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病斑生葉片上,呈不規則斑片狀,初期黃綠色,後期黃褐色,直徑1-7mm。霉層白色或污白色,稀疏。孢囊梗常1-2枝,有時多枝成叢從氣孔伸出,無隔,無色,全長110-335(平均240)μm,主軸長80-290,占全長的3/5一5/6,粗6.7-13.4(平均10.1)μm,主軸下部較粗大,上部單軸分枝2-4次,分枝略呈棍棒狀,末枝剛直,圓錐形,較短小,頂端平截,長2.3-10.9μm。孢子囊近圓形、卵形或近橢圓形,淡黃褐色,長12.5-25(平均17.3)μm,寬12.5-21.8(平均15.4)μm,長:寬=1.12。卵孢子散生於葉組織中,黃褐色,近球形,外壁光滑,直徑25-45μm。
中國分布:
高山唐松草ThalictrumalpinumL.:甘肅祁連山(3300m)(MLSAU2494)
世界分布:
中國、日本、斯堪的那維亞半島。
本種特點
高山唐松草屬於毛茛科,它分布於海拔2500-4750m的高山區。它上面寄生的這種霜霉,最早被Johansson(1886)鑑定為高山霜霉Peronosporaalpina,後來Blytt(1896)將它改放在軸霜霉屬,成為現在的名稱:高山軸霜霉Plasmoparaalpina(Johansson)Blytt。Rosenbaum(1903)也認為這個菌放在霜霉屬不妥,因而也作出了將它改放在軸霜霉的組合,但這個組合正式發表的時間比Blytt所發表的組合晚了約7年,因此Blytt是這個組合的合法命名人。
Wartenweiler(1918)曾比較過包括高山唐松草在內的毛茛科4屬12種寄主上軸霜黴菌的形態,他認為這些寄主植物上的菌,與寄生於銀蓮花上定名為PlasmoparaPYG-maea(Unger)Schroter的菌在形態上沒有顯著不同,他認為它們都應是同一個種。而Gaumann(1923)、Ito(1936)及Skalicky(1954)都同意這個種的成立。
我們將本菌與寄生於毛茛科叉枝銀蓮花上的Plasmoparapygmaea(Unger)Schroter作了比較,它們孢囊梗分枝情況,孢子囊長/寬比值都較為近似,但高山軸霜霉的孢囊梗較粗大,孢子囊的體積顯著地小,因此我們承認這個種。
在日本,該菌寄生於北海道東亞唐松草矮小變種ThalictrumthunbergiiDC.var.nanumTatewaki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