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面解釋
“齏”就是切碎了的醃菜或醬菜,也引申為“細碎”。” “齏”有時也寫做“虀”,音“ji”,原意是細碎的菜末。最早出現在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 》書中。解釋:
斷:斷開;
齏:搗碎的姜、蒜、辣椒等醃菜;
畫:同“劃”,劃分,計畫。
分開搗碎的醃菜和凝結的粥,按定量來吃,形容生活清苦。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 例
《書言故事·苦學·斷齏畫粥》:“貧而力學,~。”
近義詞
節衣縮食
反義詞
揮霍無度、揮金如土。
范仲淹
范仲淹隨母改嫁到長山朱家,更名換姓,生活條件十分清貧。7歲時,生母謝氏教他識字,買不起筆墨紙張,只得在地上用樹枝練習寫字,10歲時才入私塾讀書。但艱難的生活抵擋不住范仲淹對知識的渴望,他讀書非常刻苦,15歲即被舉為學究,並受到本縣告老還鄉的右諫議大夫姜遵的青睞,稱其“他日中不惟顯官,當立盛名於世”。
典故
范仲淹的母親謝氏,身世坎坷,吃盡許多苦頭,飽嘗過多酸辛,因此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謝氏以孟母自勵,悉心教子;范仲淹以顏回自律,發憤成才。舉凡古代刻苦攻讀學有所成的故事,母親和繼父都對范仲淹一一講過。
漢代朱買臣家貧,一邊砍柴,一邊讀書;隋代李密,為人放牛,騎在牛背上讀《漢書》,其他書掛在牛角上。漢朝路溫舒無書,把借來的《尚書》抄在自己用蒲草編的蓆子上;公孫弘家貧無書,削竹片抄錄《春秋》誦讀。晉朝車胤,夜讀無油燈,捉來許多螢火蟲裝在紗袋裡,靠螢火蟲發出的光亮讀書;孫康則在冬夜借大雪的反光讀書。晉朝孫敬,讀書至夜深,不讓自己打瞌睡,以繩系發,懸於屋樑,如打盹低頭,繩索便會將他拉醒(頭懸樑);戰國時蘇秦遊說秦國而不被重用,回家來遭到妻不下機、嫂不為炊的冷落,發誓鑽研兵法之書,每當夜深昏昏欲睡之時,就用錐子自刺大腿,使自己清醒之後再讀(錐刺股)。潛移默化,讀書成癖,自覺吃苦,樂在其中。在縣學讀到孟子:“舜發於畎(quăn)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築牆)之間……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范仲淹心裡豁然明白:要想乾一番大事業,就得自律嚴刻,自覺吃苦,自強不息。
在醴泉寺讀書期間,繼父的家境已經比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每次離家去寺院,母親總勸他多帶些糧米,一來擔心兒子吃不飽累壞身體,二來怕給寺院的師父增加負擔。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帶,而且帶的數量,出人意料的少。母親絮叨規勸,仲淹總是胸有成竹地說:“我有數,不少。”初到寺院時,糧米交給廚房,代為製作,隨寺院的鐘聲與和尚們一道用飯。可范仲淹,從早到晚一個心思地讀書思考,經常充耳不聞鐘聲,忘記了吃飯,再去打飯時,又過了時辰。好心的廚僧或小和尚眼看著范仲淹如此廢寢忘食地讀書,便主動給他送飯來,仲淹很過意不去,給別人添了麻煩。為了讀書方便,他自己備了小鍋小灶,自炊起來。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點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邊讀書,一邊續柴煮粥。一鍋米粥煮好了,時間也已過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來,鍋里的米粥涼透了,已經凝固成圓圓的一整個。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塊上面,劃上一個十字,完整的一鍋粥分成了四塊。早晨吃兩塊,傍晚吃兩塊,一日兩餐,這便是“劃粥”。用什麼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圍的大山之中。坡坡嶺嶺,溝溝坎坎,自然生長著野韭菜、野蔥、野蒜、野山芹,還有莧菜、苦菜、薺薺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陳等十幾種可食的野菜。白天去山洞讀書時,順便拔幾種野菜回來。吃飯時,把十幾根野韭菜,或野蔥、或野蒜,切成細碎末,加入一點鹽拌和拌和,一頓佐餐的菜便成了。這就是“斷齏”,齏ji,切成碎末的韭菜、蔥蒜等。劃粥斷齏,既簡約又清淡,省時、省力、省錢,可謂范仲淹的創造!醴泉寺讀書三年,范仲淹基本過著“劃粥斷齏”這種清苦自律的生活。隨著范仲淹在北宋歷史舞台上光輝業績的展現,“劃粥斷齏”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時代刻苦讀書的專用成語。
范仲淹曾在繼父友人的引薦下在鄒平醴泉寺讀書。醴泉寺地處群山環抱之中,環境幽雅,是一處安心讀書的理想之地。寺內住持慧通大師學問精深,對范仲淹疼愛有加,向他傳授《易經》、《左傳》、《戰國策》、《史記》及詩詞歌賦,生活上也處處周濟他。這引起一些小和尚的嫉妒,常常吵吵嚷嚷擾亂安靜,又以“飯後鍾”相戲弄。為逃避寺內喧囂,范仲淹找到寺南一僻靜山洞讀書,用家中送來的小米一次煮一鍋,待涼後劃上一個十字,每頓吃一塊,再切上一點野菜,撒上鹽末下飯,這就是鄒平婦孺皆知的“讀書洞”、“劃粥斷齏”的故事。據江少虞的《宋朝事實類苑》記載,范 仲淹“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為四塊,早晚取二塊,斷薤十數莖,酢汁半盅,入少鹽,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
有一次,范仲淹在洞中讀書時,兩隻老鼠跳進粥鍋吱吱亂叫,他抬頭一看,是一白一黃兩隻小老鼠。范仲淹忙將老鼠驅趕出去。兩鼠慌忙逃出洞外,鑽到荊樹兩側。范仲淹追到樹下,見一側鼠洞閃著黃光,一側鼠洞閃著白光,他很驚奇,取來鐵鍬挖開一側鼠洞,下面竟然是一個大地窖,扒開土石,卻是滿滿一窖黃金,他隨手埋好。又挖開另一側鼠洞,見是一窖白銀,仍不動分文,埋好如初,復回洞中挑燈夜讀。
離開寺中三十年後,醴泉寺遭受火災,慧通大師不忍寺廟毀在自己手中,便派人找到已延州戍邊的范仲淹求援。范仲淹詢問了寺廟的情況,熱情款待來人,但隻字不提援修寺廟的事情,臨走時修書一封並贈送了兩包上好的茶葉,讓來人回復慧通大師。廟中和尚聽說范仲淹閉口不提修廟一事,心中憤然。一天,慧通大師展信見是一首五言詩:“荊東一池金,荊西一池銀,一半修寺院,一半濟僧人。”慧通等人對范仲淹不貪財貨、密覆不取的高尚品格更添無限敬意,用所掘金銀修繕寺廟,醴泉寺得以復興。這便是鄒平婦孺皆知的“窖金苦讀”、“窖金捐僧”的故事。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讀三年,這在他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他刻苦攻讀,博覽群書,打下了雄厚的知識基礎;另一方面,培養和鍛鍊了他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克服困難的頑強意志。
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讀之際,感到獨學無友,孤陋寡聞,於是兩次外出遊學。《范文正公文集》有一首詩《贈廣宣大師》云:“憶昔同游紫雲閣,別來三十二回春。白頭相見雙林下,猶是清朝未退人。”寫的是范仲淹18歲時與廣宣大師交遊的經歷。二年後的大中祥符元年(1008),他又由山東長山遠赴長安(今西安)遊學半年,尋師訪友,增長見識。據范仲淹為王鎬所寫《鄠郊友人王君墓表》云:“時祥符記號之初載,某薄游至止,及公之門,因與君交執,復得二道士汝南周德寶、臨海屈元應者,蚤暮過從。”他在關中結識了隱士王鎬,在其別墅“倚高松,聽長笛”,後來又認識了道士周德寶和屈元應,周精於篆刻,屈對《易》有研究,且都琴藝高超。范仲淹與他們一起讀《易》撫琴,“相與嘯傲於鄠、杜之間。”另據《續資治通鑑》記載:“(大中祥符二年)二月,(真宗)令陝西發廩振(賑)糶,旱故也。”范仲淹兩次遊學的經歷,不僅使他結識眾多良師益友,汲取儒學與佛道教義,拓寬視野,而且關中遊學期間,正值陝西大旱,一路上親眼目睹老百姓因災情嚴重而餓死病死的慘狀,使他深切感受到社會的黑暗與腐敗,民間的苦難與不平,增強了他救民於水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范仲淹“少有志操”,很早便立下“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壯志。據宋趙善臻《自警篇》描述:范文正公微時,嘗詣靈祠求禱曰:“他時得相位乎?”不許。復禱之曰:“不然,願為良醫。”亦不許。既而又曰:“夫不能利澤生民,非大丈夫之志也。”歐陽修《資政殿學士戶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銘(並序)》記載:“公少有大節,其於富貴貧賤、毀譽歡戚,不一動其心,而慷然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