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道12

麥道12

麥道12,是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擬設計的大型遠程四發寬機身雙層機艙客機,類似於A380。麥道公司提出這一方案是在1988年,用於對抗波音747,但未造出原型機,亦沒有投產。

最初方案

最初的方案是現已投入使用的MD-11飛機的加長型(加長10.68米),仍採用3台發動機,三級布局載客量為375人。一些被徵求意見的航空公司反映載客量少,而每座-英里的直接使用成本較高。為解決此問題,麥道公司進行了研究,從而確定了這種載客量大的四發雙層客艙方案。MD-12的銷售重點在亞太地區,麥道公司打算在亞太地區建立生產新機機身、機翼以及總裝的工廠,生產設施將由所在國擁有,麥道公司僅租賃使用。MD-12飛機原計畫1995年首飛,1997年獲得型號合格證。在首批交付之後再研製630座和雙發500座兩種型別。新機研製費用約55億美元,麥道公司希望國際風險分擔夥伴能占67%的份額。中國台灣的台翔航太工業公司曾擬投資20億美元,占40%的份額,此事由一個評估小組進行研究,但最後並未達成協定。此計畫由於未獲得當局批准而最終告吹。

原計畫機型

有四個類型:

遠程型

上層客艙僅利用1/3的長度,典型的三級客艙布局載客430人,下層客艙設定25個頭等艙座位和327個經濟艙座位,上層客艙設定78個公務艙座位。航程14824公里。

高密度型

上層客艙整個長度全部用來載客,三級布局方案共載客511人。航程13341公里。

貨機型

載貨141648千克,航程8153公里。

客貨混合型

載客375名,同時運載8個2.44米×2.44米的貨盤,航程14082公里。

麥道-12(右)和波音747(左)機身截面比較 麥道-12(右)和波音747(左)機身截面比較

設計特點

機翼

超臨界機翼設計,固定式發散後緣技術(Divergent Trailing Edge)設計產生類似變彎度翼型的效果。這種固定式後緣最適合M0.85左右的巡航速度,而且簡單,可使飛機總升力係數提高3~4%。MD-12採用的機翼有助於滿足亞太地區的用戶提出的初始巡航高度要求。

機身

橢圓形剖面,63.4米長的機身大部分剖面寬度為7.4米,高度為8.5米。飛機設上、下兩層客艙,底層則裝行李和貨物。上、下客艙有兩個常規樓梯相通,樓梯寬度允許帶行李的兩名乘客雙向通過。旅客上、下飛機都需通過下層。下客艙前樓梯前方為頭等艙。前樓梯後方和上層客艙可布置為公務艙或經濟艙。

發動機

MD-12要求動力裝置的推力為1100千牛(112245公斤),也就是需要四台單台推力為266.9千牛(27235公斤)的發動機。可供選擇的有通用電氣公司的CF6-80C2、普拉特·惠特尼集團公司的PW4462和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瑞達”764等。 麥道的MD-12 方案。從某種意義上說,MD-12 在技術上走得最快、最遠,如果不是麥道公司在1990 年代已經步履維艱不合時宜的早夭,有可能搶在空中客車A380之前成功.

基本數據

外形尺寸

翼展 64.92米

機長 63.40米

機高 22.55米

機翼面積 543.0米2

主輪距 11.58米

前主輪距 26.82米

內部尺寸

客艙

主客艙寬度 7.39米

上層客艙寬度 5.20米

高度(全部) 8.50米

地板下行李艙容積 126.4米3

主行李艙容積 521.5米3

上層行李艙容積 198.1米3

重量及載荷(LR:遠程型,HC:大容量型,F:貨機型)

使用空重

LR 187633千克

HC 194683千克

F 173727千克

商載 F 141522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430463千克

最大零油重量

LR、HC 273065千克

F 315249千克

最大翼載荷 7.77千牛/米2(792.7公斤/米2)

性能

巡航速度 M0.85

FAA起飛場長(國際標準大氣,30℃) 3078米

FAA著陸場長(海平面)

LR、HC 2575米

F 2834米

最大著陸重量

LR、HC 291209千克

F 333393千克

設計航程(FAR國際航線余油)

LR 14825公里

HC 13343公里

F 8154公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