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戰鼓

黃河戰鼓

黃河戰鼓,又名李台黃河戰鼓,甘肅省、白銀市兩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流傳於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四龍鎮雙合村一帶,有500多年以上的歷史。是當地村民節慶和廟會期間舉行慶典活動的重要文化項目之一。黃河戰鼓用鼓槌猛烈打擊戰鼓,利用鼓聲宣刻古代宏大雄偉的古代冷兵器戰爭場面。黃河戰鼓共分為三章八節二十二環,其鼓點節奏感、威武感、整齊感、震撼感都比較強烈。

歷史淵源

白銀市地處甘肅省中部,境內“三原交匯、大河中流、長城雄北、絲路貫境”,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
是中華民族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中原文化和邊疆文化的交匯點,也是歷代漢民族和少數民族的爭戰之地。其獨特的地形地貌和悠久的歷史淵源,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積澱。雙合村地處白銀市白銀區四龍鎮西北隅。東接剪金山,南臨黃河岸,依山傍水,地形險要,為古代屯軍戎守之地。黃河戰鼓源於古代軍隊作戰時的“軍陣戰鼓”,其歷史悠久、傳承有序,為隴上唯一的軍鼓器樂。據當地大戶劉氏及李氏宗譜載:黃河戰鼓為公元1465—1487(明成化年間)由駐守黃河邊塞的四十八門軍戶帶到當地。原系與敵交戰時指揮進退、揚威助陣之工具。14-19世紀(明、清時代)尤為鼎盛。隨著冷兵器時代的逐漸衰退,黃河戰鼓由原為戰事服務,逐漸演化為民俗鼓樂、娛樂器具而廣泛套用,但一直沿襲古代戰鼓的擊打套路,延續傳承下來。

表現形式

黃河戰鼓的主要器具有鑼、鼓、等,配合道具有門旗、彩旗、令旗、鼓車等。黃河戰鼓以叨喳子的形勢口傳。黃河戰鼓的嚴密性、技巧性、配合性、應變性和打鼓的基本功都有要領,熟練的喳子功和耳音是黃河戰鼓的關鍵。表演程式以鼓為主,鑼鈸輔之。
黃河戰鼓以“叨喳子”的方式在歷代鼓手中口傳至今。它保留了古代戰鼓的打擊方式,
黃河戰鼓黃河戰鼓
形成了風格獨特、個性鮮明的區域性藝術表演形式。[1]黃河戰鼓全套擊打分三章八節十二環:第一章:出兵。分為三個大衝鋒,每個大衝鋒要打出三個小衝鋒及九個環節。以鼓鑼鈸的緩慢停頓為一個衝鋒,以鼓鑼鈸的第瞬間即停為第一個章節。第二章:殲滅。分為三個衝鋒,九個環節,鼓、鑼、鈸突然齊打劈荊斬棘的點子,進行衝鋒。在打法上套用一鼓作氣的鼓點,緊急有力,一氣呵成為秋分掃落葉,以突然的鼓邊收槌猛停的打法為勢如破竹。第三章:凱旋。分為二大節四小節,每大環兩小節。黃河戰鼓以叨喳子的形勢口傳到今,有五百年的歷史。黃河戰鼓的嚴密性、技巧性、配合性、應變性和打鼓的基本功都有要領,熟練的喳子功和耳音是黃河戰鼓的關鍵。

傳承價值

黃河戰鼓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結晶,具有很強的歷史文化符號,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震憾力。充盈著激昂向上、團結奮進、同仇敵愾的英雄主義氣概和大無畏的精神魂魄。通過欣賞氣勢磅礴、場面恢宏的黃河戰鼓,能夠使人們感受到古戰場上刀光劍影的博擊和黃河之濱古樸剽悍的民風,對研究當地民俗演變、傳統文化、社會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傳承情況

斗轉星移,朝代更迭。黃河戰鼓歷經滄桑歲月,特別是經歷了清代同治回亂而能流傳下來,實屬不易。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這一優秀文化遺產的傳承面臨諸多危機:由於黃河戰鼓是採用單一的口傳師承方式,熟悉“叨喳子”的民間藝人越來越少,大多數藝人年事已高,後繼乏人;由於制鼓技術人才的稀缺和費用的昂貴,戰鼓的添置顯得特別困難;鼓隊原始的將士盔甲服飾隨著代遠年湮,逐漸演化為百姓服飾或者不倫不類的太平軍服飾,基本上改變了軍陣戰鼓原汁原味的本色。由於經費的制約,維持全憑當地部分愛好者自發性的組織和民間的自願集資贊助,演出僅限於節慶、廟會極個別場合,表演空間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

保護措施

隨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工程的全面實施,黃河戰鼓的搶救保護工作已經引起當地有識之士和白銀區文化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2006—2007年成立了白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和辦公室,開始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河戰鼓的蒐集整理工作;挖掘整理了文字資料,刻錄了DVD光碟,建立了檔案資料庫;2008年成立了黃河戰鼓研究會,組建了黃河戰鼓表演藝術團;對黃河戰鼓的主要器物鼓、鑼、、旗、鼓車、服飾等逐步進行了添置和更新;對黃河戰鼓的傳承藝人給予了一定的資助,並開始著手培養一批年輕的後續鼓手。

非遺信息

遺產級別:甘肅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文號:甘政發〔2008〕43號
批准日期:2008年6月13日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序號:29
遺產編號:Ⅲ—17
項目名稱:黃河戰鼓
申報單位: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