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石胡荽](/img/a/46f/wZwpmLzUjN4kzNzAzM2QD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wM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一年生小草本。莖多分枝,高5-20厘米,匍匐狀,微被蛛絲狀毛或無毛。葉互生,楔狀倒披針形,長7-18毫米,頂端鈍,基部楔形,邊緣有少數鋸齒,無毛或背面微被蛛絲狀毛。頭狀花序小,扁球形,直徑約3毫米,單生於葉腋,無花序梗或極短;總苞半球形;總苞片2層,橢圓狀披針形,綠色,邊緣透明膜質,外層較大;邊緣花雌性,多層,花冠細管狀,長約0.2毫米,淡綠黃色,頂端2-3微裂;盤花兩性,花冠管狀,長約0.5毫米,頂端4深裂,淡紫紅色,下部有明顯的狹管。瘦果橢圓形,長約1毫米,具4棱,棱上有長毛,無冠狀冠毛。花果期6-10月。
分布範圍
產我國東北、華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生於路旁、荒野陰濕地。朝鮮、日本、印度、馬來西亞、大洋洲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本種即中草藥“鵝不食草”,能通竅散寒、祛風利濕,散瘀消腫,主治鼻炎、跌打損傷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