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黃嘴朱頂雀雄鳥額、頭頂、枕、後頸及背和肩等上體概為沙棕和棕褐色、具粗著的暗褐色羽乾紋,腰淡玫瑰紅色,尾上覆羽暗褐色具寬闊的白色羽緣。尾黑褐色具白色羽緣,其中外翈白色羽緣較窄,內翈白色羽緣較寬。翅上覆羽褐色,羽緣沙棕色或棕褐色,摺疊時外表顏色和背相似。大覆羽褐色,羽緣沙褐色,尖端棕皮黃色或白色。初級飛羽黑色,外翈羽緣白色,次級飛羽暗褐色,羽緣沙棕色,羽端白色。頦、喉和上胸沙棕或沙棕褐色、具黑褐色縱紋,其餘下體淡灰白色或白色、具黑褐色縱紋,下腹至尾下覆羽縱紋不明顯。
雌鳥和雄鳥相似,但腰下無紅色、呈淡皮黃色具淡褐色縱紋和白色羽緣。
虹膜暗褐色,嘴色淡,冬季黃色夏季灰色,跗蹠黑褐色或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10-18克,♀10-15克;體長♂112-162毫米,♀118-144毫米;嘴峰♂7.5-9.5毫米,♀7.3-11毫米;翅♂73-80毫米,♀71.7-78毫米;尾♂5-1毫米,♀60-68.5毫米;跗蹠♂14-18.5毫米,♀14-18毫米。(註:♂雄性;♀雌性)(青海亞種)
諸亞種小有差異。北疆亞種色彩甚淡;南疆亞種色彩更淡,下體近白,腰淺粉紅或皮黃;藏南亞種褐色較重而多縱紋,腰深粉紅,兩翼及尾近黑,翼具偏白色的寬紋,尾緣近白;青海上體的深色縱紋帶皮黃色邊緣,腰白或淺粉紅。
棲息環境
黃嘴朱頂雀是高海拔棲息的鳥類,有的亞種生活在2500米以上處;甚至高達5000米雪線以上。在中國西藏獅泉河、扎達和普蘭等地觀察,棲息于海拔4300-4700米之溝谷灌叢、山邊坡地和草地中;但在冬季則下降到山麓或山谷溪邊的灌叢和荊棘地等低海拔處。平時生活在開闊地區,稀草的岩壁和石縫,或石礫的農田、牧場中,有時也到郊區;但不見於森林中。
生活習性
性喜群居,一般由20-30隻組成,有的大群可達50多隻;以家族群方式活動時間較長,可達2-4個月之久。家族群喜在樹上休息,在惡劣天氣時則隱蔽於稠密的樹冠中;成鳥喜在灌叢中和雜草中活動。草食性,食物以草子、花蕊和其它植物種子為主,少量為鞘翅目昆蟲。
分布範圍
原產地:阿富汗、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白俄羅斯、比利時、保加利亞、中國、捷克、丹麥、愛沙尼亞、法羅群島、芬蘭、法國、喬治亞、德國、匈牙利、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義大利、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立陶宛、蒙古、尼泊爾、荷蘭、挪威、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克蘭、英國和烏茲別克斯坦。
遊蕩:克羅埃西亞、黑山、葡萄牙、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和瑞士。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6-7月間,有的延至8月。成群在荊棘上或矮柳上營巢。巢一般離地不高,較堅實呈杯狀,由禾本科乾草、細根和雜草莖並混有碎毛編成,內墊獸毛和植物絨,或為鳥羽。巢平均為外徑8.5-10.8厘米、內徑4.5-5.0厘米、高5.0-6.5厘米、深2.5-3.0厘米。每窩產卵4-5枚,偶有7或6枚者。卵上有兩種斑痕:一種是由紅褐色斑點和不規則小塊組成,另一種是淡粉灰色的斑痕分散於全卵,在鈍端具栗紅色點斑。雛鳥晚成性。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與年代 | |
1 | 黃嘴朱頂雀阿爾泰亞種 | Linaria flavirostris altaica | Sushkin, 1925 |
2 | 黃嘴朱頂雀高加索亞種 | Linaria flavirostris brevirostris | Bonaparte, 1855 |
3 | 黃嘴朱頂雀指名亞種 | Linaria flavirostris flavirostris | Linnaeus, 1758 |
4 | 黃嘴朱頂雀草原亞種 | Linaria flavirostris kirghizorum | Sushkin, 1925 |
5 | 黃嘴朱頂雀北疆亞種 | Linaria flavirostris korejevi | Zarudny & Harms, 1914 |
6 | 黃嘴朱頂雀青海亞種 | Linaria flavirostris miniakensis | A. Jacobi, 1923 |
7 | 黃嘴朱頂雀南疆亞種 | Linaria flavirostris montanella | Hume, 1873 |
8 | 黃嘴朱頂雀英國亞種 | Linaria flavirostris pipilans | Latham, 1787 |
9 | 黃嘴朱頂雀藏南亞種 | Linaria flavirostris rufostrigata | Walton, 1905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