍的世界,它包括支持該個體存在的物質實體和用於該個體發展的各種因素。從個體的生存處境看,個體的對象世界是我們通常所指的廣泛意義上的自然界以及這個自然界的展開形式。這個世界由低級到高級依次展開,它們呈現給個體的是由“原始自然——人化自然——能動自然——虛擬自然”等所構成的序列。
原始自然
原始自然是個體用來維持自身的對象世界。
原始自然界是廣義自然界中未經人類涉獵的領域,或者說是人類將要首次涉獵的領域,它的原始性就在於它的自在性。它無視他在,完全以自在為中心;它“自己運動”,雖然是按照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和比較高級的生物的形式在被我們所稱謂的“規律”中運動變化,但這變化與個體的意志沒有任何關係;它只是埋頭運動,不斷分化,又不斷出現新的合一,新的實體否定舊的實體,舊的實體的目的性就是不斷地分化出“新”來。對許多個體來說,原始自然界是神秘的,它是個體的陌生的、無知的、混沌的、無法預料和難以駕馭但又必須面對的對象。
最讓個體感到不安的,恰恰是原始自然界無視個體存在這一事實。原始自然界只強調自在,只按照自身的規律運動和發展。在它的本然世界中是沒有人為的或者為人的運動的,倘若有的話,那也只是人類對它進行選擇的結果,而不是它的本意。例如,四大文明古國之所以發源於黃河流域(古代中國)、尼羅河流域(古代埃及)、恆河流域(古代印度)和兩河流域(古代巴比倫),並不是原始自然界按照人們的要求對自身改造的結果,恰恰相反,它是人類在那個時代的自然界中選擇出的能夠適應自身要求的有限的自然界。今天的農業生產仍然遭受著原始自然界的莫大的影響。雖然人們在科學育種、施肥、灌溉等方面已經把握了原始自然界的某些特性,但是,農業生產面對的仍然是原始自然界,“靠天吃飯”是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們的一致看法。
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是個體用來解放自身的對象世界。
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變的自然。
人化自然是個體改造原始自然界的直接結果,是原始自然界與個體達成的和諧統一的狀態。
當原始自然界是個體的未知世界的時候,它對個體來說就是一個“異在”。如果這個“異在”與個體沒有發生任何關係,它也就不會成為個體的對象。但事實是,總有一部分原始自然是作為個體直接的生存環境而存在的,就這部分自然看,它如果不改變個體,個體必然地要改變它。
個體與原始自然之間便經常地存在著矛盾:一方面是個體自身自然的指向需要被證實,需要一個結果;另一方面是自然界按照自身的規律即按照在個體看來是他在的、不為我的、陌生的、混沌的、無法預料的甚至是令人畏懼的態勢發展著。顯然,個體必須扼制住這種發展態勢,個體必須解決這一矛盾,否則的話,個體將無法達到真正的自為狀態,個體自身的存在將受到威脅,這是個體不用思考就已經感覺到的現實。
個體解決這一矛盾的直接辦法就是製造出人化自然。考古發現,奧都威早更新世人類是最早的獵人。他們使用工具和製造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吃肉的需要:狩獵,砍切,刮削。而鐮刀、磨、碾石等在公元前9000年代就已出現,當初就是適用於收割或加工野生植物的勞動需要而產生的。
針對亟需改變的那部分原始自然,個體開始了苦思冥想。公元前3000年時人們已經掌握了使用風能的技巧,這個時候用於生產和生活的手推車也已出現,早期水路貿易促使人們發明了帆船,再後來,犁、灌溉技術、冶金技術的出現等等,使個體開始堅定了與原始自然和平相處的信心。自此以後,青銅器、鐵器、木器、瓷器;耕犁、手推磨、蒸汽機、工具機;輪船、汽車、計算機、機器人等人化自然被人類陸續製造出來。人類每改變一步原始自然,自然界中就有一部分存在物被轉變為人化自然。
虛擬對象
虛擬對象是個體反思自身的對象世界。
與實體相比,虛擬的東西是值得懷疑的東西。在個體看來,實體是實實在在的存在,因而是無需懷疑的東西,而虛擬的東西更象是一種幻象。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主要在於個體認識對象時對自身感官的依賴性,在於個體的初始狀態的感覺器官仍然處於個體觀察世界的優先位置的現實性。個體愈是依賴於身體的天生感官觀察世界,他就愈是把感官之所見看成實在的東西,同樣,他如果是過多地依賴於大腦觀察世界,理性之所思所想就有被推崇的可能。
虛擬是在個體認識事物的形式上對區別於實體的事物的概括,例如思想、模仿、藝術創作、宗教活動等。這裡所說的虛擬,是脫離事物本身實在性而獨立存在於實體之外的虛擬現象。比如記憶,當記憶對個體發生作用時,它已經不是事物本身對個體的作用,而是事物屬性再現在大腦中的映像對個體的作用。再比如幻覺,它也只是類似的感覺在個
體大腦中的體驗,而不是對實體的直接感覺。
能動的自然(他人)
能動自然是個體用來觀照自身的對象世界。
他人對個體而言是能動的對象。從自然界的演化與發展過程看,他人是自然界的產物;而從他人與其他自然物的比較來看,他人又是一種極為特殊的自然。至少在目前看來,他人在自然界的物種之中是唯一的、高級的、具有能動性的自然。
----能動性(反主體性):他人對我而言是一個同類,就好像我從鏡子之中觀照到了我自己的偉大或渺小、美麗或醜陋、端莊或歪斜……一樣,他人就是我的一面鏡子。他人與鏡子所不同的,是他主動地映照我,我直接地成為他的對象。
他人在對象物的形態上寄宿在對象關係的另一端取得了主體的地位。在我與他人的對象關係的初始,他人不是我所塑造的,他來自另一個世界。他人的初始對象由原始自然界和人化自然界構成。經過與原始自然界及人化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他人逐漸地成熟並壯大起來。因此,他人從他的對象那裡走來,他攜帶了他的對象身上的一切東西(當然他仍然正在繼續不斷地吸收著這些東西並向外界不斷地兜出這些東西)。這東西我以前並未見過,它讓我感到陌生。從內容而言,這陌生的東西並不可怕,因為在原始的自然或人化的自然那裡我自己也會遇到它們。讓我感到緊張的是這種陌生的內容採取了與我相同的形式,如此以來,我就不能不重視這內容了。他人與我的形式相同是我直觀的感覺,這一點無需證明即被認可。他人給我帶來的問題在於:他人是世間所有物種之中唯一能與我為“群”的動物,然而,這動物能與我在一起嗎?
當我們認識了原始自然界及人化自然界之後,我們可以與之坦然地結成對象關係。但是,當我們遇到他人之後,是否要結成對象關係並不是由我一方說了算。此間,他人也正在考慮著這個令人棘手的問題。這種考慮的背後,表明了面對他人我們不能象面對原始自然界那樣任意地發揮我們的主體性。因為他人也在審視、度量著我,他希望作我的主體。他與我之所以能夠互為主體,是因為他同樣地,已經是掌握了原始自然和人化自然的高級自然物,是他的原始自然界和人化自然界的總和物,是能動的自然。
----受動性:
他人同時與我有著極大的差別。這差別來自我們所擁有的原始自然界與人化自然界。我們在多大程度上與後者結成了對象關係,我們就在多大程度上構成了相互之間的差別。在這裡,能動的一面是指我們高於低級對象的方面,但在同類中間,互為主體的特性同時也帶來了互相尊重對方、互相受制於對方的另一種特性:受動性。在這裡,人受制於原始自然和人化自然本身的規律性,並不說明人就喪失了主體性。但在人和他人之間,人放棄自身的主體性,恰恰是為了尊重對方的主體性。在這裡,當人放棄自身的主體性時,他便是為他人而存在的,因而也是受動的。
顯然,他人的能動的方面其實就是他人作為主體的方面,而他人作為主體的方面其實就是他人比其他自然更具有總和特性的方面,就是他人所具有的用意識把握對象的能力。他人是橫在個體面前的、足以引起個體重視的、能夠總和地喚醒個體的自然。他人比其他自然高級,是因為他人具有總和特性。由於這種總和特性,他人讓個體在某種程度上感受到的是超自然的力量,是來自宇宙間另一個人而不是什麼別的物種的力量,因而是個體所不能忽視的力量。個體尊重他人的選擇,尊重社會規範,是因為在個體的內心深處已經感受到了他人的這種能動性。
具有能動性的他人已經變成了他那個對象世界的代表來到了我的面前。他與我交往,實際上是他背後的對象世界在與我交往。所以,他人是他背後對象世界的形式,他背後的那個對象世界才是他的本質內容,這就是我們所能理解的“人不可貌相”的道理。
信息技術名詞
某種計算機語言中對於某特定程式的函式。
定義
(C++)
所謂數據封裝就是將一組數據與這組數據有關操作組裝在一起,形成一個實體,這個實體就是對象。
軟道語錄
孤立對象
孤立對象就是失去了關聯關係的對象。
簡介
在套用領域中有意義的、與所要解決的問題有關係的任何事物都可以作為對象,它既可以是具體的物理實體的抽象,也可以是人為的概念,或者是人和有明確邊界和意義的東西。
對象是類的實例化。一些對象是活的,一些對象不是。客戶端對象件的包含關係圖客戶端對象件的包含關係圖
比如這輛汽車、這個人、這間房子、這張桌子、這株植物、這張支票、這件雨衣。概括來說就是:萬物皆對象。
面向對象(ObjectOriented,OO)是當前計算機界關心的重點,它是90年代軟體開發方法的主流。面向對象的概念和套用已超越了程式設計和軟體開發,擴展到很寬的範圍。如資料庫系統、互動式界面、套用結構、套用平台、分散式系統、網路管理結構、CAD技術、人工智慧等領域。
在ASP動態網頁中,對象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要操作的目標。比如,在現實生活中,電腦就是我們搜尋資料的一個對象,他具有外觀、作業系統、價格等等特點,這在對象概念中被稱為屬性,而利用這個電腦玩遊戲、看電影、查找資料等用途,這就對應於對象里的方法,另外,主機板、CPU、顯示卡、鍵盤等等組件,我們可以稱作對象的集合。
在ASP動態網頁中,對象的特點歸結起來有三個:屬性、方法、集合。
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
(1)類
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質的對象的抽象就是類。因此,對象的抽象是類,類的具體化就是對象,也可以說類的實例是對象。
類具有屬性,它是對象的狀態的抽象,用數據結構來描述類的屬性。
類具有操作,它是對象的行為的抽象,用操作名和實現該操作的方法來描述。
(2)類的結構
在客觀世界中有若干類,這些類之間有一定的結構關係。通常有兩種主要的結構關係,即一般--具體結構關係,整體--部分結構關係。
①一般——具體結構稱為分類結構,也可以說是“或”關係,或者是“isa”關係。
②整體——部分結構稱為組裝結構,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一種“與”關係,或者是“hasa”關係。
(3)對象
對象是人們要進行研究的任何事物,從最簡單的整數到複雜的飛機等均可看作對象,它不僅能表示具體的事物,還能表示抽象的規則、計畫或事件。
4)對象的狀態和行為
對象具有狀態,一個對象用數據值來描述它的狀態。
對象還有操作,用於改變對象的狀態,對象及其操作就是對象的行為。
對象實現了數據和操作的結合,使數據和操作封裝於對象的統一體中
(5)訊息和方法
對象之間進行通信的結構叫做訊息。在對象的操作中,當一個訊息傳送給某個對象時,訊息包含接收對象去執行某種操作的信息。傳送一條訊息至少要包括說明接受訊息的對象名、傳送給該對象的訊息名(即對象名、方法名)。一般還要對參數加以說明,參數可以是認識該訊息的對象所知道的變數名,或者是所有對象都知道的全局變數名。
面向對象的特徵
(1)對象唯一性
每個對象都有自身唯一的標識,通過這種標識,可找到相應的對象。在對象的整個生命期中,它的標識都不改變,不同的對象不能有相同的標識。
(2)分類性
分類性是指將具有一致的數據結構(屬性)和行為(操作)的對象抽象成類。一個類就是這樣一種抽象,它反映了與套用有關的重要性質,而忽略其他一些無關內容。任何類的劃分都是主觀的,但必須與具體的套用有關。
(3)繼承性
繼承性是子類自動共享父類數據結構和方法的機制,這是類之間的一種關係。在定義和實現一個類的時候,可以在一個已經存在的類的基礎之上來進行,把這個已經存在的類所定義的內容作為自己的內容,並加入若干新的內容。
繼承性是面向對象程式設計語言不同於其它語言的最重要的特點,是其他語言所沒有的。
在類層次中,子類只繼承一個父類的數據結構和方法,則稱為單重繼承。
在類層次中,子類繼承了多個父類的數據結構和方法,則稱為多重繼承。
在軟體開發中,類的繼承性使所建立的軟體具有開放性、可擴充性,這是信息組織與分類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簡化了對象、類的創建工作量,增加了代碼的可重性。
採用繼承性,提供了類的規範的等級結構。通過類的繼承關係,使公共的特性能夠共享,提高了軟體的重用性。
(4)多態性(多形性)
多態性是指相同的操作或函式、過程可作用於多種類型的對象上並獲得不同的結果。不同的對象,收到同一訊息可以產生不同的結果,這種現象稱為多態性。
多態性允許每個對象以適合自身的方式去回響共同的訊息。
多態性增強了軟體的靈活性和重用性。
面向對象的要素
(1)抽象
抽象是指強調實體的本質、內在的屬性。在系統開發中,抽象指的是在決定如何實現對象之前的對象的意義和行為。使用抽象可以儘可能避免過早考慮一些細節。
類實現了對象的數據(即狀態)和行為的抽象。
(2)封裝性(信息隱藏)
封裝性是保證軟體部件具有優良的模組性的基礎。
面向對象的類是封裝良好的模組,類定義將其說明(用戶可見的外部接口)與實現(用戶不可見的內部實現)顯式地分開,其內部實現按其具體定義的作用域提供保護。
對象是封裝的最基本單位。封裝防止了程式相互依賴性而帶來的變動影響。面向對象的封裝比傳統語言的封裝更為清晰、更為有力。
(3)共享性
面向對象技術在不同級別上促進了共享:
①同一類中的共享
同一類中的對象有著相同數據結構。這些對象之間是結構、行為特徵的共享關係。
②在同一套用中共享
在同一套用的類層次結構中,存在繼承關係的各相似子類中,存在數據結構和行為的繼承,使各相似子類共享共同的結構和行為。使用繼承來實現代碼的共享,這也是面向對象的主要優點之一。
③在不同套用中共享
面向對象不僅允許在同一套用中共享信息,而且為未來目標的可重用設計準備了條件。通過類庫這種機制和結構來實現不同套用中的信息共享。
(4).強調對象結構而不是程式結構
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
目前,面向對象開發方法的研究已日趨成熟,國際上已有不少面向對象產品出現。面向對象開發方法有Coad方法、Booch方法和OMT方法等。
(1).Booch方法
Booch最先描述了面向對象的軟體開發方法的基礎問題,指出面向對象開發是一種根本不同於傳統的功能分解的設計方法。面向對象的軟體分解更接近人對客觀事務的理解,而功能分解只通過問題空間的轉換來獲得。
(2).Coad方法
Coad方法是1989年Coad和Yourdon提出的面向對象開發方法。該方法的主要優點是通過多年來大系統開發的經驗與面向對象概念的有機結合,在對象、結構、屬性和操作的認定方面,提出了一套系統的原則。該方法完成了從需求角度進一步進行類和類層次結構的認定。儘管Coad方法沒有引入類和類層次結構的術語,但事實上已經在分類結構、屬性、操作、訊息關聯等概念中體現了類和類層次結構的特徵。
(3).OMT方法
OMT方法是1991年由JamesRumbaugh等5人提出來的,其經典著作為“面向對象的建模與設計”。 該方法是一種新興的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開發工作的基礎是對真實世界的對象建模,然後圍繞這些對象使用分析模型來進行獨立於語言的設計,面向對象的建模和設計促進了對需求的理解,有利於開發得更清晰、更容易維護的軟體系統。該方法為大多數套用領域的軟體開發提供了一種實際的、高效的保證,努力尋求一種問題求解的實際方法。
(4).UML(UnifiedModelingLanguage)語言
軟體工程領域在1995年~1997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展,其成果超過軟體工程領域過去15年的成就總和,其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統一建模語言(UML)的出現。UML將是面向對象技術領域內占主導地位的標準建模語言。
UML不僅統一了Booch方法、OMT方法、OOSE方法的表示方法,而且對其作了進一步的發展,最終統一為大眾接受的標準建模語言。UML是一種定義良好、易於表達、功能強大且普遍適用的建模語言。它融入了軟體工程領域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術。它的作用域不限於支持面向對象的分析與設計,還支持從需求分析開始的軟體開發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