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民間舞蹈多為載歌載舞的集體舞,舞蹈動作千姿百態,各具民族及地方特色。這些舞蹈表現的內容有古代原始社會的狩獵生活、戰爭經歷、圖騰信仰及生殖崇拜,也有現代生活中各種傳統節日裡人們表達歡喜之情的娛樂活動,有的則滲透了各種民俗、祭祀、禮儀活動的遺風。
民間舞蹈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濃郁的地方特色,它沒有國家地域的界限,能夠溝通世界各國,因此是最社會化、最國際化的舞蹈。
中國民間舞蹈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它不僅歷史悠久、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而且數量之多也是世界上所罕見的。就其歷史發展及現狀而言,可分為傳統民間舞蹈和現代民間舞蹈,本文介紹的均為傳統民間舞蹈,即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具有固定舞蹈程式、動作術語,以廣場自娛性為主的民間舞蹈。這種民間舞蹈是舞蹈藝術不發達階段所產生的一種古老原始的舞蹈形式,在歷代相傳的過程中,人民民眾尊重它、愛護它,使之發展至今。
共同特點
民間舞蹈也具有它的共同特點:
①自娛性。動作步法比較單純精煉,易於為廣大民眾所掌握。在家族,村寨中以言傳身授的獨特方式繼承流傳,其表演性質常常和民眾性的自娛活動緊密相連。許多種類的民間舞蹈都可以形成成千上萬人的大型舞會。
②即興性。民間舞蹈動作姿態的規範性較弱,可變性較強,在大體一致的步伐、動作、節奏、韻律下,不同舞蹈者可做各種即興的發揮。
③穩定性。由於其常在特定範圍內流傳,受外界影響甚少,雖在不斷變化發展中,但其風格特色相對比較穩定,改變緩慢。
民間舞蹈是專業舞蹈創作主要素材來源。各國封建社會的宮廷舞蹈、各國各民族的古典舞蹈、劇場歌舞和舞會舞蹈,都和民間舞蹈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經過專業工作者加工,運用在芭蕾中的穿插性民間舞,被稱為“性格舞”。中國的戲曲舞蹈和新的創作舞蹈中,也大量地吸收了各種民間舞蹈。同時,民間舞蹈仍然獨立存在於自己原有的範圍內,沿著自己的途徑世代相傳。中國各民族各地區都有各自的民間舞蹈,歷史悠久,形式多樣。其共同的特點是:載歌載舞,多用道具,自由生動的表演形式和藉助故事傳說,形象鮮明生動,內容與形式緊密結合。
發展狀況
中國的歷史造就了今日生活在中國廣大地域中的56個兄弟民族。不同的生態環境、不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使中國眾多的民族發展成為今日具有各自語言、習俗、文化、宗教信仰等獨具特色的人文狀況與景觀,使中國成為“以漢民族為主體和55個少數民族共同組成的多元一體格局的國家”。建國50多年來,由於兄弟民族間的團結友好和相互交流,各個民族在原有的基礎上都獲得了日新月異的迅猛發展,使中國香飄四溢的民族大花壇更加鮮艷奪目、更加富有誘人的神奇魅力。
歌舞是人類與生俱來,本能的一種藝術形式。這種用肢體姿態來抒發、表達情感、傳達生產技能與信息的行為,沒有地域、國界、種族和民族之分,是人類共通的形體語言與心靈感悟。不同的民族,因生活環境、生產方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異,而擁有著數以萬計從內容到形式,從韻律到風格各顯異彩、斑斕奪目的民族民間舞蹈。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如果從功能上劃分,大體可分為:祭祀(宗教)性舞蹈、自娛性舞蹈、禮儀舞蹈、民族歷史(生產勞動)傳衍舞蹈等種類。隨著人類科學日新月異的發展,過去舞蹈中的迷信色彩與日俱減,一些古代傳統的祭祀性舞蹈也在逐步變異,成為民間具有觀賞性和自娛性的舞蹈,而倍受人們喜愛。每逢民族節日,絡繹不絕的各族民眾盛裝打扮,懷著無限真摯的心愿和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能夠宣洩自己情感的歌舞海洋之中。那一場場如痴如醉的歡歌勁舞,令無數外鄉人情不自禁地流露著羨慕的眼光和發自內心的讚嘆,以致出現難以抑制自己感情而投入到歌舞中去的場面。這些不同民族所流傳下來的或雄渾剛健或陰柔婀娜,或源於祭祀儀式或為尋求終身伴侶的民間歌舞,無論是屬於哪個民族或哪種類型的舞蹈,都會以不同角度充分地展示著東方民族所具有的久遠歷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這些來自高山、密林、江河湖畔和遼闊草野,充滿豪情、散發著泥土芬芳的民族民間歌舞,無疑會給長期生活、工作在城市中的人們,帶來一縷無盡的清新、一種神奇的嚮往,同時還能從中領略到各民族充滿異域風情的方方面面。
希望大家能通過這些充滿激情的歌舞圖片和通俗鮮活的文字,不但能從中領略中國各民族文化藝術的精深廣博與迷人風采,同時也能由此多少獲得一些中國傳統民族文化所蘊含的豐富寶藏。
民俗舞蹈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最屬突出的特徵,就是它的民俗性。我們從舞蹈功能的角度,將各民族的民間舞蹈分屬五大類,即:節令習俗舞蹈;生活習俗舞蹈(如自娛自樂、社交擇偶、健身競技、表演賣藝等);禮儀習俗舞蹈(如在生育禮、成人禮、婚禮、壽禮、喪禮、祭禮、兵禮等禮儀活動中進行的舞蹈;信仰習俗舞蹈(如在道教、佛教、伊斯蘭教、
原始宗教、民間俗信活動中跳的舞蹈);勞動習俗舞蹈。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在漫長的流傳演變過程中,形成非常複雜的交叉混沌的多功能現象,其屬性往往呈現出多元化的狀況。因此,以下的分類介紹,都以舞蹈的主要屬性為依據歸類,以求更恰當的凸現其文化內涵。
節令習俗舞蹈
鼓子秧歌--《山東卷》
廣泛流傳在山東省商河、惠民、樊陵、陵膘、錫信、酒錫、 邑等縣市。在每年的新春佳節和重大節慶活動中表演。
鼓子秧歌的角色民間稱"傘"、"鼓"、"棒"、"花"四種。前三種都是以手持的道具命名,"花"即女角。傘的勤作圓潤舒展,挺拔有力;鼓的動作大起大落,粗獷凝重;
棒的動作快捷活潑,乾淨利落;花的動作既風火有力,又輕盈飄逸。
鼓子秧歌歷史久遠,據史料記載,至少在明朝嘉靖時已有流傳。
朝鮮族"農樂舞"--《吉林卷》
"農樂舞"流傳在東北地區朝鮮族聚居地,是深受朝鮮族喜愛的代表性舞蹈。主要在新年伊始和歡慶豐收時表演。其它歡慶場合也用。舞蹈以"舞手鼓"和"甩象帽"為其主要特色。舞手鼓者動作豐富,舞姿似騎馬射箭,生氣勃勃;甩象帽者以頸部為軸,轉動頭戴的象帽頂上的飄帶軸,以最長可達12米的飄帶在舞者周身如車輪般飛舞,令人眼花繚亂。農樂舞隊一般約60人,活動時高舉寫著"農者天下之大本"字樣的農旗,表明了農業舞以農為本、以農為樂的宗旨
哈尼族"帽子舞"--《雲南卷》
"帽子舞"流傳在雲南西雙版納景洪縣,是哈尼族支系v尼人在"鞦韆節"、"竹筍市"、"稻種節"時跳的節令習俗舞蹈。跳時男女圍圈,人數不限。男子邊擊樂伴奏,邊配合女子變換隊形。舞蹈以女子為主,她們手持造型別致的帽子,忽而前伸旁劃,忽而在頭上方盤旋,雙膝微顫著,靈活地跳動。整個舞蹈揮灑自如、活潑大方。
醒獅舞--《廣東卷》
醒獅舞是獅舞的品種之一,主要流傳在中國南方廣東等地,以及海外華人的聚居區。每逢節日或慶典中舞動,以喻國泰民安。太平吉祥。
醒獅舞動作風格獨特,表演細膩傳神,其表演時最精彩的部分莫過於"采青"--
人們將青菜和紅包(酬金)綁在一起。放在地面(地青)或掛在高處(天青),讓舞獅者採摘。並設定各種障礙,藉以檢驗表演者的智慧和功夫技巧。雖然有的青采起來困難重重,但是藝高人靈的舞獅者最終能把"青"採到手,引發出觀眾震天的喝彩和熱烈的掌聲。
高蹺秧歌--《遼寧卷》
高蹺秧歌廣泛分布在中國北方,而流傳於遼寧省南部的高蹺秧歌是其優秀品種之一,是廟會和迎春活動中最受歡迎的節目之一。當地百姓有"喇叭(嗩吶)一響,渾身發癢;鑼鼓一敲。樂得蹦高。"的民謠,鍾愛之情可且一斑。
遼南高蹺秧歌角色眾多。主要有"頭蹺"、"二蹺"、"漁翁"、"老嫗"和生、旦、醜。表演形式有"街趟"、"架象"、"大場"和"小場"。"街趟"是走街時表演的群舞;"架象"寓意"太平有象",是表演疊羅漢的群體造型形式;"大場"是在場地上表演的群舞,氣氛火爆熱烈;"小場"富有情節性,多以男女愛情為表現內容,表演充滿趣味,生活氣息濃郁,最受百姓喜愛。
新疆舞--《維吾爾族卷》
蹈活潑優美,步伐輕快靈巧,身體各部分的運用較為細緻,尤其是手腕和舞姿的變化極為豐富。
新疆的舞蹈風格有著濃郁的西域風格。我們從今天的新疆舞蹈中可以見到揚眉動目、晃頭移頸、拍掌彈指的動作。另外,昂首、挺胸、立腰也是新疆舞蹈的基本造形,能夠顯示女性婀娜的體態線條。男女成對的表演比較常見,女性的舞姿優美舒展,男子的舞姿矯健有力。
陝西舞蹈
陝西各地的民間舞蹈,種類和形式較多,其有名者如下:
一、安塞腰鼓
腰鼓為民間舞蹈中常見的活動,古往今來一直不絕於世。至今,陝西民問,特別是陝北一帶,青少年男女一有空暇,他們腰間斜跨帶子,繫上腰鼓,兩手各執小木棍,於前後左右擊打,並有鑼、釵相敲配合,“嘣一嚓嚓”之聲清脆響亮,格外入耳悅目。陝西各地學校、團體,每遇節日,青少年組織演出腰鼓,是最引觀眾賞目的,而陝北安塞腰鼓,則是獨樹一幟的佼佼者。
安塞地處邊關要塞,古代為兵家必爭之地。據傳,守望者發現敵情後,即用腰鼓報驚。後來,它逐漸由報驚工具轉化為娛樂形式。安塞腰鼓在明清以後的數百年來,特別是近幾十年來,逐漸形成了一套獨有的表演風格,其動作豪邁矯健,鼓點遒勁有力,有氣吞山河之勢。其舞蹈動作有“十字步”、“平側蹬”、“雙腿蹬”、“三角陣”、“四方陣”、“野馬分鬃”、“白虎甩尾”、“青龍擺尾”、“鳳凰展翅”等花樣和程式。在年節、喜慶、集會時,腰鼓是最顯眼的舞蹈。1951年在北京天安門前演出時,觀眾雲集,齊聲喝彩;1952年在布達佩斯“世界青年和學生聯歡比賽”中,曾獲得特別嘉獎;電影《黃土地》、大型電視系列片《黃河》均有錄相;1986年獲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比賽大獎;1988年在全國農民運動會開幕式上又獲好評。
二、洛川蹩鼓
陝北洛川民間舞蹈中的蹩鼓,別具一格。相傳,由秦、漢時軍士操練發展而來的。這種邊蹦邊跳邊打鼓的活動,已紮根民間,代代相傳。表演時,鼓手頭戴武士巾,上扎英雄花,身穿戰服,背插靠旗,腿系雲紋戰裙,扎綁腿帶,腳蹬戰靴,胸前橫掛二尺面寬的圓鼓,邊蹦邊擊,激烈猛狠,隊伍變化多端,時分時合,整齊有序。1989年9月27日“世界旅遊日”慶祝活動在西安舉行開幕式,洛川蹩鼓的精彩表演,受到中外觀眾的熱烈歡迎。
三、牛拉鼓
陝西鹹陽市的“牛拉鼓”,為民間鼓舞中的獨特項目。
“牛拉鼓”表演時,兩隻牛身披紅彩,各拉一車,上置大鼓,鼓手背向前方,面向後面數百名鑼鼓手,邊敲邊作指揮鼓,落音鏗鏘,回音相配的鑼鼓聲響徹雲空,鼓手個個身著彩裝,頭戴白巾,腰系彩帶,前後呼應,配合默契。每逢大型慶典或節日,“牛拉鼓”為必演的節目,使觀眾一飽眼福。四、蛟龍轉鼓
“蛟龍轉鼓”是陝西民間民俗活動的獨特項目。它流行於乾縣王村鄉一帶,以其粗獷豪放、完整優美的色彩和表演,成為享名省內外的民間打擊樂藝術活動。
據傳,明代大王村一個叫梁梅的宦官,神宗萬曆二十一年(1593)告老還鄉,曾組織過多種娛樂活動,其中“蛟龍轉鼓”就是他親自教習的。數百年來,這個傳統節目,紮根於民間,完善於民間,歷久不衰。每年到正月十三日,大王村各鑼鼓隊,從各條街道邊打邊行,最後匯集於村東“三義廟”前,對陣擂打,熱鬧非凡。
“蛟龍轉鼓”樂隊一般有六鑼、七鼓、十四鐃,另有兩人吹長號,一人指揮,共30人。樂器以飾有“蛟龍”圖案的大鼓為主,打時常有跳躍、旋轉等象徵“龍騰虎躍”的舞蹈動作,故名“蛟龍轉鼓”。
其具體打法,分坐鼓、轉鼓兩種。坐鼓演奏時,鼓在前排,鑼插期間,鐃在後排,號排兩邊;轉鼓演奏時,鼓擺成梅花形,鐃、鑼、號均成弓形站在後排。全樂鼓分三段:首先,長號引鳴,隨後鑼鼓回響,若“蛟龍”擺頭,漸露水面,故稱“蛟龍出海”;第二段為“潮”,擂鼓者按節拍舞動擂鼓,當此時,人在跳躍、旋轉,鼓捶和鐃上下翻飛,樂隊如月,“蛟龍”狂舞,故稱“蛟龍翻背”;第三段,節奏漸緩,樂聲平和,稱為“蛟龍入宮”。“蛟龍轉鼓”音調高亢粗獷,節奏激烈緊張,具有振奮人心、激勵向上的氣魄,表現乾縣民俗激昂豪放的氣概,與其它民間鼓樂的《風攪雪》、《十樣景》、《閃電鐃》相比,獨具風格。
1956年,“蛟龍轉鼓”參加本縣會演;翌年,參加“陝西省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榮獲集體一等獎;1982年5月,參加鹹陽地區“秦腔音樂會”,被評為優秀節目;同年10月,在“西北五省音樂周·長安音樂會”演出,又一次獲得好評。
五、雲垛
流行於陝西省扶風縣的民間舞蹈“雲垛”,相傳已有千年以上歷史,源自漢代漢族節日遊藝,因小巧靈活,便於製作,便代代相沿。表演時,參與的青少年男女,均按古代人物扮演,穿作紅綠不等,但成雙成對,多至數百人,步踏樂曲,翩翩起舞。每個扮演者,腳面上結紮一個橫形梅花狀彩雲,手執火把或花扇,碎步前行,如仙女駕雲而舞。
“雲垛”是群體舞蹈,演出時按廣場、路途、白天、黑夜等情況區分。在廣場演出,其套數有“掏八字”、“雁南歸”、“撲四門”等;平時演出,按一般舞蹈表演進行。各種表演,都有鑼鼓伴奏,並配合龍燈、竹馬、獅子等社火項目。
六、跑鼓
流行於陝西麟遊縣的“跑鼓”,是漢族傳統的鼓舞之一。
表演時,場內架大鼓兩面,兩個鼓手身著武士衣褲,頭戴包巾或武士帽,邊舞邊到鼓前打鼓,打鼓的鼓點,要和鑼、鐃、釵配合默契,渾然一體。鼓手擊鼓時,由慢到快,由緩到緊,都按一定的節拍進行;到激烈處,不但鐃釵拍打變化多端,鑼聲插空相配,而且出現號子喊聲,一陣接連一陣,聲聲互相呼應,氣氛濃烈而不亂調。
七、轉鼓
流行於陝西西府鳳翔、岐山、千陽、扶風等縣市的轉鼓,以場面大、氣氛濃烈而著每。
表演時,一般挑選10~20名鼓手,準備18~20面大鼓,由其中一個鼓手任總指揮,眾鼓手把鼓擺成一圈,幾十名鑼、釵手環立周圍(隨樂器數定人),鼓手打鼓,眾鑼手、釵手呼應配合,邊拍邊舞,雄偉壯觀。
鼓手多為技藝超眾者,他們的鼓點有正打、倒打、定位打、轉圈打等多種打法;鑼、釵手也有配合拍打的鑼釵點。
扶風縣揉谷石家的“轉鼓”,是西府名享一時的表演單位,建國後多次赴地區、省城西安演出。
八、牛虎鬥
“牛虎鬥”是一種民間舞蹈娛樂活動。陝西周至縣的樓觀鎮、啞柏鎮、馬台鄉等地的“牛虎鬥”,較各地有名。
表演時,由兩名男青年分別身披仿牛仿虎的衣罩(如毛皮一般),模仿牛、虎動作,你爭我斗。仿虎的動作,一般有“四大勢”、“八小勢”、“二十四個平陽勢”;仿牛動作有“望月”、“趔叉”、“舔背”、“吃草”、“挖耳”、“縮叉”等。這些動作,看似粗笨,但活靈活現,逗人喜愛。
周至縣的“牛虎鬥”,建國後曾多次赴北京和省城西安演出,獲民間音樂、舞蹈比賽一、二等獎,並被電視錄相。
九、三山刀
流行於陝西榆林地區的“三山刀”,是一種民間舞蹈與國術相結合的娛樂形式,曾於1988年赴莫斯科參加國際民間藝術聯歡節。
表演時,由七名男演員頭戴鋼盔,手執形如山狀的大刀,進行各種連打、對打等刀功舞蹈,其舞姿猶如戲劇中武生對打,列勢不同凡響,優美舒暢,引人注目。
十、霸王鞭
“霸王鞭”多流行於陝北榆林、綏德、佳縣、吳旗一帶。民問相傳,這是明代百姓稱頌李自成革掉苛捐、不納糧的一種歌舞。長久以來,由陝北流傳至關中一些縣。有不少地方,民間男女青年經常逢集會表演,但以陝北榆林最有名。
“霸王鞭”用杉木或較好的木條製成,塗以紅色,兩端系有小鐵環或鐵鍵,舞蹈時敲打身體上下左右各部分,發出不同的聲響,顯得格外清脆、和諧;有些地方,男女人數均等表演,但也有不拘人數的,男青年打鞭,女青年配以竹板敲打之聲;可幾路縱隊,也可以雙人行進,邊打邊舞邊跳,並有鑼鼓配合。
河北舞蹈
河北省的民間舞蹈,蘊藏豐富,絢麗多姿,素有北方漢族民間歌舞之鄉的美譽。據中國舞蹈家協會河北分會1983年的調查統計,全省民間歌舞達一百四十六種,為了繼承和發展民族民間舞蹈藝術,全省各地每年都定期舉辦民間歌舞訓練班,繼承傳統,推陳出新,不斷發掘整理民間舞蹈。在每年的新年、春節傳統的迎春花會等民眾性業餘文藝活動中,民間歌舞異常活躍。
河北民間舞蹈人們比較熟悉的有:徐水獅子舞,唐山的地秧歌,昌黎的跑驢,石家莊的井陘拉花,滄州的落子舞,鹽山的武術扇、高陽的竹馬洛子,邯鄲的永年小曲、曲周花車,邢台的秧歌鼓,衡水的鳳秧歌、七巧燈,廊坊的勝芳胯鼓、勝芳花燈,保定的地平蹺、花鼓洛子,張家口的插花洛子、二人台,承德的春鼓、棒棒舞等等。現將幾種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作一簡略介紹。
冀東地秧歌和跑驢
冀東地秧歌廣泛流傳在河北省唐山地區。據《中國古代舞蹈話》(王克芬著)記載:“秧歌是由古代的‘村田樂’演變而來”,它們的源泉是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
地秧歌,徒步於地上表演,不受演出場合和道具的限制,比較機動靈活,易學易演,是自娛性和表演性相結合,有廣泛民眾基礎的一種民間舞,傳統的活動形式,基本上分過街秧歌和場子秧歌兩種。過街秧歌,走街串巷,沿途表演。它的主要特點是:節奏與動作統一,表演各異,舞姿簡潔,邊走邊扭。場子秧歌,遇到廣場或十字街頭,拉開場面,大扭一番,有時還扭一會兒,唱一段,用鑼、鼓、釵間奏,然後表演帶故事情節的“小出子”(即小型舞蹈節目)。主要特點是:具有典型人物性格,舞姿舒展、健美,畫面靈活多變。
地秧歌的傳統表演形式,大多是前邊有兩個武生打扮的人物(有的扮成武松、魯智深),手舞花棒,開路打場,後跟提花籃、佛塵的童子及田公、漁婦、樵夫、書生等角色。在行當上分“妞”(少女或小媳婦)、醜(詼諧、幽默的滑稽角色)、擓(中年或老年婦女)、公子(文質彬彬的書生)。表演上的共同特點是腳下步伐上下顛顫,結合肩部與腰部扭動和雙手搖擺為主,就好象鳳擺楊柳一般。手中的道具根據人物性格,分別手持彩扇、花絹、團扇、撥郎鼓、棒槌、菸袋等,手部的基本動作以八字翻花為主,上下左右,前後抖動扇花,變化萬乾,如雙雙對對的彩蝶在花叢中飛舞,既抒情、優美、典雅,又火爆、潑辣、熱情、歡快,富有詼諧、幽默、質樸健康的生活情趣。伴奏以悠揚的大嗩吶為主,配以中、小釵作打擊樂。大多習慣於吹奏《滿堂紅》、《句句雙》、《柳青娘》等喇叭牌子曲,易於表現樂觀、歡快、喜悅的節日氣氛。
地秧歌中的妞、醜((文丑、武丑)、公子等各種人物的舞姿動作非常細膩,富於表現力,能在地秧歌的“小場子”、“小出於”中,塑造各種不同人物的藝術形象,善於表現有故事情節的雙人舞、三人舞和小舞劇。著名的地秧歌表演藝術家、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中國舞蹈家協會河北分會理事周國寶和周國珍、張遷合作,根據“王小趕腳”、“傻柱子接媳婦”加工創作的民間舞“跑驢”,主要舞蹈語彙,就是選用地秧歌的素材。這個有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舞蹈,在參加1953年第一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時,曾榮獲優秀節目獎。隨後,由中國青藝術團帶到布加勒斯特,參加第四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榮獲國際舞蹈比賽二等獎。
此外,唐山市、秦皇島市和昌黎縣的專業和業餘舞蹈愛好者作,以地秧歌為素材創作了許多新的舞蹈節目,如《娶女婿》、《盲人摸象》、《中秋之夜》、《撲蝶》、《搶親》等等。這些舞蹈已在全省普及,深為廣大民眾所喜聞樂見。
趙縣扇鼓、戰鼓、挎鼓
趙縣扇鼓的鼓,是用狗皮蒙的一種盤狀圓扇形手鼓,帶有長把,把上有九個鐵環,細長的鼓錘富有彈性,鼓聲清脆悅耳。
扇鼓的歷史久遠,它起源於商代的巫舞。巫舞在古代是娛神舞蹈,所使用的主要道具是扇鼓(又名“太平鼓”或“太平神”)。隨著社會的變革和前進,巫舞逐漸由娛神的舞蹈演變成為人的舞蹈。相傳公元前424到公元前387年,鄴縣黎民百姓為念西門豹治鄴為民除害的功德,每逢年節都要敲打太平鼓(即鼓),載歌載舞,以示紀念。
巫舞中的扇鼓傳到清代,已基本上形成為民間娛樂活動。清何耳作《燕台竹板詞》中云:“鐵環振響鼓蓬蓬,跳舞成群歲漸終。”就是反映當時扇鼓表演活動的場景。
趙縣扇鼓多為集體舞形式,每逢喜慶豐收之時,農民們手持扇鼓,在場院裡扭起舞步,敲打著輕快活潑的鼓點,唱著民歌小調,表達歡悅的情緒,很有生活情趣。建國以來,一些專業和業餘舞蹈工作者繼承傳統,運用扇鼓表現形式,創作出不少新的舞蹈節目,受到民眾歡迎。國慶三十周年文藝獻禮演出時,河北省民間歌舞業餘演出隊帶著經過加工整理的趙縣扇鼓《慶豐收》進京,榮獲了演出二等獎、創作三等獎。趙縣戰鼓,是表現古代戰陣生活的一種很有氣魄的民間舞。以大架鼓為中心,鼓面直徑為一點八米,由四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擂打,十六名健壯的男子手持大鈸,列隊隨著大架鼓的節奏,前後左右,上下飛舞,不斷變化著敲擊樂器的姿態,很有氣勢,這與纖細、優美、抒情的扇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趙縣的挎鼓(又名背燈挎鼓),是一種很別致的民間舞蹈。表演者背上背著一盞特製的龍燈或西瓜燈,將鼓挎在腰間,雙捶擊打圓鼓。時而歡騰跳躍,時而旋轉著敲打著輕快有序的鼓點。每值燈節之夜,數以百計的“背燈挎鼓”湧上街頭,排成一字長蛇陣,在鼓樂聲中,燈火之下,於歡樂的人群中往來穿梭表演。表演者與觀賞者融為一體,共同享受著一種太平盛世,歌舞昇平的喜悅,增強了喜慶的節日氣氛。
滄州落子
滄州落子是冀中一帶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歌舞。據滄縣縣誌記載: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個小場子,起源於清代嘉慶和道光年間(1796一1821年)。傳統的落子,女的腳踩寸蹺(又名踩寸子),手持花扇或小竹板,男的手打霸王鞭。落子的舞蹈特點是,扇花少,舞姿造型多,注重曲線美,講究韻味兒。扇舞的風格瀟灑,板舞的動作幅度大,節奏變化多,非常明快。落子的傳統節目,內容大多是表現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以及愛情故事和人們對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如《茉莉花》、《放風箏》、《嘆情郎》、《繡手絹》、《尼姑思凡》等。其中《榮莉花》、《放風箏》經過加工、整理,更加優美動人,成為舞壇上久演不衰的保留節目。
已故的著名民間舞蹈家周樹棠在繼承和發展滄州落子方面有突出的貢獻。周樹棠從小在“落子坊”學藝,經過四十多年的磨練,自成了落子舞的一個藝術流派。他的舞蹈動律特點是,突出地刻畫了女性“三道彎”的舞姿造型:頭是歪的,腰是擰的,腿是曲的,線條兒美,韻味兒濃,使人感到典雅、秀美、端莊。在舞蹈步伐上,吸收了中國古典舞和兄弟民族舞的優長。周樹棠認為,民間舞不發展,不創新,就沒有生命力。為了發展落子舞中的板舞和扇子花,他從各民族民間舞中,曾記下許多舞蹈語彙和舞姿動律,經過一番剖析和鑽研,把許多舞蹈語言溶化到落子舞當中,進而加工整理出二十多套扇子花和板舞動作組合。這些瑰麗多采、千姿百態的動作,增強了落子舞的表現力,發展了落子舞的傳統藝術。
海南舞蹈
歷史淵源
招龍舞產生於早期民間祭祀宗教文化活動,是苗族遷入海南島後,在特定的生活環境和生產勞動中,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積澱而形成的。有史料記載,在明代時期,朝廷強行徵兵,苗族人便來到了海南島。也有一些苗族人因生活困難所迫,從廣西渡海來到海南。
苗族人居住海南島後,過著無定居的艱難生活,他們為了尋求精神上的寄託,焚香祭祖,祈求平安,保佑他們豐衣足食,風調雨順,安居樂業。自古以來,苗族都把盤王視為超自然、超人間、靈魂不滅的神祗。苗族崇拜祖先並視龍為祖先,凡家人、六畜不安,都求祖先公來驅邪,保平安。舉行祭祀儀式時設壇焚香,殺雞、宰豬祭拜祖先,祭拜完畢,由文、武大道公手持代表龍的長木劍,頭戴龍帽,身穿繡有龍圖案的長袍,帶著小道公以舞蹈為形式,手舞足蹈表演祭拜祖先招龍的各種動作。這種“做齋”跳的舞,在每年的農曆元宵、七月十五和八月十五等時段進行。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這種祭祀活動逐漸形成了民間約定俗成的信仰習俗。
主要價值
●招龍舞的表演形式獨具特色,保留和傳承苗族原古的宗教文化,具有原生態文化的基本特徵,富有民間傳統舞蹈的藝術特色,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招龍舞歷史悠久,祭禮民俗濃重,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海南原古的苗族人民在與大自然搏鬥過程中的一種民族宗教信仰的精神文化,這對於探討和了解海南苗族民族宗教信仰及其宗教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招龍舞活動具有濃厚的地方民俗文化特色,它是民眾自發組織的一種民間活動,具有深厚的民眾基礎,在苗寨中民眾自由參與活動,豐富了文化生活。這對於保護和傳承招龍舞民間舞蹈活動,為促進海南苗族民俗文化的繁榮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關舞蹈
中國不同的生態環境、不同的 歷史和文化背景,使我國眾多的民族發展成為今日具有各自語言、習俗、文化、宗教信仰等獨具特色的人文狀況與景觀。下面對各種舞蹈的介紹會使您從中領略我國各民族文化藝術的迷人風采。
獅舞
廣泛流傳在中國各地的《獅舞》,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舞獅含有祝福吉祥如意、興旺發達的意願。遠在2,000多年前,漢朝通西域後,月氏(今克什米爾及阿富汗一帶)、安息(今伊朗)等國,曾派遣使者向漢王朝獻獅子等獸,漢代開始出現了石刻獅子等雕塑,同時也逐漸有了人模擬獅形的表演。
公元3世紀初的曹魏時代,已確有《獅舞》表演了。及至南北朝時代的北魏王朝,佛教盛行,在釋迦牟尼誕生的日子,要抬著佛像遊行,就有「辟邪獅子導引於前」。這個在鬧市前開路的「獅子」,當然是人裝扮的。蕭梁時代,《獅舞》已成為皇帝祝壽的 龐大表演隊伍中的一個節目。由「老胡」率領,有扮獅、鳳凰的演員,還有擅長「胡舞」的舞者等等。至隋代,《獅舞》已登上了戲場。
到了唐代,隨著舞蹈藝術的高度發展,《獅舞》不但在民間、軍中流傳,且正式列入宮廷燕樂樂部,《立部伎》中的《太平樂》,是由舞者扮成五隻不同顏色的獅子,立中、東、南、西、北五方而舞。白居易《西涼伎》詩描寫的獅子舞,與今日之《獅舞》的表演情況幾乎完全一樣。
今日廣泛流傳在中華大地及海外華人聚居區的《獅舞》,仍然是為祈福納祥、祝願生活幸福而舞。1999年,為慶祝建國50周年,天安門前《東方醒獅》方陣,以其磅礴的氣勢,充分顯示了中華兒女昂揚進取的民族精神,是古老獅舞在新時代的發展。
中華鼓舞
中華民族對具有豪邁氣勢和號召力的鼓舞,情有獨鍾。早在3,000多年前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關於擊 鼓撞鐘「奏舞」的記載。後有漢畫像石中的《建鼓舞》、南北朝石窟藝術中的《花鼓伎樂》、唐代敦煌壁畫中眾多的《腰鼓舞》畫面,以及宋、明各代關於鼓舞的記載等等。至今中國各地均有不同風格的鼓舞流傳,主要是氣勢磅礴的鼓舞,也有小巧俏麗、邊唱邊舞的小型鼓舞。
鼓的形制也極豐富,既有安放在座架上的大鼓,舞者圍著大鼓,邊擊邊舞,鼓聲隆隆,如雷貫耳;也有背在身上腰間、形如冬瓜的小鼓;雄壯豪邁者,如陝西《安塞腰鼓》,擊舞起來,氣吞山河;山西《花鼓》頗負盛名,花樣繁多,有高鼓、低鼓、多鼓之分。
安徽《鳳陽花鼓》流傳極廣,由男女二人表演,女背花鼓,形如冬瓜,男執小鑼,邊唱邊舞。歌詞多唱述流浪漂泊生活之苦。隨著流浪各地的災民以唱舞《鳳陽花鼓》求生,《鳳陽花鼓》漸流傳全國各地,並與當地民間歌舞相結合,成為風格各異的《鳳陽花鼓》。
《太平鼓舞》鼓形如扇,擊時嘩嘩作響。其形制與兩千年前漢魏流傳的《扇舞》相似。由最初宗教祭祀性質發展為民眾自娛舞蹈,以至表演項目。北京《太平鼓舞》在清代民間流行一時。蘭州《太平鼓》別樹一幟,桶形鼓身長1米,以牛皮製的鼓鞭抽打,鼓聲隆隆,聲震數里。擊鼓動作幅度大,力度強,有跳、躍、騰、閃、騎等舞蹈技巧。磅礴氣勢,充分體現了黃土高原人民的英雄氣概。
中華民族的鼓舞除漢族眾多的鼓舞 外,少數民族的鼓舞有藏族《執巴鼓舞》、維吾爾族《手鼓舞》,及苗族、彝、壯、瑤等族的《銅鈸舞》,瓦族的《木鼓舞》等,均歷史悠久,傳承至今。
大眾鼓舞
除文中提及的數種外,還有不少甚具特色的鼓舞。
山西洪洞等地的《威風鑼鼓》相傳源於堯舜時代,流傳至今;表演者少則30人,多可達400人;龐大的鑼鼓隊伍擺出方陣、圓陣、梅花陣等陣勢,鑼鼓鈸鐃齊鳴,震天撼地。開封《大鼓舞》也是氣勢軒昂。流行於福建、台灣等地的《大鼓涼傘》,相傳源於明代戚繼光抗擊倭寇得勝,民眾歡慶起舞;男女合舞,舞姿輕盈活潑,還有一對老夫婦穿插打諢;富於戰陣祝捷的熱烈氣氛。
鈸舞
在中國第3屆藝術節開幕式上,多姿多彩的少數民族舞蹈表演行列中,有一隊保山彝族青年,飛舞大鈸,邊擊邊舞。舞姿雄健豪放, 鈸聲震天撼地。
鈸是聲音響亮的樂器,也是金光閃爍的舞具。擊鈸起舞,從古代傳承至今,從中原傳播到少數民族地區。邊擊邊舞、飛鈸出手是其特技,既是民間節日的表演技藝,也是佛教、道教及巫祭等宗教活動中的舞蹈品類。 中國古代久有手執各種樂器起舞的傳統。甲骨文中已有「奏舞」的蹤跡。古文物中保存了完好的《鈸舞》形象:霍熙亮先生在安西榆林4窟,摹繪了一組元代樂舞壁畫,其中一幅可稱為古代《鈸舞》圖。一半裸供養伎樂,頭戴寶冠,長長飄帶輕繞肩臂,開胯而立,張臂,斜傾身。左上方兩個附飄帶圓鈸,似正從手中拋出,懸在空中,舞者動態在欲接未接之間。這分明是個拋鈸出手、邊擊邊舞的姿勢。
另一幅清代《耍鈸圖》題記:「此中國耍鈸之圖也,其人多戲班中扮一道姑,殿中焚香已畢,演習手耍鈸,能在手指飛轉並能雙手耍四個也。」畫面繪一小腳婦女,雙手各執帶,帶兩頭均系二鈸,鈸飛空中,跳躍起舞。從題記看,耍舞銅鈸與宗教活動有關。耍舞銅鈸者多為戲班的專業藝人。至今天津流傳含《鈸舞》表演的《法鼓舞》,仍與宗教活動有關。那氣勢磅礴的擊鈸舞蹈,昂揚挺拔,氣勢雄渾。廣東佛山一帶流行的《飛鈸舞》,鈸小精巧,系鈸帶較長。鈸飛出,復收回。上下左右翻飛旋轉,令人眼花繚亂,它是舞蹈與雜技的巧妙結合。
靈星舞
西漢建立,結束了長期的戰亂局面,漢高祖劉邦為了安定國家,恢復生產,於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下令天下建立靈星祠,祭祀農神后稷。 據《後漢書·祭祀志·下》載:「舞者用童男十六人。舞者象教田,初為芟除,次耕種、芸耨、驅爵(雀)及獲刈、舂簸之形,象其功也。」這個舞蹈將鋤地、耕田、播種、除雜草、鬆土以及曬場、驅趕麻雀、收割、舂米、簸揚等農業勞作動作,都編入舞蹈中,含有歌頌農耕勞動、祈祝豐收的意願。
明代樂律學家、藝術理論家朱載堉根據史料,編制了許多擬古舞譜,載《樂律全書》中,其中就有《靈星小舞譜》,並作有《靈星舞賦》,對此舞的主題思想、意義及隊陣、樂器、舞容及表演過程記述頗詳。同時還繪有《靈星祠雅樂天下太平字舞綴兆圖》,以十六人擺字,設計精確,隊形變化路線明晰,可稱古代舞譜中的「場記圖」。
朱載堉創造性地在十六個男童作農業勞作舞外,加上這祭祠靈星祠的雅樂舞蹈── 「天下太平」字舞。古今同理,要想天下太平,只有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益,人民豐衣足食,天下才得太平呵。
乘肩小女
每年舉行一次的長洲太平清醮較為香港人所熟悉,當中的重頭戲「會景巡遊」,即由小孩表演飄色,扮演古代人物巡遊。所謂飄色,是一種以支架巧妙地撐著演員,其上站著裝扮成各種角色的童男童女的巡遊演出形式,這種帶有酬神意味的巡遊均盛行於全國各地。
飄色、抬閣(又名背棍、鐵棍)的源頭── 乘肩小女舞隊,是南宋臨安街頭很有特色的一種舞隊。特徵是少女乘在成人肩頭作舞。據《武林舊事·元夕》記載:「都城自舊歲冬孟駕回,則已有乘肩小女、鼓吹舞綰者數十隊……自此以後,每夕皆然。」《夢粱錄·伎樂》說:「街市有樂人三五為隊,擎一二女童舞旋。」 由於舞者是乘在別人肩頭,被舉在空中作舞,舞姿主要依靠嫋娜腰肢和柔軟手臂來表現。宋人吳文英的《玉樓春》詞,對這種舞隊的表演情貌和舞者的服飾、心態,有十分生動的描述:
「 茸茸狸帽遮眉額,金蟬羅翦胡衫窄, 乘肩爭看小腰身,倦態強隨聞鼓笛。
問稱家住城東陌,欲買千金應不惜, 歸來困頓滯春眠,猶夢婆娑斜趁拍。」
從服飾特點和伴奏樂器看來,此舞似由西北傳入中原,故帶有某些「胡」風。舞者在笛和鼓伴奏下,以婆娑的優美舞姿,在高居於人群之上的更大空中表演,十分誘人。至今在安徽《花鼓燈》的「大場」(集體舞)中還有「蘭花」女站在小伙子肩上作舞的場景;「抬閣」、「飄色」也保留了類似的表演形式,與乘肩舞隊有一定的承繼關係。
踏歌
古人稱以足踏地為節、邊歌邊舞的民眾自娛性歌舞為「踏歌」。《踏歌》多在民間節日,如元宵、中秋之夜起舞。人們成群結隊,手袖相聯,即興編詞,傳唱踏舞。
漢代已有正月十五「相與聯臂,踏地為節」的歌舞活動。唐代《踏歌》廣泛盛行於民間、宮廷。唐詩中有許多《踏歌詞》,描繪《踏歌》盛況,人們盛裝打扮,群聚踏歌,三天三夜歌舞不停。宋以後,文人常將一些少數民族民間歌舞稱作《踏歌》,因其舞蹈與《踏歌》一樣都具有民眾性、自娛性、手牽著手、以足踏地、載歌載舞等特點。
實際上,以足踏地為節,人們圍著圈、手牽著手、載歌載舞的舞蹈形式,古已有之。距今5,000年前的舞蹈紋陶盆,十分生動、準確地描繪了這類民間舞形式。傳說中堯時的「擊壤」,應是這種舞蹈形式的最早記載。
由於這種舞蹈便於人們面對面交流感情,有強大的凝聚力,至今,世界各地許多民族均保存了與此相類似的舞蹈形式。
多民族舞
特讓勒阿其熱
流傳於甘肅臨夏附近的積石山縣大河家鄉的保全族民間舞蹈。一般在婚禮上由眾人跳,以向新郎新娘表示祝賀。
保全族婚禮別具一格,一般選擇在主麻日(回曆的禮拜日)舉行。婚禮時村上的歌把式高唱“宴席曲”以示祝賀,接著新郎新娘對唱,隨後大家都唱起來,並圍著火堆跳起“特讓勒阿其熱”。這種舞蹈節奏鮮明、豪放,動作簡單、明快,舞者上身鬆弛,雙臂自然擺動,雙膝曲伸自如,富有彈性,顯示出輕盈優美的風格。此舞常以對舞或群舞的形式表達人們對新婚夫婦的祝福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哈利
東鄉族民間舞蹈。東鄉族因居住在甘肅臨夏的東鄉而得名。這裡每逢結婚娶親熱鬧非凡,新媳婦接進夫家,親友們都要前去唱“哈利”(恭賀新禧之意),以示祝賀。
“哈利”是東鄉族特有的一種歌舞形式。婚禮宴席中一人領唱哈利,眾人合之,邊唱邊舞,即按著音樂節拍整齊地擊掌或拍手臂,雙腿彎曲下蹲,左右移動舞步,有時也隨著呼聲做前進後退或旋轉動作。舞蹈動作簡練、歡樂而風趣。“哈利”往往把婚禮推向高潮,是東鄉人民傳統的民俗活動。
宴席曲舞
回族民間舞蹈。居住在甘肅、青海一帶的回族人民經常在婚禮宴席上或喜慶日子裡表演一種歌舞結合、動作別致、風格獨特的民間舞蹈,故名宴席曲舞。
宴席曲反映的內容頗為廣泛,有傳統題材,也有現代題材;有揭露黑暗的,也有歌頌光明的;有諄諄教誨的警句,也有恭喜祝福的良言……宴席曲舞也相應地反映了這些內容。此舞多為男子雙人對舞,即使有男女對舞,也是男扮女裝(尤其是青海省內)。各地區宴席曲舞風格各異:甘肅省的多是載歌載舞的男子對舞,武術味道比較濃,舞蹈動作粗獷、剽悍;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的舞蹈動作細膩、秀美;青海省民和縣的舞蹈動作瀟灑大方,多用手腕劃成蝴蝶狀起舞,舞者不歌,歌者不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則以女子碰擊手鐲獨具特色。
此舞由二胡、竹笛、打擊樂伴奏。常用的宴席曲有“青溜溜兒青”、“哭五更宴席曲”、“拉圈圈跳宴席曲”,“八大光棍宴席曲”等。
拉駱駝
撒拉族民間舞蹈。撒拉族的民間舞蹈動作靈敏,富於表現力,具有中亞細亞地區舞蹈特有的風格,如“拉駱駝”、“打獵舞”、“阿里瑪”、“乙秀日麻秀日”、“連加舞”、“揚麥舞”、“打牆舞”等。
傳統舞蹈“拉駱駝”是一種敘事性舞蹈。傳說撒拉族先民遷居此地是拉著駱駝跋山涉水而來的,為讓後代記住本族遷徙史而產生了此舞,流傳至今。舞蹈由四人表演,兩人反披皮襖以飾駱駝,一人頭纏“多斯達爾”(頭巾),身著長袍,手牽駱駝,扮撒拉人祖先——尕勒莽,另一人扮本地人(蒙古人)。舞蹈開始,蒙古人問:“你從哪裡來?”尕勒莽答:“我從撒馬爾罕來!”以歌舞形式邊問邊唱邊舞,生動地表現出祖先遷徙的艱苦歷程和途中見聞。舞蹈形式活潑,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這種舞蹈常在喜慶日子裡表演,為節日助興,深受本族民眾歡迎。
巴郎鼓舞
土族民間舞蹈。在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康多鄉,每年從正月初八開始,夜幕降臨時,當地的土族民眾喜歡手提盞盞紙糊的紅燈籠,由各村寨匯集到廣場上,圍繞著熊熊篝火,跳起歡快的巴郎鼓(是土族特有的一種短把鼓)舞,以慶人壽年豐。
舞者右手持鼓,左手提燈,在戛爾巴 (領舞者)帶領下,搖鼓擺燈,邊歌邊舞。眾人先圍篝火按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繞三圈,舞蹈動作或平緩優美,或幅度很大,有持鼓跳躍、旋轉等技巧。舞罷,隨口哨聲的指揮,節奏漸緩,舞步漸慢,隊形變為男女二排,舞者原地扭動,鼓與燈則輕響輕擺。接著男女對唱,其歌詞是問答太陽星辰一類之詞。歌罷,舞者又搖鼓擺燈圍篝火旋轉起舞。歌舞如此反覆,直至深夜。巴郎鼓舞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參加。黑夜裡盞盞紅燈猶如閃閃紅星,圍繞著明亮的篝火,忽聚忽散,變幻莫測,十分美妙,深受民眾喜愛。
安昭
土族民間舞蹈。土族是一個擅長歌舞、有悠久文學藝術傳統的民族。土族雖然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但靠口傳心授流傳下來的民間文學、民歌、民間舞蹈等形式繁多,內容豐富,寓意雋永,膾炙人口,至今仍是土族人民珍貴的精神財富。
安昭是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土族人民民眾中廣為流傳的一種歡樂、喜慶、吉祥的舞蹈。安昭的唱詞內容基本上分春節和婚慶兩種,春節時跳的安昭,唱辭舊迎新、盼望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祝願全村老少平安等內容;婚慶時跳的安昭,則表達祝願新婚夫婦永遠幸福、互敬互愛、白頭到老等意思。
安昭的舞姿優美細膩,風格獨特。女性動作較優雅、秀氣、溫柔,男性動作則粗獷、開朗、大方。整體而言,安昭的舞蹈動作表現了土族人民高昂的熱情、奔放的民族個性及嚮往幸福的美好願望。
護法
裕固族民間舞蹈。裕固族信奉喇嘛教,其宗教舞蹈比較盛行。流行於甘肅省肅南裕固族地區的護法,即是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
護法與藏族的“跳神”、蒙古族的“跳鬼”一樣,都屬於寺廟中祭祀神鬼的舞蹈儀式。在舊曆的正月十五、六月初六,寺院裡都要跳護法。出場人數大約20多人,頭戴面具(牛、馬、鹿、烏鴉、鷹、喜鵲、骷髏等12種神面),手持法器,不同的動作有不同的特點,如牛、馬的動作穩健、莊嚴,鹿、鷹的動作激烈。這種舞中有很難的技巧動作,如表演骷髏,動作靈巧,跳躍較多。
卓(鍋莊)
藏族民間舞蹈。卓即鍋莊,因源於古代先民在篝火旁圍鍋起舞,故稱鍋莊。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愛的歌舞形式之一,帶自娛性,常在民間節日或農閒休息時跳,在藏區廣為流行。
四川馬爾康地區的鍋莊最為典型,共有300餘種,大、小兩類。
大鍋莊多為歌頌性的,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也有少部分反映的是勞動人民的愛情生活和美好願望以及反抗精神;小鍋莊的內容大多生動活潑,表現了勞動人民的真實感情,如描寫真摯的愛情,讚頌家鄉的自然景物,歌唱勞動,歡慶豐收等。
在表演程式上,鍋莊舞都由舞手領頭。舞手手持馬鈴,率領民眾,順圈而舞。
大鍋莊的前部分是男女全部手拉手一起做動作,當隊形走成大圓圈時,所有的人都放開手單獨舞,並加手的動作。大鍋莊的動作剛健有力、粗獷豪放。由於動作和音調較繁雜,在表演時變化多、難度大,不易為青年人所接受。所以,老年人會跳這類鍋莊的居多。
小鍋莊從頭到尾都是男女分成兩隊各做動作,呈對稱隊形,集體繞圈。由於相互手拉著手,手上是沒有動作的,腳上的動作小而且變化也不多。通常是一個主體動作的不斷反覆,當感到這個動作不新鮮時才另換一種基本動作來跳。因為小鍋莊生活氣息濃郁,動作活潑跳躍,異常別致,旋律優美動聽,特別為青年人所喜愛。
跳鍋莊舞時,男性動作富於彈性,靈活多變,極富衝擊力,而女性的動作比較秀麗、溫柔、端莊、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