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骨魚類(化石)

真骨魚類(化石)

正文

真骨魚類是硬骨魚綱(Osteichthyes) 輻鰭亞綱(Actinoptery-GII)中最進步的一個次綱。 共有40餘目,歸入9個超目,現生種類極多。但保存為化石的僅有相對不多的種類,有一部分是早已絕滅的。
薄鱗魚超目 原始的已絕滅的化石魚類。三疊紀僅發現過類似薄鱗魚類的鱗片和碎片,化石主要出現於晚侏羅世到晚白堊世。Leptolepis魚體中等大小,體側扁,上頜骨彎曲,2塊輔上頜骨、下頜突伸,齒骨冠狀突高,口緣有細齒,背鰭與腹鰭位置相對,臀鰭基短。產自歐洲、北美、非洲等地的侏羅紀、白堊紀地層。Anaethalion產自歐洲晚侏羅世到早白堊世以及中國內蒙古的晚侏羅世,中國浙江晚侏羅世的富春江魚,早白堊世的秉氏魚也都屬於薄鱗魚科。
海鰱超目 較原始的,結構上接近全骨魚類的海水魚類。體紡錘形,圓或側扁、沒有過分高或長的體形。上頜骨短寬、具輔上頜骨,上頜骨很少被口裂排除、齒骨具冠狀突,副蝶骨延伸至接近腦顱後面,無基翼突,上、下頜骨、副蝶骨、內翼骨均有牙齒,大部分魚的喉板退化,體形側扁的魚有喉板,鰓條骨很多,上神經棘完全、尾骨骼有2~3個末端尾椎。第一末端尾椎接 2個尾下骨,第二末端尾椎接2~5個尾下骨,尾神經骨游離,17個分叉尾鰭條,圓鱗。海鰱超目的化石最早發現於晚侏羅世,但未被描述,它的大部分化石發現於晚白堊世。海鰱目有兩個很不相同的亞目:海鰱亞目(Elopoidei)和帯亞目(Albuloidei)。前者保留了更多的原始特徵,如產自摩洛哥晚白堊世的槽鱗魚Holcalepis。Albula屬帯亞目。它的方骨與下頜骨關節的位置在側篩骨之前,副蝶骨腹面有齒。英國、法國、比利時和北非的晚始新世地層中都發現過這類化石。
鯡超目 魚體中等大小,習性不同的海生魚類。體側扁、通常口端位,大部分魚的上頜有兩塊輔上頜骨,齒骨冠狀突高,口緣有牙,腹部突起,具腹棱鱗和背棱鱗,或僅有腹棱鱗,尾鰭分叉。副鱭魚科最早發現於晚侏羅世。副鱭魚Paraclupea,體短紡錘形,最大體高在背鰭起點。眶上感覺溝終止於頂骨前,副蝶骨有基翼突,口裂大,傾斜,3塊輔上頜骨,前上頜骨與上頜骨組成口緣、齒骨冠狀突高,口緣有細牙,背鰭位置與腹鰭相對,胸鰭位高,腹鰭小,臀鰭基短,尾鰭深分叉,具背棱鱗、腹棱鱗和尾棱鱗。產自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的晚侏羅世地層,雙棱鯡(Diplomystus)體形高,背棱鱗寬大於長,其後緣呈梳狀。產自北美綠河頁岩、中國渤海沿岸始新世地層,英國、蘇聯北高加索也有分布。
鯡科出現於早白堊世,至第三紀最盛,艾氏魚,體呈紡錘形,下頜不大突出,口裂不大傾斜,背棱鱗長大於寬,其後緣只有一中央脊齒,產於北美綠河頁岩,中國渤海沿岸、湖北等早第三紀地層。
骨舌魚超目 結構上接近全骨類。它們保留了頜懸器和肩帶上的原始特徵,是真骨魚類的早期分支。包括一些體形大小不同的淡水魚類,這個超目只有少數殘存現生種類生活在南半球的幾個大陸上。骨舌魚類口的咀嚼器主要在副蝶骨,舌內骨和基舌骨之間。副蝶骨、舌內骨和翼骨上牙齒髮育,上頜骨與前上頜骨固定一起,限制了上頜的活動。尾下骨由於癒合使數目減少,骨舌魚超目化石發現不多,最早發現於晚侏羅世淡水沉積中。主要化石有產自亞洲東北部晚侏羅世的狼鰭魚 (Lycoptera)、中國東北部白堊紀的似狼鰭魚 (Plesiolycoptera)、四川早第三紀的中華骨舌魚(Sinoglossus),湖北、江蘇等地也有發現,加拿大中始新世的舌齒魚(Eohiodon),印度、北美、澳大利亞等地的淡水沉積中也有此類化石,英國和剛果第三紀的(Brychaetus)是已知的唯一海相化石。
棘鰭超目 身體細長,食肉為主的海水和淡水魚類。上頜骨部分地或完全被口裂排除,無輔上頜骨,上眶骨消失,下眶骨變小。
Enchodontoidei亞目最早發現於晚白堊世,如魚體趨於短高的Enchodus和Eurypholis。中國東北晚白堊世吉林魚(Jilingichthys)和松花魚(Sungarichthys)以及延邊地區早白堊世的滿洲魚(Manchurichthys)。Argentina為深海魚類,西歐漸新世和早中新世地層中發現其耳石化石,與其相似的化石屬Proargentina產自蘇聯早第三紀地層。
骨鰾超目 包括一些結構上進步,習性不同,世界性與分布的淡水魚類。這類魚口緣有牙或無牙,口緣無齒的則有咽喉齒,具韋氏器。如鯉科口緣無齒具咽喉齒,最早出現於始新世,中國第三系地層中有極豐富的鯉科化石,咽齒化石更為常見,且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著名產地有山東山旺中新世地層和山西榆社上新世地層,科的特徵與鯉科顯著不同,口緣有牙無咽喉齒,最早出現於始新世,通常容易保存為化石的是其胸鰭的棘或背鰭棘,鰭棘邊緣具鋸齒。中國山東始新世、湖南始新-漸新世,山西、四川、黑龍江更新世地層內均有分布。
副棘鰭超目 生活於淡水或海水中的食肉魚類,鰓條骨不超過6個、上、下咽鰓骨上有齒,胸鰭胸位、喉位或頰位,有的有櫛鱗,此類化石主要在第三紀。
鮭鱸目(Percopsiforms) 分布在北美中始新世的淡水沉積中,如Trichophanes,它的下眶骨、淚骨、前鰓蓋骨的上下支外緣及鰓蓋骨後緣均有棘刺,與鮭鱸目有關的唯一的白堊紀深海代表Sphenocephalus有5個背棘,5個臀鰭棘。
鱈形目(Gadiformes) 在第三紀地層中很豐富,但多為鱗片和耳石,最早化石發現在古新世。產自英國早始新世的Rhinocephalus下頜超過上頜、口緣牙齒長,前上頜骨有小的上升突,上頜骨擴大,無輔上頜骨,角舌骨長、細、無孔,匙骨後端有一棘突。軀幹和鰭沒有保存。
棘鰭超目 包括一些形狀、習性非常不同的魚類。生活於鹹水或海岸。此類魚的上頜突伸,前上頜骨有上升突,關節突和側突及上、下咽鰓骨有牙、大部分魚的遠端角舌骨有一個大孔,頭骨上鰓蓋上經常有棘刺,胸鰭位置高,大部分魚的腹鰭都有一個棘和5個分節鰭條。除長體形和生活於淡水的魚類外,脊椎通常有24個,尾鰭條15個,較原始成員有17個。櫛鱗。
棘鰭類最早發現在白堊紀,如歐洲晚白堊世的古金眼鯛(Berycopsis),背鰭臀鰭長,背鰭有4~11個鰭棘,臀鰭有3~4個鰭棘,腹鰭胸位或亞胸位,頭長、上枕骨高、鰓蓋部分完全被鱗片覆蓋,櫛鱗。Hoplopterys晚白堊世,頭骨表面有裝飾、前鰓蓋骨無棘,外翼骨有牙。
棘鰭類中大部分魚類都歸入鱸形。此目原始特徵已不再保留,眶蝶骨消失,腹鰭數目減少。最早知道的鱸形目化石產自瑞典晚古新世,但保存很差且不完整,鱸形目化石廣泛分布在第三紀,例如洞庭鱖(Tungtingichthys),魚體小,梭形、口緣由前上頜骨組成,齒骨長,無冠狀突,口緣有牙齒,前鰓骨後緣有鋸齒,背鰭位置與腹鰭相對,背鰭常分為棘鰭和軟鰭兩部分,尾鰭分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