齏水
釋名 此乃作黃齏菜水也。氣味 酸,鹹,無毒。
主治 性滑,上可至顛,下可至泉,宜煎四末之藥。
基本內容
【詞語】 齏水【讀音】jī shuǐ
【翻譯】中藥名稱
【解釋一】齏水主吐諸痰飲宿食(本草綱目)【名】(李時珍雲)此乃作黃齏水也【味】酸鹹【氣】酸苦涌泄為陰也
【解釋二】李時珍在該藥集解項下曰:“此乃作黃齏菜水也。”考齏字,《辭源》釋義為切碎後用鹽醃製的鹹菜。民間一般用芥菜、白菜等蔬菜醃製。如《本草綱目》菜部芥一藥的集解項下轉引蘇頌曰:“紫芥,莖葉純紫可愛,作齏最美。”由此可見,齏水就是用鹽醃製鹹菜中產生的黃色滷水。李時珍言其“酸,鹹,無毒”,有“吐諸痰飲宿食”的功效。
【解釋三】處方 駐車丸加齏水。功能主治 嵌甲膿出,痛不可忍。用法用量 齏水口含淨洗,卻用《局方》駐車丸,研細敷之。摘錄 《普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