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傷科康復技術

骨傷科康復技術

骨傷科康復技術,該書籍是由人民衛生出版社於2008年首次印刷出版發行的。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骨傷科康復技術

本書是《實用骨傷科系列叢書》之一,是以遼寧省海城市正骨醫院的骨傷康復專家為主,組織國內一批中青年業務骨幹,在總結整理多年骨傷科康復臨床實踐的基礎上,參考國內外同行的先進經驗編寫而成的。全書包括上篇總論和下篇臨床各論共22章,重點介紹骨傷科的康復技術,尤其是肢體生活、工作能力的恢復和重建技術,展示了中醫肢體療法的特色,反映了骨傷科康復的新理念、新進展、新成果。

本書約50萬字,500多幅圖片,主要供從事骨傷科臨床及康復的醫師參考,亦可供骨傷科進修醫師、實習醫師、醫學院校研究生閱讀學習。

目錄

上篇 總論

第一章 康復與康復醫師

第二章 功能評定

第三章 骨科特殊體徵及常用量表

第四章 平衡評定與步態分析

第五章 活動能力與生存質量評定

第六章 物理療法

第七章 作業治療

第八章 中國傳統康復治療技術

下篇 臨床各論

第九章 四肢骨折的康復

第十章 脊柱創傷的康復

第十一章 顱腦損傷的康復

第十二章 周圍神經損傷的康復

第十三章 截肢的康復

第十四章 關節置換的康復

第十五章 手部損傷的康復

第十六章 軟組織損傷的康復

第十七章 頸肩痛的康復

第十八章 腰背痛的康復

第十九章 脊髓損傷的康復治療

第二十章 骨質疏鬆症的康復

第二十一章 關節炎的康復

第二十二章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參考文獻

試讀部分章節

上篇 總論

第一章 康復與康復醫師

第一節 概述

一、康復與康復醫學的有關概念

所謂康復,指的是幫助患者最大限度地達到與其生理或解剖受損、環境限制和生活計畫相稱的軀體、心理、社會、職業、娛樂及教育潛能,提高生存(活)質量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患者及其家庭以及有關的專業人員協同工作,確定合乎現實的目標,制訂並實施相應的計畫以使患者獲取最佳功能。198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醫療康復專家委員會給康復下了一個新的定義:“康復是指採取一切措施,減輕殘疾和因殘疾帶來的後果,提高才智和功能,使他們重新回到社會中去。”所以康復是使殘疾者和功能障礙者恢復功能、恢復權利的過程。

康復的內容包括預防、早期識別,以及門診和住院患者與院外患者的醫療服務。通過康復,應能達到患者住院日縮短、功能獨立性增高和生存(活)質量改善。物理醫學與康復是在物理醫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傳統的物理醫學關注的是軀體疾患的診斷與治療,並且特別注重神經診斷技術(如肌電圖)與物理因子(如冷、熱、水、電)的治療性套用;而康復則是一個較為廣泛的術語,主要是關於功能性障礙的診斷與治療,著眼於從實用的角度對運動、感覺和認知技能進行功能性的評定,以及以增強功能和改變行為為目的的治療。在其發展過程中,物理醫學已拓展了自己的領域,現已涵蓋了與康復過程有關的許多技術與策略。例如,包括了有關軀體、心理、社交和職業問題的評定與治療的技能。

根據美國物理醫學與康復學會1998年的定義,物理醫學與康復是一門關於各個不同年齡階段的具有軀體與認知受損與殘疾的患者的評定、診斷與處理的醫學學科,還包括各種導致疼痛或功能受限的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各種並發疾病與損傷的處理以及診斷與治療性注射方法和電診斷醫學方法的套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