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高進孝修城修橋,鄰近各知縣有效法的,也有妒忌的。嫉賢者以流言蜚語告諸巡撫。巡撫奏議彈劾,高進孝含冤罷官而去。所幸後來的蔡知縣(通州人)、張知縣(猗氏人)、沈知縣(蘇州人)皆能相繼經營,歷時12載,石龍橋終於修成。百姓深念溫公與高公之惠德,在北岸修溫公祠、南岸修高公祠。
生活履歷
高進孝被罷官後,經查核有功無過,於是改任國學郎,後署慶陽駐節治兵。赴任時,三原士民數百人迎之省會,使便道三原。當時,南北二城觀者萬人以上,致龍橋幾不能載。高至南橋頭見生祠,忙謝罪不敢,急命毀像。諸父老說;“公若言橋可毀,則(像)毀耳!” 清 陳堯道(1609~ 1683) 字素中,三原人。明末清初時期著名醫學家。著述有《傷寒辯證》(原名《傷寒活人辯證》),1678年刊行,後嘉慶、鹹豐間曾多次刊刻,建國後,1957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嘉慶刻本影印發行。該書匯集宋、元以來名家學說,分析和論證各種有關傷寒病的辯證論治。《疹科辯證》撰於康熙戊午(1678),現存有道光己丑(1829)三原董漢傑校刊之《疹科類編》附刊本,鹹豐二年(1852)聚奎堂刊《傷寒痘疹辯證合編》本。該書論述了麻疹一病的辯證與治療。《痘科辯證》撰於順治丙戌(1646),現存鹹豐二年聚奎堂《傷寒痘疹辯證合編》本三卷,是作者以明魏直《博愛心鑒》為藍本,結合自身經驗所著成的一部痘科專書。此外,著有《醫學心德》。他學識淵博,醫學造詣深,醫德高尚,不慕名利,熱心為廣大貧苦民眾解除病痛。清康熙十八年(1679)石朗為陳《傷寒辯證》所作之序中說;“遇人無貧富疏密,雖委巷繩樞必往。”“嘗謂人曰:醫稱司命,藥同用兵,若不讀書,是以醫戲耳!”“晚年醫彌精,名播遐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