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日格勒舞

魯日格勒舞

在內蒙古和黑龍江嫩江流域的達斡爾族聚居區,"魯日格勒"舞是對其民間舞的統稱,多為婦女表演的自娛性舞蹈。 "魯日格勒"漢語的意思為"燃燒"或者"興旺",達斡爾族語"魯日格勒"可以引申為"跳起來吧"。因為表演時邊舞邊喊"罕伯、罕伯",所以魯日格勒又有"罕伯舞"之稱。"魯日格勒"是達斡爾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舞。它因地而異,有"阿罕伯"、"郎突達貝"、"哈庫麥"、"哈根麥勒格"等幾種不同稱謂。也反映了達斡爾族民間舞蹈起源於民族先人在深山密林中圍著篝火生息勞作的早期狩獵時代。

簡介

內蒙古黑龍江嫩江流域的達斡爾族聚居區,"魯日格勒"舞是對其民間舞的統稱,多為婦女表演的自娛性舞蹈。 "魯日格勒"漢語的意思為"燃燒"或者"興旺",達斡爾族語"魯日格勒"可以引申為"跳起來吧"。因為表演時邊舞邊喊"罕伯、罕伯",所以魯日格勒又有"罕伯舞"之稱。"魯日格勒"是達斡爾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舞。它因地而異,有"阿罕伯"、"郎突達貝"、"哈庫麥"、"哈根麥勒格"等幾種不同稱謂。也反映了達斡爾族民間舞蹈起源於民族先人在深山密林中圍著篝火生息勞作的早期狩獵時代。

歷史溯源

魯日格勒是布特哈地區達斡爾人對民間舞蹈的稱謂。 魯日格勒舞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古代達斡爾在春意微透的夜裡聚集在村頭的草坪上,圍繞熊熊燃燒的篝火手舞足蹈,你呼我喚,於勞動之餘以舞蹈形式抒發心聲,調整精神,消除疲勞。由此可見,魯日格勒與達斡爾族人民的生產、生活、習俗有著密切的關係。
魯日格勒是古老的民族民間舞蹈。在達斡爾族供奉的神靈"霍列日·巴爾肯"匯集的17種神當中,就包括在布料上繪製的"耶松·扣克爾·瑪爾西朗--耶松·烏給爾·魯爾格楞"神像,意思是九個小伙子手舞,九個姑娘足蹈。可以看出魯日格勒是達斡爾人非常古老的文化內容,並且曾有魯日格勒舞神。在民間達斡爾族婦女們跳的魯日格勒,沒有雕琢、造作的成份,直率、充分地表現著人們的內在心境和審美情感,並都以群舞來昭示一種群體的共鳴、和諧與氣勢。

魯日格勒的特點

達斡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魯日格勒來源於達斡爾族的生產勞動與生活,因此,舞蹈中有採集、提水、捕魚、飛翔、禽獸斗鬧的內容及舞蹈形象。它以群舞的形式為主,多表現狩獵生活和勞動場面。
魯日格勒以呼號和歌唱來統一和協調眾人舞蹈的步伐、節奏,是歌與舞的一體化。跳魯日格勒時一般兩人為一組,眾人形成圓圈舞蹈。表演時上身和手臂的動作比較豐富,腳下以側滑步為基本步伐,舞蹈開始時先唱徐緩輕快的舞歌,舞者隨著歌聲輕柔地舞動起來,旁觀者可以隨時隨地加入隊伍起舞,舞蹈氣氛逐漸熱烈,節奏加快,舞者不斷穿插交換位置,舞蹈達到高潮時,同時發出"哲嘿哲""德乎達"等簡短風趣的呼號,腳上踏出有力的節拍。
對於魯日格勒舞蹈的程式,一般認為有三個階段。開始的時候以唱歌為主,曲調悠揚緩慢,委婉動聽,隨著歌曲的節奏滑步慢舞,繼而以舞為主,歌曲轉為歡快,舞步隨之加快。最後進入高潮時,歌唱變為"哲嘿哲"、"德乎達"、"哈莫、哈莫"等簡短有力、風趣動聽的呼號。對舞者一手叉腰,一隻手臂一收一伸地向上揮動,形成"對打"、"對擋"的架勢。這時另外一人及時上場,以同樣的舞姿插入其中,為對舞中處於弱勢者解圍。直到人們盡興,這一場舞蹈告一段落。

魯日格勒的分類

魯日格勒是達斡爾族民間舞蹈的總稱,從為舞蹈伴唱的歌曲、呼號和舞蹈動作看,達斡爾族民間舞蹈種類應當是很多的。如,有模仿布穀鳥體態的布穀鳥舞,有模仿熊和野豬動作的野獸搏鬥舞,有表現在山林間採集野菜野果的採集舞,有表現婦女照鏡子、梳頭的梳妝舞,有表現婦女勞動生活的提水舞、摘豆角舞,有表現青年男女交往的舞蹈等等。在達斡爾族的魯日格勒中也出現了類似歌舞劇的請"笊籬姑姑"舞神的歌舞活動。可能是由於每次人們相聚跳民間舞蹈時,各種舞蹈輪番出場展示,逐漸融合起來,以至於讓晚輩們很難把不同種類的舞蹈獨立分別出來。

哈庫麥勒--魯日格勒在黑龍江

達斡爾族是個精於騎射、擅長歌舞的民族。聚居在黑龍江省的達斡爾族的魯日格勒舞又稱"哈庫麥勒"。它一方面具有傳統狩獵歌舞的特徵,如從原始狩獵篝火歌舞中保留下來圓圈隊形、模仿走獸吼叫和飛禽鳴叫的呼號等內容,另一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如隊形有多種變化,演唱的新曲數量增多,歌舞內容更為廣泛,襯詞更加豐富和獨特等等。更值得一提的是,哈庫麥勒歌舞有了比較清晰的"三段式"表演程式,第一段"比歌"以歌為主,以舞為輔;第二段"賽舞",以舞為主,以歌為輔;第三段"打鬥",以打鬥為主,演員隨著高聲激昂的呼號,振臂揮向對方,彼此盤鏇打鬥在一起,最後決出勝負來結束歌舞表演。

魯日格勒的現狀

魯日格勒是達斡爾族很有代表意義的傳統文化娛樂活動,反映了達斡爾族早期狩豬生活的情景、早期舞神崇拜,表現了達斡爾族許多勞動、生活的情景和審美情感,包括有幾十種為舞蹈伴奏的歌曲、呼號。它是積澱著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民族民間文化項目,是達斡爾族民眾十分喜愛和珍重的民間集體文化活動。
1、廣泛的民眾基礎
達斡爾族是喜愛歌舞的民族,眾人聚到一起載歌載舞跳魯日格勒歷來是達斡爾人重要的文化娛樂活動。這種活動深受莫旗達斡爾族等各族民眾的喜愛,至今在民間仍然很盛行。在西瓦爾圖鎮的雙龍堡村、小庫莫爾村,村裡的達斡爾人在逢節日時,相聚在村公房或住房寬綽的人家跳魯日格勒,相鄰村的人們還互相邀請外村的人到自己村里參加舞會。莫旗的達斡爾中學、實驗國小、阿爾拉中心校、庫如奇中心校等學校都在開展有關魯日格勒的教學和表演活動。在莫旗近些年舉辦的敖包會、文化藝術節、旗慶日、消夏晚會上,都有達斡爾人組織的舞蹈隊表演魯日格勒和民眾自發加入到舞蹈的行列中。在呼倫貝爾市推行少數民族廣場舞中也有達斡爾族的魯日格勒,廣場舞成為人們晨練和經常表演的內容,對於魯日格勒的規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魯日格勒的保護
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各地的編導、舞蹈家和學者們有組織地對魯日格勒作了大量的蒐集整理、創編表演工作,發表了許多研究魯日格勒的論著,更為重要的是在向民間、向生活採風,蒐集魯日格勒原生形態的基礎上,編創了大量在舞台上演出的魯日格勒節目。如內蒙古歌舞團在20世紀50年代編創的《哈庫麥舞》、《布穀鳥舞》等。在繼承和弘揚魯日格勒方面莫旗烏蘭牧騎做出的貢獻是最大的。莫旗烏蘭牧騎自1959年成立以來的40多年裡,魯日格勒一直是他們的品牌節目。其中《嬉水姑娘》、《魯日格勒》、《歡騰的山村》、《採集》等在汲取民間魯日格勒素養的基礎上創作的具有濃厚生活氣息、表演精湛的舞蹈節目,多次在內蒙古自治區、全國的文藝舞台上演出,獲得了許多獎項。可以說,魯日格勒以其濃郁的民族特色,生動地展現了達斡爾族的風情與生活,已經成為在舞台上生動表現達斡爾民族的形象,是達斡爾族人民勤勞勇敢、熱愛生活、互助和諧、性情開朗、蓬勃向上民族個性的象徵。同時,莫旗文化館在蒐集整理民間魯日格勒,以及開展普及提高民眾性魯日格勒活動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這些表明,多年來莫旗文化工作部門對於繼承、弘揚魯日格勒這一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採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並有烏蘭牧騎、文化館專門機構開展這項工作。
3、傳承意義和現狀
在研究和探索北方民族原始狩獵歌舞發展和沿革的變化軌跡方面,哈庫麥勒歌舞如同一件"活化石"。此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哈庫麥勒歌舞與滿族"莽式"宮廷歌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特別是在哈庫麥勒歌舞中出現的打鬥動作與滿族"莽式空齊"的"大率舉一袖於額,反一手於背,盤鏇作勢"是基本一樣的,這種相似之處是很值得研究的。
由於時代的變遷,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如今在魯日格勒的原生地區,這種民間舞蹈漸被冷落,面臨失傳,急需採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