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瓷器

中的礦物質和有機質,隨著時間逐漸粘積在胎體上,會形成“土斑”。土斑有兩種,一種稱“蠶卵斑”,成顆粒狀,像桑蠶產下的卵子一粒粒聚結在一起,大面積在陶瓷器表面形成。這種土斑粘積度極強,用手指剝除不掉。蠶卵斑形成與土壤中礦物質成份比例高有關,比較容易在低溫度陶器上產生。另一種稱“蚯蚓屎斑”,成條形曲線狀,形狀尤如蚯蚓的屎,細而彎曲,小面積地粘積在陶瓷表面。有“蚯蚓屎斑”的器物,在出土前周圍土壤所含有機質比礦物質成份比例高,器物本身釉面抗蝕程度強。高溫釉器物及在黑雜土中的器物,都會產生這種土斑。有些器物上既有“蠶卵斑”又有“蚯蚓屎斑”,有這種現象的器物大多數是陪葬物。收藏者對這種土斑不應該人為清除,它不影響器物的外表美觀,同時又是出土物的有力見證。市場上出現人造土斑,一是選擇器物某個部位用硫酸把腐蝕,然後塗上膠再撒上泥土。這種人造土斑是塊狀形,不自然,剝釉處與有釉之間沒有過度層次。二是把仿製好的瓷器用硫酸腐蝕釉面,然後埋入泥土中,過一段時間再取出現。這種人造土斑貼上性差,用手一抹泥灰就掉落,一衝就能洗清。人造土斑與自然形成的“蠶卵斑”和“蚯蚓屎斑”相差很大。
收藏價值

有藏家認為,瓷器的半衰期為60年,經歷兩個半衰期後,才能看出瓷器的老氣來。而近現代瓷器,尤其是民國瓷器,基本上只經歷了一個半衰期,在不少老玩家看來,民國瓷器屬於近現代瓷器的範疇,很少收藏。但也有專業人士表示,民國期間,專為皇室燒制瓷器的景德鎮御窯廠停辦,一些名匠高手流落到民間,燒制出堪比晚清官窯的作品,其中不乏藝術價值相當高的精品,所以民國瓷器收藏熱潮的興起絕不是偶然。
通過對市場店鋪的隨機走訪發現,售賣瓷器的店鋪中,大部分以明清瓷器及民國瓷器為主,也有少部分店鋪展示著做工精美的近現代瓷器。跟拍賣市場上幾百幾千萬元的高古瓷器相比,這些近現代瓷器的價位大多在幾千到幾萬元不等,也有一些小型瓷器價格僅為幾百元,對於普通收藏者來說,這個價位還是能夠承受得起的。
高古瓷器收藏價值主要有以下幾點:
1.從高古瓷器的歷程來評估(即歷史價值)。中國高古瓷器發展經歷了起源期、成熟期、高峰期(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三個高峰期)、衰落期,從的藝術品市場行情來看,價值的排列順序(由高到低)為:明清瓷器、宋朝瓷器、唐五代時期瓷器、六朝時期瓷器、原始青瓷、晚清民國瓷器。
2.從藝術性來評估(即藝術價值)。主要包括造型、裝飾、圖案三個方面。
3.從研究價值來評估(即科學研究價值)。如有紀年款的瓷器、在紀年墓中出土的瓷器,這些瓷器有較高的學術價值,但不是評估價值的主體,因此在高古瓷器價值評估體系中所占的比例不高。
4.從其他因素來評估。包括完殘程度、尺寸大小、珍稀程度、地域因素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