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人物事跡

魏爾倫(Paul-Marie Veriaine,)1844-1896,法國詩人。魏爾倫生於法國東部城鎮梅斯。1866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詩集。1870年,他娶了一個16歲的姑娘,並育有一子。1871年,革命在巴黎爆發,魏爾倫支持巴黎公社,在激進的臨時政府中做過審查員。革命失敗後,他不再對政治感興趣,重新沉湎於杜松子酒和苦艾酒。同年,魏爾倫發現了蘭波的詩歌天賦,並不顧輿論,瘋狂地愛上他。他們在倫敦和布魯塞爾過了兩年的同居生活,在一系列爭執後,魏爾倫酒後開槍打傷了蘭波的手腕,因此入獄兩年。1881年,魏爾倫著迷於波德萊爾的詩歌,出版了詩集《智慧》。晚年,他陷入了更暗淡的主題,1894年,他出版了名為《死後書》的詩集,他的詩歌是自指的,一個豪飲苦艾酒的詩人的形象,成為詩歌的主題。同年,勒貢特·德·李爾這位偉大的詩作家死亡之後,魏爾倫便被人法國的詩人給推上“詩人之王”的寶座,時年他五十歲整。在繼波德萊爾之後,魏爾倫和蘭波、瑪拉美一道將法國的詩歌藝術推向了一個高峰。
法國詩人保爾·魏爾倫(Paul Verlaine 1844-1896),是法國象徵派詩歌的一個“詩人之王”,在法國詩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詩歌藝術上,魏...
詩歌特點 人生經歷 詩歌評論 代表作品《夕陽》為一首詩歌,作者是法國詩人魏爾倫(Paul-Marie Verlaine,1844-1896)。
基本介紹 歌詞《魏爾倫傳》法國文學藝術評論家阿蘭·比於齊納著,邵寶慶譯。本書引領讀者回顧了法國詩人魏爾倫痛苦掙扎的一生,對他性格、思想、情感的兩面性進行了深入的剖析。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魏爾倫傳》是2007年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保羅·魏爾倫(Paul Verlaine,1844-1896年)是一名法國詩人。是象徵主義派別的早期領導人。象徵主義者嘗試把詩歌從傳統的題材和形式中脫離出來。
人物生平 個人作品《苦惱》是法國詩人魏爾倫創作的詩歌。
作品原文 作者簡介貝倫加爾一世888年起為義大利國王,稱貝倫加爾一世。即位初期,只占領有義大利的東北部,898年他成為整個王國的統治者。
簡介 874-887年 887-915年 915-924年 總結卡爾·特奧多爾·威廉·魏爾斯特拉斯,德國數學家,被譽為“現代分析之父”。生於威斯伐倫的歐斯騰費爾德,逝於柏林。魏爾斯特拉斯在數學分析領域中的最大貢獻,...
人物簡介 人物經歷 學術貢獻 教育上的貢獻 分析的算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