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隱公不懼長途跋涉,屈尊來莒,於浮來山與莒子會盟。這裡面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總攬《春秋》路過記事可知。
春秋時期,魯莒兩國不睦。莒雖為子爵之國,但自恃有較強的軍事、外交優勢,經常魯國發生邊界摩擦。《左傳》所記載:“魯莒爭鄆久矣”就在這時。紀國娶魯公長女伯姬,兩國聯姻,關係密切。伯姬自幼天資聰慧,且勤奮好學,知書達禮,眼看著魯莒兩國長期對立,兩敗俱傷,多次忠言勸父,都不奏效。嫁與紀君後,夫妻恩愛,美滿和順,唯一使紀君不解的是,伯姬常獨自長嘆,一定有什麼不順心之事。經紀君再三追問,伯姬終於開口道出實情:“伯姬別魯,別無所掛,惟魯與莒不和,終遺大患,姬放不下心。”紀君聽罷,當即擊掌而笑:“我當什麼大事?不要多久,我定使魯莒釋怨結好。”同年冬季,紀子帛與莒子在密(今昌邑東南)會盟。《左傳》隱公二年記載:“冬,紀子帛、莒子盟於密,魯故也。”也就是說,這次兩國會盟的議題是:“由紀子調停魯國與莒國的緊張關係問題,莒子深知長期與毗鄰大國抗衡,不是良策,但是礙於面子,無法主動表白。此次紀子出面調停,也就順水推舟,把面子送給莒子。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之後,魯國也以同樣的心態,接收了紀君之勸,同意與莒國會盟修好,但是在會盟地點上,兩國遲遲達不成一致。先是兩國都堅持在自己的國都相會,互不相讓。後經紀子多次斡旋,魯國做出讓步,同意在兩國交界處的閔仲山(今沂源縣東里鄉院峪村附近)會盟。但莒子仍怕中了魯國的圈套,堅持要在莒地會盟。最後,魯公拗不過莒子,即於隱公八年(公元前七一五年)屈尊前往浮來。這裡既不是莒國的都城,又無魯國的軍事威脅。莒子在此地隆重接待了魯公,會盟成功。此後,魯、莒、紀等國維持了較好的關係,與其他鄰國的關係也相對穩定,因而莒附近諸國的貴族及國君避難時,常出奔莒國。如周莊王十一年,齊鮑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周莊王十三年冬十月譚子奔莒,周惠王十七年,魯公子慶父奔莒等,不贅述。
相關詞條
-
莒國
莒國(前1046年—前431年),周朝諸侯國,國君為己姓 。建國於公元前1046年,建國君主是己茲輿期。是山東東夷中最強的國家,顧棟高《春秋大事表》敘述...
簡介 周代史料空缺期 有史可查時期 國都 世系 -
春秋莒國
自魯隱公二年後,《春秋》經傳始見莒之事跡,至戰國楚簡王滅莒(時在公元前431年),209年間,莒國大事可述者甚多。茲僅就其與齊、魯兩大鄰國關係及參與中原...
簡介 各階段 -
莒
莒(jǔ) 地,商為姑幕國,春秋時期為莒國,漢代為城陽國,國君為己姓,建國於前1046年,建國君主是茲輿期。 齊桓公為公子時,曾到莒國避難,留下“勿忘在...
基本資料 古籍解釋 詳細解釋 地名釋義 勿忘在莒 -
會盟
會盟是古代諸侯間會面和結盟的儀式。春秋時代,一些較小的諸侯國為了抵禦大國侵略,聯合作戰,一些較大的國家利 用自己的實力和影響,脅迫其他小國加入自己的陣線...
秦趙會盟 葵丘會盟 踐土會盟 黃池會盟 徐州會盟 -
諸侯會盟
諸侯會盟,古代諸侯間會面和結盟的儀式。春秋時代,一些較小的諸侯國為了抵禦大國侵略,聯合作戰,一些較大的國家利 用自己的實力和影響,脅迫其他小國加入自己的...
簡介 史載記錄 古蹟 -
古莒國
東周時期由於“禮崩樂壞”,形成“春秋無義戰“的局面。莒國東夷文化由此卻得到舒展、發展的機遇。 陵陽河遺址出土的陶製大口尊上的“圖象文字”證明,早在700...
歷史沿革 相關典故 -
平丘會盟
平丘會盟,指前529年晉昭公以討伐魯國侵略邾國、莒國為名,召集諸侯在平丘(今河南新鄉封丘縣)舉行的會盟。 平丘會盟在形式上確認了晉國的霸主地位,但純粹形...
前期 會盟概況 詳細過程 歷史影響 -
戚城會盟
③魯襄公二年(前571年)七月,魯國的孟獻子和晉罌、宋華元、衛孫林父以及曹國、邾國的大夫在戚地會盟,共同研究征服鄭國之事。 ④魯襄公二年(前571年)冬...
簡介 概述 歷史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