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環境委員會

體育與環境委員會

1994年在巴黎召開的以統一為主題的百年奧運大會確認了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在確認其在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特殊責任之後,國際奧委會將環境視為奧林匹克精神中除體育和文化以外的第三個層面。由此,1995年,國際奧委會決定成立體育與環境委員會。該委員會的職責是就國際奧委會和奧林匹克運動應採取何種環境保護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政策,向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提出建議,並協調上述政策的實施。

年會召開

體育與環境委員會體育與環境委員會年會

2006年7月,環境活動部代表北京奧組委洛桑出席了國際奧委會體育與環境委員會年會。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先生應邀致辭。體育與環境委員會主席施密特主持會議。委員們總結了前兩屆世界體育與環境大會各項建議的落實情況,聽取了都靈北京溫哥華倫敦奧組委工作匯報,倡議廣泛宣傳和貫徹新出版的國際奧委會《體育、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指導手冊》余小萱同志介紹了北京綠色奧運工作進展。施密特主席對北京奧運會在環保方面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委員們針對北京市機動車數量與空氣污染環保燃料使用、文物保護等提出了問題。會議宣布,第七屆世界體育與環境大會於2007年下半年在北京召開。

大會主席

體育與環境委員會體育與環境委員會

“二00八年北京的綠色奧運會,應該成為長遠造福北京的一屆奧運會,”國際奧委會體育與環境委員會主席佩爾·施密特先生在今天召開的國際奧委會體育與環境研討會期間表示。

施密特對北京奧組委的工作表示滿意。他首先肯定了二00八年北京奧運會“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口號,並對奧組委在落實這些口號期間“言出必行”的工作作風大加讚賞。

作為國際奧委會體育與環境委員會主席,施密特先生希望北京奧運會能給北京、給中國留下豐厚的遺產,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的健康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他說:“我要對北京奧委會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謝。他們在奧運會與環境保護、奧運會與可持續發展方面所做的大膽嘗試,正是國際奧委會所倡導的。我希望北京奧運會能給人們留下一筆豐厚的遺產,尤其是在提高中國國民在控制環境污染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意識上,能起到切實的作用。”

體育與環境委員會體育與環境委員會

他還特別提到,奧運會與環保不是短期問題,在奧運會舉辦後,如何利用已有資源,進一步改善該國環境、加強發展的可持續性,意義更重大。“希望北京奧運會後,不要在這方面出現倒退,”施密特強調。

被問及北京奧運會準備工作中,在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方面還有哪些問題需要加強時,施密特說,現在距離北京奧運會舉行還有六年時間,可以說長遠來看,幾乎所有準備工作都還是剛剛開始,因此在很多具體問題上還需要大量嚴肅和耐心的工作。他舉例說:“北京在城市交通空氣污染廢水處理資源回收利用等方面雖已有改進方案,但付諸實施後見效還需一段時間。據我所知,北京城市供暖有百分之七十以上仍以煤為原料,這也是亟待改善的一方面。”

談到目前北京距離舉辦奧運會的城市水平差距問題,施密特說,很多方面北京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他同時樂觀地表示:“雖然路途遙遠,但是我們已經能夠看到一個趨於成熟的構架,你們在各方面都擁有很多國際水平的專家,你們的計畫正在進一步細化,而且越來越多理性和明智的決定也在出台。”

施密特認為,在準備工作進行過程中,北京奧組委還應該廣泛聽取國際環境組織的意見,在奧運會與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關係方面,找到新的平衡點。他說:“二000年悉尼奧運會組委會在綠色和平組織的協助下,在環境保護等問題上提出了很多新的觀念,創造了一些新的方法。同時,二00四年雅典奧運會組委會也在積極同國際環境組織合作。我們也希望北京奧組委能加強同此類國際環境組織的交流。”施密特說,在這一問題中,國際環境組織常常以“批評者”的身份出現,但“批評者”並不是“擾亂者”,他們意見往往非常專業和中肯,應該會對奧組委的工作起到積極和必要的作用。

施密特還表示了自己對北京奧運會的希望:“我希望北京奧運會能夠成為綠色奧運的典範。”他說,在未來的六年中,北京奧組委應該切實加強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問題方面的宣傳和普及,讓中國國民真正了解綠色奧運的意義,為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留下遺產

方針體系

體育與環境委員會體育與環境委員會

2004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包括海外華人的共同支持下,北京奧組委按照國際奧委會總體計畫的要求,實踐綠色奧運理念,取得了重要進展。北京奧組委繼續推進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工作,用科學的管理模式把綠色奧運理念滲透到奧運會籌辦的各個環節中去。

1、 環境方針

2004年4月7日,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簽發了《北京奧組委環境管理體系環境針》:在籌備和舉辦奧運會和殘奧會的過程中,(1) 用保護環境保護資源保護生態平衡的可持續發展思想,指導運動會的工程建設、市場開發、採購、物流、住宿、餐飲及大型活動等,儘可能減少對環境和生態系統的負面影響;(2) 積極支持政府加強環境保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持續協調發展;(3) 充分利用奧林匹克運動的廣泛影響,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促進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工作,提高全民的環境意識;

在奧運會結束後,為北京、中國和世界體育留下一份豐厚的環境保護遺產:奧運會綠色建築示範工程;舉辦大型運動會新的環境管理模式;公眾積極參與環保工作的機制;北京環境的持續改善。

2、建立體系

根據環境方針,北京奧組委編制完成了《奧組委環境管理體系手冊》,確定了環境管理體系的管理者代表,明確了各部門的環境職責,培訓了各部門的環境聯絡員,組織完成了各部門的初始環境評審,確定了各部門的初步環境因素,為今後運行該體系和通過審核奠定了基礎。

相關指南

體育與環境委員會奧運指南

2004年,北京奧組委舉辦了研討會,編制了改擴建工程的環保規範檔案,提出了部分賽事的環保要求,督促部分工程完成了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積極推進奧運工程綠色施工。

1、奧運工程可持續發展研討會

2月29日,北京奧組委組織召開了“奧運工程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劉敬民執行副主席做了重要講話,對參與奧運場館建設的各方提出了保護環境的要求。國家發改委國家科委國家環保總局領導介紹了國家環保優惠政策。環保專家對《奧運工程環保指南》進行了講解。北京市政府有關部門、場館業主和環保企業300 多人參加了會議。

2、 環保指南

2004年,北京奧組委針對奧運改擴建場館和工程,以及臨時性建築和設施的建設,編制了《奧運改擴建工程環保指南》及《奧運臨建工程環保指南》,並分別納入到了相關的《奧運工程設計大綱》中。奧運改擴建場館和臨時性建築在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等過程中應符合這兩個環保指南提出的要求。

3、綠色施工管理

2004年,北京奧組委、北京2008工程建設指揮部和奧運工程施工單位共同努力,推進綠色施工。已開工建設的國家體育場等場館,根據《奧運工程綠色施工指南》,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實施細則,建立了環境管理體系,編制了管理方案,取得了積極的成果。國家體育場按照“創建綠色現場、建設綠色工程、實現綠色奧運”的環境管理方針,把環境管理納入了工程監理。

飯店指南

體育與環境委員會奧運飯店指南

2004年3月18日,首批為奧林匹克大家庭成員、贊助商和媒體等註冊人員提供住宿服務的飯店與北京奧組委簽訂了《奧運會住宿接待服務協定》,《北京奧運會飯店服務環保指南》作為協定的附屬檔案之一,在環保方面向簽約飯店提出了嚴格要求。2004年,北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和環境活動部開展了一系列環保活動,在飯店業起到了一定的示範作用。

1、 《指南》培訓

為使簽約飯店管理人員深入了解《北京奧運會飯店服務環保指南》,在奧運會的住宿接待中展示綠色奧運理念, 北京奧組委對《指南》進行了全面介紹。 另外, 為適應飯店的節能改造,北京奧組委還專門邀請能源專家和牆體節能專家,向簽約飯店的工程人員重點介紹了《指南》的節能部分和國內外先進的節能技術。

2、 節能倡議

國家節能宣傳周期間,北京奧組委號召簽約飯店回響國家發改委等7 部委的倡議:在不影響人體舒適度的前提下,夏季空調提高1度,冬季空調調低1度。當時簽約的23家飯店積極回響,為飯店業作出了示範。在北京市冬季正式供暖日,北京奧組委向簽約的近80家飯店贈送了由地球村環境文化中心製作的“節能宣傳卡”。節能宣傳卡將進入客房,向入住賓客宣傳節能知識。

3、綠色照明工程

配合北京市發改委的“綠色照明工程”活動,鼓勵簽約飯店選用節能燈具,更換白熾燈,部分簽約飯店採購了高效照明光源產品20000多隻,節電器10台。

宣傳活動

體育與環境委員會環保奧運宣傳

2004年, 北京奧組委成立了宣講團,編制了宣傳材料,拍攝了宣傳片,開通了網路頻道,開展了多項主題活動。北京奧組委環境活動部與首都精神文明辦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環保局北京市科協北京環保基金會共同組建了綠色奧運、綠色行動宣講團, 成員包括知名專家、學者和志願者。國際奧委會委員、國際奧委會文化與奧林匹克教育委員會主席何振梁和國際奧委會體育與環境委員會委員鄧亞萍分別任總顧問和顧問。宣講團將進入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廣泛宣傳綠色奧運理念,號召公眾行動起來,選擇綠色生活,支持綠色奧運。

2004年,北京奧組委積極參與和支持各環保組織的宣傳教育活動,鼓勵他們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在公眾中開展環保宣傳教育活動,倡導公眾選擇綠色生活,支持綠色奧運。北京奧組委先後參加了北京環保基金會主辦的北京市中學生“綠色奧運我參與”中英雙語演講比賽,自然之友的“最後的淨土—我心中的保護地”圖片展,北京地球村環境文化中心的綠色列車項目等活動。通過活動,使更多的公眾積極參與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辦好綠色奧運中來,帶動家庭,推動社會,最終實現綠色奧運。

義務植樹活動,北京市全民義務植樹日, 奧組委全體員工、部分奧運冠軍和體育明星到南中軸路大綠地,一起參加了主題為“辦綠色奧運建生態城市”的首都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為城市綠化美化作貢獻。

2004年, 北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和環境活動部在官方網站開通了綠色奧運通道,以中、英、法三種文字宣傳綠色奧運理念,動態報導奧組委開展的環保工作,及時反映北京市政府在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污染防治方面的工作進展。

北京奧組委編印了《奧運工程綠色施工指南》《綠色奧運—理念與實踐》等宣傳材料,向國內外關心和關注奧運的公眾宣傳了“綠色奧運”的理念。拍攝了一部綠色奧運的宣傳片,向公眾介紹了申奧成功3年來北京市的環保工作進展。

體育與環境委員會環保奧運宣傳

北京奧組委專門為青少年學生設計了用再生紙製作的、印有北京奧運會會徽奧運知識和環保知識的課程表。25萬張綠色奧運理念課程表贈送給擁有濃郁奧運情節的首都中小學生,直接向他們宣傳了綠色奧運理念和環保知識,使他們逐步成為“綠色奧運”理念的踐行者和宣傳者。奧組委執行副主席蔣效愚參加了贈送儀式。

參加北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組織的奧組委官方註冊記者培訓班,對近100名記者進行了綠色奧運理念的培訓,提高了對綠色奧運報導的準確性。

環境顧問

2004年,北京奧組委繼續聘任著名環保人士梁從誡金鑒明廖曉義廖秀冬為環境顧問,參與奧組委規範性檔案和工作規劃的編制,為籌辦綠色奧運出謀劃策。

《北京宣言》

體育與環境委員會簽署《北京宣言》

第七屆世界體育與環境大會10月27日在京閉幕,會議通過了《關於體育與環境的北京宣言》,充分肯定了北京奧運會的環保工作。《北京宣言》指出,北京奧運會的籌辦是加速整個城市環境改善的催化劑,北京積極提高能源利用率,有效使用可再生能源,採取綠色交通措施和行動,大力植樹造林,綠化城市,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和抵消溫室氣體排放,這些政策和行動值得讚賞。《北京宣言》充分肯定了北京奧組委向大會提交的《北京2008年奧運會、殘奧會環境報告:環境保護、創新和改善》,並認為北京奧運會將留下環保方面的寶貴遺產。大會通過的《北京宣言》呼籲國際社會和體育界成員將理念、構想和機會變成真正的實際行動,以確保在舉辦體育賽事及活動中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