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

一是堅持工業主導,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工業經濟持續增長。 六是堅持城鎮帶動,加快建設鹹陽大城市,發展環境不斷最佳化。 加快民生八大工程建設。


2009年政府工作回顧

2009年,在市委的正確領導和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中、省擴內需、保增長的一系列決策,按照“一主導三帶動六突破”的總體思路,突出“三保九抓渡難關、科學發展上水平”的工作重點,以經濟工作“三提升”活動為抓手,共克時艱,砥礪奮進,不但超額完成了市六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而且提前一年實現了“十一五”規劃主要發展目標。 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873億元,增長14.2%;完成財政總收入100.3億元,增長66.7%;地方財政收入31.7億元,增長31.6%。
一是堅持工業主導,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工業經濟持續增長。針對工業經濟增速一度下滑的嚴峻局面,及時成立協調指揮中心,出台了保工業增長的九條意見和扶持大企業發展的八條措施,制定了《鹹陽市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實施意見》,加快發展產業集群。爭取中、省各項工業扶持資金4700萬元,落實各類貼息和技改扶持資金4800多萬元。完成了華星電子、陝西玻璃廠等16戶國有企業政策性破產任務。全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102戶,總數達到543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976.2億元,增長20.4%;增加值完成332.7億元,增長16.3%。
二是堅持項目支撐,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投資增長勢頭強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1.5億元,增長40.7%。103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67.2億元,占年度計畫的138.9%。爭取國家和省上擴內需保增長項目投資20.6億元,全年新增貸款 102.5億元,首次成功發行企業債券17.5億元。大唐彬長電廠、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專用高速公路、天宏多晶矽等35個項目建成或基本建成;風電設備、青崗坪煤礦、鹹旬高速等68個項目進展順利。全市引進招商契約項目247個,契約引資672億元,實際到位資金303.8億元,增長62%;其中億元以上項目93個。投資35億元的文家坡煤礦、40億元的孟村煤礦、43億元的海螺水泥等一批大項目順利開工。我市榮獲2009年度全省招商引資工作一等獎,秦都、興平榮獲全省招商引資先進縣市區獎。
三是堅持產業富民,著力發展現代農業,民眾收入顯著提高。糧食總產208.1萬噸,實現六年連續豐收。水果總產458.2萬噸,其中蘋果378萬噸,產量居全省第一;新增設施蔬菜2.2萬畝,蔬菜、肉、奶、禽蛋總產分別達到315.5萬噸、16.6萬噸、62.6萬噸和8.6萬噸。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3.3萬人,常年在外務工95萬人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06元,增長19.8%。在彬縣全縣及其它縣市區的12個鄉鎮啟動了新農保試點工作,這標誌著全市農民在“種地不交稅、上學不付費、看病不太貴”的基礎上,將逐步實現“養老不發愁”!
四是堅持內需拉動,多措促進三產發展,城鄉消費日趨旺盛。積極開展節慶促銷,發放各類消費券2178萬元,拉動消費4562萬元。認真落實家電、汽車、機車下鄉政策,向農民兌付補貼5690萬元。推進“萬村千鄉市場”、“雙百市場”和“信福”工程,建設改造“農家店”750個。成功舉辦了首屆“花饃藝術節”、“中華養生節”。接待國內外遊客1256.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0億元。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70.6億元,增長19.6%。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原市商業銀行順利併入長安銀行。
五是堅持統籌發展,推動縣區爭先進位,縣域經濟實力增強。新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6家、“一村一品”示範村66個,新建農民專業合作社359家。縣域工業園完成基礎設施投資21.6億元,實現產值600億元,增長17%。省政府確定的11個重點鎮已開工項目34個,完成投資1.6億元;21個建制鎮被列入“關中百鎮”項目。深入開展縣域經濟爭先進位競賽活動,全市縣域經濟平均規模達到50.2億元,8個縣市區的地方財政收入超過億元。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實現營業收入990億元,增長15.3%;非公有制經濟占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達到48.1%。
六是堅持城鎮帶動,加快建設鹹陽大城市,發展環境不斷最佳化。制定了貫徹《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和《西鹹新區規劃建設方案》的《實施意見》,涇渭新區、灃渭新區已提升到省級層面快速推進。城建“十大工程”進展順利,上林大橋提前建成,蘭池大道路基工程完工,鹹興大道順利開工。“植萬棵樹、造千畝林”工程共栽植樹木2.8萬棵,成活率達到97%,城市造林1000畝,建成渭河近堤綠化帶82.3公里。舊城改造工作完成了16個城中村和52萬平方米棚戶區拆遷任務。集中供熱西郊熱源項目提前完工,城區新增供熱面積64萬平方米,集中供熱率達到43%。西鹹公交順利對接,全市乘坐公交出行突破1億人次。“氣化鹹陽”工作有序推進,市區氣化率達到96%,實現了縣縣通氣目標。創建國家衛生城市通過省級考核鑑定,武功縣通過省級衛生縣城驗收。
七是堅持永續發展,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年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8%,COD削減1.8萬噸,SO2削減1.85萬噸,超額完成省上考核目標。持續推進造林綠化,完成造林面積56.2萬畝。各縣市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投運,在全省居於領先地位;彬縣、淳化、涇陽等縣垃圾填埋場建成運行。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成效明顯。“七河一渠”水環境持續好轉,渭河鹹陽段提前3年完成了渭河五年治理規劃,市區空氣品質二級和好於二級的天數達到315天。
八是堅持以人為本,深入實施民生工程,城鄉民眾得到更多福祉。出台了《進一步擴大就業的十條意見》,新增城鎮就業人口5.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6%以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404元,增長24.2%。全年安排民生八大工程項目3003個,建成1700個,完成總投資31.5億元。引石過渭工程建成通水,建成農村人飲工程410處,解決了40.5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新建和改建農村公路1594.3公里,在全省率先實現了行政村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目標。廉租房施工面積23.2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完成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災後重建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的目標基本實現。150個鄉鎮機關衛生廁所建設和幹部洗澡問題得到解決。建成扶貧開發重點村182個,16萬民眾實現脫貧,“三告別”工程順利實施。各類教育協調發展,爭取中省教育基礎設施投資16.1億元,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建成110.6萬平方米,“蛋奶工程”覆蓋面達到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的56.7%,位居全省第一;全市高考一、二本上線人數12491人,較上年增加422人,增幅居關中四市之首。1332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提前完成。市電子政務統一平台建成開通,鹹陽門戶網站名列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政府網站第33名。甲型H1N1流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率達到100%,建成規範化農村衛生室2135個,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3.5%,為112.3萬農民報銷醫藥費3.1億元。農村育齡婦女健康檢查率達到94.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4‰,我市被國家人口計生委評為全國首批人口和計畫生育綜合改革示範市,永壽縣被命名為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
九是堅持和諧發展,強化社會管理職能,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制定出台了《市級領導幹部接訪工作意見》,實行市長信訪問題季度協調製度,開展縣市區和市級部門主要領導大接訪活動。全市進京非正常訪下降8.4%,赴省集體訪批數和人數分別下降27%和61%。開展了打黑除惡專項行動,民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度達到91.5%。應急管理工作居於全省前列。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安全事故起數下降11.1%。我市被評為全國軍轉安置工作先進集體,市政府被評為全省第六屆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旬邑縣政府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十是堅持依法行政,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幹部作風明顯好轉。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共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870件,滿意率和基本滿意率達到98.2%。市級政府機構改革基本到位,縣級政府機構改革全面啟動。修訂了市政府常務會議事規則等制度,制定了精文減會有關規定,實行了兩次“無會月”制度。開展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行政工作“三促進”和“千名年輕幹部進企業”等活動,紮實推進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加強經濟責任審計,行政效能明顯提高。
同時,司法、國土、體育、統計、民族宗教、人防、地震、鹽務、地方志、外事與接待、物價、工商、質監、電力、氣象、菸草、郵政、通訊、僑務和對台事務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一年的實踐啟示我們:面對複雜多變的嚴峻形勢,必須科學研判,積極應對,果斷決策,找準巨觀政策與全市發展的對接點,提高決策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必須堅定信心,突出重點,迎難而上,按照“一主導三帶動六突破”的總體思路,加快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市場化步伐;必須貼近民心,保障民生,凝聚民力,充分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必須求真務實,提高效能,狠抓落實,以雷厲風行、真抓實幹的作風和科學規範、高效嚴明的管理,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支持監督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奮戰在全市各條戰線的廣大幹部民眾、駐鹹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與此同時,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經濟總量偏小,人均量更小;二是產業結構不夠合理,二、三產不強,在生產總值(GDP)中的比重均低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鹹陽三次產業比例為18:51.6:30.4);三是招商項目和重大項目儲備不足,尤其是大項目、大企業、大集團偏少;四是城鄉民眾增收難度大、就業困難多、住房壓力大等問題比較明顯;五是社會穩定形勢依然嚴峻,安全生產和公共安全方面還存在不確定因素;六是在政府職能轉變、工作效能提高等方面仍存在差距。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2010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預期目標

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收關之年,也是建設西安(鹹陽)國際化大都市的開局之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緊緊抓住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的大好機遇,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圍繞生產總值過千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過千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過千億元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的目標,以解放思想為動力、以完善基礎設施為抓手、以壯大產業為支撐、以健全機制為保障,振奮精神,堅定信心,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切實做到思想境界有新提升、結構調整有新成效、項目建設有新突破、城市面貌有新變化、民眾生活有新改善、幹部作風有新氣象,奮力實現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良好開局。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完成1000億元,增速超過1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130億元,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40億元,增長30%;財政總收入增長1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6.2%;農業總產值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均增長1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控制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COD、SO2排放量分別控制在3.68萬噸、10.85萬噸以內。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更加注重調結構與保增長相結合,更加注重改革開放與增強內生動力相統一,更加注重自主創新與新型產業相推進,更加注重經濟發展與節能環保相協調,更加注重改善民生與構建和諧社會相促進,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
(一)以推進西鹹一體化為重點,積極建設國際化大都市
國務院《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及省政府《西鹹新區規劃建設方案》的相繼出台,把建設西安(鹹陽)國際化大都市提升為國家戰略。這為我們在更大範圍、更高層面整合發展優勢提供了強大支持,鹹陽發展的比較優勢更加凸顯,積聚國際國內現代產業、先進技術和各類生產要素的能力顯著增強,鹹陽已經迎來了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我們將以開展國際化大都市主題教育活動為抓手,引導各級公務人員牢固樹立大都市意識、大產業意識和大局意識,以國際化的視野、國際化的方式和國際化的標準,審視全局,謀劃發展,推動工作,努力開創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新局面。
全面啟動涇渭新區建設。堅持“規劃引領、板塊啟動、基礎突破、產業支撐、體制創新”,加快涇渭新區發展。上半年完成涇渭新區《總體規劃》編制工作。開工建設“兩橋三路一帶”等六大基礎設施;年內蘭池大道全面建成通車、渭河橫橋主體完工,形成“三縱兩橫”道路主骨架。圍繞空港物流產業園、五陵塬歷史文化聚集區、現代產業聚集區、渭河生態景觀帶四大板塊和渭北綜合商務區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力爭引進10億元以上項目5個,到位資金超過30億元。
積極推進灃渭新區建設。主動與西安一起做好新區規劃編制和開發建設工作。圍繞產業發展繼續加強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儘早啟動灃渭生態新城項目,加快建設一泓碧水、兩岸綠林的特色水岸新城。發展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高新技術和裝備製造等產業,努力建設西安(鹹陽)國際化大都市特色功能區、高校園區和新型都市商務中心。
著力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全面啟動“萬畝水面、萬畝綠林、萬畝花卉”工程,打造城市景觀新亮點。進一步維護和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改造建設過雙路等城市南北幹道,暢通市區南北交通。完成市廣電中心建設任務和實驗中學新校區年度建設任務。啟動市青少年宮、體育中心、博物院建設工作。抓好舊城改造,新建高層建築60棟以上。深入推進“雙創”工作,啟動省級園林城市創建,確保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和省級環保模範城市驗收。開展“城市環境品質提升年”活動,進一步提高城市競爭力。
加速推進縣域城鎮化。做好新一輪城鎮規劃編制工作,完成市域城鎮體系規劃、11個縣城總體規劃、95個建制鎮規劃修編和300個村莊規劃編制任務。啟動彬縣-長武-旬邑和禮泉-乾縣兩個城鄉統籌重點示範區建設。支持淳化縣創建國家級生態園林縣城。加快縣城、重點鎮和縣城特色街區建設,每個省級重點鎮完成基礎設施投入超過 3000萬元。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管理制度。支持重點鎮發展住宅商品房,引導農民進入城鎮買房、經商、辦廠。年內力爭南部6縣市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北部5縣提高1.5個百分點,全市城鎮化率達到42%以上。
(二)以壯大支柱產業為重點,不斷擴張工業經濟規模
做大重點企業。加強對長慶石化、興化集團、彩虹集團、西北橡膠、彬煤集團 、彬長礦業、步長製藥、西北石油陝西銷售公司等優勢企業的服務,加大對企業技術改造、爭創名牌產品、發展配套產業等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儘快形成一批產值過50億元、10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帶動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
做強主導產業。加快雅店、小莊、旬峰、胡家河等煤礦和長武煤基二甲醚等項目建設,加強與神華集團、國電集團、陝西煤業、中石油等大企業的銜接引進,擴張能化工業產能。加快風潤新能源、鹹陽鋼管鋼繩廠遷建等項目建設,推動裝備製造業快速發展。推進彩虹液晶玻璃基板和光伏玻璃二期等項目建設,支持電子企業提升競爭力。抓好涇陽冀東、禮泉海螺、乾縣眾喜等水泥生產項目,穩步發展建材產業。實施華潤紡織、西北二棉高檔服裝面料生產線等技改項目,推進紡織業向服裝業轉化升級。抓好金龍魚、步長君壽堂二期等食品醫藥項目,支持醫藥企業開展新產品研發。
發展新興產業。依託半導體照明和多晶矽產品優勢,發展下游產業,培育太陽能光伏和半導體照明等產業。爭取大型客機改貨機、航空零部件維修基地、支線飛機維修基地等項目落戶,支持中航起落架公司、西航公司、秦嶺電氣等企業加快發展,打造航空產業新基地。支持陝船重工風電設備總裝和核應急發電組集群建設,著力壯大新能源產業。制定全市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引進大型環保和節能設備,支持禮泉微量重金屬吸附材料生產項目建設,發展適應低碳經濟需要的設備製造產業和新型潔淨產品,環保產業增速保持在30%以上。實施建築企業品牌戰略,支持建築和房地產業發展壯大,年內建築業完成產值350億元以上。
做優產業園區。完善涇渭新區、灃渭新區、高新區、彬長旬能化基地等3個省級、1個市級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全面落實《鹹陽市彬長旬能源化工基地(2009—2020)發展規劃綱要》,爭取彬長旬能化基地早日列入省級經濟開發區。重點扶持省上認定的10個縣級園區,加大對縣市區特色產業園區建設的支持力度,不斷提升園區建設水平。
壯大縣域工業。制定出台《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意見》,創新財政資金支持產業發展的機制。再籌措1億元,充實市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資本金。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組建縣級小額貸款公司。市本級安排8000萬元、南部縣市區各安排500萬元、北部縣各安排300萬元用於工業建設投入。年內各縣市區工業經濟占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力爭提高2個百分點。
同時,深入開展縣域經濟爭先進位競賽活動,力爭彬縣進入全省十強縣,其餘各縣在全省縣域經濟排名中的位次不斷前移,縣域經濟平均規模超過55億元。
(三)以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為重點,切實增強經濟發展後勁
狠抓項目建設。今年安排重點項目100個,總投資1254億元,年度計畫投資329億元。做好征地拆遷、環境保障工作,確保機場二期擴建、西銅公路改擴建、西寶高速擴建、西平鐵路等項目順利實施。抓好信貸資金配套和相關審批,促進鹹旬高速、亭口水庫、柏嶺寺水庫和紅岩河水庫加快建設,確保興化技改、豐益糧油、子午輪胎、彬長礦區服務中心等項目建成投產,西電變壓器、法士特100萬套同步器、中電投4×100千瓦電廠等項目早日開工建設。
擴大招商引資。圍繞新能源、現代中醫藥、環保產業、商貿物流和重大基礎設施,積極策劃包裝一批大項目。市財政繼續拿出1000萬元支持招商項目前期工作。加強與央企、省屬大中型企業的銜接,爭取這些企業在鹹陽建立和擴大生產基地。新設立三個招商分局,緊盯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動向,有針對性地開展主題招商活動。力爭年內秦都、渭城、彬縣、興平在引進投資20億元的項目,武功、永壽、淳化在引進投資5億元的項目,其餘各縣在引進投資10億元的項目上實現突破,全市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00億元,其中工業項目到位資金200億元。
(四)以促進農民增收為重點,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
始終把農業作為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繼續毫不鬆懈地抓好“三農”工作,落實好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大好形勢。
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積極承接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的輻射帶動,狠抓糧食高產創建、果業提質增效、百萬畝設施蔬菜、畜牧收入倍增四大工程。大力扶持糧食生產,糧食總產穩定在180萬噸以上;努力發展林果業、畜牧業等特色高效農業,新增果園10萬畝、大棚蔬菜2萬畝、奶牛5萬頭、生豬100萬頭。加快雨潤集團10萬頭肉牛屠宰、西瑞糧油等產業化項目建設,支持光明乳業、康師傅等企業加快發展,新增規模以上龍頭企業超過20戶。壯大各類農產品銷售經紀人隊伍,健全交易市場體系,拓寬銷售渠道,促進農民增收。
抓好“一村一品”。以北部及旱腰帶地區為重點,實施百萬畝經濟林工程,發展葡萄、石榴、核桃、柿子等雜果生產;以沿渭河縣市區為重點,發展清水蓮菜、辣蒜、花卉等無公害設施蔬菜、特色種植養殖專業村和專業鄉鎮;以民間工藝和食品加工為重點,培育一批手織布、草編、刺繡專業村鎮,建設“一村一品”達標示範村50個、“一鄉一業”示範鄉鎮12個。支持武功、乾縣等地與楊凌共建各類農業產業示範園區。
加大扶貧開發力度。積極實施整村推進、連片開發戰略,新建扶貧開發重點村100個。投資6000萬元,加快“三告別”工程建設進度,完成3000戶特困戶搬遷任務,總體搬遷戶數達到5000戶。繼續抓好旱腰帶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與特色產業開發。推進互助資金試點村工作,幫助貧困民眾發展致富產業,確保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高於全市平均增幅。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認真貫徹中央1號檔案,大力推進農村水電氣路房建設,再為農民辦好20件實事。投資6000萬元,改造中低產田11萬畝;投資1.6億元,解決30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發展節水灌溉11萬畝。投資2億元,新建改建農村公路300公里,行政村通班車率達到100%。鼓勵縣市區加快村間道路改造。實施農民安居工程,解決2.6萬人的住房困難問題。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加快829個廣播電視“村村通”項目建設。抓好新農村“百村示範”創建,確保實現“五通、五配套”。加大舊村莊整治和土地復墾力度,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試點,保持耕地占補平衡。
(五)以發展現代服務業為重點,著力擴大城鄉消費
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雙百市場”和“社區菜市場標準化建設”工程,推進農超對接。加快西部商貿物流基地、明珠原點新城、酒鋼物流基地、旬邑商業水街等建設進度。鼓勵知名物流公司在鹹陽設立採購中心,探索建立租賃、速遞、運輸等分銷體系,加快發展現代物流產業。
積極發展新興服務業。進一步提升餐飲、賓館、酒店等服務業水平,鼓勵發展節慶會展、電子商務、信用評估、廣告創意等新興產業和拍賣、典當、家政等特色服務業。吸引國內外金融機構來鹹陽設立分支機構,培育壯大金融業。
加快發展文化旅遊產業。以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為目標,推動周、秦、漢、唐文化旅遊精品區建設和涇、渭、灃三河自然景觀休閒產業帶發展。編制《五陵塬秦漢文化旅遊精品線路規劃》,策劃、包裝、推介一批精品文化旅遊項目。加大乾陵、昭陵開發建設力度,加快茂陵、大佛寺等申遺步伐,推動文化演出進景區。依託“中華養生文化名城”品牌,提升溫泉洗浴、養生保健等特色服務業水平。
著力擴大消費需求。繼續抓好家電、汽車、機車、農機具下鄉工作。開發社區商業、物業、文化等服務性消費。強化市場監管,抓好“放心肉”、“放心奶”、“放心油”市場工程和商業誠信體系建設工程。最佳化進出口結構,提高機電產品、鮮活農產品的出口份額,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2.5億美元。
(六)以建設生態文明為重點,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重視生態治理。抓好植樹造林,推進中心城區、主幹道路、重點河流、景區和景觀林帶建設,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完成造林32.5萬畝,新建綠色家園生態示範村100個。完成國家水保工程和省級水保專項資金項目,治理水土流失350平方公里。
加強環境保護。強化對重點排污企業和污水處理廠的線上監控,確保達標排放和持續減排。建成市南郊污水處理廠。縣級垃圾填埋場上半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市區空氣品質二級和好於二級的天數超過311天。實施農村環保“雙百工程”,建成3—5個省級環境優美鄉鎮、10個省級生態村。
狠抓節能降耗。紮實開展節能降耗全民行動。加強重點用能企業能源審計、能源統計監測和節能計量工作,引導企業節能降耗。實施節能建築和綠色照明示範工程,推進企業內部資源循環綜合利用、廢物回收和再利用體系建設。
(七)以深化各項改革為重點,切實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成風輪公司、方圓集團等4戶企業資產重組、鹹陽氮肥廠等4戶企業比照政策性破產、興平造紙廠等3戶企業依法破產和陝西糧油機械廠等4戶企業公司制改造。全面完成縣屬49戶國有企業改革任務。
深化農村改革。加強和改進鄉鎮工作,完善鄉鎮幹部激勵機制和財力保障機制,解決鄉鎮幹部“三難”問題。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擴大農村金融市場準入,加大農戶小額貸款投放,積極發展小額信貸和聯戶貸款,努力滿足農民信貸需求。加快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年內完成秦都、渭城、永壽、長武、旬邑、淳化6個縣區的改革任務。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新農合補助標準提高到120元,參合率鞏固在90%以上。簡化報銷手續,統籌基金當年結餘率原則上控制在15%以內,累計結餘不超過當年統籌基金的25%。建立基本藥物制度政府補償機制,政府舉辦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全部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並實行“零差率”銷售,減輕民眾負擔。加強基本藥物質量安全監管,保證用藥安全。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和電子信息管理系統,實現醫療衛生機構間的互聯互通。
深化財政金融體制改革。完善公共預算編制,積極開展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及社會保險基金預算試點。強化銀企和銀政對接,加快金融創新,增加信貸投入。擴大市城投公司融資規模,加快涇渭新區、灃渭新區融資平台及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建設。建立中小企業上市培育工作機制,拓展融資渠道。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把市電影公司等10個經營性單位改制成5戶文化企業,把市民眾藝術館等10家公益性單位整合為7個文化事業單位,成立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全面完成市級文化體制改革任務。推進縣市區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事業大繁榮,推動文化產業大發展。
(八)以改善民生為重點,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抓好就業和再就業。實施“鹹陽百萬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計畫”,投資1.3億元,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億元以上,培訓農村勞動力21.8萬人次,扶持創業3000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萬人,轉移就業規模達到100萬人次。切實維護農民工權益。認真落實就業再就業各項政策,促進城鎮新增勞動力、大學生充分就業,幫助下崗職工再就業,援助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
加快民生八大工程建設。按照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確保初步安排投資35億元的民生項目早開工、快推進、收效好。繼續抓好“蛋奶工程”,不斷擴大覆蓋面。農村育齡婦女健康檢查率達到80%、治療率達到90%、治癒率達到75%以上。加快各縣市區中心敬老院建設,其中6個縣年底前“五保戶”入住。完成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50%以上的建設任務。實施120個村的“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和7個縣級人力資源市場建設項目。完成5所縣醫院、22所鄉鎮中心衛生院、3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抓好7個地震受災縣衛生服務機構的災後重建和641個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完成2.9萬戶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城鎮居民、大中專學生等群體參加城鎮職工、城鎮居民社會保險。做好城鎮職工醫療市級統籌,提高城鎮職工、居民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啟動秦都新農保省級試點,繼續抓好彬縣全縣和其餘11個縣市區的11個鄉鎮新農保試點。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人均月增加120元左右。市區低保標準人均月增加到200元,其它縣市低保標準人均月增加到180元;將農村人均年收入低於1196元的25萬人全部納入農村低保。繼續實施農村孕產婦免費住院分娩補助項目,認真開展65歲以上老人免費健康檢查活動。
抓好各類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4.5億元,建設經濟適用住房4000套、30萬平方米。投資3.4億元,建設廉租住房4000套、20萬平方米。新增租賃補貼保障家庭1356戶。規範物業市場秩序,依法維護廣大業主的合法權益。
全面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擴大職業教育規模,規範民辦教育管理,重視發展特殊教育,大力扶持學前教育,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加大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確保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發放到位。足額落實科技三項經費,提升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抓好大戲、大劇、大作的創作,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做好第二輪方誌編纂工作。切實維護婦女和未成年人權益。促進老齡事業健康發展。完善助殘服務體系。推進人口和計畫生育綜合改革,持續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九)以創建“平安鹹陽”為重點,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抓好信訪工作。建立一站式接待民眾來訪、一條龍辦理信訪事項、一攬子解決實際問題的信訪工作新機制,堅決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突出問題,積極預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加強社會輿論引導,有效防止群體性事件發生。實行更嚴格的信訪考核機制,加大信訪責任追究,確保實現“一控雙降”目標。
狠抓安全生產。認真落實各項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健全重大危險源、重大隱患排查治理和監控機制。強化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和行業安全監管責任,突出道路交通、建設工程、石油化工、煤礦、消防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隱患排查,有效防範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切實維護社會穩定。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落實穩定是硬任務、是第一責任的要求,確保社會大局穩定。嚴厲打擊以“兩搶一盜”為重點的各類違法犯罪。深入開展“平安鹹陽”創建,擴大平安社區、平安村鎮、平安企業的創建覆蓋面,提升民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加強應急預案體系、救援隊伍和指揮平台建設,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重視雙擁共建和民族宗教工作。深入開展雙擁共建活動,重視民兵預備役建設,認真落實各項優撫政策,發揮駐軍在鹹陽建設中的作用。切實做好民族宗教工作,進一步增進民族團結、宗教和睦、社會和諧。
(十)以編制十二五規劃為重點,科學謀劃鹹陽未來發展
根據國家西部大開發新的十年規劃和《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進一步深化對產業結構、產業布局及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等一系列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的研究,認真謀劃未來五年的發展思路、發展目標和重點項目。提升規劃編制理念,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擴大社會參與度,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重點策劃大項目,培育大產業,搞好大配套,形成大格局,努力使“十二五”規劃成為我市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綱領性檔案。
著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依法行政,提升法治水平。加快法治政府建設,集中受理行政複議案件,有效化解矛盾糾紛。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完善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堅持重大事項及時向新聞媒體和社會公開,廣泛接受社會監督。
科學理政,提升行政效能。完善重大事項民主科學決策機制,簡化行政審批程式。全面完成市、縣兩級政府機構改革任務,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政務公開。強化政府工作人員服務意識,積極主動、盡心盡力地為公民、企事業單位以及其他對象搞好服務。推廣電子政務和無紙化辦公。落實行政問責制、服務承諾制,完善考核評價體系,提高行政效能,最佳化投資環境。
求真務實,提升執政能力。貫徹民眾路線,切實轉變作風,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民眾,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做到一心一意謀發展,千方百計解民憂,盡職盡責保平安。加強公務員能力素質建設,提高項目運作和資本運作水平。建立政府、企業、幹部、民眾之間的互促互動機制,形成整體工作合力。
從嚴治政,提升政府形象。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反腐倡廉各項規定,堅持教育、預防、監督、懲治相結合,規範行政行為。加強責任審計,監督權力運行,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大力建設清正廉潔的政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