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中等體型(15厘米)的橄欖色鷚。具粗顯的白色眉紋。與其他鷚的區別在上體縱紋較少,喉及兩脅皮黃,胸及兩脅黑色縱紋濃密。亞種yunnanensis上背及腹部較指名亞種縱紋稀疏。虹膜-褐色;嘴-下嘴偏粉,上嘴角質色;腳-粉紅。
叫聲:
飛行時發出細而啞的tseez叫聲,在地面或樹上休息時重複單音的短句tsi…tsi…鳴聲較林鷚音高且快,帶似鷦鷯的生硬顫音。
分布範圍:
繁殖於喜馬拉雅山脈及東亞;冬季遷至印度、東南亞、菲律賓及婆羅洲。
分布狀況:
指名亞種繁殖於中國東北及喜馬拉雅山脈;越冬在中國東南、華中及華南以及台灣和海南島。亞種yunnanensis繁殖於陝西南部至雲南及西藏南部;越冬在南方包括海南島及台灣。常見於開闊林區,高可至海拔4000米。
習性:
比其他的鷚更喜有林的棲息生境,受驚擾時降落於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