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書籍《鯉•曖昧》重新解剖曖昧的文化核心,曖昧文化的起源地在東方,含蓄,留白。值得一提的是,《鯉•曖昧》在有些專題之前,特意增添了張悅然和周嘉寧兩位編者的對話作為開篇,表達了她們對這個專題的個人看法,以及她們在策劃這個專題中的所想所思,使讀者有一種現場感,充滿沙龍氣氛。書名:《鯉·曖昧》
出版社: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文藝出版社
頁碼:204 頁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39930985
條形碼:9787539930985
包裝版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中文:中文
書籍簡介
曖昧的情愫總是存在於我們的血管里,給她一點空間,她就兀自悄悄滋長。她帶給感情更多距離,更多想像,更多欲言又止的空間。這期張悅然將帶領我們討論,如何用曖昧去丈量從我到你的距離究竟有多遠,那份節制,那份止步不前,又是因為什麼。
時至今日,曖昧的詞義已經發生改變,香港可算將現代曖昧演繹之極致的典範,不信想想王家衛電影裡晃動的2046字牌,以及《花樣年華》里旗袍下躊躇的高跟鞋。《鯉》將帶我們潛入香港最曖昧的角落,採訪最懂得這份曖昧的人。香港中文大學博士葛亮,帶我們回到上世紀40年代,看看那時在港大念書的張愛玲對於香港的曖昧,是如何體會又是怎樣詮釋的。香港詩人及攝影師廖偉棠告訴我們,香港的那些年輕的藝術工作者是如何在曖昧的空氣里生活並創作的。還有著名詞人林夕的獨家專訪,看這位“最懂曖昧的人”如何袒露心扉,而他用“從未熱戀已相戀”來解釋“曖昧”,可謂精準至極。
星座專家鬧鬧、裝幀設計師友雅、青年導演程亮、書評人btr對曖昧也各有一番獨到的見解。我們為什麼而曖昧,我們是否對心靈之間的距離產生了畏懼感?
在新增的隨筆欄目里,張悅然則用一篇《自殘》講述了自己從童年以來最隱秘的習慣,以此尋找自己,洞見靈魂。 路內、周嘉寧、蘇德繼續奉上他們的最新短篇小說,卡波特的短篇小說絲毫不遜於他的 《蒂凡尼的早餐》。還有初次登場的比目魚和木偶,編者卻有信心他們的小說會給大家帶來驚喜。
作品賞析
一)東方文化中的禪宗思想,用語大都曖昧迂迴,要的是一種餘音繞樑慢慢體味的意境。人們需要將自己長時間地拋置在其中,尋找和確認。智慧是靠領悟獲得的,而不是他人明確的指正。但它顯然是一種過於溫和緩慢的狀態,放在現今這個注重贏求不斷加速的世界,只能是一片遠僻的桃花源。我們已經習慣了接受明確的事物,運用他人的創作智慧,這樣可以讓我們很快拿到沉實的果子。
二)25歲之後,我好像確實不太能夠相信一見鍾情;如果出現第一次見面就充滿好感的局面,也一定是因為他的談吐足夠吸引我,言語足夠有趣,所以,很難在看到第一眼的時候就產生曖昧。而某男如果第一眼見到就讓我覺得他充滿曖昧的氣場,通常我會比較反感,或者牴觸。
三)我記得分手的那天,我們在市中心廣場上談了一個小時,身邊不停地有滑板少年嘩啦啦地駛過,女友的眼睛時不時地看他們。分手的理由正如她所說的,移情別戀。若太斤斤計較於這個,未免不夠大方,若追問下去,也無非是給自己添堵。我們在廣場上隨便聊了些天氣的問題,公關活動的問題,電梯的問題。之後,下起了暴雨,我替她截了一輛計程車,護送她上車,替她關上車門。她隔著雨水漣漣的車窗,小小地做了個再見的手勢,我在馬路邊已被雨水澆透。
作者簡介
張悅然, 山東濟南人,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系。從14歲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先後在《收穫》、《人民文學》、《芙蓉》、《花城》、《小說界》、《上海文學》等重要文學期刊發表作品。
2001年獲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2003年在新加坡獲得第五屆“新加坡大專文學獎”第二名,同年獲得《上海文學》“文學新人大獎賽”二等獎。2004年獲第三屆“華語傳媒大獎”最具潛力新人獎。2005年獲得春天文學獎。長篇小說《誓鳥》被評選為“2006年中國小說排行榜”最佳長篇小說。已出版作品有:短篇小說集《葵花走失在1890》、《十愛》。長篇小說《櫻桃之遠》、《水仙已乘鯉魚去》、《誓鳥》,圖文小說集《紅鞋》等,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青年作家之一。
目錄
0楔子
卷首語
1沙龍
我城只不過是你城吧
唔番屋企
浮華暫借問
嬉戲唱遊到下世紀
餘音繞樑,直指本心
婆羅門女的一淚一悟
櫻花依舊笑春風
2角色
情書
尺牘情挑
把愛情都獻給墨水
3鏡子
朝生暮死
4星相
地窖里的鼴鼠
5小電影
你,你……攝影
6態度
從我到你的距離有多遠
曖昧問卷
見字如見心
她們都老了嗎,她們在哪裡呀
曼波女郎
那些男孩教我的事
7隨筆
自殘
薄荷,玫瑰,冠蘭,西紅柿
8小說
鑽石天空
貓在一九七九年失蹤
無人會跳華爾茲
聶隱娘
愛樹林的人
戒·子
壞腦袋
關上最後一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