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養生智慧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套裝共2冊)》書中詳細闡釋了人體五臟六腑的功能、病變及相關中醫對治,講授了中醫望聞問切常識等,幫助人們簡明認知人體發生病變時的微小徵兆,指導人們儘早發現身體的疾患並及時醫治。這既是實用的人體智慧之書,也是養生與生命智慧之書。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 名: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黃帝內經養生智慧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

作者:曲黎敏

出版社: 鷺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年3月1日

ISBN: 9787806714751

開本: 16開

內容簡介

《黃帝內經》是中國最著名、最古老的中醫典籍之一,也是一本包羅萬象的奇異之書。它不像西醫書籍那樣總在解析生理、病理等專業辭彙,它幫助我們認知日常事物中的玄妙智慧,比如東西南北、春夏秋冬……

曲黎敏教授繼暢銷書《黃帝內經·養生智慧》後再品《黃帝內經》,書中詳細闡釋了人體五臟六腑的功能、病變及相關中醫對治,講授了中醫望聞問切常識等,幫助人們簡明認知人體發生病變時的微小徵兆,指導人們儘早發現身體的疾患並及時醫治。這既是實用的人體智慧之書,也是養生與生命智慧之書。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在《黃帝內經:養生智慧(套裝共2冊)》中聆聽曲黎敏教授的精彩解讀,是一次對自我身體與心靈的全新認知與精心呵護,是一次捕捉天地自然光影流轉的美麗旅程。曲教授不是在機械地教我們如何“治療”疾病,而是像一位可親可敬的老師,讓我們既能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智慧與玄妙,又能學到切實好用的養生智慧;如何改掉導致身體衰弱的壞習慣,如何養成符合生命本性的生活習慣,掌握十二時辰養生秘訣、四季養生精髓……

《黃帝內經》是中國最著名、最古老的中醫典籍之一,也是一本包羅萬象的奇異之書。它不像西醫書籍那樣總在解析生理、病理等專業辭彙,它幫助我們認知日常事物中的玄妙智慧,比如東西南北、春夏秋冬。

作者簡介

曲黎敏,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天人醫易中醫藥研究院院長,《名家論壇》專家。有深厚的國學素養,精通文字學、傳統醫學,西方人類學。

近年來,曲黎敏不僅在大學裡主講“中醫文化”、“周易與中醫學”、“道家思想研究”、“中國文化經典導讀”等課程,還致力於傳統醫道的公外推廣,經常受邀到各大機構演講。她的演講舉重若輕、深入淺出,生動活潑,讓聽眾既能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智慧與玄妙,又能學到切實好用的養生智慧,實現對自身生命切實的人文關懷……

主要著作有《中醫與傳統文化》、《中華養生智慧》、《易學氣功養生》等。

圖書目錄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

書系總序

自序 醫道,就是生活之道

第一章 為什麼要學《黃帝內經》

一 《黃帝內經》在國學經典中地位獨特

二 學習《黃帝內經》可以讓我們認知自我

三 人身難得,真法難聞,中國難生

四 可以培養我們內在的洞察力

第二章 中醫與日常生活

一 為什麼北京城東有崇文門,西有宣武門

二 為什麼秦皇漢武要封禪泰山

三 中國人為什麼說”左右”,不說“右左”

四 “終始”的意思

五 何謂“仁、義、禮、智、信”

六 為什麼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

七 為什麼大蒜、辣椒不入藥

八 “咽喉要道”的真正含義

第三章 因天之序——十二時辰養生法

一 子時——膽經當令

二 丑時——肝經當令

三 寅時——肺經當令

四 卯時——大腸經當令

五 辰時——胃經當令

六 巳時——脾經當令

七 午時——心經當令

八 未時——小腸經當令

九 申時——膀胱經當令

十 酉時——腎經當令

十一 戌時——心包經當令

十二 亥時——三焦經當令

第四章 上古天真論

一 生命是一個過程

二 法子陰陽,和於術數

三 人為什麼會得病——習性造病

四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五 臟腑本性

六 陰陽論——女七男八

第五章 四季的養生

一 四氣調神大論

二 春天怎么養生

三 夏天如何養長

四 秋天怎么養收

五冬天如何養藏

六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第六章 關於飲食

一 食物和藥的區別

二 食物為什麼最重要

三 中國人的飲食習慣

四 孔子的飲食觀念

五 不同節氣的進補

六 人參為什麼補氣

七 食物的偏性

八 五昧過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九 桂枝湯

第七章情志病

一 女子傷春、男子悲秋和生活對治法

二 人為什麼會有煩惱

三 人生四惑——酒、色、財、氣

四 百病生於氣

五 情志生克法

第八章 中醫如何對治亞健康

一 健康的定義

二 人為什麼會得病

三 “五勞”和“七傷”

四 中醫解讀亞健康

第九章 醫道總綱

一 《黃帝內經》和《傷寒論》

二 順其自然

三 健康長壽靠自己

四 天人合一

五 醫易同源

六 醫的本意

七 藥的本意

第十章 中醫的要點

一 人為本,病為標

二 調動人體的自愈力

三 強調身心互動

四 重視人文關懷

五 不治已病治未病

六 同病異治,異病同治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Ⅱ

第一章 中醫的定義

中醫使生命長生——“方技者,皆生生之具”

中醫是對生命的細緻體會與關切——“醫者意也”

第二章 健康的生活方式——養生的四個方面

養性情

養睡眠

養居處

養房事

第三章 五臟與中醫意象思維

什麼是五行

人體五臟之象

第四章 《靈蘭秘典論》的五臟解讀

《靈蘭秘典論》解析

心為君主之官

肺為相傅之官

肝為將軍之官

脾為諫議之官

腎為作強之官

五臟之外——膻中

第五章 不可輕視的六腑

膽為中正之官

胃為倉廩之官

小腸為受盛之官

大腸為傳道之官

三焦為決瀆之官

膀胱為州都之官

第六章 中醫是如何看病的

扁鵲使虢太子起死回生

中醫看病之“望”

中醫看病之“聞”

中醫看病之“問”

中醫看病之“切”

生病的四個層次與中醫對治

第七章 人生智慧與養生智慧

扁鵲的醫術與境界

壽限與養生

人生的道德修養與養生

圖書章節

第一章 中醫的定義

在漢代,關於中醫有兩個定義,一個是在《漢書·藝文志》當中提到的“方技者,皆生生之具”,還有一個是在《後漢書·郭玉傳》里提到的“醫者意也”。這是關於中醫的兩個非常著名的定義。

中醫使生命長生——“方技者,皆生生之具”

“皆生生之具”,這個和現代醫學的很多定義是不一樣的。所謂“生生之具”,就是使生命長生的工具。中國的醫學到底是指什麼?其實,指的就是使生命能夠長生的工具。傳統文化中,經常會出現一個詞,叫“長生久視”,就是說不管人活到多大歲數,都要眼不花、耳不聾,這是一個關於生命質量的問題。得老年痴呆症的人也可以活很久,可是他的生命質量不高,沒有一個很好的生活狀態。中國的傳統醫學實際上強調的是要讓生命健康、有序地向前發展。怎么健康有序地向前發展,這是中醫學一個很重要的內涵,就是我們經常會講到的養生問題。

中國古代的“養”字,寫得非常有意思,它是指一個人趕著四隻羊,在放牧。

“養”有愛護和放牧的意思。所以養生首先要愛護自己這條生命,然後還要牧養它。所謂的“牧養”就是讓生命自由自在地生長,保持一種自由自在的狀態。養生不是單純地不生病,而是使生命質量獲得提高。中醫永遠是把質放在量的前面的,一個人即使活到一百六十歲,但如果他得了老年痴呆症,那也是沒有意義的。

中醫是對生命的細緻體會與關切——“醫者意也”中醫的第二個定義就是“醫者意也”。在很大程度上,有些中醫問題是很難講清楚的,很多醫家都說,最上等的醫生,都是在談這個“意也”。“意也”來源於“醫之為言意也”,這句話最早出現在《郭玉傳》里。

《後漢書》里曾經記載過一位大醫家郭玉,在他治病救人的過程當中,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一個故事說,一些富貴的人來找郭玉看病的話,郭玉一定要讓這些有錢人或者官僚穿上窮苦百姓的破衣服,住到破房子裡,才能給他們治好病。當時的皇帝就問郭玉為什麼要這樣,郭玉說這就是“醫之為言意也”:那些人的地位、氣勢擺在那兒,他覺得那些人對他不信任,處在這種狀態之下,他自己很恐懼,意念和想法就會受到干擾,就不能集中精神為病人看病。還有一個故事,是說有一天皇帝想試驗郭玉的脈法,就讓“嬖臣美手腕者與女子雜處帷中”,找了一個手腕漂亮得像女人的手一樣的男子和一個女子躲在帷帳之後,這兩個人各伸出一隻手來,讓郭玉把脈。郭玉把完脈以後,就覺得非常奇怪,他說這個脈象很怪,好像不是一個人的脈,而是兩個人的。因為脈有陰陽,脈分男女,郭玉從脈法上一下就判斷出這兩隻手不是一個人的手,皇帝從此特別佩服他。

“醫者意也”的來源

郭玉說:“腠理至微,隨氣用巧,針石之間,毫芒即乖。神存與心手之際,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腠理”是什麼?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講,“腠理”指的是人們的肌膚腠理,其實就是指生命。“巧”就是指醫生的針灸治療。郭玉說生命是至微至妙的一個東西,如果醫生要去醫治人的生命,需要“隨氣用巧”,即醫生需要根據自己的氣去把握一切。醫生在給別人扎針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如果在扎針時,出現一點點問題,就會“毫芒即乖”,就是說出一點差錯就會釀成很大的錯誤。

醫生對“醫者意也”理解的層面不同,他們醫術的高低就會不一樣。實際上,“醫者意也”涉及悟性、感覺和神明的問題,這屬於醫學中很高的一個層面。

在《黃帝內經》當中有一句話,叫做“下守形,上守神”。西方社會強調的是“形”這個層面,即肉體層面,給人體的定義是——人是機器。所以現在很多人就像對待機器一樣對待身體,總是想著怎么樣去修理它。但是中醫不同,中醫強調的是氣和神的層面,所以《黃帝內經》又說“下守關,上守機”,真正高明的醫生,都是守著神明,是用意念、用神來看病的。

文摘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

第一章為什麼要學《黃帝內經》

一《黃帝內經》在國學經典中地位獨特

《黃帝內經》在國學經典中的地位非常獨特,它是唯一一本以聖王命名的書。這就意味著生命之學在我國古代文化當中,被認為是帝王之業,是大功德和大慈悲。

那么,聖人為什麼重醫藥?首先,聖人就是能掌控自己的人。這個“聖”字怎么講呢?我們先來看看“聖”字的寫法——

左邊一個口,右邊一個耳,口耳放在一起就是繁體字“聽”的意思,底下在甲骨文是一個“人”字,後來寫做“王”。所以,所謂聖人就是聽從自己本性的人,也就是能掌控自己身體和欲望的人。如果既能夠掌握自己的身體和欲望,又能夠使別人聽從自己,那么就可以由“人”而“王”。這是聖人重醫藥的第一個說法。

第二個說法是:古代文化認為,天下即人身。古代的“天”字是這樣寫的——

人的頭頂上面是天,所以在古文裡又叫做天、顛、頂。天下即人身,實際上是告訴我們:人體在所有的組織系統裡面是最為精密的自組織結構。自組織就是它依賴於本性而存在、而平衡、而和諧,不需要人為的強制和主觀意願,也不是你想把藥補到哪裡就可以補到哪裡的。所以在古人眼裡,身體就是天下,就是國家。中國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切皆以修身為本。生命是自自然然的一種活潑的存在,是自足的,它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和諧機制。也就是說,身體比頭腦更聰明,頭腦是有為,身體是無為。

所以中醫有一句話,叫做“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上醫醫國的意思,就是“天下即人身”,就是掌控好了人身的人就可以治理整個國家。

千百年來,什麼都變了,但是人沒變,人的本性沒有變,而所有的思想都是從身體中發出來的。因此,無論世界如何風雲變幻,世界上最高的學問始終是研究“人”的學問,而中國文化更是以人為本的文化。比如《大學》講至善,但最後要落實到人心的靜與定;《中庸》講太過與不及,實際上,太過與不及都源於臟腑功能的太過與不及。比如人的肝火太旺,人的心就不靜,做事就急躁;腎精不足,人就沒精神,思考問題就不周全,做事就會失敗。

拿破崙有句名言:“人的身體結構即命運。”而中醫理論認為,人的身體結構及功能即命運。從這個意義上講,生命醫學又是人類學中最高的學問。所以,中國文化一向都強調“從醫人道”、“道以醫顯”,就是說,如果你能把人體領悟了,把醫道領悟了,那么你就有可能領悟天下之道。

二學習《黃帝內經》可以讓我們認知自我

有人會問:我們的生命活力是從哪裡來的呢?

說到生命活力,我們經常會用這樣一些辭彙:魄力、精神、膽識、意志、聰明等,這些詞都是代表我們生命活力的詞,代表我們領導力的詞。這些詞又都是從哪裡來的呢?這些問題值得我們去好好思考一番。

什麼叫做魄力呢?在中醫里,魄是肺的神、肺的神明。所謂“神”又是什麼意思呢?神是精足了以後的外現。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說的精氣神的“神”,實際上都是指你的精和氣足了以後的外在表現。就好比油多了光亮就大,火焰的光芒就是“神”,所以“魄”是肺經、肺氣足的體現。而魄力的“力”就關係到我們的另一個臟器——腎。在中醫看來,我們的力量都來源於腰,都來源於腎。所以,“有魄力”指的是肺和腎兩個臟器的精氣非常充足,所以做事才能夠氣壯山河,才能夠出大手筆。而肺和腎這兩個臟器在中醫里又屬於先天的範疇,關涉到我們的本能。所以,我們說魄力是學不來的,它是我們身體當中的本能的一種外現。如果你魄力不夠,只能說明你先天肺氣不足、腎精不足。

有的人生命力很旺盛,看上去很有精神;反之,有的人看上去很萎靡。那么“精神”到底是指什麼呢?我們首先來看看“精”,它來自腎。在中醫概念里,腎主藏精;而“神”,在這裡專指心的神明,心之神為神。所謂“精神”,代表的是一種心腎相交的能力,這個能力的外現就是精神。如果心力不足、腎精不足的話,就會顯得特別沒有精神。所以,“精神”同樣也是指我們身體層面上的東西。

再看“膽識”。《黃帝內經》認為:膽是主決斷的。有沒有決斷力也是領導力的一個體現,而決斷力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一個人膽氣足不足。並不是說一個人把膽囊切了,他就沒有決斷力了,關鍵還是一個膽氣足不足、膽精足不足的問題。

一個人最終有無成就,要看他的意志力如何。意志的物質基礎又是什麼呢?在中國古代中醫理論里,意是脾(精)的外現,脾的神為意,脾主運化。《黃帝內經》說“心之所存所謂意”,而一般人就把“意”理解為記憶力。實際上,有沒有意志和記憶力關係不大,關鍵是記憶能不能跟所看到的事物相關聯。如果能夠相關聯的話,思維就有了一定的寬廣度,而這個思維寬廣度就是“意”。所謂關聯性就是運化,這就是脾的功能。聰明,反應非常快,這都是運化的作用,是脾的作用。“志”指腎的“神”,所以中國人特別講究補腎。為什麼?因為我們生命本能的很多東西都跟腎密切相關,志是腎神的外現。意志這個詞中,“意”指的是運化能力,也就是思維的寬度;而“志”指的是收藏能力,也就是定力。如果說精神是指心腎相交的能力,那么意志就是指人體運化能力和收藏能力的體現。你能夠運化多少,然後又能定得住多少,這就體現你的意志力了。如果一個人很聰明並具備思維寬廣度,卻唯獨定不下來,堅持不下來,那就是意志不堅定,做事照樣會失敗。

“聰明”就很好解釋了。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肝開竅於目”,意思就是說,腎的精氣通於耳,肝的精氣通於目。所以看一個人是否聰明,關鍵是看他的肝腎功能。肝功能好,眼力就好;腎功能好,耳力就好,如果耳鳴眼花,就是肝腎出問題了。

我們的人體就如同一棵大樹,在外的枝杈都是根部的反映。總而言之一句話,我們的生命活力來源於身體本身,從腎精來,從這些神明來,從生命的高度來。所以,學習《黃帝內經》是在培固我們的智慧元氣,是一種根本性的學習。

在西方醫學當中,不太講究神明這個概念。在西醫看來,心臟就是一個泵而已,與神明無關。所以在現在的器官移植當中,有些現象就令人費解。曾經有這么個案例,有人移植了豬的心臟,剛開始的時候這個人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但是慢慢地大家發現他有一個表現:他沒事就喜歡用嘴去拱牆。其實,這就是中醫里講的“心之官為思”。意思就是,人如果心氣足的話,神明就會反映到大腦當中去,然後慢慢地就會改變人的行為,也就是說有了豬心就有了豬性。

所以,學習《黃帝內經》可以讓我們更多地向內看,內在地去觀察我們的人生,並且看到神明的那個層面。但向內看,實際上是很不容易的。人其實很不願意向內看,因為向內看很麻煩。每個人都有著順從天命、活一天是一天的惰性,而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所以不願意向內看。另外,向內看很痛苦,一旦真的看清楚了生老病死,就像釋迦牟尼一樣,那就只剩出家了。所以,先是不願意向內看,然後是不忍向內看,這都是人的惰性決定的。

《黃帝內經》是很高明的“向內看”,是不打開地“向內看”。而西醫大多採用的是解剖的方法。仔細一想,解剖沒有什麼了不起,不打開能知道裡面是怎么回事才是了不起。所以,中國中醫非常了不起,它沒有打開身體就知道人體裡面內在的氣血是怎么回事。那么要憑藉著什麼“向內看”呢?憑藉著“道”去看,憑藉方法、規律去看,所以對人的要求很高。因為對人的要求高,所以《黃帝內經》這本書是“自古聖賢皆寂寞”,很少有人理解,這也是《黃帝內經》寂寞的一個根源。

自古以來,人都存在的一個無知的盲點,就是對自我很不清楚。在西方,弗洛伊德的學說影響了整個20世紀,弗洛伊德曾經說過,人類的自傲在歷史上曾遭受過三次打擊。第一次打擊是,原先人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後來,哥白尼的學說告訴人們地球是整個太陽系中的一分子。第二次打擊是,人們普遍認為“人是萬物之靈”,可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告訴人們,人非萬物之靈,人源於動物,人的進化並不能抹掉他在身體結構和精神氣質方面與動物同等的證據。最後,人就只剩下一個自信了,就是認為我了解我自己。可是,弗洛伊德的學說告訴人們:你不了解你自己。你根本不知道你的行為到底是由於你內心的什麼驅動在發生改變。所以,向內看的問題對於西方哲學和中國哲學來說都是一個終極問題。西方哲學追求的最終境界是“認識你自己”,而中國哲學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就是人跟自然的和諧程度越高,就越達到至善。

三人身難得,真法難聞,中國難生

在學習醫道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反覆體驗這樣一句話:“人身難得,真法難聞,中國難生。”學習《黃帝內經》是我們領悟人身、聽聞真法、感恩中國的必行之路。

先說“人身難得”。學習了《黃帝內經》,我們就要關注自己的內心生活和我們內在臟腑的運轉。我們懂得了人體,實際上我們就懂得了人生的很多方面。從佛教的觀點來看,我們現在的肉身實際上是我們修行多年後得到的一個身體。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是借假修真的載體,是我們要蓄之、養之的精品。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許多人對自己的身體在很多時候是毀之、害之的。

再說“真法難聞”。大家都知道,只有有緣的人才能聽聞佛法。《黃帝內經》同樣也是如此,不是說隨隨便便就可以聽到的,包括黃帝自己。《黃帝內經》本身就是黃帝和他老師的一些對話,當黃帝問到一些很核心的問題的時候,他的老師都會讓他先齋戒。所謂齋戒,不是單純的洗洗澡、刷刷牙、餓幾天就可以的。它要求你在精神上不要被一些私念雜念所控制,讓自己的精神處於一種無欲無求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你才可能聽聞真法。即便聖王學習《黃帝內經》,他也要抱著很認真的態度去學習,去修身修心,才能真正地看到裡面去,才能真正領悟“真法”。

第三句是“中國難生”。實際上,大家都應該有所感悟,生為中國人是一種難得的福分。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種深厚的感恩心理和自豪感。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只有我們中國才有這么多經典巨著,可以讓我們去讀,可以讓我們重新反省人生,甚至包括重新體悟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這是“中國難生”的一個含義,因為只有中國才有《黃帝內經》。

四可以培養我們內在的洞察力

《黃帝內經》所說的內容,大多源於對天地自然的感悟。它開篇全都在講東南西北和春夏秋冬。它是一本很獨特的醫書,在很大程度上它並不去講怎么治療一種疾病,它更像一個老師,引導我們如何去順應自然的力量。所謂自然的力量,就是自然本身存在的順序,我們要順應這樣的順序和規律。

《黃帝內經》非常注重內在洞察能力。我們學習《黃帝內經》,就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和增強我們的內在洞察力。這種洞察力,是一種很好的認知方法。西方人學醫,要花很多工夫去學一些基本的常識和理論。可是在中國,許多人對中醫常識都有一種耳熟能詳的感覺。比如說老百姓並不懂醫學,但是他們每天都在運用一些醫學方面的知識。用古話說,這叫做“日用而不知”,就是天天在用,卻不知道其中道理,這就要求大家有一種洞察生活的能力。

培養人的洞察力,第一條就是對天地自然的感悟。大家可以去認真地想一想,中國人為什麼說“買東西”,不說“買南北”。首先大家來看一下圖1,看了這幅圖,肯定會有人說這幅圖畫錯了。因為一般大家都認為是上北下南,而這幅方點陣圖的南卻是在上面,很多人會覺得難以理解。而這種方點陣圖在中國古代始終是南在上面,這就非常有意思了,而用中醫來解釋就很容易理解了。

為什麼南要放在上面呢?因為在我們人體中,心在最上,心就是人體的代表。如果俯臥大地的話,心在最上,所以上邊為南。按照中國文化中取象比類的方式,我們把東歸屬於木,西歸屬於金,南歸屬於火,北歸屬於水。在遠古時代,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木和金為可盛受之物,是用手就可以拎著去以物易物的。而火和水是不可盛受之物,是用手拿不走的。從這個層面上來講,我們中國人只“買東西”不“買南北”。更何況,在中國人的價值觀中,“熱情如火”或“柔情似水”這些情感是花錢也買不到的啊!而且買賣南北(水火)還要危及人類本身呢,比如軍火,比如石油和水,一旦進入到買賣層面就要危及人類本身了。

其實,我們中國人罵人都很有文化內涵。比如說“這個人不是個東西”,什麼意思呢?說這個人不是個東西,那不是東西就是南北啊!就是說這個人像水火一樣無情無義。

從更深的層面來講,東方又意味著生髮;東方為生髮,南方為生長,西方為收斂,北方為收藏;中央為土,為“化”。那東方為什麼有生髮之象呢?我們先來看這個“東”字——

“東”就是一個木中間加一個日,意思是太陽從樹木中冉冉升起,這就是一種逐漸上升的狀態。

再看“西”字,在古文裡寫法是這樣的——

“西”字就像一個大鳥立在自己的鳥窩上。人類最初觀察西邊的時候,首先要抓住一個象,這個象是什麼樣的呢?天黑了,鳥兒知道要歸巢了,天地萬物也知道要收斂了。這其實就是一個收斂之象。實際上,在中國買賣東西,是有它的文化內涵的。從更深的意義上來講,我們要買賣的東西,要么是可以生髮的,有著可持續發展的性質;要么是可以收斂的,可以賺到錢的。

序言

自序醫道,就是生活之道

《黃帝內經》是一本奇異的醫書,它不像西醫書籍那樣總是生理、病理及外行人根本看不懂的數據和指稱,它恰恰談的都是我們生活中耳熟能詳的事物,比如東西南北、春夏秋冬……於是,我們學習它的過程就成了一次捕捉天地自然光影流轉的美麗旅程。

在浩瀚的中華文化經典中,“醫道”始終獨立而鮮活地存在著:一方面,“道以醫顯”——醫道是中國文化最集中的體現,陰陽、五行、中庸等觀念在醫道中無不盡其所極地鋪設張揚;另一方面,“從醫入道”又是掌握傳統文化精髓的捷徑,大到天地宇宙,小到個體生命,天與人盡在此中融和,象與數也不再虛無飄渺,而是如我們的每一次呼吸那樣真實而令人感動……學習它,玩味它,按照聖人的指點去挖掘探尋我們的身體及靈魂之秘,將是我們重整人生、完善人生的重要航程。

世界上最高的學問都是研究人的學問。思想、哲學上的差異並無法阻隔對人類生命肉體認識的一致性和共通性,只要是人,就會有喜怒哀樂或悲傷恐懼,人類情感和肉身的共通性最終也會導致人類關於醫學觀念的某些共識。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醫學又是人類學中最高的學問。而這門學問在中國又體現為生活之道。中國的聖人為了說清楚其中的道理,統統採取了打比方的方法,他不去說這個概念“是”什麼,而是說它“象”什麼,在《易經》里他畫出卦來讓你看它“象”什麼,然後去感悟真理;在《詩經》里他用“比、興”的方法來描述人心;在歷史書里他講故事;在醫書里他說春夏秋冬……他從來都不用大概念壓人,而是發掘生活的點滴來映照我們的心靈,因此中國的經典都是智慧之書,而不是知識之書,是可以讓一個民族懷著隱秘的熱情世世代代反反覆覆去閱讀的書。

老百姓可能不大明白為什麼要“冬吃蘿蔔夏吃薑”,為什麼中國人說“買東西”而不說“買南北”,為什麼子為鼠、寅為虎、午為馬等等的原理,但千百年來中國的百姓因循著古訓就那么自自然然地生活著,被稱之為“中醫”的醫學護佑著……當探究到它的深處我們方知道,原來很多真理都是從身體裡變現出來的,是自自然然的東西,因此參悟這門學說可以讓我們了解到人體與自然的奇妙和諧,兩者的和諧程度越高,就越接近“至善”、,而如何依準我們的生命本性去生活和做人,則是我們每個人所必須認知的事情,《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則可以幫助我們儘量地完成這場對自我生命本體的認知過程。

這是一門仁術,它源於一種根本的、深沉的愛,源於一種沉靜的力量及心靈的閱讀。它熨貼著我們生命的根,傳統醫學的真正作用不是機械性地對疾病進行“治療”,而是像一位老師,告訴人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改掉導致我們身體衰弱的壞習慣,如何建立起良好的、符合我們生命本性的生活習性,並引導我們順應自然的力量。

這是我們的一次關於身體的認領和解讀,它發生在五千年前,甚至更遠,在遠古的講堂上,一群聖人圍坐在一起……在遙遠的今天,我們開始了自己閱讀的旅程,在模糊的字跡背後,我們找尋,關於宇宙、關於生命、關於靈魂的秘密……

我們現在閱讀《黃帝內經》和《傷寒論》似乎有些難度,但這絕不是一次跨文化的對話與閱讀。在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血液當中都流淌著美麗而空靈的漢字的基因,只要我們能享受孤寂,我們便可以像閱讀李白和杜甫那樣去閱讀《黃帝內經》,它一樣有著超凡的洞察力、博大的精神和動人的韻律,一樣有著中國文化所具有的所有美德,它確定權威與法則,講究和諧與穩定,注重教化與實證,它不僅引領我們遊走於宇宙太空,感受曠古時空的荒謬與空寂;而且引領我們不斷地向內、向著那似乎不可知的黑暗,不斷地問難探索,直至找到我們生命的真實的每一次悸動。

曲黎敏 二00七年十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