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鸇陰古渡口位於今平川區境內的黃河灣中村,東距鸇陰縣古城10公里,處紅山峽上口。
文化背景
“鸇陰”一詞,最早見於《後漢書·西羌傳》:“趙沖復追叛羌到建威鸇陰河。”李賢注《續漢書》中“建威”作“武威”,“鸇陰,縣名,屬安定郡。”
史書記載,古代西域少數民族擾內,多由此進入內地。西岸有多處以軍事名稱命名的村名地名,約六十多里處有一村莊名西番窯,遺窯上下數層,頗似軍事堡壘,疑為西域少數民族駐兵之地。
又《三國志·張既傳》載: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涼州(今武威)盧水胡(匈奴一支)起兵河西。曹丕命京兆尹張既為涼州刺史討伐。張既到金城(今蘭州)後,揚言因無渡口設施,欲往下游三百里處渡河。盧水胡聞訊後即陳重兵於鸇陰古渡西岸阻之,張既強渡黃河攻之。足見鸇陰古渡口當年在這一段黃河上的軍事戰略位置。
西夏神宗光定十二年(1222年)在此建索橋,在橋頭修迭烈遜堡(西夏時,此地稱“迭烈遜”)駐兵。據載,此處曾數造索橋。現今西面塔兒山峭壁上“香爐台”處有一寬約三尺、長約五尺的石坑,疑為當年建索橋的橋樁穴。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迭烈遜設巡檢司戍防,“建置船隻索橋,通涼莊路”。明宣宗宣德七年(1432年)五月,陝西布政司為迭烈遜巡檢司“造船八艘,每艘十一人持之”。同年,復開平涼府開城縣(在今固原南)迭烈遜道路時記載:“昔西安諸府州歲運糧餉赴河西諸衛,均經六盤山蠍蟄嶺,山澗陡絕,人力艱難。開城縣舊有路經迭烈遜渡黃河,直抵甘州諸衛,可近五百餘里。”由此可知,這條經迭烈遜渡口達河西的絲綢之路,不但古已有之,而且是一條較為平坦的捷徑。明英宗正統二年(1437年),“立陝西靖虜衛(今靖遠縣),隸迭烈遜巡檢司”。明憲宗成化十年(1474午),撤迭烈遜巡檢司設於打拉池。明神宗萬曆年間,又“因巡司故址築堡摘兵戍守”。此地之所以成為歷朝歷代不棄不捨、經久不衰的古渡口,且戰略地位如此重要,與河西岸這條較為平緩便捷的天然古道有關係。數千年間,實難說清在此絲路古道上,有多少負載珍稀物品、軍民物資的車馬日夜往來。而為爭奪黃河兩岸廣袤的土地,占據這要津要塞,又有多少人連年鏖戰,血染黃沙。
地理優勢
鸇陰渡口作為重要渡口,一直延續到近現代。民國26年(1937年),蘭寧公路在此地設安寧渡口,置四艘腳踏車渡船,後又增加一艘腳踏車、兩艘雙車渡船。與以往渡河工具羊皮筏和木船相比,雖先進了許多,但仍為人力掌舵。民國36年(1947年)春,國民政府交通部管理局第七運輸處派人從重慶興華機器造船廠招標,請匠人赴蘭造船,造出四艘機器拖輪。從此,安寧渡口用機器船代替了人力掌舵,進入現代機器輪渡時期。
解放初,國家在黃灣中村設立了水文觀測站。水文站開始用羊皮筏,後用木製扯船,來往於車道溝口的黃河兩岸,日夜觀測記錄著黃河的流量和泥沙含量,為國家的水文、為黃河中下游的工農業發展做著貢獻。20世紀80年代前後,水文站又改用鐵制扯船,且塔兒山下的香爐台上建有自動觀測設備,河東岸建有觀測控制工作室。這條古渡始終在歷史長河中發揮著作用。
鸇陰渡口至今仍肩負著輸運物資商旅的重任,發揮著重要作用。
北武當與鸇陰古渡口
北武當
白銀市平川區旱平川上,有座海拔2000多米的的高山,名曰水泉尖山。尖山一脈,沿黃河而翹首向西。山頭上,聳立著一處和湖北武當山遙遙相應的道家名觀——北武當。
北武當有過相當輝煌的歷史。從前,每逢農曆三月三廟會,遠近紳士在香民的簇擁下,敲鑼打鼓,上山朝拜。遠至陝西、平涼、寧夏、涼州、青海,據說共有三十六村七十二社。當年的北武當有自己的佛田,不但可供山上開支還可供香民炊飲,如今平川區水泉鄉黃灣等四個村及旱平川,有相當一部分土地是當年的佛田。
北武當主體建築在一座名曰"龜蛇山"的高台上,該台高約3丈、寬約10丈,南北約17丈,南邊瀕臨黃河,山體朝黃河突出兩處頂石,一處似龜頭,一處似蛇頭,暗合龜蛇合體的北玄武圖騰。台上廟宇樓閣是個四合院格局。東北西三面建築物後均有供人行走的寬道,以便人們俯瞰近景,遠眺山水。北面是真武大殿,東面是財神殿,西面是娘娘殿,與大殿對面而立的是靈官殿。靈官殿正對門廳,出門廳是天橋,天橋樓上有一匾,上書“真武神廟”四個大字。自天橋往下,是36階紅石台階直通平地。
高台下面可分山溝、南山頂和平地三部分。下36紅石台階入平地,再下72級青石階直到山溝。順山溝往西直抵黃河。 過黃河對岸是福壽山紅砂岩石壁,石壁上現存有雕刻於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的陰刻雙勾正楷“捧燈照岸”四個大字,意走龍蛇,氣勢宏雄,“照”字寫法獨具匠心,在石壁上反寫,“照”入黃河水中倒影則正,旁有陰刻行草小字數行,內容為道教經文,落款為“乾隆壬午春立”,又一方落款為“乾隆二十六年九月吉辰”,及臨流道人吳大德所書之“福壽山初跡”和“創修福壽山記”等。
北武當供奉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在道教中亦名佑聖真武靈應真君、翊聖保德真君、佑聖真君玄天上帝。為職司北方之天的尊神。我國古代傳說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職司四方之大神,“真武”即是“玄武”,《淮南子·天文訓》:“北方,水也,其神為辰星。”真武乃司水神。追根朔源,這裡為什麼要建北武當,北武當為什麼供真武大帝?考證北武當的歷史,從《甘肅省志》、康熙道光年間的《靖遠縣誌》等史料中可看出,北武當至少具有1800年軍事要塞的輝煌歷史。此處原為鸇陰古渡口,是古絲綢之路北道通過黃河的重要渡口之一,也是重要的軍事要塞。三國時涼州(今武威)盧水胡(匈奴一支)起兵河西,魏曹丕命京兆尹張既為涼州刺史討平,張既人馬到蘭州,因無渡口設施,往下游三百里處鸇陰渡口渡河,盧水胡陳重兵於鸇陰古渡口西岸阻之。由此可知當年鸇陰古渡在這一段黃河上的軍事戰略位置。西夏光定12年(公元1222年)在此建索(莎)橋,橋頭修“迭烈遜堡”(蒙語芨芨草之意)派人長期守護,以鞏固通涼(州)、莊(浪)大道。迭烈遜堡即現在的北武當。明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迭烈遜設巡檢司戍防,據《靖遠縣誌》(道光)載:“萬曆年就巡檢司故址築堡,城周三百五十步,東北至水泉二十里,東南至陡城二十里,其地界俱系陡城堡所管。墩台十二座,邊牆七十里。”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命陝西布政使造船八艘,每艘11人操之,設迭烈遜巡檢司管轄。可見當時渡河人數之多,規模之大。另據《靖遠縣誌》(康熙)載:“傍置空心樓一座,以資觀望。今廢。其上建廟,名北武當,有碑記。”從這些史料中我們可以知道,北武當由軍事設施而至設堡建廟,當在明正統年間以後。
鸇陰古渡口
平川黃灣的北武當即建在鸇陰古渡口的舊址上,從軍事角度看,古代此地地形極為險要,黃河兩岸,東西險峻,四面開闊,進攻時隱蔽,防守則堅固,山前72石階下的這條溝,則是當年渡口大道。今日黃河在古岸山下,古時則在東岸迭烈遜城堡之下咆哮,從它在東岸創造的這一大片肥田沃地上足可以找到當年的雄姿。據史書載,此處數造索橋。造索橋則兩岸必有橋樁,隨著河床西移,東岸橋柱已無存查,而西面峭壁上“香爐台”近側有一長約三四尺,寬約五六尺的石坑,就是當年的索橋樁穴。河西岸邊的山溝名“車道溝”,溝內石坎旁有人工鑿路痕跡,當屬古人修路之遺蹟。
軍事、政治、文化歷來是交織在一起互滋互生,相輔相成,鸇陰古渡口,迭烈遜城堡即是軍事要津,也是商旅必行之道。此地系古絲綢之古道之一,從西安到甘州,從這條路上走可比其它路線近500餘里,而史書記載,古代西域匈奴擾內,多次由此進入,西岸有多處以軍事名稱命名的村名地名。經此為證,戰爭年間打仗,和平年間通商,是鸇陰古渡和迭烈遜城堡之歷史職責,而要津之處,人們必求平安,於是,北武當廟之建築的出現則順理成章。渡黃河懼者水也,而真武乃水神,過往將士商旅,拜祈水神袒護平安當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