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
在其轉折的峭壁上,一幅顯示親情的動物岩畫,不禁使人嘆為觀止。它就是江蘇省重點保護文物麋鹿岩畫。該岩畫呈長方形,比一張蘆葦席稍大些,畫面右方鐫刻一頭栩栩如生的雌性麋鹿,向左方東面而行,長30厘米,高25厘米。岩東面還有一幅活靈活現的雄性梅花鹿,長20厘米,高30.5厘米,回首西顧,似兩情相依永不分離的伴侶。雖然神情有些凝重,但去向已定,其喻意深刻。在岩畫下方刻有作者的名字,曰:“皇慶貳年正月拾二上山拜崖二月二十拆□□□劉長世□一個石匠□□□打石一行弟兄四人。”對上述岩畫,世人有許多不同猜測,余試作如下淺釋。
古時孤立於天涯海角的大伊山,處於偏僻之隅,又有神山之說,是塵世間失意人尋求庇蔭和隱居的理想之處。應該說,岩畫作者劉長世便是其中一位,他若無一定的知識水平和相應的身份以及時代背景、生活環境,何來如此一舉呢?用以物喻意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感受,而且勒於岩石上,寄冀於後代,這是平常人所想不到的。
岩畫上落款,應該有三個人具名,但因岩石年久分化,字跡模糊,難以辯認。排在劉長世前三個方框內某某人,其身份應比劉長世要高些;後三個方框內某某人,必定是石匠的名字,中間應是一個“和”字。落款全文應是“皇慶二年,正月二十二,上山拜崖,二月二十拆,某某人,劉長世和一個石匠某某人,打石一行弟兄四人。” 其中一個“拆”字,即鏨石拆示之意。
“劉長世”者何人?因何事要上山拜崖,勒石?首先要從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來考證。
皇慶,是元代仁宗皇帝的年號,元仁宗本名叫勃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此是蒙古文字的譯音),元代從公元1279年元世祖統一全國做皇帝,到公元1368年元順帝統治結束,共立國整90年。
然而,由於元王朝內部爭奪皇位激烈,從元順帝死後,到元仁宗接位,其間短短十六年,卻換了四代皇帝,是時為元代初期,各地尚風起雲湧,起義不斷發生。直到皇慶元年,瓊州黎族起義、滄州阿失迭兒起義,才被元仁宗平息,時局才趨於穩定。
元皇慶二年,仁宗下兩道聖旨。一是詔諭各州縣修佛事造寺廟,僧侶改用蔬食。原僧侶可以吃葷,但因全國各地寺廟僅吃羊肉,每日需要供應九千四百四十頭羊,消費太大,故改用素食。對於興建寺廟,海州地區也雷厲風行,僅大伊山一處就增建了三座,其他各鎮共增建了二十餘座。例如大伊山的石佛寺,就是在元皇慶二年由印空和尚始建的。
第二道聖旨,詔諭各地從祀孔廟,議行科舉。規定經學用程、朱傳注,並規定蒙古、色目人與漢人、南人分別命題。這個規定實際上是不平等地變相優待蒙族的一種方式,也是壓制漢人致仕的一種手段。因而引起各地有血氣的漢族士子的抨擊和反對。
作為海州士子劉長世來說,我們可以從岩畫落款中的“打石”二字來分析,此是大伊山的方言。其他地區一般用“採石”,如采石磯,採礦等,以及與石匠稱兄道弟,此人可能是本地人,再從他的拜崖活動和岩畫的立意來看,可能屬於當時讀書士子中漢族的風流人物。他面對元仁宗不平等的規定,豈能無動於衷?但其又無回天之術,只能以拜崖和雕刻麋鹿岩畫,冀於後代,表示不甘服於元王朝的封建統治。
劉長世為什麼要拜崖呢?古時人拜崖,並不全是封建迷信,特別是讀書士子,他認為崖有“崖異”,陸游《白鷗》詩:“平生崖異每自笑”,即兀傲,不隨俗之意。古書又將崖作兀傲倔強理解,梅曾亮在《恥躬堂文集》曰:“兀傲有似山谷者。”由此可以反映劉長世當時拜崖的心境,他崇拜那兀傲的山崖,恥於參加元廷不平等的科舉選仕。
麋鹿岩畫的立意是來源於古書“鹿死不擇蔭”典故。語出《左傳》孔穎達疏:“鹿死不擇庇蔭,喻已不擇所從之國。”這不正是當時劉長世等漢族士子,處於元王朝封建統治下,被壓制的抑鬱心境的真實寫照嗎?
古時孤立於天涯海角的大伊山,處於偏僻之隅,又有神山之說,是塵世間失意人尋求庇蔭和隱居的理想之處。應該說,岩畫作者劉長世便是其中一位,他若無一定的知識水平和相應的身份以及時代背景、生活環境,何來如此一舉呢?用以物喻意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感受,而且勒於岩石上,寄冀於後代,這是平常人所想不到的。岩畫上落款,應該有三個人具名,但因岩石年久分化,字跡模糊,難以辯認。排在劉長世前三個方框內某某人,其身份應比劉長世要高些;後三個方框內某某人,必定是石匠的名字,中間應是一個“和”字。落款全文應是“皇慶二年,正月二十二,上山拜崖,二月二十拆,某某人,劉長世和一個石匠某某人,打石一行弟兄四人。”其中一個“拆”字,即鏨石拆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