黐花

黐花

黐花隸屬於茜草科、玉葉金花屬。直立或攀援灌木,高1-3米;嫩枝密被短柔毛。中國特有,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江西、貴州、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福建和浙江等地。具有清熱解毒;解暑利濕的功效,用於風濕關節痛,腰痛,咳嗽,毒蛇咬傷等。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直立或攀援灌木,高1-3米;嫩枝密被短柔毛。葉對生,薄紙質,廣卵形或廣橢圓形,長10-20厘米,寬5-10厘米,頂端驟漸尖或短尖,基部楔形或圓形,上面淡綠色,下面淺灰色,幼嫩時兩面有稀疏貼伏毛,脈上毛較稠密,老時兩面均無毛;側脈9對,向上拱曲;葉柄長1.5-3.5厘米,有毛;托葉卵狀披針形,常2深裂或淺裂,短尖,長8-10毫米,外面疏被貼伏短柔毛。聚傘花序頂生,有花序梗,花疏散;苞片托葉狀,較小,小苞片線狀披針形,漸尖,長5-10毫米,被短柔毛;花梗長約2毫米;花萼管陀螺形,長約4毫米,被貼伏的短柔毛,萼裂片近葉狀,白色,披針形,長漸尖或短尖,長達1厘米,寬2-2.5毫米,外面被短柔毛;花葉倒卵形,短漸尖,長3-4厘米,近無毛,柄長5毫米;花冠黃色,花冠管長1.4厘米,上部略膨大,外面密被貼伏短柔毛,膨大部內面密被棒狀毛,花冠裂片卵形,有短尖頭,長2毫米,基部寬3毫米,外面有短柔毛,內面密被黃色小疣突;雄蕊著生於花冠管中部,花葯內藏;花柱無毛,柱頭2裂,略伸出花冠外。漿果近球形,直徑約1厘米。花期5-7月,果期7-10月。

分布習性

我國特有,產於廣東廣西、江西、貴州、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福建和浙江;生於海拔約400米的山地疏林下或路邊。模式標本采自貴州省,具體地點不詳。

植物特點

植物含膠液,可粘鳥,故稱粘鳥膠。

參考文獻

黐花(植物名實圖考)大葉白紙扇(中國高等植物圖鑑)MussaendaesquiroliiLevl.Fl.Kouy-cheou369.1915;Rehd.inJourn.Arn.Arb.16:319.1935;FergusoninNot.Roy.Bot.Gard.Edinb.32(1):110.1972;中國高等植物圖鑑4:194,圖5802.1975.——M.wilsoniiHutchins.inSargent,Pl.Wils.3:393.1916.

功能用途

分類:醫藥
根:祛風,降氣,化痰,消炎,止痛。用於風濕關節痛,腰痛,咳嗽,毒蛇咬傷。莖、葉:甘、苦,涼。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用於感冒,小兒高熱,小便不利,痢疾,無名腫毒。
來源:《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國藥材公司,科學出版社,1994

植物圖片

黐花 黐花
黐花 黐花
黐花 黐花
黐花 黐花
黐花 黐花
黐花 黐花
黐花 黐花
黐花 黐花
黐花 黐花

藥材認識

【出處】《植物名實圖考》第二十九卷群芳類載有(黍離)花一名,曰:(黍離)花生雲南。黃花四出如桂葉,在頂上者,獨白如雪,蓋初生者根可粘物,故名。條中亦附有一圖。據此描述並細觀附圖,與本品相符。
【拼音名】DàYèBáiZhǐShàn
【別名】黐花、大葉靛青山膏藥、驚風草、雞母樵、鐵尺樹、白紙扇、臭葉樹、合葉通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大葉白紙扇的莖葉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ussaendaesquirolliLevl.[M.wilsoniiHutch.]
採收和儲藏:莖葉夏季採集,根全年可采,切碎,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大葉白紙扇,直立或藤狀灌木,高1.3-2m。小枝圓形,被柔毛。葉對生;葉柄長1-3.5cm,有毛;托葉卵狀披針形,長8-10mm,先端常2裂;葉片寬卵形或寬橢圓形,長10-25cm,寬5-12cm,先端近突漸尖,基部楔形,兩面脈上被疏柔毛,側脈約9對,葉膜質或薄紙質。聚傘花序頂生;苞片托葉狀,長約8mm;花5數,具梗;萼筒陀螺狀,長約4mm,裂片披針形,長達1cm,寬2-2.5mm,外被短柔毛,其中一片擴大成葉狀,倒卵形,長3-4cm,寬1.5-2cm,白色;花冠黃色,長約1.4cm,裂片卵形,長約2mm,裡面有污黃色粉末狀絨毛;雄蕊著生於花冠筒中部;子房下位,2室,柱頭壓扁狀,2裂。漿果近球形,直徑約1cm。花期6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水溝邊或竹林下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於長江以南各地。
【性味】苦;微甘;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解暑利濕。主感冒;中暑高熱;咽喉腫痛;痢疾;泄瀉;小便不利;無名腫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玉葉金花屬植物

玉葉金花屬為喬木、灌木或纏繞藤本。約120種。分布於熱帶亞洲、非洲和太平洋諸島。中國約31種、1變種、1變型,產於西南部至東部以及西藏和台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