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南五大調

魯南五大調

魯南五大調,也稱“郯馬調”、“郯馬五大調”、是流行於山東省南部的郯城、臨沭、莒南、日照等地的大型民歌套曲。因集中流行於山東省臨沂市郯城、馬頭一帶而得名的郯馬五大調,又稱“郯馬調”,也稱“淮調”“五大調”。2008年,臨沂市郯馬五大調與日照市同類項目合併為魯南五大調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淵源

魯南五大調郯馬五大調)集中流行於郯城縣的郯城鎮、馬頭鎮,尤以馬頭圖1魯南五大調之《滿江紅》演唱
1
1
鎮的和平街、勝利街等村街傳唱的人最多。郯馬五大調這一民間音樂歷史悠久,其中有些曲牌如【滿江紅】、【淮調】、【大寄生草】等遠在13-17世紀(元明兩代)就有了,但關於其來源,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在明朝時從雲南、貴州等地傳來的,又有人說是在17-19世紀(明清時期)從江蘇的揚州、灌縣一帶傳入的。從其題材、曲調、演唱形式分析,它和清代流行於揚州一帶的揚州清曲十分相似。因此,有專家認為五大調從江蘇一帶傳入的可能性較大。
據考證,魯南五大調(郯馬五大調)傳入郯城的主要途徑是水路交通和商貿活動。郯城縣馬頭鎮坐落在沂河岸邊,17-19世紀(明清時期)是一個商業重鎮,商賈眾多,店鋪林立,與江浙一帶的商貿聯繫十分密切。據專家推斷,是眾多的客商把蘇浙一代的民歌帶到了馬頭鎮,並與當地風俗文化相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郯馬五大調。郯馬五大調一經傳入便受到大批青年的追捧,他們紛紛學唱、演唱五大調,並自發成立了玩友社、樂合班、同樂會等班社;當地的商家和士紳也很喜歡五大調,他們認為五大調比較高雅,有堂會、各種慶典的時候也請郯馬調藝人去演出;當地的一些文人學士更是對五大調十分關注,好多人為五大調填上了新的歌詞,這些歌詞內容反映了當地的風俗民情、老百姓的生活和當時的社會現實。就這樣,郯馬五大調在馬頭鎮一帶得以發展,興盛起來。

表現形式

魯南五大調(郯馬五大調)的演唱形式有坐唱和群唱兩種。坐唱流行於郯城等圖2郯城魯南五大調展演進校園[3]地,演唱者一人或二人,伴奏以三弦為主,其他樂器如二胡、柳琴等可有可無、可增可減,演唱與伴奏者圍桌而坐,其演唱形式類似一般曲藝。群唱時數人至十數人不等,大家圍攏一起或橫排為兩行,部分演唱者手持樂器,邊演唱邊伴奏,有的吹,有的拉,有的彈,有的打。郯馬五大調的伴奏樂器主要有笛子、簫、笙、四胡、三弦、琵琶、月琴等。有時興起還會敲起酒盅、碟子、碗等,不僅聲音清脆動聽,而且姿式優美、形式活潑、別具一格,頗有茶餘飯後自娛自樂的意思,參加演唱的多是漁民和農民。郯馬五大調的題材內容較廣泛,有反映一般社會生活的,有歷史傳說和民間故事,但最突出的還是表現生離別怨、思郎盼夫的,它的歌詞典雅秀麗、刻畫細膩、詞藻考究。

主要特點

“五大調”的體裁、內容多樣化,從各個角度反映當時的社會形態、風土人情及歷史典故。它是一種十分古老的民間歌曲演唱形式,其節奏平實徐緩,歌詞高雅雋永,多以敘事的形式謳歌自然風光和情誼,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被當地人譽為“咱老百姓的雅歌細曲”。郯馬五大調雖然受到人們的普遍青睞,許多人買菜也哼哼,乾農活也哼哼,但是郯馬五大調不同於一般的民歌,曲子十分高雅,不是用來隨便哼哼的,最好還是在客廳里坐下來認真地唱。演唱時,歌聲婉轉曲折、起伏跌宕,讓聽者很快就能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中。

藝術傳承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山東省有關部門曾多次派專家到郯圖3魯南五大調的民間藝人[2]城鎮、馬頭鎮蒐集整理魯南五大調(郯馬五大調)。保存下來的郯馬五大調共有180首,已整理出版的作品有《耕讀漁樵》、《遇多情》、《大觀園》等。郯馬五大調最多時有190多首曲目,這些曲目每一首都不相同,還有很多曲目有待挖掘、整理。另外,傳承隊伍建設也有待進一步加強,例如馬頭鎮原有許多職業和業餘的演唱團體,演唱和伴奏骨幹達200多人,能唱五大調的愛好者比比皆是。但到21世紀初還健在的只有8人,其中最小的65歲,最大的已80多歲了。年輕人連什麼是郯馬五大調都不知道了,郯馬五大調已陷入後繼無人的境地。

非遺信息

遺產級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批准序號:602
項目編號:Ⅱ-103
項目名稱:魯南五大調
申報單位:山東省郯城縣、日照市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批准文號:國發〔2008〕19號
批准日期:2008年6月7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