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葆戊

黃葆戊

黃葆戊 (1880-1968),字靄農,福建長樂人,久居上海。

基本信息

黃葆戊黃葆戊
黃葆戊(一八八○年六月十二日-----一九六八年七月十五日),字藹農,幼時體弱多病,自謂墮地到成丁,一生出九死其父霽亭公,清季任閩浙督右參將,誥封武顯將軍。八歲喪父,賴母撫養

生平簡介

早年讀書全閩師範學堂,對書畫篆刻已有篤嗜,及上海政法學堂畢業,一度游幕四方。辛亥革命後,回故里從事教育,任福建省立圖書館館長,福建甲種商業學校教員、監學等。二十年代赴滬,繼黃賓虹、吳待秋後任商務印書館美術部主任二十餘載,主持歷代及近世書畫名作出版工作,對弘揚傳統藝術,厥功至偉。其間復兼任上海美專國畫系主任、上海大學書畫教授,廣栽桃李。周甲以後,鬻藝自給。新中國成立,年已古稀矣,上海文史研究館聘為首批館員,用表敬老崇文之意。

作品概述

藹老於藝,以書法最擅名。篆法恬淡雍容,一九二五年,吳缶翁與西泠印社同人以巨金贖回《漢三老諱字忌日碑》,建石室於社中,永久保存,其門聯:『訁言傳炎漢—片石;永共明湖萬斯年。』蓋出藹老手筆。隸書尤為世重,自言得法於《戚伯著碑》,復取同里先賢伊秉綬隸法攝其神理,用筆勁健秀挺,結體寬博雄渾,獨出冠時。商務印書館往時所出書籍,題署即多出先生。所書青山農篆書百家姓》、《青山農分書千字文,—再印行,私淑者頗眾。
先生篆刻初從皖浙兩派人手,後上追秦漢,並博採三代吉金、封泥、磚瓦等文字,不染時俗,早法深穩,用刀俊爽,筆趣盎然。所鐫『將軍季子』一印邊跋曾曰:『余曾見十六金符齋、匋齋、激秋館所藏拓漢印甚伙,間有一二缺者,良由世遠入水上銹剝蝕,不可為法。今人爭尚仿漢,將字畫邊闌故意殘缺,以為得爛銅法。不知古刻妙者,在意到而筆不到,剝落如斷紋,縱橫如蠹蝕,皆有自然古趣。若徒竊其□缺剝蝕,臆為古拙,則篆法、刀法蕩然,未足與言漢印也。』所論深得印學三昧,作此印時,年僅三十九耳。吳缶翁對藹老所作,曾題『雄潭古穆中能得自然之氣,真大手筆也』以表讚賞。鄭午昌更有古風頌之:『石大不逾指,摩挲劇瓊瑤。秦璽漢私印,字字蟠螭蛟。姓名托以傳,後有千載遙。誰謂壯夫恥,篆刻如蟲雕。藹老有《曖廬摹印集》行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