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滴—滴—滴”,手機簡訊提示音頻繁響起,多數人以為是朋友發來的簡訊,打開一看,全是商家促銷信息。對此類簡訊,業界稱之為“騷擾式行銷”。簡訊廣告迅速在億萬手機用戶中蔓延,不斷在精確化的道路上進化,用戶的隱私被深度挖掘和利用,甚至達到了越精確、騷擾度越高的程度,這一新興的精準行銷手段正在不顧用戶體驗和社會公益的逐利中迷失……
類型
家居
在家居行業中,根據企業業務不同,行銷主體可大致分為家裝公司、家居賣場、家具建材品牌三種。儘管每個主體具體的行銷方式不同,但常用的行銷方法理念都十分相似:通過各種方式傳遞“物美價廉”的產品理念,吸引顧客消費。
買了新房的朋友都很煩惱,除了房產中介的垃圾簡訊、電話外,又多了裝修公司、游擊隊和家居企業的騷擾。的確,一旦個人信息和房子有所牽連後,房子相關的各種想要的不想要的信息就蜂擁而至,而且這些信息非常相似:優惠、贈送、抽獎、升級……幾乎成為家居企業吸引消費者的不二法門。
理財
身在這個‘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時代,經常被形式多樣的“理財行銷”所圍繞。很多人經常接到各種充滿誘惑的電話———“**女士/先生,我們將舉辦免費的酒會,邀請您參加”、“我們想免費送您一份有關股市的內部資料”……但是靠“免費午餐”來行銷的手段現在似乎太過落伍,弄不好讓人覺得上當受騙,誠信打折。這種“理財行銷”說到底是“皇帝的新衣”,自以為穿了件衣服,進行了包裝,實際上被人一眼看穿了赤裸裸的目的,倒不如說是“理財騷擾”。
案例
保險公司的電話行銷與電話騷擾並無二致。因不勝電話騷擾,2006年6月,原告人李捷向朝陽法院遞交了21份訴狀,狀告電話銷售保險的行銷員和保險公司。12月18日,朝陽法院一審落判,因“原告手機為其個人使用並支付話費,無義務因被告的推銷行為支付話費,被告應賠償原告因此而產生的話費損失”,判決保險公司敗訴並賠償李捷話費損失。
評論
曾經有這樣的說法:行銷唯一的目的就是以更高的價格將更多的產品更頻繁地賣給更多的人。“人海戰術”絕非長久之計,商家想“騷擾”消費者,就得琢磨他的心思,必須與時俱進。說來說去,你想成功“騷擾”消費者,必須找準他的需求點,然後切入滿足之;還要把握他的消費心理,是時尚型,還是務實型,類型不同,行銷方法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