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高台獅子舞》 市級 Ⅲ-6
所屬地區:湖北·潛江
文化遺產名稱:《高台獅子舞》
遺產編號:Ⅲ-6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湛江
遺產級別: 市
詳細介紹
獅子是人民心中吉祥的化身,寄託著人民消災除害、吉祥如意的願望,因此每逢年節喜慶之日都要跳獅子舞。兩人合作,身披假獅皮,一人扮獅頭,一人扮獅尾,俗稱太獅;一人披獅形扮獅的俗稱少獅。引舞的人,扮成武士、獅子郎、大頭和尚等,手持繡球、拂塵、蒲扇等不同道具。在大鼓、大鑼、嗩吶及笙管等樂器的伴奏下,引舞的引著太獅、少獅等上場起舞、場面壯觀熱烈。唐代獅舞俑獅子舞分文、武兩類。文獅重表演,有搶球、戲球、打滾、舐毛、搔癢、洗耳等風趣動作;武獅重武功和技藝,有爬高、踩球、過蹺板、走梅花樁等高難動作。在獅子舞的騰、閃、躍、撲、翻、滾等動作中,能變化出許多高難技巧,如“獅子出洞”、“獅子踩球”、“猛獅下山”、 “二獅搶球”、“高台飲水”、“過天橋”、“跳澗”等。獅子舞流傳至今,逐漸形成了各地區不同的風格與特色。北京地區的扎獅頭很講究,獅頭越重,耍獅的功夫技巧越高。獅頭最重可達90多斤,動作以摔跌見長。河北的動作矯健,能攀登、跳躍5張八仙桌;廣東的能攀上高聳的竹竿摘取彩禮,俗稱“采青”;安徽的在獅身內燃點蠟燭,稱為火獅,有時還配上10多盞雲燈,獅子好像是在彩雲之中飛舞;四川的分高腳獅子和地浪獅子兩種,經常表演破陣,一般文陣不登高,武陣必登高,能做出“高井打水”、“封侯奪印”、“姜太公釣魚”和“天鵝抱蛋”等驚險動作。此外還有板凳獅、手搖獅、線獅等。獅子舞除流傳於廣大漢族居住地區外,在湖南西部的苗族地區、甘肅南部藏族地區以及新疆等地也有流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獅子舞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與提高,各種獅舞不僅在舞台上與中外觀眾見面,而且在重大節日或迎賓儀式中被列為重要節目。1953年,中國的獅子舞在第4屆世界青年學生和平與友誼聯歡節上獲得金質獎。
文獅舞
文獅的獅被顏色和獅頭的顏色主要以紅、黃、白淺色的色調為主,舞文獅者多以寫意的舞步和招式, 著重表現獅子的溫馴神態和動作,如搔癢、舐毛、抖毛、打滾、嬉戲等溫靜的方面,而在喜慶節日或慶典中,則加進一些采青舞步,如采地青、抬青、盤表、凳青等內容的動作。在舞獅的鼓點上則多採用三星和七星鼓點。文獅的獅頭造型最突出一點是獅頭的嘴下鬍鬚較長,頭上的猗角較長而軟,獅須顏色多以白色為主。
武獅舞
武獅的獅被和獅頭的顏色,主要以紅色和黑色為主調,多以白色作線條。獅頭的造型與文獅的造型亦有所區別,武獅的獅子猗角短而硬,獅須較短,色較雜,與獅被顏色協調多以紅和黑色作須。因此有“武獅牙擦須”之稱。在清未民初,中山出現一種鷹面獨角,貌似麒麟的獅頭,習慣上稱為“獅眼獅”的獅子,造型較傳統的獅子小,但按其舞步和獅藝特點來區分,屬於武獅的範疇。這種“獅眼獅”的造型在今天較多採用。
醉獅舞
中國傳統的武術中有醉拳、醉劍等特殊技藝,而醉龍舞、醉獅舞則是中山歷史上傳統的民舞技藝特色之一。醉獅舞與宗教傳統有關;源出於佛教的“獅子會”和四月八浴佛節。
每逢四月八或九月重陽時候,就會興起舞醉獅,舞醉獅是無獅路而言的,用太極和醉拳的套路步子作獅步,獅藝上較多採用滾動和跳躍的動作,要求舞獅尾的人更要武藝高強,以保護舞獅頭者。在鼓點上採用不規則的敲擊,以舞獅者的獅步為準,極少有采青的獅藝出現,也由於以“醉”字為主。所以,經常是舞完醉獅後,都要換獅頭。這一獨特的獅藝,解放後逐漸少流傳,而所見的醉獅舞,多是年長的、武術功底較強的長者。
獅子舞的特點
五桂山的山林茂密,導致海盜山賊出沒較頻密,也由於宗派氏族械鬥頻繁。因此,中山人過去多以舞武獅較多的傳統,從而體現了各種武術的套路溶匯在舞獅子的獅藝中,亦體現各種武術流派的套路特點。由於武獅的獅藝多以翻騰,采高青和配合武術器械的表演。因此,中山獅藝中的武獅鼓點多以五星和七星鼓點為主, 這是中山獅藝有別於其他地方的獅藝特點。由於中山以舞武獅為主,所以在喜慶、社火、歲時節日作助興表演外,還經常辟辦“舞獅場”(俗稱耍獅場)的專題競技活動。舞獅場,在歷史上中山人稱為:出獅場、耍獅場,是以醒獅比賽為主題的集民間武術和民間舞蹈於一體的民俗娛樂、競技活動。傳統的耍獅場,場地多造在山坡向陽地或曬穀場,已收割的稻田等開闊之地方,在場上用竹、木搭起四至五尺高、二十平方米寬的高台,台上置有一個大獅鼓和大鑼大鈸的鑼鼓架,在這鑼鼓架前十米左右,豎一根六至十米高的大茅竹或大杉木,頂端懸吊著一塊紅布及一束生菜、椰菜或榕樹葉等綠葉。稱為“青”,在青內置有“紅包”(稱“利是”)。在客家人居住的山區,有在耍獅場的活動中加進“搶花炮”的活動。在耍獅場大會召開前,習慣上有廣發“帖子”的習慣,過去稱之為“發英雄帖”,有如召開武林大會性質的武術競技交流大會的性質,但只不過是“以獅會友”切磋獅藝的大會。到了擇定的日子,參加耍獅場的各獅隊齊集之際,一般是由各獅隊來一番武術表演,常見的有:各種拳術、長拳、太極、詠春、蔡李佛、五形拳、金鐘罩及器械,如棍、棒、刀槍、劍戟、條凳等武術套路的表演。隨後,各獅隊點名抽籤進入醒獅比武。三通鼓後,各獅隊先自己表演,然後“捉對”角逐,大會評判以獅子舞的難度,獅路的流暢,與鑼鼓的節奏等獅藝的優劣決出輸贏,最後贏者則躍上竿頂搶“青”。往往一番龍爭虎鬥之後,很多獅頭被頂爛,獅被被撕碎,舞獅者亦會損傷。這種耍獅場技藝,一直流行至解放,鼎盛時期在明清時期,而到民國時期多出現宗派的械鬥,導致傷人事故和積怒的產生,因此解放後,耍獅場逐漸淘汰。直至八十年代初,為發掘中山的獅藝,文化人通過整理,改稱為醒獅大賽,並發展了傳統獅藝,創辦了“南獅北舞”的新獅藝,以健武獅隊的《高澗采青》、《高台采青》等獅子舞代表中山獅藝參加了首屆東方藝術節的開幕式,弘揚了民族文化精粹。
但以文獅為主,以表現文人雅仕的風範,以表現獅子溫馴的特點。在采青的獅藝上,除有沙田區的采青表現形式外,還有采凳青、屋檐青、高台青、旗桿青(亦稱柱青、高青)等。中山雖是以沙田區、民田區為主的地區,也有丘陵台隆起的“山區”。作為中山的山區,過去山林繁密,山賊強盜及野獸多有出沒,居住在山區的多為客居中山的客家人,因語言的關係及居住環境的關係,多被人稱為“俟子佬”、“山佬”而被外人欺負。因此,客家人多有習武的傳統,而客家人多從中原而致,俗語講,其祖宗多是北方人,在武術上有“南拳北腿”之說,這一習俗,直接影響和溶匯在獅藝中,導致了客家人或者說山區人的獅藝,主要以武獅為主,歷史上的耍獅場,客家人的獅藝往往奪冠。與沙田區和民田區的獅藝相比,客家的獅藝,主要以八掛棍、楊家槍、螳螂拳、洪拳、金鐘罩、太極等武術套路作獅步,以五星鼓點為主和采高青為多的獅藝而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