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守中

黃守中,原名雞足道長,道教龍門西竺心宗特殊支派祖師,順治十六年(1659),赴京師謁王常月,受其戒法,贈名黃守中,為龍門第八代。

簡介

黃守中(?~1792),雲南“龍門西竺心宗”的特殊支派祖師。據《金蓋心燈》所述,該派祖師雞足道者,自雲月支國人,名野怛婆闍,自印度來華,居雞足山修煉。順治十六年(1659),赴京師謁王常月,受其戒法,贈名黃守中,為龍門第八代。該派以雞足山為 活動中心,下傳管天仙(派名太清)、大腳仙(王太原)。再傳金懷懷(王清楚)、白馬李等。其生平多具神秘色彩。

龍門西竺心宗

龍門派是全真道分衍的支派之一。它承襲全真教法,處於道教衰落的明清時代。

全真龍門支派。開創於印度人雞足道者,據《金蓋心燈》所述,他自稱本月支國人,名野恆婆?(門中者字),自印度來華,居雞足山修煉,所精唯“西竺鬥法”,稱為“西竺心宗”第一百代。雞足道者曾於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到北京拜王常月為師,贈名黃守中,遂為龍門第八代,命乃依本宗之法修煉。後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龍門高道閔一得游雞足山,又授其以龍門戒律。
龍門西竺心宗以誦持佛教密宗為主,其西竺鬥法實際上是唐玄奘譯的《持世陀羅尼經》等佛教密法。因又受道教全真龍門戒律,故得名“龍門西竺心宗”,傳人多行跡詭異,身硤奇技,誦咒念訣,炫耀神通。
該派地位頗為特殊,道教全真龍門不認其為正宗。該派以龍門派目傳延,實際上應該說是龍門戒法與佛教密宗結合的道派。

傳承

全真道龍門派支派。由龍門第八代雞足道者所開啟。以雲南雞足山為傳播中心。據《金蓋心燈》卷六《雞足道者黃律師傳》,雞足道者,來自月支,休於雲南雞足山。自稱野坦婆闍,華言求道士。所精唯西竺鬥法,稱“西竺心宗”第一百代。

清順治十六年(1659)赴京師謁王常月,賜姓名曰黃守中,遂為龍門第八代****。《覺雲本支道統薪傳》下卷《閔大宗師傳》稱,乾隆五十五年(1790)閔一得攜王常月所傳大戒書去雞足山,黃守中猶在,閔以大戒授黃,黃以鬥法密術授閔一得,閔歸而纂為《大梵先天梵音斗咒》十二卷。

黃守中所傳“西竺心宗”,實為道教中的佛密派,其法多採用道教符籙派的“雲篆”和佛教的“真言”,佛密色彩很濃。其徒多為行跡詭異、身挾絕技的江湖奇士

黃守中傳管天仙,大腳仙。
管天仙又傳金懷懷王清楚、白馬李;

金懷懷傳活死人云大辮、李赤腳、石照山章大亨;

活死人傳住住生郭陽曉,為龍門第十二代。
大腳仙傳張蓬頭,

張蓬頭傳李蓬頭、龍門道士郭來澄。

又有王袖虎者,稱得到黃守中、管天仙、李蓬頭之傳。
以後傳承不明,但該派傳人云游江湖、以神異名世,在當時有不小的影響。

閔小艮謁雞足道者

閔小艮(1758─1836),名苕蒪,字補之,一字小艮,道名一得,又自號懶雲子,清中葉浙江金蓋山人,道教龍門派第十一代宗師。閔小艮年長後中科舉,步入仕途,但小艮淡泊名利,潛心修道。足跡踏遍吳楚燕趙之間,參師訪道,結交了很多道門高人,如黃守中、白馬李、金蓬頭等,這些人大都是龍門派西竺心宗諸師。

閔一得服官滇南時,攜王常月所傳戒律書往雲南雞足山,謁雞足道者黃守中,具體時間各書也有出入。雞足道者黃守中(?~1792)為龍門西竺心宗開創者,其生平多具神秘色彩。《金蓋心燈》卷六上有《第八代雞足道者黃律師傳》,《古書隱樓藏書》之《持世陀羅尼經法》中也有《度師野但婆闍傳》述其生平。雞足道者“來自月支,休於雞足。自稱‘野但婆闍’,而無姓名字號。野但婆闍,華言求道士,所精惟鬥法”,順治庚子(1659)赴京師”觀光演缽”,“昆陽王祖贈姓曰黃,命名守中,且曰:‘但住世,越百三十秋,大戒自得。’遂促返,仍持斗秘”,黃“退與管天仙、張蓬頭、王金嬰、王袖虎、李赤腳、雲大辮、李蓬頭、王大腳輩互相砥勵”。
閔一得謁雞足道者黃守中,《金蓋心燈》卷六上《雞足道者黃律師傳》記其事云:“歲庚戌(1790),余往謁,攜大戒書,道者見而喜,曰交易之則兩得也。遂止宿三月,梵音得,道者則手錄大戒書,懸昆陽王祖像,泣拜而祝,轉顧余曰:‘西竺至寶,汝已易得,善護正宗。戒虧則力薄,王祖靈在,悉知悉見也。’余也泣拜而受之。起,促余返。至半途,總制富公,遣使往迎。及使返,述子已逝。”

《龍門正宗覺雲本支道統薪傳》下卷《第十一代閔大宗師傳》亦云:“師於乾隆五十五年歲庚戌(1790)攜大戒書往雲南謁雞足道者。”《龍門正宗覺雲本支道統薪傳》成書於民國十六年丁卯(1927),其說多本自《金蓋心燈》。但閔一得所著之《古書隱樓藏書》則有不同的說法。

《持世陀羅尼經法·度師野但婆闍傳》云:“乾隆壬子(1792)夏,余始詣謁(雞足道者),遂止宿焉。越三月朔,辭返五華,路遇總制富公使,返自雞足,報師於望日逝。”其記載與《金蓋心燈》大致相同,惟時間有異。

《棲雲山悟元子修真辯難前編參證》亦云:“余於乾隆壬子(1792)秋,訪至道於駐世神仙黃名守中。”閔一得於雞足道者處“止宿三月”,故曰夏曰秋,並無多大差別。又《呂祖師三尼醫世說述·序》云:“歲己酉(1789),浙督學朱石君先生按臨湖州,進謁於右文館。始知先生有是書珍藏,不以示人,頗疑有脫簡。聞金蓋藏本完善,以余為誠實可信,囑往索取,不得而返。乃示余所藏之本,系明代人手錄,有誠意伯跋。余擬錄之,適先生整裝將按他郡,匆匆不果。越四載,宦遊過雞足山,訪住世神仙雞足道者於龍樹山房,……”所說時間也近與乾隆壬子相合。《古書隱樓藏書》幾種說法都一致,故閔一得往雲南謁雞足道者於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當屬無疑。

小艮於乾隆末年入雲南雞足山拜謁黃守中,傳給守中龍門三大戒,而守中則將鬥法傳授給小艮,小艮纂有《大梵先天梵音鬥法》十二卷傳世,即是守中之所傳。沈太虛羽化後,小艮接講金蓋山純陽宮,著書立說,宣揚三教同修之理,廣收門徒,闡揚大道,盛極一時,形成流派。其門人著名者有薛陽桂、閔陽林、蔡陽倪等。因其學說獨具特色,自成一家,故後人將其稱之為金蓋山閔派。
閔小艮晚年修養更臻精純,語默無非至道,起居純是天機,所至禽畜互乳,草樹交芳,善氣所敷,動植胥化,得中得位育之道焉。小艮羽化於道光丙申年(1836),享年七十九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