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拉丁文學名:bhutanitis pulchristata ( saigusa & lee , 1982 )
鳳蝶科 papilionodae
尾鳳蝶屬 bhutanitis
世界上非常珍稀的蝶類昆蟲之一。
此物種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或《華盛頓公約》保護級別: 二類。
形態
翅展約80mm,與二尾鳳蝶 B.mansfieldi很相似,但翅面的黃色條紋很細,只為其間黑底色寬度的1/3-1/4;前翅第6條黃白色帶外側無附加的陰影帶;後翅臀角處的缺刻呈90度,突出呈鈍角三角形。雄性外生殖器的爪形突1對,細長如刺。尾突小,具毛。抱器瓣狹長,斜菱形,末端尖。陽莖端基環寬菱形;陽莖特別細長,末端尖。雌性外生殖器的產卵瓣半圓形;囊導管基部稍微彎曲;交配囊橢圓形。
寄主
幼蟲以馬兜鈴科的木香馬兜鈴作為寄主植物。
生物學
成蟲5月初出現,發生在海拔1500-2000m的高山地區。
分布
中國四川。雲南
中國珍稀蝴蝶名錄(昆蟲綱—鱗翅目—蝶科)
蝶名 | 拉丁學名 | 分布地區 |
金斑喙鳳蝶 | Teinopalpus aureus | 福建、廣東、廣西、海南 |
金帶喙鳳蝶 | Teinopalpus imperialis | 四川、廣西 |
雙尾褐鳳蝶 | Bhutanitis mansfieldi | 雲南 |
三尾褐鳳蝶 | B. thaidina | 陝西、四川、雲南、西藏 |
多尾褐鳳蝶 | B. lidderdalii | 雲南 |
麗斑褐鳳蝶 | B. pulchristata | 四川 |
玉龍褐鳳蝶 | B. yulongensis | 四川、雲南 |
玄裳褐鳳蝶 | B. nigrilima | 四川 |
不丹褐鳳蝶 | Bhutanitis ludlowi | 雲南 |
長尾虎鳳蝶 | Luehdorfia longicaudata | 陝西 |
中華虎鳳蝶 | L. chinensis | 陝西、河南、江蘇、浙江、湖北 |
虎鳳蝶 | L. puziloi | 吉林 |
寬尾鳳蝶 | Agehana elwesi | 陝西、江西、福建、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廣東、廣西 |
台灣寬尾鳳蝶 | Agehana maraho | 台灣 |
燕鳳蝶 | Lamproptera curia | 廣東、廣西、海南、雲南 |
綠帶燕鳳蝶 | L. meges | 廣西、海南、雲南 |
金裳鳳蝶 | Troides aeacus | 陝西、江西、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西藏 |
黃翼鳳蝶 | Troides helena | 廣東、海南、雲南 |
珠光鳳蝶 | T. magellanus | 台灣 |
曙鳳蝶 | Atrophaneura horishana | 台灣 |
大紫蛺蝶 | Sasakia charonda | 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河南、陝西、湖南、浙江、台灣 |
黑紫蛺蝶 | S. funebris | 浙江、福建、四川、雲南、貴州 |
最美紫蛺蝶 | S. pulcherrima | 四川 |
線紋紫斑蝶 | Euploea mulciber | 華南及西南部、台灣、西藏南部 |
阿波羅絹蝶 | Parnassius apollinaris | 新疆 |
夏夢絹蝶 | Parnassius jacquemontii | 甘肅、西藏、青海、新疆 |
愛珂絹蝶 | Parnassius acco Gray | 甘肅、四川、新疆、雲南、西藏; |
白絹蝶 | Parnassius stubbendorfii Ménétriès | 黑龍江、遼寧、四川、西藏、青海、蘭州、定西、甘南、天水、隴南 |
冰清絹蝶 | Parnassius glacialis Butler | 東北,華北,華中,華東,西南 |
珍珠絹蝶 | parnassius orleans Oberthur | 內蒙古、陝西、甘肅、四川、新疆、青海、西藏 |
依帕絹蝶 | Parnassius epaphus | 新疆,甘肅,西藏,青海,四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