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九山
溫州山川秀麗,古蹟眾多。星羅棋布在市區的華蓋、海壇郭公、松台、積穀、黃土、巽吉、仁王、靈官九座小山,相互 環列,形似北斗,人稱“鹿城九山”或“九斗山”。
文獻記載
《天下名勝志》載:九山的形勢是“華蓋、松台、郭公 海壇為斗魁;積穀、巽吉、仁王為斗柄;黃土、靈官為輔弼。從東晉建城開始高3.5丈、周長2977丈的溫州古城牆,就跨山 越嶺,從華蓋、積穀、松台、郭公、海壇五山逶迤而過,相傳 築城時曾出現白鹿銜花之兆,故溫州城還有“斗城”和“白鹿 城”、“鹿城”之稱。
被唐代道書《洞天福地記》列為“天下第十八洞天”的溫州華蓋山,位於古城的正東部,遙望如華蓋,亦名東山和資福山。平面面積13.2萬平方米,主峰海拔56.8 米,素有“九斗山”斗魁之首的稱謂。此山舊有三生石、五粒松、青牛塢、丹井、資福寺、文昌閣諸勝。山巔現存六角形的大觀亭占地70平方米,系溫州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亭。此亭原名“江山一攬亭”、“吸江亭”,明萬曆年間重建時才改為今名。清代詩人潘之彪有詩云:“鹿城高峙大觀亭,攬袂倏然入畫屏。孤嶼近看僧合掌,列山遙望佛頭青。”亭畔陳列一門鐵炮,是康熙十五年(1676) 三藩之亂時的遺物。
華蓋山西麓有東甌王廟(現為華蓋里國小校址)和蒙泉等古蹟。蒙泉系一石窟,其上“蒙泉,萬曆癸丑仲冬吉立”的明代青石匾額至今尚存。沿著洞內八級石階下去,但見一股冷冽的涓涓細流,不時地從岩壑中流出,然後注入一個酷似硯槽的石罅中,終年不涸不溢。當地人稱之為“硯瓦槽”。據《永嘉縣誌》,此泉兩旁岩石上鐫有許多宋、元詩刻,可惜後來都被砌沒。蒙泉前方的路口,以前還建有上書“太玉洞天”四字的高大牌坊。清代著名詩人袁枚登華蓋山有詩曰;“相傳容成子,飛升在華蓋。於今四千年,仙跡宛然在。蒙泉水一泓,清絕味可愛……
華蓋山北面有高32.5米的海壇山,俗稱上岸山,它北濱甌江,東控鎮海門(東門),西當望江門(朔門),平面面積13.5 萬平方米,地理位置比較重要。歷史上海壇山古蹟眾多,著名 的有晉代的“郭仙庵”、“白鹿庵”,梁代的“悟真道院”,唐代的“嘉福寺”、“海神廟”、“楊府廟”,宋代的“天寧寺”,明代的“五靈廟”。現在海壇山上建有國際海員俱樂部,山坪有愛民模範趙爾春烈士塑像。緩步而行,海壇山的支阜慈山有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永嘉學派代表人物葉適墓。登高環顧,市區富有時代氣息的東甌大廈、海壇山莊、溫州長途通信樞紐大樓等現代化建築鱗次櫛比,直插雲霄。極目遠眺,江曳白練,群山疊翠,宛如一幅江城畫卷,美不勝收。
郭公山,又名西郭山。高17.2米。突兀於溫州舊城西北隅的甌江之濱,驚濤拍岸,江流有聲。東晉太寧元年(323年)建城時,郭璞曾登臨此山察看地形,故名此山為郭公山。從金沙嶺拾級而上,山巔昔有“富覽亭”,相傳亭額為書聖王羲之所書。 唐代張又新有詩云:“昔賢登步立神洲,氣象乾年始一浮。南望群山如列宿,北觀江水似龍虬。”山麓有白蓮塘、白蓮庵、最勝 禪寺、郭璞紀念堂等勝跡。現在,一條正在建設中的全長27公里、寬 30至 50米,號稱“溫州外灘”的濱江大道,將從龍灣碼頭開始,沿著甌江南岸中經郭公山麓,向西直抵甌江大橋。隨著時間的推移,曾因僻處市區西北而寂寞雜亂的郭公山,也將以它待有的英姿,走向21世紀。
松台山位於古城西南角,東西走向,平面面積9萬平方米, 23最高點36.36米。因其山上廣植青松、山坪如台而得名。唐代著名高僧宿覺大師(665一713)圓寂後卜葬於此。山巔原有宿覺大師真身塔,唐僖宗賜寺名“淨光”,故它又名淨光山。宋太宗敕賜“宿覺名山”四字匾額。南宋建炎四年(1130),高宗駐 蹕溫州時,曾以淨光寺為都堂。山坪有冰壺道院、仙人井和女貞亭。清代朱彝尊有詩曰:“蒼蒼山上松,颯颯松根雨。松子落空山,朝來不知處。”山南麓有始建於唐、盛於宋,現為溫州市佛教協會所在地的妙果寺。寺內有傳說奇異的無紐“濟陀鍾”(俗稱豬頭鍾)。寺西側存有明嘉靖皇帝為大學士張璁所建的碑。亭內有漢白玉御碑三座。中為御製詩碑,刻有張璁像。東西分別是嘉靖為張璁所書的“孚敬”、“茂恭”名字碑,其上各有“廣運之寶”璽文,左右有“御筆”、“嘉靖”兩圓形圖章。該碑是溫州目前所能見到的最大的碑刻。松台山西麓風光旖旎的九山河,就是因溫州有鹿城九山而得名。
積穀山位於今市區中山公園南部。高38.7米,平面面積 1.2萬平方米,山形圓錐如高廩。這裡有謝他、池上樓、小赤壁、 謝客岩、飛霞洞、升仙台、留雲亭等勝跡。西麓的謝池巉岩壁 立,古木盤根錯節。此地系南朝劉宋永嘉太守謝靈運(385一 433)所開鑿,其《登池上樓》詩中的“池塘生春草,園柳變嗚禽”一聯,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穿過小石門,過東山書院遺址東南行數百步,就到了飛霞洞,它因相傳東漢有一位名叫劉根的本地人在此修煉時,身旁總是飛霞繚繞而得名。被譽為“山之勝,甲一郡”的積穀山,過去還有飛霞山和東山之稱,歷代多摩崖題刻。清代曾儒璋稱這裡有飛霞春曉、池塘春草、山樓夜雨、赤壁夕照、碧波秋月,寥岸歸鴻、帶橋殘雪和雪亭松濤八景。
黃土山又名獅子山,位於今馬鞍他東路與山前街東側的轉彎角。原高約20米,猶如一隻威武的雄獅,注視著它與巽山之間的一個天然的球形小丘,人們稱之為“獅子棒球”。黃土山的山前、山後,過去均有陡門。山前陡門系南宋溫州太守趙不群所築,以調節城外南塘之水。1952年,黃土山的泥石大都被運去填塞百里坊(今百里東、西路)河,現僅餘山前街300號門牌內一個數米高的小丘。1989年,當地父老在黃土山的遺蹟上建成有亭台樓閣的“賣麻橋老人文明樂園”。
從黃土山南行0.3公里有巽吉山(又名巽山),高43·3米, 平面面積2萬平方米,坐落在市區東南的山前街,南北相距仁 王、積穀兩山各約1公里。按溫州府八卦方位,因其地處“巽”位,取義“吉祥”,故名巽吉。相傳宋道士白玉蟾(葛長庚)曾控鶴駐此。山上原有巽山塔、魁星閣、駐鶴亭等勝景。清順治十五年(1658),民族英雄鄭成功圍攻溫州時,在此山紮營半個月。請郭鍾岳在《甌江竹枝詞》中雲;“巽吉山頭塔影尖, 疏林斜掛月纖纖。時聞清唳雲中鶴,曾駐飛仙白玉蟾。”七十年 代初因戰備深挖山洞,原先早已傾斜、殘破的巽山塔和駐鶴亭終於倒塌。曾有幾百年“巽吉山頭塔影尖”的秀麗風光,從此消失。
被列為“九斗山”斗柄之尾的仁王山,又名東嶼。位於今飛霞南路5號的溫州東嶼發電廠內。此山原高約10余米。旁有小阜名湖嶼,正對溫州府衙暑(今人民廣場址)的大門。1959 年建東嶼發電廠時,人們把仁王山夷為平地,在這裡安上了現代工業的明珠,使昔日的斗柄之尾變成溫州經濟發展的龍頭。但毀山建廠,從保存歷史古蹟來說,總是一個無法彌補的遺憾。
小巧琳瓏的靈官山,原名覆釜山。位於今吳橋路37號溫州電業局高壓修試工區的大院內。山高10余米,因其距東嶼僅 0·3公里,故人們又稱之為西嶼。靈官山因北宋名道土林靈素葬此而得名。此人初學佛,後學道,以方術得幸於徽宗趙佶,賜號通真達靈先生、金門羽客、玄妙先生。宣和元年(1119)貶 25 為太虛大夫斥還故里,當年病死。現在的靈官山花木蔥蘢,1996 年山巔築有桔紅色疏璃瓦的“眾安亭”。
溫州 東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