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釉藍斑腰鼓

黑釉藍斑腰鼓

黑釉藍斑腰鼓,文物名稱,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鼓長60厘米,鼓面直徑22.2厘米。

黑釉藍斑腰鼓黑釉藍斑腰鼓

黑釉藍斑腰鼓(唐)


鼓長60厘米
鼓面直徑22.2厘米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釉中彩班
花釉,屬於釉中彩,是在深顏色的黑釉、黃釉、黃褐釉、天藍釉或茶葉末釉上飾以淺色的天藍或月白色斑點,斑點有的作規則排列,有的任意揮灑,深色底釉襯托出淺色彩斑,顯得格外醒目,增添了器物的韻律感。這種技法是唐瓷裝飾工藝的重大進步。
藍花躍動
此鼓呈長圓筒形,兩頭粗,中間細,即所謂“廣首纖腰”。鼓身凸起七道弦紋,通體施黑釉,勻淨的釉面上閃點著幾十塊藍色彩斑,宛如黑色錦緞上的亮色裝飾,靜穆而典雅,又使原本凝重的黑釉變得活潑躍動充滿生機。器身凸起的弦紋,一方面起著裝飾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燒成時又能起著控制彩釉流動變化的作用,可謂構思巧妙。
音樂無限
在中外文化交流中,音樂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們語言不通,對音樂的感悟卻沒有限制,歷史上許多來自西域或北方少數民族的樂曲和樂器,大大豐富了中原地區的音樂形式和內容,推動了中土樂舞的發展,也促進了各民族間的血脈交融,可以說,對於樂舞的共同愛好和頻繁交流,也是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之一。
樂隊指揮
腰鼓本是西域的樂器,隋唐時為伎樂普遍使用。這件瓷鼓祗是一件鼓腔,還需要繃上一層鼓皮,所繃的鼓皮略大於腰鼓圓面,鼓皮周邊等距離留孔,安裝時用皮條拴系,以手拍擊即可奏出優美動聽的音樂。腰鼓或原地拍擊時放在腿上,或邊舞邊擊時掛在胸前。一般來說,擊腰鼓的樂伎在奏樂時位於整個樂隊的最前方,起著樂隊指揮的作用,從出土的諸多唐代樂舞俑的造型來看,我們確也可感到擊鼓者的快樂與光榮。
東鄰鼓點
受唐文化的影響的日本朝鮮等國也曾有過使用腰鼓的風尚,朝鮮族至今仍保持著鼓舞的習俗,有節奏的鼓點配合優美的舞姿,將人們愛美的興致推向天穹。

相關條目

2,2-二甲基己烷
巨野縣柳林鎮
瑞鳳號(Zuiho)航空母艦
赤城號(Akagi)航空母艦
2,3-二甲苯酚
2,4-二甲苯酚
三點阿波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