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山神會

祠山神會

鳳村鄉的鳳、唐、倪三姓.都奉艷“祠山大帝”,稱“祠山神會”,在每年農曆二月初八過會。鳳姓尤為不同的是,祭神不用牲豬而是用山羊,過會期間鳳姓人都禁食豬肉。

歷史

以往涇縣的民間宗教,各姓宗族都有“神會”,以祭祀的主神定會名。奉祀“南壇三聖”的最多.皆稱“南壇神會”。一般神會在秋收後大祭.稱為“過會”。輪到做會首的大族稱“管奮會”’其他支族叫“過小會”。管奮會的支族各都餵養大豬,過會時宰了祭神.

典故

“祠山”何神,據《說郛》、《留青日扎》等書記載,說縫是漢代烏程縣人,姓張名渤。他的父親叫張秉,在山中遇到仙女所生。後來他負責開河工程,變了一頭大豬率領一群豬,從長興縣(今浙江省轄)開河通廣德縣。他與妻子李氏約定,送飯不要直接上工地,而在距工地較遠處設一面大鼓,擊鼓三聲招呼他來吃飯。有一次,烏鴉啄食鼓上剩的飯粒,他聽到鼓聲變了人形趕來吃飯,卻朴了個空。後來妻子送飯鳴鼓,他沒有來。李氏把飯送到工地,發現丈夫竟是一頭大豬,憤而離去。他也羞得無地自容,跑到廣德西五里的橫山躲藏終身。後人為紀念他開河治水之功,為他立廟(今廣德中學建在祠山殿址),稱他為“祠山大帝”。廣德縣還建有“李夫人廟”。

神會

涇縣風村鄉有風村、唐村和溪里倪家,都從“祠山大帝”的生日農曆二月初八開始,過三天“神會”.這三姓幫各建“祠山殿”,還有“南壇”,五顯”、“五太子”等神享祭。過會的第一天,祠山神“下駕”,用白酒為神像洗臉。換上新龍袍和皇冠,抬下殿放於圓形、紅漆的木轎內,抬到特設的祭堂中。一般都在會首支族的敞廳、支祠等公屋裡設祭堂。“祠山大帝”及配祀的神像前分設供桌,陳列堆成“寶塔”和龍、鳳等形狀的糕、果粽等食品'這些都是精工製作的手工藝品。祭堂還供著去毛開髒的整隻山羊'以及魚、雞和獵獲的鳥獸。祭堂兩邊掛滿了名人字畫,祭桌上擺著金、銀、玉器和古玩古董以供觀瞻。這些豐富的陳列俗稱“擺祭”'其實是各族炫耀富有的“博覽會”。

諸神享祭之後抬出來到各地巡祭,各支族都有規定的地點設“祭坦”,鳳姓就有祭坦二十四處,供諸神臨時享祭。諸神出巡俗稱“出會”,其氣氛更為熱烈。祠山稱為‘t大帝”,其儀仗隊類似皇帝出巡。前有繡著“祠山神會”的紅綢大旗開道,接著是“八提”、“八托”(即分別由8個童子手提檀香爐和八個童子托著香盤),一路上香菸繚繞。然後是用紅緞彩繡鑲邊的“二十幡”俗稱“蜈蚣旗”共24面。還有數十面彩旗迎風招展。最引入注目是唐村64手、風村32手“鑾駕”,即分別由64人(32對),和32人(16對)手持有木柄錫鑄的“儀仗”。其中有“龍首”、“魚矛”、“手筆”、“金瓜”、“鉞斧”等古代兵器。祠山大帝及諸神的“神轎”前後’有用大紅綢做的“寶蓋”(即圓傘)和“掌扇”簇擁.後面是雙人抬的幾面大銅鑼,以及笙、簫、笛、四弦琴、琵琶、月琴、三音碟、碰鈴等組成“八音”樂隊,邊走邊演奏,招來遠近觀眾人如潮湧。沿途不停地燃放鞭爆和三眼銃,使人震耳欲聾。當地人有個順口溜:“茂林的戲(露天京戲),潘村的祭(祭堂陳設),鳳村的鞭炮打個不斷氣,章村人看了不服氣,回家過會放銃去。”風村過會放鞭炮最多,這是他們的一大特色。晚上諸神進了祭堂。還在屋裡“唱堂戲”,讓人們歡樂到深夜。

“祠山神會”最後一天,三姓都抬著神像到溪里倪家合祭,俗稱“三堂會做堆”。最後一道儀式是“討教”,即祈禱神靈保佑之後,還要向神問卜。所用卜具是原始的“歪箋”,截取毛竹根部韻一段,削成游形,剖為兩片。討教時由族長(唐、倪二姓請妙峰庵和尚擔任)向神祝禱,同時手持盔箋在香菸上旋繞數圈,然後向空中拋去,落到地上兩片皆仰為“陽箋",示吉;一俯一仰為中平;兩片皆俯為“陰箋”示凶。當地人就用這種方法預測農事情況,諸如水稻、油菜、蠶桑的豐歉。

評價

透過“祠山神會”的各種活動,我們可以看到古代民風習俗的遺存,還可找到不同民族的生活痕跡。傳說鳳村的鳳姓是後漢劉氏宗室的後裔,後漢亡後南渡,逃至涇縣南鄉定居,因避北宋朝廷追究改為鳳姓。經過乾餘年的融合,改變了原來少數.睡族的生活習慣,已經漢化了。此說在“祠山神會”中得到印證。鳳姓祀神用羊而不用豬,連民間在會期也禁食豬肉,並以羊肉宴客。而同時過祠山會的唐、倪二姓,在祭堂里除“祠山大帝”前的供桌上不用豬肉外,配祭的“南壇”、“五顯”、“五太子"神前,都用牲豬為祭品,民間過會更是宰豬設宴,不用羊肉。如此截然不同的對比,清楚地說明了鳳姓人不同於當地人。最合理的解釋就是鳳姓人原為北方的遊牧民族,借“祠山神會”的民間宗教活動,保存了遠祖食用羊肉的生活民習慣。

“祠山神會”早已成為過去,但是它留下來的祭祀方式、擺祭內容和其他活動,卻是研究當地歷史的政治、經濟、文化、民俗等方面的有益資料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