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成蟲:翅展100—130 mm。體背黑色,頭、頸、胸側及腹側具紅色鱗毛。雌、雄異型。雄蝶翅黑絨色,後翅的臀緣褶很大,反卷且具灰白色體毛的性標;反面端半部紅色,內鑲嵌7個黑斑。雌蝶前翅大部及後翅色淡,後翅端半部灰黃色內鑲8個黑斑,其中m室外緣1個不十分清楚;後翅反面端半部淺紅色,只鑲嵌7個黑斑,因m室有1個與基半部的黑色相併。
雄性外生殖器上鉤突強度骨化,細長而末端尖。顎形突部分骨化且很長,具毛。抱器瓣寬而短,抱器腹與抱器背骨化,末端齊而兩側突出。抱器內突強烈骨化,弧形,基部有葉突,邊緣具齒,端部二分叉為齒突。陽莖粗短。
雌性外生殖器產卵瓣半圓形,具少數強刺;交配孔寬大,中間有舌形骨化的突起;前陰片強度骨化,兩側呈片狀,中部呈雙馬蹄形。交配囊大;囊導管寬短,膜質;囊突很長,幾乎與交配囊等長,兩端細柄狀,中間寬,由小突起構成有規律的褶痕。
卵:球形,淡黃色到橙紅色。直徑約2.5 mm,高約2.3 mm。
幼蟲:老熟幼蟲頭寬約5.12 mm。頭部黑色,散生黑色刺毛;胴體暗紅色,中、後胸亞背線、氣門上線與腹部第1—6節和8—9節的亞背線各有1對淡紅色或是與胸部顏色相似的肉質柱狀突起。腹部第3、4、7節的亞背線肉質突起呈白色,各肉質突起末端具輪生暗褐色刺毛。到5—6齡時胸、腹部略泛白。
蛹:橙褐色,體表散生白斑,胸背部隆起,中胸亞背部具1對扁平板狀突起。第4—9腹節各具1對扁平板狀突起。
寄主
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的異葉馬兜鈴 Aristolochia heterophylla、大葉馬兜鈴 Aristolochia kaempfri等植物 。
地理分布
我國台灣特有種,珍稀蝴蝶之一 。
生物學
1年發生1代,以幼蟲越冬。發生在海拔1000—2500 m的高山區原始森林中。成蟲主要發生在7—9月間;其他季節比較少見。飛翔在高山路旁的花叢中,喜歡訪花采蜜。在溫度25℃左右時卵期約8天,幼蟲期約43天,蛹期約27天。成蟲喜歡在濕涼林緣的寄主植物莖、葉部產卵,卵單產。幼蟲靜棲於寄主植物的莖、葉或寄主植物附近的植物莖上;幼蟲老熟後在寄主的莖上或附近其他植物的莖幹上化蛹。成蟲飛翔緩慢,容易捕捉 。
小結
本種與暖曙鳳蝶A.aidonea相似,主要區別是本種後翅反面端半部呈紅色,且鑲有7塊黑斑,暖曙鳳蝶則無此特徵。最根本的區別是雌、雄外生殖器構造的不同。暖曙鳳蝶抱器瓣末端寬圓 。
鳳蝶科分類
昆蟲綱-鱗翅目-蝴蝶-鳳蝶科 | 世界上蝴蝶已知種類有17000種左右,都是些惹人矚目的昆蟲,我國的蝴蝶種類有1300餘種。 |
裳鳳蝶屬 | 金裳鳳蝶 | 金裳鳳蝶裳鳳蝶 | 螢光裳鳳蝶 |
曙鳳蝶屬 | 暖曙鳳蝶 | 瑪曙鳳蝶 | 曙鳳蝶 | 窄曙鳳蝶 | 瓦曙鳳蝶 |
麝鳳蝶屬 | 麝鳳蝶 | 中華麝鳳蝶 | 長尾麝鳳蝶 | 灰絨麝鳳蝶 | 達摩麝鳳蝶 | 短尾麝鳳蝶 | 突緣麝鳳蝶 | 粗絨麝鳳蝶 | 多姿麝鳳蝶 | 白斑麝鳳蝶 | 雲南麝鳳蝶 | 紈褲麝鳳蝶 | 彩裙麝鳳蝶 |
錘尾鳳蝶屬 | 錘尾鳳蝶 |
珠鳳蝶屬 | 紅珠鳳蝶 |
斑鳳蝶屬 | 褐斑鳳蝶 | 斑鳳蝶 | 小黑斑鳳蝶 | 翠藍斑鳳蝶 | 臀珠斑鳳蝶 |
鳳蝶屬 | 紅肩美鳳蝶 | 玉牙美鳳蝶 | 黑美鳳蝶 | 玉斑美鳳蝶 | 妹美鳳蝶| 美鳳蝶 | 寬頻美鳳蝶 | 納補美鳳蝶 | 玉帶美鳳蝶 | 藍美鳳蝶 | 紅基美鳳蝶 | 台灣美鳳蝶 | 紅斑美鳳蝶 | 馬哈美鳳蝶 | 窄斑翠鳳蝶 | 碧翠鳳蝶 | 穹翠鳳蝶 | 短尾翠鳳蝶 | 重幃翠鳳蝶 | 波綠翠鳳蝶 | 克里翠鳳蝶 | 綠帶翠鳳蝶 | 巴黎翠鳳蝶 | 西番翠鳳蝶 | 達摩翠鳳蝶 | 柑橘鳳蝶 | 金鳳蝶 |
寬尾鳳蝶屬 | 寬尾鳳蝶 | 台灣寬尾鳳蝶 |
燕鳳蝶屬 | 燕鳳蝶 | 綠帶燕鳳蝶 |
青鳳蝶屬 | 統帥青鳳蝶 |碎斑青鳳蝶 | 寬頻青鳳蝶 | 木蘭青鳳蝶 | 銀鉤青鳳蝶 | 青鳳蝶 | 黎氏青鳳蝶 |
紋鳳蝶屬 | 紋鳳蝶 | 細紋鳳蝶 | 客紋鳳蝶 |
綠鳳蝶屬 | 斜紋綠鳳蝶 | 綠鳳蝶 | 芒綠鳳蝶 | 紅綬綠鳳蝶 |
劍鳳蝶屬 | 金斑劍鳳蝶| 鐵木劍鳳蝶 | 升天劍鳳蝶 | 華夏劍鳳蝶 | 圓翅劍鳳蝶 | 烏克蘭劍鳳蝶 | 四川劍鳳蝶 |
旖鳳蝶屬 | 旖鳳蝶 | 西藏旖鳳蝶 |
鉤鳳蝶屬 | 褐鉤鳳蝶 | 鉤鳳蝶 |
喙鳳蝶屬 | 喙鳳蝶 | 金斑喙鳳蝶 |
絲帶鳳蝶屬 | 絲帶鳳蝶 |
尾鳳蝶屬 | 多尾鳳蝶 | 二尾鳳蝶 | 麗斑尾鳳蝶 | 三尾鳳蝶 | 不丹尾鳳蝶 | 玉龍尾鳳蝶 | 玄裳尾鳳蝶 |
虎鳳蝶屬 | 中華虎鳳蝶 | 虎鳳蝶 | 長尾虎鳳蝶 |
中國珍稀蝴蝶名錄(昆蟲綱—鱗翅目—蝶科)
蝶名 | 拉丁學名 | 分布地區 |
金斑喙鳳蝶 | Teinopalpus aureus | 福建、廣東、廣西、海南 |
金帶喙鳳蝶 | Teinopalpus imperialis | 四川、廣西 |
雙尾褐鳳蝶 | Bhutanitis mansfieldi | 雲南 |
三尾褐鳳蝶 | B. thaidina | 陝西、四川、雲南、西藏 |
多尾褐鳳蝶 | B. lidderdalii | 雲南 |
麗斑褐鳳蝶 | B. pulchristata | 四川 |
玉龍褐鳳蝶 | B. yulongensis | 四川、雲南 |
玄裳褐鳳蝶 | B. nigrilima | 四川 |
不丹褐鳳蝶 | Bhutanitis ludlowi | 雲南 |
長尾虎鳳蝶 | Luehdorfia longicaudata | 陝西 |
中華虎鳳蝶 | L. chinensis | 陝西、河南、江蘇、浙江、湖北 |
虎鳳蝶 | L. puziloi | 吉林 |
寬尾鳳蝶 | Agehana elwesi | 陝西、江西、福建、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廣東、廣西 |
台灣寬尾鳳蝶 | Agehana maraho | 台灣 |
燕鳳蝶 | Lamproptera curia | 廣東、廣西、海南、雲南 |
綠帶燕鳳蝶 | L. meges | 廣西、海南、雲南 |
金裳鳳蝶 | Troides aeacus | 陝西、江西、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西藏 |
黃翼鳳蝶 | Troides helena | 廣東、海南、雲南 |
珠光鳳蝶 | T. magellanus | 台灣 |
曙鳳蝶 | Atrophaneura horishana | 台灣 |
大紫蛺蝶 | Sasakia charonda | 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河南、陝西、湖南、浙江、台灣 |
黑紫蛺蝶 | S. funebris | 浙江、福建、四川、雲南、貴州 |
最美紫蛺蝶 | S. pulcherrima | 四川 |
線紋紫斑蝶 | Euploea mulciber | 華南及西南部、台灣、西藏南部 |
阿波羅絹蝶 | Parnassius apollinaris | 新疆 |
夏夢絹蝶 | Parnassius jacquemontii | 甘肅、西藏、青海、新疆 |
愛珂絹蝶 | Parnassius acco Gray | 甘肅、四川、新疆、雲南、西藏; |
白絹蝶 | Parnassius stubbendorfii Ménétriès | 黑龍江、遼寧、四川、西藏、青海、蘭州、定西、甘南、天水、隴南 |
冰清絹蝶 | Parnassius glacialis Butler | 東北,華北,華中,華東,西南 |
珍珠絹蝶 | parnassius orleans Oberthur | 內蒙古、陝西、甘肅、四川、新疆、青海、西藏 |
依帕絹蝶 | Parnassius epaphus | 新疆,甘肅,西藏,青海,四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