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襄公

魯襄公

魯襄公〈前575年─前542年〉姓姬,名午,春秋時代魯國的第二十二代君主,魯成公之子,於魯成公十六年〈公元前575年〉誕生。

人物簡介

魯襄公〈前575年─前542年〉姓姬,名午,春秋時代魯國的第二十二代君主魯成公之子,於魯成公十六年〈公元前575年〉誕生。
魯成公十八年〈公元前573年〉,其父魯成公姬黑肱往生,由四歲的姬午君主之位,是為魯襄公。襄公還是以三朝元老季孫行父為丞相,也保持魯國的相對穩定。魯襄公五年〈公元前568年〉,一代名臣季孫行父往生,行父要以薄葬來進行下葬儀式,這時魯襄公很感動的稱讚的說行父是個廉吏,於是襄公給行父的諡號為“文”。
魯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2年〉,魯襄公向晉平公祝賀。魯襄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42年〉姬午往生,由太子姬野即位。
前任:
魯成公
前575年-前542年
繼任:
姬野

史書記載

《史記魯周公世家》:
十八年,成公卒,子午立,是為襄公。是時襄公三歲也。
襄公元年,晉立悼公。往年冬,晉欒書弒其君厲公。四年,襄公朝晉。
五年,季文子卒。家無衣帛之妾,廄無食粟之馬,府無金玉,以相三君。君子曰:“季文子廉忠矣。”
九年,與晉伐鄭。晉悼公冠襄公於衛,季武子從,相行禮。
十一年,三桓氏分為三軍。
十二年,朝晉。十六年,晉平公即位。二十一年,朝晉平公。
二十二年,孔丘生。
二十五年,齊崔杼弒其君莊公,立其弟景公。
二十九年,吳延陵季子使魯,問周樂,盡知其意,魯人敬焉。

在位期間諸侯年表

前572 己丑 周簡王14年 魯襄公元年 秦景公五年 陳成公27年 蔡景侯20年 鄭成公13年
宋平公四年 楚共王19年 齊靈公十年 晉悼公元年 燕武公二年 衛獻公五年
曹成公元年 杞桓公65年 吳壽夢15年
前571 庚寅 周靈王元年 魯襄公二年 秦景公六年 陳成公28年 蔡景侯21年 鄭成公14年
宋平公五年 楚共王20年 齊靈公11年 晉悼公二年 燕武公三年 衛獻公六年
曹成公元年 杞桓公66年 吳壽夢16年
前570 辛卯 周靈王二年 魯襄公三年 秦景公七年 陳成公29年 蔡景侯22年 鄭僖公元年
宋平公六年 楚共王21年 齊靈公12年 晉悼公三年 燕武公四年 衛獻公七年
曹成公元年 杞桓公67年 吳壽夢17年
前569 壬辰 周靈王三年 魯襄公四年 秦景公八年 陳成公30年 蔡景侯23年 鄭僖公二年
宋平公七年 楚共王22年 齊靈公13年 晉悼公四年 燕武公五年 衛獻公八年
曹成公元年 杞桓公68年 吳壽夢18年
前568 癸巳 周靈王四年 魯襄公五年 秦景公九年 陳哀公元年 蔡景侯24年 鄭僖公三年
宋平公八年 楚共王23年 齊靈公14年 晉悼公五年 燕武公六年 衛獻公九年
曹成公元年 杞桓公69年 吳壽夢19年
前567 甲午 周靈王五年 魯襄公六年 秦景公十年 陳哀公二年 蔡景侯25年 鄭僖公四年
宋平公九年 楚共王24年 齊靈公15年 晉悼公六年 燕武公七年 衛獻公十年
曹成公11年 杞桓公70年 吳壽夢20年
前566 乙未 周靈王六年 魯襄公七年 秦景公11年 陳哀公三年 蔡景侯26年 鄭僖公五年
宋平公十年 楚共王25年 齊靈公16年 晉悼公七年 燕武公八年 衛獻公11年
曹成公12年 杞孝公元年 吳壽夢21年
前565 丙申 周靈王七年 魯襄公八年 秦景公12年 陳哀公四年 蔡景侯27年 鄭簡公元年
宋平公11年 楚共王26年 齊靈公17年 晉悼公八年 燕武公九年 衛獻公12年
曹成公13年 杞孝公二年 吳壽夢22年
前564 丁酉 周靈王八年 魯襄公九年 秦景公13年 陳哀公五年 蔡景侯28年 鄭簡公二年
宋平公12年 楚共王27年 齊靈公18年 晉悼公九年 燕武公十年 衛獻公13年
曹成公14年 杞孝公三年 吳壽夢23年
前563 戊戌 周靈王九年 魯襄公十年 秦景公14年 陳哀公六年 蔡景侯29年 鄭簡公三年
宋平公13年 楚共王28年 齊靈公19年 晉悼公十年 燕武公11年 衛獻公14年
曹成公15年 杞孝公四年 吳壽夢24年
前562 己亥 周靈王十年 魯襄公11年 秦景公15年 陳哀公七年 蔡景侯30年 鄭簡公四年
宋平公14年 楚共王29年 齊靈公20年 晉悼公11年 燕武公12年 衛獻公15年
曹成公16年 杞孝公五年 吳壽夢25年
前561 庚子 周靈王11年 魯襄公12年 秦景公16年 陳哀公八年 蔡景侯31年 鄭簡公五年
宋平公15年 楚共王30年 齊靈公21年 晉悼公12年 燕武公13年 衛獻公16年
曹成公17年 杞孝公六年 吳壽夢26年
前560 辛丑 周靈王12年 魯襄公13年 秦景公17年 陳哀公九年 蔡景侯32年 鄭簡公六年
宋平公16年 楚共王31年 齊靈公22年 晉悼公13年 燕武公14年 衛獻公17年
曹成公18年 杞孝公七年 吳諸樊元年
前559 壬寅 周靈王13年 魯襄公14年 秦景公18年 陳哀公十年 蔡景侯33年 鄭簡公七年
宋平公17年 楚康王元年 齊靈公23年 晉悼公14年 燕武公15年 衛獻公18年
曹成公19年 杞孝公八年 吳諸樊二年
前558 癸卯 周靈王14年 魯襄公15年 秦景公19年 陳哀公11年 蔡景侯34年 鄭簡公八年
宋平公18年 楚康王二年 齊靈公24年 晉悼公15年 燕武公16年 衛殤公元年
曹成公20年 杞孝公九年 吳諸樊三年
前557 甲辰 周靈王15年 魯襄公16年 秦景公20年 陳哀公12年 蔡景侯35年 鄭簡公九年
宋平公19年 楚康王三年 齊靈公25年 晉平公元年 燕武公17年 衛殤公二年
曹成公21年 杞孝公十年 吳諸樊四年
前556 乙巳 周靈王16年 魯襄公17年 秦景公21年 陳哀公13年 蔡景侯36年 鄭簡公十年
宋平公20年 楚康王四年 齊靈公26年 晉平公二年 燕武公18年 衛殤公三年
曹成公22年 杞孝公11年 吳諸樊五年
前555 丙午 周靈王17年 魯襄公18年 秦景公22年 陳哀公14年 蔡景侯37年 鄭簡公11年
宋平公21年 楚康王五年 齊靈公27年 晉平公三年 燕武公19年 衛殤公四年
曹成公23年 杞孝公12年 吳諸樊六年
前554 丁未 周靈王18年 魯襄公19年 秦景公23年 陳哀公15年 蔡景侯38年 鄭簡公12年
宋平公22年 楚康王六年 齊靈公28年 晉平公四年 燕文公元年 衛殤公五年
曹武公元年 杞孝公13年 吳諸樊七年
前553 戊申 周靈王19年 魯襄公20年 秦景公24年 陳哀公16年 蔡景侯39年 鄭簡公13年
宋平公23年 楚康王七年 齊莊公元年 晉平公五年 燕文公二年 衛殤公六年
曹武公二年 杞孝公14年 吳諸樊八年
前552 己酉 周靈王20年 魯襄公21年 秦景公25年 陳哀公17年 蔡景侯40年 鄭簡公14年
宋平公24年 楚康王八年 齊莊公二年 晉平公六年 燕文公三年 衛殤公七年
曹武公三年 杞孝公15年 吳諸樊九年
前551 庚戌 周靈王21年 魯襄公22年 秦景公26年 陳哀公18年 蔡景侯41年 鄭簡公15年
宋平公25年 楚康王九年 齊莊公三年 晉平公七年 燕文公四年 衛殤公八年
曹武公四年 杞孝公16年 吳諸樊十年
前550 辛亥 周靈王22年 魯襄公23年 秦景公27年 陳哀公19年 蔡景侯42年 鄭簡公16年
宋平公26年 楚康王十年 齊莊公四年 晉平公八年 燕文公五年 衛殤公九年
曹武公五年 杞孝公17年 吳諸樊11年
前549 壬子 周靈王23年 魯襄公24年 秦景公28年 陳哀公20年 蔡景侯43年 鄭簡公17年
宋平公27年 楚康王11年 齊莊公五年 晉平公九年 燕文公六年 衛殤公十年
曹武公六年 杞文公元年 吳諸樊12年
前548 癸丑 周靈王24年 魯襄公25年 秦景公29年 陳哀公21年 蔡景侯44年 鄭簡公18年
宋平公28年 楚康王12年 齊莊公六年 晉平公十年 燕懿公元年 衛殤公11年
曹武公七年 杞文公元年 吳諸樊13年
前547 甲寅 周靈王25年 魯襄公26年 秦景公30年 陳哀公22年 蔡景侯45年 鄭簡公19年
宋平公29年 楚康王13年 齊景公元年 晉平公11年 燕懿公二年 衛殤公12年
曹武公八年 杞文公元年 吳余祭元年
前546 乙卯 周靈王26年 魯襄公27年 秦景公31年 陳哀公23年 蔡景侯46年 鄭簡公20年
宋平公30年 楚康王14年 齊景公二年 晉平公12年 燕懿公三年 衛獻公31年
曹武公九年 杞文公元年 吳余祭二年
前545 丙辰 周靈王27年 魯襄公28年 秦景公32年 陳哀公24年 蔡景侯47年 鄭簡公21年
宋平公31年 楚康王15年 齊景公三年 晉平公13年 燕懿公四年 衛獻公32年
曹武公十年 杞文公元年 吳余祭三年
前544 丁巳 周景王元年 魯襄公29年 秦景公33年 陳哀公25年 蔡景侯48年 鄭簡公22年
宋平公32年 楚郟敖元年 齊景公四年 晉平公14年 燕簡公元年 衛獻公33年
曹武公11年 杞文公元年 吳余祭四年
前543 戊午 周景王二年 魯襄公30年 秦景公34年 陳哀公26年 蔡景侯49年 鄭簡公23年
宋平公33年 楚郟敖二年 齊景公五年 晉平公15年 燕簡公二年 衛襄公元年
曹武公12年 杞文公元年 吳夷昧元年
前542 己未 周景王三年 魯襄公31年 秦景公35年 陳哀公27年蔡靈侯元年鄭簡公24年
宋平公34年 楚郟敖三年 齊景公六年 晉平公16年 燕簡公三年 衛襄公二年
曹武公13年 杞文公元年 吳夷昧二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