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8世紀後半葉法國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重農主義學派的創始人和領袖。
生平和著作 魁奈出身於巴黎附近的一個地主家庭,父親為當地有名的律師。1710年,他在巴黎開始學醫,1718年成為外科醫生,1744年得醫學博士學位,任巴黎大學醫科副理,後任常任醫師,幾年間發表了若干有關醫學和生理學的著作。1749年他任路易十五的宮廷醫師。不少當時政界、文化科學界的顯宦、名流包括成為他的派系成員的“經濟學家”們(見重農學派),都經常是他的座上客。
魁奈大約在60歲時才開始關心經濟問題,特別是農業和賦稅的問題。1756年和1757年寫了《租地農場主論》和《穀物論》兩篇文章,並且發表在《百科全書》上。文章涉及法國當時農業凋敝的原因、賦稅和禁止穀物出口等政策的危害等具體問題,但後來成為重農學派若干主要的基本理論也已在此見其端倪。魁奈同時還寫有《人口論》和《賦稅論》,前者企圖論證財富由農業生產和財富的增長先於人口的增殖,後者主張實行單一地租稅制。這兩篇文章,由於《百科全書》在1757年為政府查禁,未得及時發表。
1758年,魁奈發表了他的著名的《經濟表,略論國民每年收入的分配變化情況》,第1、2、3版都在1758~1759年由凡爾賽宮內印刷廠內部印刷,分贈發行,後來才先以徵引的形式在 V.-R.米拉波侯爵(1715~1789)的著作中公開發表。此後,魁奈的經濟著作幾乎都是對《經濟表》的解釋、補充、修改和套用。1758年,魁奈寫了《經濟表及其解釋,或絮利王國的經濟精華》(1768年改名為《農業國經濟管理的一般原則》);1760年,寫了《經濟表的分析》;1766年,寫了《第一經濟問題》;1767年寫了《第二經濟問題》。
魁奈創立了重農主義的各項基本理論。在18世紀的50~70年代,他的門徒和追隨者中較為重要的有N.博多(1730~1792)、米拉波侯爵、 P.-S.杜邦·德·奈穆爾(1739~1817)、 P.-P.邁爾西埃(里維埃爾的,1720~1793)、 G.-F.勒特羅納(1728~1780)。他們奉魁奈為領袖,形成了當時稱為“經濟學家”的、有學術觀點、有政策綱領、有組織、有自己的定期刊物──《農業、商業、財政雜誌》和《公民日誌》的一個派系。他們在一個長時間內,定期在米拉波侯爵家中集會進行學術討論,並在自己的刊物上發表文章。
魁奈,F.《經濟表》 魁奈經濟學說體系的全面總結。他的各項基本理論,如自然秩序、自由主義、“純產品”概念、重視農業的生產觀、社會階級分析、資本流通分析、單一地租主張等等,都在《經濟表》中得到體現。這些理論也就是重農主義者的共同信條。但《經濟表》本身的直接作用,卻在於它在資產階級視野內對資本進行分析,並通過以總產品形式出現的財富在各社會階級中的交換、流通來論證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過程。這是古典經濟學對於經濟科學的發展所做的一個重要貢獻。
《經濟表》基本上有兩個模式。在第 1、2、3版和以徵引的形式見於米拉波侯爵的《人類之友》(第 7部,1760)中採取的是一個曲折連線線的模式(表1)。
魁奈,F.在魁奈和米拉波侯爵合著的《農業哲學,或關於農業的一般政治經濟學》(1763)中,複雜的模式開始讓位於一個提要的模式。而在魁奈的《經濟表的分析》(1766)中,提要的模式又發展為《經濟表算學範式分析》(表2 )。
魁奈,F.從此,這一算學範式表成為《經濟表》的基本模式。
《經濟表》著重闡述了社會總產品的交換和流通,但它的理論都以分析資本開始,而以再生產為歸結。它從生產角度來考察資本,所以它所涉及的是生產資本,把資本理解為用於生產的物質性資料,而不是流通資本。這樣,它把作為剩餘價值形式的“純產品”,這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心範疇的研究,從流通領域轉向生產領域,為科學地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奠定了基礎。
魁奈以資本主義的農業來概括資本主義產業生產。《經濟表》中的農業是魁奈所謂的馬耕式的大農業,是資本主義經營方式的農業;租地農場主實際上是產業資本的代表,指導著全部經濟運動;土地的直接耕作者是僱傭工人;生產的動機是獲得以“純產品”形式出現的剩餘價值。
魁奈,F.魁奈沒有提出區分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問題,從而杜絕了解釋資本真正增殖的原因和科學地分析剩餘價值的道路。他把資本分為“原預付”(即開辦時的基本投資)和“年預付”(即每年支付的投資),這實際上就是為A.斯密後來所發展的“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
《經濟表》中社會總產品的交換流通運動開始於過去生產年度結束時總產品的獲得。在上述兩個不同模式的《經濟表》中,交換、流通的具體形式有所不同。曲折連線線模式的“原表”以逐步地、部分地進行的方式,來表示產品在各階級之間交換流通的過程。算學範式表則把全部的、全時期的流通歸納為五個交換行為,以一次性的總量進行的方式來表示這一過程。交換的過程可以簡化為:①土地所有者以其所得的貨幣地租一方面向生產階級換取農產品,另一方面向不生產階級換取工業品;②生產階級除保留一部分糧食作為本階級這一年的生活資料和種子外,將其餘部分向其他兩個階級換取貨幣以備支付本年的貨幣地租,並向不生產階級換取生產資料;③不生產階級則以其全部產品直接和間接地(通過先以部分產品換取土地所有者的貨幣)向生產階級換取生活資料和生產原料。交換的總結果是,土地所有者得到了“純產品”;生產階級保留了供本階級生活的糧食、必需的生產資料和足夠支付地租的貨幣;不生產階級則獲得了足夠的糧食和生產原料,於是在本年度經濟運動的過程中,再生產就可以進行。
這兩種模式《經濟表》的原型都以簡單再生產為前提,但不能以此認為魁奈的《經濟表》沒有對擴大或縮小再生產進行過分析。在《經濟表》第3版所附載的《經濟表及其解釋,或絮利王國的經濟精華》以及《農業哲學》的說明中,魁奈都提出如果社會各階級對農工業產品的消費支出大於或小於原型表的比例(即50%對50%),則社會再生產也將發生持續的擴大或縮小的變化。在《農業哲學》和《第一經濟問題》中,魁奈論證穀物貿易政策導致谷價的漲落,增減租地農業家的投資效益,從而擴大或減少他的年預付,使再生產規模發生變化。在《農業哲學》和《第二經濟問題》中,魁奈又論證了不同賦稅政策會通過對租地農業家收益的影響導致再生產規模的變化。
《經濟表》有不少理論性的錯誤和缺點。但在經濟學幼年時期,這個對資本主義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分析的嘗試無疑是一個極有天才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