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鎮[湖南省長沙縣黃花鎮]

黃花鎮[湖南省長沙縣黃花鎮]

黃花鎮位於湖南省英德東南部,距縣城3公里。黃花鎮面積64平方公里,9個行政村,人口18620人,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彭樂公路橫貫腹地並與湖牛路相接,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銅九鐵路穿境而過,境內桃紅山麓,為國家級梅花鹿自然保護區。黃花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利,被列為中國2000名鎮之一。

基本信息

黃花鎮黃花鎮地圖
黃花鎮位於湖南省英德東南部,距縣城3公里。黃花鎮面積64平方公里,9個行政村,人口18620人,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彭樂公路橫貫腹地並與湖牛路相接,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銅九鐵路穿境而過,境內桃紅山麓,為國家級梅花鹿自然保護區。黃花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利,被列為中國2000名鎮之一。

簡介

黃花鎮黃花鎮農貌
黃花屬典型的丘陵地區,境內多山多水,丘陵縱橫,生態環境優越,適宜山水開發。名山桃紅嶺擁有天然優質純淨水,日湧水量1200多噸,達到或超過國家開採標準;保護區有野生梅花鹿600多頭,名貴藥材數千種,可進行集風光、動、植物等為一體的綜合旅遊開發。同時,黃花盛產棉花水稻油菜馬鈴薯紅薯等農副產品,可供深加工。春風綠大地,黃花分外香。黃花乃禮儀道德之鄉,崇科學,講文明,科教文衛和通訊事業發展迅速,人民安居樂業,經濟發展蒸蒸日上。 黃花鎮地處岩溶盆地喀斯特地貌突出,多為溶蝕低山和峰林,森林覆蓋率達62.7%。城鎮居民較少,城鎮化水平不高,僅3.26%,城鎮建設較少,有較大的旅遊發展空間。

黃花鎮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自然條件較優越。年平均氣溫18°C,無霜期多年平均為312天,常年平均日照總時數是1677小時,年均降水量1800mm,降雨多集中在4~6月及7~9月兩個時段。全年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季風氣候十分明顯。由於氣候條件優越,水熱充足,黃花鎮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達62.7%。因而,鎮區得以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態的循環,並擁有清新、潔淨的空氣及高質量的水體。黃花鎮工業化水平不高,只有少量的工礦企業,絕大部分地區仍以農業種植為主,未受工業污染。黃花鎮地處亞熱帶地區,光熱充足,氣候溫和,適合多種常綠闊葉林木生長,植被繁茂,主要有馬尾松油杉楓樹香樟陰香椿樹海紅豆等樹種,生物多樣化,小氣候宜人,環境優美。碧峰秀水有機組合,農田村舍點綴於翠竹青山之間,田園風光旖旎,十分適宜開展觀光休閒與綠色生態旅遊。

區位優勢

黃花鎮黃花鎮農田
黃花鎮旅遊資源開發具有良好的區位條件。黃花鎮位於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邊緣,是接受珠江三角洲經濟輻射第一波的地區,在泛珠三角經濟圈的全面推廣時期,黃花鎮將會接受更多的客流、物流和信息流。這些因素將推動黃花鎮旅遊業的蓬勃發展。鎮區緊靠107國道,距廣州約兩小時車程,距清遠市區、英德市區均為一小時車程。按旅遊的發展趨勢,一小時車程是半日游的最佳輻射範圍,兩小時車程為一日一夜遊的最佳範圍。因此,黃花鎮是開展休閒、康樂游,吸引珠三角及清遠、韶關等地遊客的最佳地點。黃花鎮境內河流主要是黃花河,發源於岩背村,貫穿岩背村以南的鎮域,主要由雨水與地下水補給。豐水期河水猛漲,水流較急;枯水期水位較低,河面平靜。此外,由於黃花鎮屬岩溶地貌,因而漏水洞廣布,暗河幽深,地面水容易流入暗河。境內有泉水多處,均為冷泉,為地下水出露處。黃花鎮無工業污染,植被繁茂,水質優良。

黃花鎮有107國道和在建的清連高速公路,車程約1小時,到新國際機場僅89公里,到廣州為2個小時;經英德市區走英曲公路到韶關約為兩個小時車程。英佛公路連線京珠高速。鐵路方面,京廣鐵路複線和在建的武廣客運專線貫穿英德南北,英德至廣州、到韶關均只需一個小時。水路方面,境內北江翁江連江三江交匯,客貨輪可直達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區。此外,正在建設的武漢—廣州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南北走向從英德市區附近經過;正在規劃建設的昆(明)—汕(頭)高速公路將橫貫英德北部,將在英德市區北郊設出入口。在如此的交通優勢之下,黃花鎮具有較強的吸引省內外遠程客源的潛力。

鄉鎮建設

黃花鎮黃花鎮概貌
黃花鎮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充分發揮黃花鎮區位和交通優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走“工業興鎮,園區興工”道路,大力發展黃花工業經濟,5年內實現財政收入增長6倍。黃花工業區2001年由湖南大學設計研究院高標準規劃設計,02年開始籌備運作,03年正式按規劃啟動建設,並對外招商,目前已開發土地近4000畝。2006年已修編規劃,詳規9.2平方公里,黃花鎮總體發展規劃30平方公里。園區共有各類企業88家(工業企業73家),其中引進企業77家(今年引進6家),投產企業54家(工業投產企業46家)。

通過10年的打拚,園區初步形成了以印刷包裝為主導產業和汽車零部件機械加工、精細化工、塑膠模具、新型建材農產品加工的規模產業格局。黃花鎮工業經濟已形成一定規模,逐漸增多的農業專業合作社、觀光園、農家樂反映了黃花鎮第一、三產業正呈良性發展,這些都為黃花鎮的經濟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6年榮獲英德市首屆十大魅力鄉鎮稱號。

社會經濟

黃花鎮黃花鎮街道
黃花鎮是湖南省山區經濟較落後的地區,仍是一個以第一產業為主導的小鎮,經濟相對落後。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當地黨委政府帶領黃花鎮人民不懈地攻堅刻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正不斷發展。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國道省道等主要幹道與鎮公路相連通的交通網路基本形成,公共運輸事業發展較快。鎮內有主幹道一條,往南15公里接入107國道和在建的清連高速公路,可達清遠,珠三角等地;東行70公里到英德市區,經京廣鐵路英德站可達中國各地。往英德市區和107國道(清連高速公路)的二級水泥路已投入使用,鎮內通行政的道路以實現硬底化。黃花鎮供電容量充足,鄉鎮村基本普及程控電話,鎮上居民均安裝有線電視,網際網路通達黃花鎮,信息化走向完善。鎮區的旅店、餐飲等服務設施齊全。黃花鎮依託峰林資源,將發展旅遊業定為黃花鎮發展的主導產業,並已邀請華南師範大學編制了《英德市黃花鎮旅遊總體規劃》,現已開發了部分旅遊項目。在有力的宣傳策劃之下,2003年以前平均接待遊客6萬人次,2003年以後遊客量成倍增長,到2005年黃花鎮接待遊客量達44萬人次。

特色旅遊

黃花鎮黃花鎮景觀
黃花鎮的峰林景觀是湖南省典型的岩溶地貌地區之一。黃花鎮的英西峰林走廊是其標誌性的景區,其資源品位得到旅遊界的稱讚。北京大學陳傳康教授在英德旅遊開發研究過程中給予英西峰林很高的評價,稱之為“英西峰林遊廊”,並以詩讚之:“飛借桂林山,灕江換明逕,遊廊迎奇景,簪峰鎮九龍”。中山大學彭華教授在《湘北旅遊資源地質評價與開發》一文中亦有“喀斯特盆地的峰林景觀,以其優美的造型和豐富的層次結構山水相映,動人心扉”的評價。英西峰林是湖南唯一的峰林遊廊,被譽為“南天第一峰林風光”。

彭家祠景區位於坑壩村,景區主題是“古堡追憶,民俗風情”,主要由彭家祠、英西火麒麟和舞雞公獅表演以及帳篷露營區組合而成。2005年,彭家祠景區被列入湖南省重點旅遊扶貧項目,獲得50萬元建設基金,現利用資金已改造了部分項目和設施。英西峰林走廊是湖南省直駐英德的扶貧工作組在1993年策劃的旅遊扶貧項目,是湖南省最長、最密集的峰林遊廊,被譽為湖南最具規模的“南天第一峰林風光走廊”。景區南北長20多公里、東西寬5~8公里,由1000多座造型各異的岩溶山峰在幹道兩旁錯落排列,青黛色的線條柔和而曲折。千姿百態的山峰、神秘莫測的岩洞、嶙峋怪異的岩石、變幻無窮的霧海,摻雜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在鄉土風情的點綴和雨霧天象的巧妙融合之下,英西峰林走廊便成了一幅絕妙的山水田園風光軸畫。老虎谷暗河漂流是2004年由英德旅遊局與英西峰林走廊旅遊發展公司共同引資建成的,為黃花河源頭至溪村段,長3800米,最高落差達20米,河道穿越山體約800米,漂流全程驚險刺激,自建成營業後便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2004年,接待遊客量達4.3萬人次,收入達300萬人民幣

歷史沿革

黃花鎮因黃花鎮地形似花形,且以前的田園山間皆遍布黃花,故因而得名。據《英德縣》記載(2006年版《英德縣誌》)。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起,稱清下都黃花圖(全縣設二十一都七十四圖);道光十六年(1836年)起,稱黃花鄉(全縣設60個鄉);民國21年(1932年),黃花鄉棣屬英德縣第七區,民國22年劃為八區,民國30年棣屬二區,內有8保105甲1218戶(按10戶為1甲、10甲為1保設定);1949年至1951年9月屬英德縣第五區;1951年9月至1956年6月屬英德縣第四區(現轄區範圍設明逕、三山、城下、逕孔、溪村、岩背、新民、放板、塘邊、德崗10個鄉)

1956年秋,棣屬於英德縣九龍區(現轄區內設公正、明逕、岩背3個鄉);1957年11月,撤銷區的建制,稱黃花鄉;1958年9月11日,全縣設立6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黃花與九龍棣屬於衛星人民公社;1959年4月設立明逕人民公社;1962年2月析出岩背成立岩背人民公社;1963年3月岩背人民公社又併入明逕人民公社;1976年,又析出岩背成立岩背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明逕區公所和岩背區公所;1986年改稱明逕鄉人民政府和岩背鄉人民政府;1993年冬改為明逕鎮人民政府和岩背鎮人民政府;2004年6月18日調整行政區域,明逕鎮和岩背鎮合併,仍沿用舊稱叫黃花鎮。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