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與北京風土

魯迅與北京風土

鄧雲鄉先生以《魯迅日記》為綱,從風土、生活的角度記錄了魯迅在北京生活時期的真實情況,撫昔追今,因人寓景,可謂識小而見大。文筆簡潔、真誠,游曳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充滿濃郁的風土特色。讀之可從書中看到魯迅先生在琉璃廠訪書訪碑的形象、氣氛,懷想魯迅先生徜徉於北京城的情景,追思魯迅先生不同與“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另一種風采。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鄧雲鄉先生以《魯迅日記》為綱,從風土、生活的角度記錄了魯迅在北京生活時期的真實情況,撫昔追今,因人寓景,可謂識小而見大。文筆簡潔、真誠,游曳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充滿濃郁的風土特色。讀之可從書中看到魯迅

魯迅與北京風土 魯迅與北京風土

先生在琉璃廠訪書訪碑的形象、氣氛,懷想魯迅先生徜徉於北京城的情景,追思魯迅先生不同與“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另一種風采。

作者簡介

鄧雲鄉教授,學名鄧雲驤(1924.8.28----1999.2.9)山西省靈丘東河南鎮人。青少年時期,先後在北京西城中學、師範大學和私立中國大學求學。194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先後任教山西大同中學,天津中學。新中國成立後,在北京中央燃料工業部工作。1953年10月起,先後在蘇州電校與南京電校教書。1956年1月在上海電力學院教書,至1993年退休。

鄧雲鄉教授自幼受中國傳統文化薰陶,具有深厚文史功底。學識淵博,興趣廣泛,善於思考,勤於撰述。退休後,以其親身經歷的事件或與他有涉的人,或事緣為誘因,或描繪與時代生活息息相關的經濟、文化、民風民俗之變化,或明清以來文人文事鉤沉,探究眾說紛紜的歷史文化現象,潛心著書。著有:《燕山鄉土記》、《北京的風土》、《紅樓風俗譚》、《北京四合院》、《清代八股文》。還有散文集:《書情舊夢》、《秋水湖山》、《花鳥蟲魚》、《吾家祖屋》。

目錄

廠肆志略

從《北平箋譜》說起

琉璃廠氣氛

書肆雜談

書價雜談

碑帖鋪和古錢鋪

拓碑的藝術

南紙店

古玩及其他

琉璃廠外

廠甸風貌

廠甸遊覽路線

火神廟和古玩攤

廠甸的書攤

耍貨的精華

特殊的耍貨

吃食攤等等

茶座和人物

酒肆譚乘

酒肆題名錄

飯鋪、飯館、飯莊

“和記”和二葷鋪

走堂絕技

小酌名酒家

南味和鄉味

百年老店——廣和居

東西城飯莊子

大小番菜館

茶樓·名點

公園·嗓茗

茶座風光

堂會和請帖

旨酒嘉肴和冰

酒肆滄桑

別了,廣和居;別了,先生!

名勝散記

生活雜摭

後記

書摘與插圖

走堂絕技

飯館不論大小,要依靠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灶口上掌灶的師傅;一部分是堂口招待客人的師傅。這種小飯鋪,掌灶的師傅雖然都是一般手藝,而堂口上招待客人的跑堂,卻是十分值得稱述的。其驚人之處有二:一是看座的能力;二是報菜名算賬的能力。清代《道光都門紀略》一書中寫道:

走堂,市廛茶館酒肆,俗尚年輕,向客旁立,報菜名至數十種之多,字眼清楚,不亂話,不粘牙,後堂一喊,能令四座皆驚。

這是十九世紀早期的情況,到了二十世紀之初,情況略有變化,近人徐凌霄在《舊都百話》中記道:“番菜館裡豎在桌上的整分菜目單,雖極精雅;南菜館的掛在壁上的菜目價表,雖用玻璃框裝簧的像名人字畫一般,但在老飯館皆無所用之。因為菜的名目、樣數,都記在走堂的腦中,都掛在走堂的口中。”

大概是禮失而求諸野吧,後來稍微大一點的飯館都有了印刷的選單,都時興開單子點菜,那么這種能報菜名的人才,就只有從二葷鋪中去找了。這種小飯館的生意,不靠賣名酒、名菜大席面,全靠賣家常便飯贏利。到了吃飯的時候,行話叫做“飯口”上,那生意是十分忙碌的,一般店家,真也夠得上人頭濟濟,起滿坐滿的程度。客人來了,首先全靠跑堂的夥計調動座位,絕不會讓顧客站著等座,他總能有辦法給你拆兌一個地方。客人落坐,先揩桌面,後擺調羹、筷子,動作迅速、麻利,然後動問:“您幾位?吃點什麼?喝酒不喝?”等等套話,然後報菜名點菜。一個人也好,三五個人也好,點好菜之後,高聲報到菜口上,按所喊配料、燒菜,直到酒、菜、飯樣樣端上來,從來不開什麼單子,不拿什麼牌子、籌碼等等,多少張桌子,多少位客人,多少樣菜品,他都能記得清清楚楚,生意再忙,也不會弄錯。某張桌子,什麼菜上來了,什麼菜沒上來,隨時都會注意到。如果催快一些,或某張桌子某個菜提前,他會馬上高喊:“某某菜馬前!”最後一個菜端上來,會自動告訴顧客:“齊啦——您哪!”再問一句:“您還添點什麼?”真是手快、眼快、嘴快、腿快,頭腦清醒,記憶驚人,態度從容,動作迅速,所謂“靜若處子,動若脫兔”,靜中觀察,簡直令人驚嘆不已。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