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苑雞

鹿苑雞

鹿苑雞,又名鹿苑大雞,屬兼用型雞種,因產於江蘇省沙洲縣鹿苑鎮而得名。體型高大,體質結實,胸部較深,背部平直。公雞重3kg、母雞2kg左右,故“鹿苑大雞”之稱。全身羽毛黃色,緊貼體軀,且使腿羽顯得比較豐滿,雛雞絨羽黃色。母雞開產日齡(按產蛋率達50%計算)為180d,開產體重為2kg左右。產區養雞歷來是分散飼養,每戶養母雞10餘只,專養1隻公雞,放牧混養,採取自由配種方式,並在春秋兩季進行由母雞孵化、育雛

基本信息

產地和分布

鹿苑雞,又名鹿苑大雞,屬兼用型雞種,因產於江蘇省沙洲縣鹿苑鎮而得名。鹿苑鎮原隸屬常熟縣,後劃歸為沙洲縣。以鹿苑、塘橋、妙橋、西張和乘航等鄉為集中產區。該雞以屠體美觀、肉質鮮嫩肥美而著稱,馳名大江南北。新中國成立後,該雞種歷次參加全國、省和地區農業展覽會,得到好評。目前,在原產地農業部門和省食品公司都建有專場進行選育,使其質量有所提高。據1980年江蘇省家畜家禽品種資源調查統計,主產區的鹿苑雞飼養量達10萬餘只 。

品種形成

鹿苑雞 鹿苑雞

鹿苑雞的品種形成歷史,據調查了解,該雞種遠在清代已作為“貢品”供皇室享用。光緒皇帝的師傅翁同穌(1830~1904)系常熟人,在政時也常把鹿苑雞作為常熟四大特產之一(其餘三種為桂花栗子、松樹蕈和血糯香粳米)帶至京城贈給親友和同僚。產區生活水平較高,且鄰近大、中城市,迫切需求一些體大、肥嫩、鮮美、質高的雞隻。常熟市有近百年歷史的山景園飯館和王四酒家的名菜“叫化雞”(又名“煨雞”)就是以肥美的育成鹿苑母雞作為,而老店馬詠齋滷製的油雞,更是膾炙人口,馳名常熟、蘇州、無錫和上海一帶。由於用鹿苑雞加工成的產品具有香、酥、鮮、嫩等特點,因而使鹿苑雞獲得更高的評價。20年代江蘇文人易君左曾有詩讚日:“山餚野蒴風味好,黃雞白酒嫩菠青。

沙洲縣地處長江下游南岸沖積平原,位於江蘇省東南部,北臨長江,農業、水產資源豐富。民眾養雞多利用農副產品和水產品下腳,早晚補飼,對鹿苑雞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養雞是當地民眾的一項重要的傳統家庭副業,長期以來積累了極其豐富的孵化、育雛和飼養經驗,例如重視選蛋和選雛,對種雞的選留要求以體型高大、體格粗壯結實、勤於覓食以及黃喙、黃腳、黃羽和黃皮(通稱“四黃”)為主要標準。並利用鹿苑雞就巢性較強的特點,每年孵蛋3~4窩,約可孵出雛雞60餘只,除自留少數外,余均轉售其他地區飼養。當地歷來有育雛專業(俗稱“嘌小雞”)戶,將初生雛飼養十幾天后再售給民眾,使雛雞成活率大大提高。這些具有歷史性的地方名產以及歷史悠久的傳統副業,對鹿苑雞的品種形成和保存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

外貌特徵

鹿苑雞 鹿苑雞

體型高大,體質結實,胸部較深,背部平直。公雞重3kg、母雞2kg左右,故“鹿苑大雞”之稱。頭部冠小而薄,肉垂、耳葉亦小。眼中等大,瞳孔黑色,虹彩呈粉紅色,喙中等長、 黃色,有的喙基部呈褐黑色。

全身羽毛黃色,緊貼體軀,且使腿羽顯得比較豐滿。頸羽、主翼羽和尾羽有黑色斑紋。公雞羽毛色彩較濃,梳羽、蓑羽和小鐮羽呈金黃色,大鐮羽呈黑色,皆富有光澤。脛、趾黃色,腿間距離較寬,無脛羽。雛雞絨羽黃色 。

生產性能

產蛋性能

母雞開產日齡(按產蛋率達50%計算)為180d,開產體重為2kg左右。

據對112隻母雞的產蛋記錄統計,年平均產蛋量為144.72(84~223)個。平均蛋重為4.2g。蛋殼褐色 。

繁殖性能

產區養雞歷來是分散飼養,每戶養母雞10餘只,專養1隻公雞,放牧混養,採取自由配種方式,並在春秋兩季進行由母雞孵化、育雛。

在雞群公母配種比例1:15的情況下,採用人工孵化,種蛋的受精率為94.3%,受精蛋孵化率為87.23%。

母雞就巢性較強,據對123隻母雞統計,有就巢雞23隻,占母雞總數的18.7%。近年各雞場通過選育,就巢率已有所下降。

人工育雛時,30日齡育雛成活率在90%以上 。

評價和展望

鹿苑雞肉質鮮嫩肥美,屠體美觀,屠宰率高,體型外貌較為一致,遺傳性亦較穩定。今後應繼續進行嚴格的本品種選育,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優質肉用雞品種 。

鹿苑雞具有適應放牧、覓食力強、適應性廣、耐粗飼、抗病力強、蛋肉品質較好等特點。鹿苑雞胸部特別發達,脂肪蓄積其內,且在肌肉中分布均勻,有關專家鑑定,其肌肉經燒煮後分解程度最大,產生的鮮味物質最豐富,故非常肥嫩鮮美,為其他品種所不及。以鹿苑雞青年母雞加工而成的“叫花雞”,馳名海內外。但該品種個體間生產性能差異較大,今後應加大選育力度,提高群體整齊度。

根據《畜牧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結合第二次全國畜禽遺傳資源調查結果,我部對《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662號)進行了修訂,確定鹿苑雞等159個畜禽品種為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