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疊羅漢”是風村民俗“祠山神會”帶有祭祀意義的助興活動,在民間祭祀中膩縣特色。它融合雜技、集體舞蹈和祭祀儀典於一起,表演羲誨多高難康、高技巧、精彩紛墨構傳統節目,令人目睹一次,終身難忘。有些久別家鄉、遠在千里之外的遊子,至今津津樂道。
起源
“疊羅漢”的起源,現在只能追溯到風氏宗族十六世裔鳳重和,倦手明代成化年l硪匪徙宣城藹河鎮水湖底,今歸蕪湖縣轄,土名叫做西灣里,鳳淒渤的子孫在西河一帶最先興起這項表演犧動,每年春節一過,就被西河鎮附近各村接去表演。
人選
疊羅漢的人選,每年都由西灣鳳氏族長在族中定,一旦入選,不容推辭。一般多留熟練的老手,僅擔任一對“小會花”的嬰幼兒,需年年調換。冬季開始排練。表演者和打擊樂隊等達三十餘人,全都淋浴更衣耕公屋集中吃素、同居。舉行祭禪儀式,念咒祈求禪熒褓潦滾演順利安全占春節一過,先在西河一帶昀集鎮、鄉村巡迴表演。
祠山神會
涇縣鳳村地方農曆二月初八日開始舉行“祠山神會”。會前鳳氏宗族輪值會首的一分(支族),派專人送帖到西河邀請。西灣風氏族長接到請貼後,即領表演團體來到鳳村,首先設壇祭神,然後分散走親訪友,暢敘同根之情。
鳳村的會神二月初九日至十二日巡村受祭共歷24祭。疊羅漢者隨神轉場,要演出24場。唐村唐氏和溪里倪氏也在同時舉行祠山神會,因此有時也應邀去這兩地演出。
祭坦
演出的場地稱為“祭坦”,是祭祀“祠山大帝”等會神的地方。演出開始,先由兩人揮雲帚,吹口哨開場子,即撥開人群,騰出演出場地。隨即在炮竹、鑼鼓聲中開始按程式演出節目。有“荷花瓣”,“童子拜觀音”,“雙龍探海”,“魁星點元”,“寶塔”,“牌坊”等,節目開始,先由3人做樁,待其他表演者一層一層地在他身上疊好,才拆去兩樁,只剩一人獨撐最高達到七層的十七八個表演者。每個節日都有在場地轉動的舞蹈動作。據說:造型最精彩的是“豎牌坊”一節,由四人做柱腳備疊四層,然後合攏,攜手造成牌坊型起舞。表演的全過程,都有鑼鼓伴奏,一人唱曲。在底層做樁者稱做“大金花。”疊在頂端的小兒叫做“小金花”。最小的還剛牙牙學語,最大的只有兩三歲。有的是鳳村當地人家向神許願,送孩子去擔任的。“大金花”與“小金花”頭上都載32朵金花。金花是象徵幸福的吉祥物。所以有“拔金花”的習俗。祈福的人家,在“小金花”頭上拔一朵金花回家,意味著福之將至,隨即贈還兩朵金花和花炮、糕餅和紅紙包(包錢)致謝神禮。
評價
時間已過去半個多世紀,風村的老人依然對西河宗親回祖居地表演“疊羅漢”的動人情景記憶猶新。並為西河地方對這一傳統的文娛形式,除去了迷信色彩,保存了藝術的精髓,繼續活躍在節日的街頭、鄉間而感到無限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