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驀山溪·題錢氏溪月[1]與鷗為客。綠野留吟屐。
兩行柳垂陰,是當日、仙翁[2]手植。
一亭寂寞。煙外帶愁橫,荷苒苒[3],展涼雲,橫臥虹千尺。
才因老盡,秀句君[4]休覓。
萬綠正迷人,更愁入、山陽夜笛[5]。
百年心事,惟有玉闌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憶。
注釋
[1]錢氏溪月:指錢良臣家花園。錢良臣字友魏,與范成大同榜進士,曾任參知政事。[2]仙翁:錢良臣淳熙十年(1189)已逝。
[3]苒苒:草木茂盛的樣子,
[4]君:錢良臣後裔錢希武,嘉泰二年(1202)刻《白石道人歌曲》六卷於東岩讀書堂。
[5]山陽,今河南修武縣,晉嵇康舊廬所在。嵇康、呂安被司馬昭殺害後,向秀經其山陽舊居,聞鄰笛而作《思舊賦》。後人以"山陽笛"喻悼念故友。
全詞大意
花叢中藏著仙宅,宅窗簾邊有來訪的客船。停船的水浦是有滄海潤色,園池天空上雲接連著雲間洞天,與庭院秋景。(雲間洞天即錢良臣園池一景,有載車岩雲間洞天。東岩即錢良臣的東岩堂,堂即宅意,又有稱錢良臣為錢東岩的)。園池草木山山秀,欄乾處處幽,這可是錢氏世業休閒的好去處與鷗一樣為客,四處奔飛,綠野留下過吟詩的腳跡。那園池中兩行暗柳垂蔭,當是錢良臣仙翁親手所栽的。一亭寂寞,煙之外帶著愁緒橫立眼前,還是亭邊水池中荷花冉冉升起展著涼雲有幾份生氣,似是彩虹呈現。現在年歲大了,才盡了,你錢氏不要想我有多少好句子,園池萬般皆美正迷人,但我有如那向秀思友的山陽夜笛,很久心思,只怕只有那玉欄乾知道,吟詩興未盡,又得匆匆乘船而歸去。月夜留下空空的相憶情結。
作者信息
個人簡介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遊。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遊。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遊。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姜夔(kuí),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遊。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姜夔(kuí),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遊。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姜夔](/img/3/384/nBnauM3X3YTMxETM0IjM2cDM5MTM5QTO3kjM2MTNwAzMxAzLyI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