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天鵝屬動物]

黑天鵝[天鵝屬動物]

黑天鵝(Cygnus atratas),屬雁形目鴨科天鵝屬的一種游禽,原產於澳洲,是天鵝家族中的重要一員,為世界著名觀賞珍禽。成對或集小群活動,以淺灘的水生植物、草和水生動物為食。分布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 澳大利亞珀斯又有黑天鵝的故鄉之稱。是澳大利亞的保護動物。2000年初,廣州動物園引進中國。

基本信息

簡介

黑天鵝 黑天鵝
黑天鵝(學名:Cygnus atratus)是一種主要在 澳大利亞 東南與西南區域繁殖的大型水鳥,曾經被單獨歸類成一個單型種:Chenopis。黑天鵝可能獨自行動,也可能成群結隊(從幾百隻到幾千隻不等)。儘管大部分的身軀覆蓋著黑色的羽毛,但是一旦飛行起來,便可發現其實黑天鵝有著一排白色的發翔羽。它們有著明顯、亮紅色的喙部,雙足則是灰黑色的。

黑天鵝跟其他澳大利亞的鳥類外型迥異,在微光下飛行時可能會被錯認成鵲鵝。不過只要看清楚它們長長的頸子與緩慢的擊翼節拍,應該還是可以分辨得出來。 

形態特徵

基本形態

黑天鵝 黑天鵝

大型游禽。體長80~120cm,體重6000~8000g。在飛行時,翼展可達 1.6 到 2 米寬。

全身羽毛捲曲,主要呈黑灰色或黑褐色,翅上長有如風帆一般捲曲的婚羽,腹部為灰白色,飛羽為白色。嘴為紅色或橘紅色,靠近端部有一條白色橫斑。虹膜為紅色或白色,跗跖和蹼為黑色。

頸部細長,在天鵝中算是最長的一種,約占全身總長的一半,通常彎成優雅地S型。

雌雄鑑別

黑天鵝雌雄體態及羽毛色澤基本一致,外觀區別不十分明顯。一般來說,雄鳥比雌鳥稍微大一些,喙也比較直且長;雛鳥有著灰棕色的羽毛。

從形態、行為兩方面觀察比較,黑天鵝雄鳥在形態方面較雌鳥體型稍大,軀體微粗圓,頸部稍粗,站立時稍高,雄性膽子較大,對外界干擾甚敏感。發情初期主動追逐雌性,配對後總是雄性在前帶領雌性活動,並經常對雌性有保護行為。行走時步幅較大,頻率較快。繁殖季節特別是孵化期和育雛期雄性特別兇猛,主動進攻靠近其巢區的動物和人,在巢區周圍負責警戒。雌鳥個體稍為矮小,性情較溫順,膽子較小,很少有主動攻擊行為。 

生活習性

棲息環境

黑天鵝棲息于海岸、海灣、湖泊等水域。成對或結群活動。以水生植物和水生小動物為食。它們用粗的蘆葦莖築巢,而巢通常建在一小塊乾燥的地上。通常在秋天(3月至4月)或冬天,黑天鵝會產下5隻綠白色的蛋。

群居性

黑天鵝夫妻中,同性夫妻 黑天鵝夫妻中,同性夫妻

它們成群活動,集體從一塊覓食地遷移到另一塊。黑天鵝在淺水中覓食,或吃岸上的草。

黑天鵝在飛行時或划水時偶發響亮如軍號的叫聲,不過也會發出低低的輕哼。在孵育或是築巢時如果受到驚擾,則會發出囀鳴聲。

同性戀行為

黑天鵝夫妻中,同性夫妻占到所有夫妻數量的20%,幾乎四分之一的黑天鵝家庭是由同性天鵝伴侶養育的,這些黑天鵝伴侶通常會在一起呆上好幾年時間。雄性黑天鵝伴侶獲得天鵝蛋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引誘雌黑天鵝與之交配,待雌鵝產下蛋後,雄黑天鵝夫婦會把它趕走,然後承擔孵蛋的任務;第二種途徑則要暴力許多,雄黑天鵝夫婦會將其他正在孵蛋的異性黑天鵝夫婦趕走,直接占有它們的蛋。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紐西蘭(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棲息于海岸、海灣湖泊等水域。

繁殖行為

繁殖期為每年6~7月。營巢於水邊隱蔽處。每窩產卵4~8枚。孵化期為34~37天。

發情交配期

黑天鵝 黑天鵝
親鵝嘴上紅斑鮮亮,羽毛更加富有光澤,配對的黑天鵝形影不離,互相戲水、追逐,接頭交頸,顯得特別興奮、親熱。 交尾 前雌雄並排在水面上洗浴,雄鳥游到雌鳥後邊,用嘴輕叼雌鳥頸部,雌鳥頭向後仰,尾羽翹起,表示願意接受交配。這時雄鳥則抓住時機,張開雙翅,登上雌鳥背上,頻頻扇動雙翅以保持身體平衡,尾部用力下壓。浮在水面的雌性尾部翹起,下半身埋在水中。交尾後雄性首先煽動翅膀並高聲鳴叫,呈興奮狀,雌性則頭與頸時而埋在水中,時而雙翅輕拍水面,並向尾部潑水,洗理羽毛。雌雄每次交尾時間持續約3~5秒。

營巢

親鵝一般選擇安靜、隱蔽、地勢較高的位置營巢。雌鵝非常小心謹慎,警惕性極高,營巢過程中一旦發現不安全因素或人為干擾,立即放棄巢穴,另選新址。一般雌雄雙方共同營巢,但分工不同。雄性負責收集、搬運巢材,雌性負責搭建整理。巢材來源有自然的和人工放置的兩種。自然的是指乾樹枝、乾樹枝、雜草和羽毛等,人工的指在巢材較少的島上放些稻草、乾樹枝等,讓其自選。巢基及巢外周是較粗的樹枝,巢內為細樹枝、樹葉、較少的羽毛及細乾草。巢呈不規則橢圓形,巢長徑約170cm,短徑約150cm,巢高約25cm,巢深約9cm,營巢約需5~10天。

產卵

黑天鵝築巢後很快就會抱窩,接著開始產卵。一般是隔天產1枚。卵的顏色為灰白色,平均卵重150~165g。產卵前雌鳥不安地臥在巢上,不停地左右晃動,最後安靜下來,靜臥片刻便開始產卵。產卵時雌鳥在巢內呈微蹲姿態,兩翅稍張,自然抬頭,雙眼平視前方,精神集中,腹部用力呈陣發性收縮,卵則順勢以鈍端朝外排出。每產一卵歷時20~30秒。卵產下後雌鳥站立,用喙將卵撥到巢中間,並用草、羽毛等物將卵遮蓋起來,休息片刻後下水游泳,梳理羽毛。

孵化

黑天鵝孵化 黑天鵝孵化

黑天鵝在產7枚卵後開始孵化,一般雌雄輪流孵化,但以雌鳥為主,雌雄輪換沒有明顯規律。一隻孵化時,另一隻擔任警戒工作。在巢邊或周圍的水域巡視,不讓其它動物或人接近。孵化期間,在巢旁放一食盆,內放穀子、玉米、小麥、顆粒料等飼料供種鵝採食。

親鵝在上巢孵化時非常謹慎。翻卵時用喙由前向後撥卵,翻卵角度為0度~360度,有時各卵之間位置互換或串換,雌鳥也利用改變臥伏坐巢的方向而達到翻卵的目的。這樣可使每個卵受熱均勻,不至於胚胎與殼膜粘連,也利用胚胎運動,保持胎位正常。翻卵後雌鳥有時繼續孵化,有時下巢涼卵。通過涼卵,即可調整巢內濕度,有能散去胚胎中後期產生的代謝熱,用較低的環境溫度刺激胚胎髮育並增強雛鳥對外界氣溫的適應能力。

雛鳥出殼前一天可聽到殼內“吱吱”叫聲和啄殼聲,叫聲由弱到強,數小時後,啄殼聲逐漸增強,頻率隨之增加。破殼位置距離卵鈍端1.1~1.6cm橫徑處,先呈不規則型裂紋,後以小洞破殼。當破殼縫達周長的三分之二時,幼雛可把卵殼頂開順利脫出。

幼雛發育

剛出殼的幼雛羽毛呈淺灰色,胎絨羽濕潤,不能站立,依偎在雌鳥翅下或腹下取暖。2~5小時絨羽乾燥鬆軟,即可站立。8小時後雛鳥能從雌鳥翅下伸出頭頸觀察四周,若有動靜,幼雛很快將頭縮回。1~3天后可隨親鳥下水活動,在親鳥帶領下覓食。黑天鵝在育雛期間保護行為很強,無論在陸地或水面,多為雌雄一前一後,雛鳥在中間,人和其它動物不易接近。幼雛的食物有植物的嫩葉、果實昆蟲等。首先親鳥叼起食物喚雛,雛走到跟前時,親鳥把食物放在地上,雛食之,也有直接從親鳥嘴中取食。幼雛隨親鳥在水中、岸邊覓食,飽食後選擇較乾燥處休息。此階段幼雛食量很大,發育極快。

雛鳥絨毛換成羽毛的順序為頭一翅一全身。最初的絨毛呈淺灰色,以後換成灰黑色,顏色逐漸變黑,嘴變紅且尖端可見白斑,最後變成與成年黑天鵝一樣的黑色。

人工飼養

環境條件

黑天鵝 黑天鵝

飼養場址應選在遠離村莊及生活區的地方,儘可能避免外界的干擾。

1、自然散養:黑天鵝散養的水面積可大可小,一般每100平方米水域可放養1對種鵝,在水池中種植一些挺水植物,池周空地可根據季節輪作牧草,供其採食,並栽植一些喬木供夏季遮蔭,散養區的周圍用1.5米高的網片或柵欄圍上,以防其他動物進入干擾,影響其生長與繁殖。水池內的水要定期消毒,一般每畝水面撒新鮮石灰粉50公斤或漂白粉20公斤。黑天鵝在散養情況下,要進行人工斷翅或每年人工剪羽一次,以防飛逃。剪羽方法簡單,具體操作方法是:在每年秋季黑天鵝換完羽後,剪去初級飛羽5~6根即可。
2、籠舍圈養:籠舍圈養的面積宜為30平方米,內含水池10平方米,水深60厘米,每舍養l對種鵝,池水定期更換。

飼料標準

1、種鵝飼料:以精飼料(可用產蛋雞用的顆粒料)為主,青飼料(包括牧草青菜等)為輔。進入繁殖期,在精飼料中加5%魚粉與3%的貝殼粉,以滿足繁殖需要。 

2、雛鵝飼料要求:日糧為精飼料70%,青飼料30%,精飼料用蛋白質含量高的肉小雞用的顆粒料。

3、青年鵝:雛鵝養至4月齡進入青年鵝飼養階段,精飼料可轉用蛋雞用的顆粒料,並提供青飼料自由採食。 

種鵝的配對

1、青年鵝在18月齡進入繁殖預備期即開始配對,可讓其在散養區內自由戀愛,配對成功的天鵝形影不離,出入成雙。天鵝配成對後比較穩定,偶有一公雙母的現象。
2、人工強制配對:對於自由戀愛還沒有配對成功的天鵝,可以採取人工強制配對的方法。具體操作方法是:將未配對的黑天鵝一雄一雌放入相鄰籠舍內圈養,讓其相互可望而不可及,若頻現兩鵝隔網相聚,點頭示愛時,即可同籠飼養。出現配對現象後,即可放入散養繁殖區,若失敗,可再配一次,一般一次即可解決問題。

繁殖期管理

1、提供巢材:黑天鵝在20月齡進入性成熟期,在此階段要在其活動區周圍提供乾茅草、羊草、稻草等營巢材料,供其自由用來建巢築窩。 

2、自然孵化:黑天鵝建成巢後即可產卵,一般在初次交配後的8~15天產第1枚卵,以後隔天1枚,每窩可產6~7枚,若讓其自然孵化,要在巢頂構建一個小棚用來遮陽避雨,孵化期間杜絕人為干擾。 

3、人工孵化:在產第1枚卵後即可從窩中取出,以假卵代之,以後只取新產的卵,最後取出假卵,人工取卵時要注意採取防護措施,以防受到天鵝襲擊,造成傷害。一般隔20天即可進入第二個產卵期,第二窩卵可讓其自然孵化。種卵可存放4~5天,卵的數量多時可用機器孵化,卵量少時可用簡易方法人工孵化,一般以溫水孵化為好。施溫方案以變溫孵化為佳,1~15天為38℃,16~32天為37.5℃,33~35天為36.8℃,孵化到25天時每天晾蛋一次,每次5~8分鐘,32天后人工補濕,以提高種蛋出雛率,雛鵝35天出殼。

育雛

自然孵化的天鵝雛可讓種鵝自行帶育,這樣效果比較理想。人工孵化的雛鵝育雛要做好以下幾點: 

1、溫度:出殼1~7天為35℃~32℃,以後每周降1℃~2℃,逐漸降至自然溫度,溫度合適與否視雛鵝精神狀態而定。 

2、防疫:雛鵝出殼後24小時內頸部皮下注射小鵝瘟血清0.5毫升。 

3、飼餵:雛鵝出殼後30小時可以開飲,飲水用溫開水,水中加抗生素飲用3天,開飲後2小時給食,飼料每天投飼6~7次,自由供飲。

衛生防疫

1、養殖區內定期打掃衛生,保持養殖區內清潔,並用消毒藥液噴灑消毒,以殺死各種病原體,常用消毒藥液有季胺鹽類、含碘類等製劑,要定期更換消毒藥物。 

2、飼養期間每月可用廣譜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土黴素環丙殺星等或中草藥拌料投飼三天,用來預防禽病的發生。 

3、種鵝每年3月初肌肉注射小鵝瘟血清與鵝副粘病毒油苗各一次。

常見疾病

黑天鵝的主要病害有小鵝瘟、大腸桿菌病、鵝副粘病毒病、禽霍亂、寄生蟲病等,在做好常規工作的同時,要定期觀察黑天鵝的精神狀態。做到禽病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對症用藥,以防蔓延。

商業價值

在中國,天鵝歷來被視為美麗吉祥和高貴的象徵。而黑天鵝又是天鵝家族中最漂亮的一個品種,和白天鵝相比更顯風度翩翩,觀賞價值更高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寬闊地綠茵草地上,它悠閒自在地覓食遊蕩,膽大不怕人,與人逗樂,還能主動向人討食吃,成為人們共同的高級寵物。在澳大利亞的西澳首府柏斯,黑天鵝就是這座城市的標誌,由於到處都能看到人見人愛的黑天鵝,它給這個城市帶來成千上萬的各國遊客。

保護等級

黑天鵝是產於澳大利亞的珍貴品種,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我國屬於普通三有保護,部分省市定為省級保護。

趣聞

黑天鵝太胖掉落上海街頭

黑天鵝太胖飛翔中掉落街頭 掉落街頭的黑天鵝

2014年5月4日,一隻黑天鵝突然掉落在上海市青浦區徐涇鎮蟠中路,最早發現黑天鵝的土方車司機於先生報警後,民警將黑天鵝帶回了派出所,並聯繫了上海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6月5日下午2點10分左右,民警將黑天鵝移交給了上海動物園。據動物園專家辨認,這個“黑傢伙”是原產澳洲的黑天鵝。動物專家表示,由於中國沒有野生黑天鵝,這隻澳洲黑天鵝或是從附近的圈養場裡逃跑出來的,因為太胖飛不動,最終掉落至了地面。

文化

《黑天鵝》電影劇照 《黑天鵝》電影劇照

以《黑天鵝》命名的作品較多。

小說

保加利亞小說《黑天鵝》,講述為夢想而執著終身的芭蕾舞蹈家維奧列塔,在父親的鼓舞下一步步為她的功勳而努力的故事。

電影

分別有1950年和2010年同名電影。

2010年電影《黑天鵝》, 是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執導的美國電影,講述了一個有關芭蕾舞的超自然驚悚故事。本片是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開幕片。女主角娜塔莉·波特曼憑藉在該片中的精彩演出獲得包括金球獎和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在內的多個獎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