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80後文學掌門人張悅然傾情打造質樸又妖嬈、沉靜且激揚、優雅而尖銳、從容卻劇烈、又天真又滄桑的“鯉NEWRITING”主題書。
內容簡介
曖昧的情愫總是存在於我們的血管里,給她一點空間,她就兀自悄悄滋長。她帶給感情更多距離,更多想像,更多欲言又止的空間。這期張悅然將帶領我們討論,如何用曖昧去丈量從我到你的距離究竟有多遠,那份節制,那份止步不前,又是因為什麼。
時至今日,曖昧的詞義已經發生改變,香港可算將現代曖昧演繹之極致的典範,不信想想王家衛電影裡晃動的2046字牌,以及《花樣年華》里旗袍下躊躇的高跟鞋。《鯉》將帶我們潛入香港最曖昧的角落,採訪最懂得這份曖昧的人。香港中文大學博士葛亮,帶我們回到上世紀40年代,看看那時在港大念書的張愛玲對於香港的曖昧,是如何體會又是怎樣詮釋的。香港詩人及攝影師廖偉棠告訴我們,香港的那些年輕的藝術工作者是如何在曖昧的空氣里生活並創作的。還有著名詞人林夕的獨家專訪,看這位“最懂曖昧的人”如何袒露心扉,而他用“從未熱戀已相戀”來解釋“曖昧”,可謂精準至極。
星座專家鬧鬧、裝幀設計師友雅、青年導演程亮、書評人btr對曖昧也各有一番獨到的見解。我們為什麼而曖昧,我們是否對心靈之間的距離產生了畏懼感?
在新增的隨筆欄目里,張悅然則用一篇《自殘》講述了自己從童年以來最隱秘的習慣,以此尋找自己,洞見靈魂。 路內、周嘉寧、蘇德繼續奉上他們的最新短篇小說,卡波特的短篇小說絲毫不遜於他的《蒂凡尼的早餐》。還有初次登場的比目魚和木偶,編者卻有信心他們的小說會給大家帶來驚喜。
值得一提的是,《鯉·曖昧》在有些專題之前,特意增添了張悅然和周嘉寧兩位編者的對話作為開篇,表達了她們對這個專題的個人看法,以及她們在策劃這個專題中的所想所思,使讀者有一種現場感,充滿沙龍氣氛。這種沙龍對話的形式將在以後的期目中得到延續。
作者簡介
張悅然, 山東濟南人,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系。
從14歲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先後在《收穫》、《人民文學》、《芙蓉》、《花城》、《小說界》、《上海文學》等重要文學期刊發表作品。2001年獲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2003年在新加坡獲得第五屆“新加坡大專文學獎”第二名,同年獲得《上海文學》“文學新人大獎賽”二等獎。2004年獲第三屆“華語傳媒大獎”最具潛力新人獎。2005年獲得春天文學獎。最新長篇小說《誓鳥》被評選為“2006年中國小說排行榜”最佳長篇小說。已出版作品有:短篇小說集《葵花走失在1890》、《十愛》。長篇小說《櫻桃之遠》、《水仙已乘鯉魚去》、《誓鳥》,圖文小說集《紅鞋》等,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青年作家之一。
目錄
0楔子
卷首語
1沙龍
我城只不過是你城吧
唔番屋企
浮華暫借問
嬉戲唱遊到下世紀
餘音繞樑,直指本心
婆羅門女的一淚一悟
櫻花依舊笑春風
2角色
情書
尺牘情挑
把愛情都獻給墨水
3鏡子
4星相
地窖里的鼴鼠
5小電影
你,你……攝影
6態度
從我到你的距離有多遠
曖昧問卷
見字如見心
她們都老了嗎,她們在哪裡呀
曼波女郎
7隨筆
自殘
薄荷,玫瑰,冠蘭,西紅柿
8小說
貓在一九七九年失蹤
無人會跳華爾茲
聶隱娘
愛樹林的人
戒·子
壞腦袋
關上最後一扇門
書摘插圖
1沙龍
我城只不過是你城吧
張悅然:自西西開始,香港作家一直很習慣地把香港稱為“我城”,他們對於這一塊小小而嘈雜的土地,有著強烈的歸屬感。西西還寫過《浮城》,黃碧雲又有《失城》,潘國靈還有《傷城》。他們需要不斷確認,“這是我的城”,然而他們又不斷地懷疑,“這已經不是我的城”。這實在因為香港太斑駁混雜。城市看起來密密匝匝,置身其中你忽然又會覺得空空闊闊。
周嘉寧:我們這代人其實是被香港文化薰陶著長大的,我現在還記得小時候每個周末看周潤發電影時的那種激動,以及那時候的掛曆上全部都是張曼玉的大頭像,甚至還有《香港製造》裡面李燦森小腿上的那個文身也記得。更不用說從小到大耳熟能詳的那些香港情歌了。我們那時候也都是電台情歌的忠實擁護者,會守在收音機旁邊,聽到好聽的歌就立刻錄下來。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我們周圍的朋友對香港的作家卻都很不熟悉,少數在讀的大概也就只是黃碧雲和西西,對香港的藝術家就更是知之甚少。從這一點上來說,我挺認同廖偉棠的觀點,他們並沒有那么在乎“分量”,而他們又固守一個“我城”的概念,他們無所謂大陸的出版市場,在這樣一個喧囂繁華的城市,卻有一顆絕對耐得住寂寞的心靈。我們這期約來黃碧雲的一篇隨筆,她現在常在西班牙學習弗朗明哥舞蹈,在她的隨筆里也提起她的舞蹈經歷,這種對某些“沉重”的無所謂態度,令我喜歡。
張悅然:香港在兩種文化的碰撞之下,產生一種曖昧的氣質,像一塊懸浮在空中的雲,易揮發,卻難沉澱,沒有依畔。它是生動的,有血肉,但沒有骨頭。而且它有一種亦莊亦諧的氣質。早年看香港電影和電視劇,真的是有過笑著流淚的體驗。昂貴的和低劣的永遠隔街相望。你會覺得香港是特別輕靈而百變的。這是它的性感所在。像一簇一簇的小火焰,親近得熱烈,所以很容易把你點燃。
周嘉寧:對啊,你不是最近還在看《珠光寶氣》嘛,TvB也真是讓我們無法割捨過。
張悅然:小時候看過很多TvB的電視劇。只覺得像個萬花筒,愛欲情仇,市井與豪門,什麼都有。有一種俗氣所散發的芬芳。
周嘉寧:前兩年我在上海看過一場my little airport的小型演唱會,在話劇中心的小劇場裡,牽著一隻黃鴨子氣球的Nico在那兒靦腆地唱歌,很像是在自我玩樂。這種小清新風格現在也從香港到了我們這兒。btr在上海一場魔岩三傑的演唱會以後寫過這樣一段話:“我寧願聽My LittleAirport,聽他們自嘲地唱出生命里微小的苦;寧願聽旺福,聽他們白痴地唱出生活中沒來由亦無須理由的簡單快樂;寧願聽T1izzy Bac,聽她們牢騷般唱出日常生活里糾結的沒有出路的怨。我更願意回到地面,聽那些更真實的聲音,聽渺小自我的竊竊私語。至於吶喊,至於理想主義,就讓它們留在遙遠的記憶里吧,記憶沒問題。”而香港就是這樣的,香港具有培育曖昧情歌的土壤,卻絕不可能像北京一樣滋生出那么多的搖滾憤怒青年。
張悅然:對,這就是廖偉棠的觀點,香港的藝術家們不太清楚自己要往哪裡去,他們也不在乎。
周嘉寧:所以我們說這是一塊曖昧地帶,模糊,混雜。
唔番屋企
香港的曖昧,其實是一種“無所謂”,暖昧起來,“無所謂”又是“有所謂”,香港永遠是那么若即若離。
“番屋企”是粵語,就是“回家”的意思,我在香港零星和一些樂隊合作排練的經歷里,經常聽到這句話:“我要番屋企食飯了,今晚阿媽煲了湯。”說話的是一個朋克女鼓手,或者一個畫了黑眼圈的哥特吉他手。這種場景錯置令我來自北京的朋友受不了,這些承載著叛逆符號的香港“80後”青年竟然都是乖乖仔,當在他們眼中是“波希米亞詩人”的我也說,“我也要番屋企食飯”,大家就崩潰了。
其實大陸對於香港的文化一直以來都是有誤解的,對香港的通俗文化過分錯愛,對於香港的嚴肅文化又常常忽視。面對這種誤解,香港也並不採取主動的姿態,只是默默選擇了“唔番屋企”。從未必認同到不苟同、從學習到疏離、從爭取地位(在大陸等級意識強烈的文藝圈子中)到無所謂,香港文化的獨立面孔漸漸清晰起來,雖然因此獲得的誤解也更大起來。
有過一次有趣的誤會,2007年秋是香港地下樂隊“盒子”成立20周年,他們推出新音樂劇《藍鬍子城堡》加20周年紀念專輯。為此,他們分別約了我和顏峻寫點東西,因為我們都聽過盒子。顏峻和我是好友,興趣點分分合合,在精神上倒常常殊途同歸。但沒想到文章出來,觀點差異頗大。
2001年我去北京生活,隨身就帶了一張盒子的《番屋企》,一個人住在十里堡農民日報社中租來的小屋裡,龔志成的手風琴和彼得小話的呢喃常常是從黃昏響起,孤寂、荒蕪,和窗外的暮色一起沉入夜。當時,還沒想“番屋企”,北京狂亂的魅力正枝繁葉茂地展開,還沒有聞到成熟或者腐爛的意味。
《番屋企》是香港地下音樂發展史上一張重要的唱片,作者盒子是個組合奇怪的樂隊,雖然只有兩個人,涉及的範圍卻如三頭六臂,在香港這樣的樂隊——以及這樣的“文化單位”有很多,最著名的是“進念二十面體”,他們曾經是地下的,回歸之後卻因為其政治色彩日益變成“顯學”,因此也脫離了我的興趣範圍。
顏峻就住在和我住處一條馬路之隔的晨光家園,我記得我給他聽過盒子《番屋企》,我當時還在沉迷tom waits,他已經遠離。2007年了,“都2007年了,我仍然不知道盒子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顏峻在他寫的關於盒子的文章中說。
不知道從哪裡來無所謂,但為什麼要知道到哪裡去呢?這是我和顏峻最大的分歧,也許也是香港和北京的分歧——雖然我從不認為自己代表了香港,顏峻也不認為自己代表北京。就說現在,北京現在太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了,北京藝術、音樂也太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了,我的北京藝術朋友也太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了。老實說,這讓我感到沒意思。
在作為專業藝術家的北京看來,香港藝術和藝術家都像玩票似的,他們不知道經營自己,在國際藝術圈上基本沒有地位,作品沒規模,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當然客觀地說也許是因為香港的經濟環境造成,作為藝術家你餓不死也不可能發達,你需要一份正式工作維持生計,這使你不能孤注一擲地玩狠的——玩狠的也沒有用,沒人當回事。
這樣無意造就了香港藝術的自由滋生狀態,不容否認,這種狀態滋生了大量不成熟者甚至稗類,但也讓部分優秀者能清醒、獨立地生長,不去計較一個純粹的藝術圈子內的競爭、比較。在地下音樂界這樣的名字有黑鳥、盒子、Huh?!噪音合作社等,黑鳥和噪音合作社自不待言,它們的意義在廣義的政治、異議文化上,盒子和Huh?!則只在自己的脈絡上尋找自己的意義。
尤其是盒子——龔志成和彼得小話,音樂在他們的生長中只是盒子之一面,他們的每次演出都為這盒子增加奇異的一面。龔志成有美國學院派實驗音樂背景,彼得小話更有趣,他還是一個童話作家、插畫家、詩人和演員,這些各領域的養分混雜在盒子的音樂中,長出的不是純粹以音樂辨識的音樂。當然這種無心插柳的培育方式也產生無數歧義,像這次《藍鬍子城堡》的音樂便過分受制於劇場演出,編制上幾個高手如李端嫻、周展彤和張以式的加入,反而削弱了龔志成和彼得小話兩人單純結合產生的寂寥張力,也造成一個口味更刁的聽眾,比如顏峻,感覺“這些樂手,對我來說是有點太像棚蟲”。龔志成和彼得小話心有靈犀一拍即合,但其他樂手的音樂思想和彼得小話明顯有隔,彼得小話也不在香港生活多年,他們的合作所以顯得機械。
好吧,讓我們離開盒子,回到原來的論述上來。香港藝術的無人關心,既造成香港藝術家的刻意低調和退守性格,也培養了少數人的內秀、堅決。前者在香港藝術中顯見,香港藝術家常常先把自己打上一耙,自嘲藝術,那樣所謂的公眾就沒法笑話我們的藝術了:香港藝術一直反對宏大敘事,避之猶恐不及,反覆強調藝術也是平凡的,大家玩玩罷了。的確也有人培養出了娛樂智慧,和公眾以空斗空,最後落得一聲冷笑。實際上他們內心都很認真,娛樂只是無奈的面具,像以前的軟硬天師、近期的詹瑞文都是如此。
許多優秀的人,在香港的冷漠空氣中,竟然養成了一種“死便埋我!”的氣概:這是一種痛快、豁達,當然也是經歷無奈和掙扎之後的決絕。這樣的人,很少,但按比例來說,不會比北京少。他們很多都是一個領域的先鋒,就音樂來說吧,比如說做劇場音樂、Low-fi即興音樂,現在參加抗議民謠組合“迷你噪音”的陳偉發;曾經和劉以達組香港最早的電子樂隊的、現在做極簡音樂的Simon Ho;前面提過的黑鳥,他們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創作政治朋克音樂,現在則在基層從事文化抗爭,他們追尋的意義,早已超出了“藝術”的狹隘範圍。
如果走到了這一步,“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都無所謂,“番屋企還是唔番屋企”也無所謂,這是一條只有自己知道的不歸路,既無掌聲也無笑罵,說不定有一天走到一個誰也意料不到的地方,即使有90%的可能消隱路上永遠湮沒無聞,也無所謂了。
當然這也是“絕望”的,就以我熟悉的香港文學為例,小說方面,年老的劉以鬯,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寫了大量實驗性極強的小說,前衛性大大超越其同代大陸小說家。1999年法國新小說大師阿倫·羅伯格利耶訪港,專門去拜訪他,像這樣一個重要的作家在大陸幾乎是沒人知道的——少數知道的,也是因為留意到王家衛《花樣年華》中引用了多句劉以鬯小說《對倒》的文字而已。比劉以鬯年輕一點的西西、更年輕的黃碧雲、董啟章,在港台和海外影響都很大,著作甚豐,卻至今也沒有一個內地出版社出版他們的作品。至於詩歌方面,有一個非常前衛的詩人蔡炎培,20世紀60年代就寫了大量尖銳且沉重的詩篇,90年代被提名過諾貝爾文學獎,同時代大陸能與之比較的也僅有一個昌耀而已,香港讀詩寫詩的人中知道昌耀的肯定不下百人,大陸知道蔡炎培、讀過蔡炎培的有幾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