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img/d/ae6/nBnauM3X2ADMxkjN3MzM0YDMxUTM4kDM0IDMxADMwAzMxAzLzM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1982年 國務院批准,五大連池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16年11月,國務院同意調整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範圍,調整後保護區的面積、範圍和功能分區等由環境保護部予以公布。
地理環境
位置
![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img/c/677/nBnauM3X3ATOwYDN4MzM0YDMxUTM4kDM0IDMxADMwAzMxAzLzM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地質
保護區保存著完整的熔岩台地和火山地貌,是中國火山最集中的區域。區內由14座火山及5個堰寒湖組成。
氣候
年均溫-0.3℃,無霜期110天,年降水量500毫米。
水文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內水資源豐富,訥漠爾河的支流白河,連著5個湖泊,5個湖的水容量為10439萬立方米。內多礦泉,藥泉山下有南泉、北泉、翻花泉,是中國極其寶貴的礦泉水資源。14座火山錐聳立在開闊的熔岩台地上。火山群有舊期噴發的12座火山,新期噴發的兩座——老黑山和火燒山。正是由於新期火山噴發,岩漿溢出,填塞了當時的河谷——白龍河,形成5個首尾相接的堰寒湖即五大連池。五大連池屬富營養湖,湖內生長著豐富的浮游生物和魚類。其中最大的是三池面積8.2平方公里。
保護對象
![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img/6/748/nBnauM3XwYTM2EzM5MzM0YDMxUTM4kDM0IDMxADMwAzMxAzLzM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主要景點
老黑山
![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img/7/062/nBnauM3X1ETM0YTMwQzM0YDMxUTM4kDM0IDMxADMwAzMxAzL0M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火燒山
規模較老黑山小,植被很少。焦的的火山口把整個大山劈為兩半,裂縫猙獰,狀態怪異,山坡中隨處可見大小不一的火山彈。
石海
老黑山和火燒山的四周為熔岩台地,總面積達65平方千米。當年噴出的熔岩沿白河向南流去,形成了婉蜒10千米長的“石龍”。
火山群
五大連池火山群是我國第一個火山群自然保護區。這裡將建成一座面積廣闊、山水相映、風光奇異的火山公園和療養勝地。藥泉山、焦得布山、火燒山和尾山附近都有礦泉。
價值地位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榮獲“世界地質公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兩項世界級桂冠和九項國家級稱號,14座新老時期火山噴發年代跨越200多萬年,被譽為“天然火山博物館”和“打開的火山教課書”;不僅在生態科學和地理物理髮展史方面對人類有著重大意義,而且在自然美學和環境醫學方面更具有獨特的觀賞和適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