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遺址

龜山遺址

位於普寧流沙鎮馬柵村東南龜山。1983年10月,縣文物普查隊發現。

澄海龜山遺址

地理概況

澄海龜山遺址,又稱龜山西漢建築遺址,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是潮汕地區首次發現的漢代遺址,也是目前廣東省境內所發現的漢代遺址中最大的一處。她的發現,不僅填補潮汕文物研究的一項空白,而且豐富了潮汕歷史文化。從某種意義說,潮汕歷史應由此改寫。
龜山位於澄海市境內國道324線西側3公里處,橫跨北隴、官湖兩村,北臨韓江支流東溪,與對岸的歷史文化村程洋崗相望。由於長年的採石開挖,原本呈龜形狀的山崗只剩一角。龜山是平原中的孤峰,登上眺望,澄海城區及韓江盡收眼底。澄海市設立的"龜山西漢遺址"石碑立於山上。誰也想不到,這小山崗竟與2000年前的潮汕歷史連在一起。
據介紹,漢代遺址文物就在此處發掘,泥土下面還藏有牆基。陪同人員用手掰開泥土表層,露出一個方形的柱基。該柱基為花崗岩石構成。他說,還有大規模的牆基藏於泥土下面。

遺址發現

龜山漢代遺址最初的發現者是義大利傳教士麥兆漢,他在粵東地區進行考古調查時,曾在此地發現和採集過遺物,並確認是一處漢代遺址。但此後數十年間,因無人問津而致湮沒,直到1983年,澄海縣文物普查隊在該處採集到一批瓦片、磚及戳印方格紋的陶片等漢代遺物,龜山漢遺址才重新被發現,並引起省考古界的重視。 1988年1月和7月,廣東省博物館文物隊會同澄海博物館先後兩度對龜山遺址進行勘查和發掘,發現有繩紋瓦礫、銅五銖錢等漢代遺物,揭露房址1座,並探明南坡山腰平台保存有較大型的建築基址。 1992年10月至12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汕頭市文管會、澄海縣博物館聯合對遺址進行大規模的正式發掘。發掘面積410平方米,清理房址3座,出土文物十分豐富。
據廣東文物考古研究所、汕頭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澄海市博物館編著的《澄海龜山漢代遺址》一書介紹,龜山漢代遺址出土了大量的漢代建築構件,如板瓦、筒瓦、圓瓦當、鋪地磚、排水管、柱礎石等。遺址面積估計達2萬平方米,已清理了位於中心區的四座建築基址及用石塊壘砌的牆壁。其中一座建築規模較大,有庭院踏步台階、中央殿堂、兩側配房、門前走廊等布局,應是官衙一類的建築物,或是高台榭建築。同時,還出土了一批漢代生活器皿、生產工具和其它遺物。陶器有釜、鼎、壺、盆、碗等;銅器有鼎、鏡、帶鉤、銅鏃等;鐵器有鼎等。
考古專家根據龜山遺址的地層資料和出土遺物的資料分析,龜山遺址應屬於三個文化期。第一文化年代為西漢前期後段,距今2000餘年;第二期文化年代為西漢中後期;第三期文化年代為東漢時期。龜山遺址揭示了兩漢時期基本上連續的歷史年代標尺和比較全面的社會生活景象。

研究價值

龜山漢代建築遺址,是潮汕平原首次發現和確認的漢代大型建築基址。潮汕地區漢代的歷史情況一直有許多疑點,但由於漢代物質文化遺存發現較少,研究工作進展緩慢。龜山漢代遺址的發現與發掘,為探討潮汕歷史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而豐富的資料。
專家考證,龜山遺址的板瓦、瓦當、牆磚等,都是潮汕平原年代最早的建築構件。也是這一地區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瓦房。這類建築是仿自中原地區的高台榭建築形式,是中原文化傳入潮汕地區的反映。 遺址中出土的大量陶器,反映潮汕地區制陶業在漢代已有較高水平,製作方法普遍使用手制和輪制加工。從工藝及其形狀可以看出,這時期潮汕地區與廣東其它地區已有密切關係。 上述表明,龜山遺址的文化面貌體現了漢文化與當地土著文化的交流、影響和融合,是中華民族大統一的象徵。

普寧龜山遺址

普寧龜山遺址位於廣東省普寧縣流沙鎮馬柵村東南龜山。
1983年10月,普寧縣文物普查隊發現,從崗頂到山腳範圍約1萬平方米的地表均見到印紋陶片、石器、陶缽。遺址是一處以石奔(石旁)、戈和釉陶、大口尊、折腹豆為隨葬品組合的“浮濱類型”古文化遺存,年代約為商、周之際。

屏東龜山遺址

位置

龜山遺址行政區隸屬於屏東縣車城鄉射寮村,位於恆春半島的西北方,在一似龜背的山丘上,過去被分為二個地點,龜山文化最早僅發現於龜山第二史前遺址,主要遺留分布在北邊山坡到山頂的範圍內。

發現

龜山遺址最早在1940年由金子壽衛男發現;1985年李光周因墾丁國家公園考古調查首次進行試掘,並將在龜山第二史前遺址所發現的遺留,歸屬於龜山史前文化相的範疇,當時僅出現於此地區,為最早的發現;90年代先後有劉益昌的調查工作及李匡悌進行的試掘。

年代

整個龜山遺址所包含的史前文化性質,有鵝鑾鼻第三史前文化相、鵝鑾鼻第四史前文化相以及龜山史前文化相,時間跨越了距今2000到400百年前。其中龜山史前文化相過去由相對年代的推測認為可早至距今2000年前,近來透過絕對年代的測定,認為年代主要在距今1600至1300年之間,屬於金石並用的時期。

文物

在龜山遺址發現的遺留中,屬於龜山史前文化相的有陶器,包含紡輪、陶偶、陶環、帶釉陶、素麵陶與帶有紋飾的陶片等,其中最特別的是帶有人形紋的飾樣,表現出豐富的史前藝術風格,石器方面則有打制與磨製的斧鋤形器、網墜、石硾、石刀、矛鏃形器與錛鑿形器等,另外有骨質尖器、魚卡子、魚鉤及貝質加工器物等,生態遺留方面則有獸骨、魚骨、貝殼等,金屬器方面則有鐵刀的發現,在墓葬中亦有琉璃珠、銅環、鐵刀、陶器、骨角器以及帶穿孔人齒等陪葬品。

價值

對於龜山史前文化相的生業型態,認為包含了農耕、採集、漁獵等各式對於生態資源使用的方式,在制陶技術上,火候在相當高的溫度,除了紅陶外,也有灰或黑陶的發現,裝飾風格相當發達,鐵器則被認為應該是外來的,透過文化層達240公分的堆積,顯示當時人群應在此居住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此處主要的研究課題集中在史前人類對於生態資源的套用,亦有學者透過帶穿孔人齒的發現,對其文化行為進行推測,針對人齒上進行磨製等加工的現象,認為其有別於過去將穿孔人齒作為獵頭行為的產物,可能是當時人為了紀念其過逝的親人,而在人去世後將其牙齒加工戴在身上,以供思念。
由於在墾丁地區的文化層序後期包含有阿美、排灣與西拉雅等文化相,因此龜山史前文化相作為現今原住民來源的研究重要性不言而喻,透過對其物質遺留的研究,甚至進一步探討其文化層次的意義,或許能將其與後來的文化相間的關係作進一步的確認,進而將其延伸到近代的原住民文化。外帶一提,透過近來台東舊香蘭遺址的發掘出大量與龜山史前文化相相似的陶片,發現在陶器上的部份幾何紋飾,可能為百步蛇的象徵,除了為史前人群的互動提供新的資料,也為其與近代原住民(特別是排灣族與魯凱族等)的關聯性帶來新的線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