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騰蛟鎮](/img/0/465/nBnauM3XxUDM0MzMwMTM1ITMzITM1czN3IzMwADMwAzMxAzLzE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地理環境
騰蛟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日照總時數1866.8H,年平均氣溫17.9℃,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數1631.6/176.2。全年霧日數25.9, 常年無霜期277天左右、夏季常有颱風。騰蚊鎮地處浙南中山區。屬新華夏構造一級隆起地帶,多為海拔500米,左右的山脈所蟠回、系浙閩邊界洞宮山脈之北支、總體走向西北--東南,也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多山地。水流屬帶溪水系,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的敖江之支流。人文景觀
![騰蛟鎮](/img/6/dfd/nBnauM3XyITMzETN1YTM1ITMzITM1czN3IzMwADMwAzMxAzL2E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好山好水出名人,千百年來騰蛟人才輩出,古有南宋愛國詩人林景熙,近代有太平天國後期優秀將領白承恩,現代有中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著名數學家蘇步青,聞名海內外的百歲棋王謝俠遜等。
景區騰蛟、駟馬三大景區,有大小景點近百處,置身其中,恍如世外桃源,心曠神怡,留連忘返。靈山秀水孕育了眾多名人, 騰蛟山青水秀,風光秀美,是休閒度暑的理想去處。人都說:“北雁好峰、南雁好詞”。騰蛟境內市級風景名勝區赤岩山以潭瀑取勝。早在東晉年間,永嘉太守謝靈運就曾慕名遊覽過此地,他在《游名山記》中詳細描述了赤岩山的景色。騰蛟具有豐富的人文景觀,有位於臥牛山南麓的南宋愛國詩人林景熙墓及霽山碑林,有與霽山碑相毗鄰的中國棋王碑林,兩座碑林內涵豐富,大小碑石近八十塊,收集了劉海栗、沙盂海、林劍丹等書畫名家之墨寶,周恩來總理在重慶與棋王對欒的殘局,江澤民主席在擔任上海市市長期間為祝賀棋玉百歲壽誕的題詞等等;有位於湖竇村口的白承恩將軍陵;有被稱為“臥牛山前鼻息地”的蘇老舊居;有位於薛岙村口的薛氏忠訓廟,該廟的古戲台是溫州市保護最好、藝術水平最高、最具研究價值的古戲台等。
98年上半年,騰蛟鎮被國家體委命名為中國唯一的鄉鎮一級的“全國象棋之鄉”,98年9月份又成功地舉辦了“鵬昌杯”第五屆中國象棋棋王挑戰賽和“聖雄杯”首屆女子棋王賽,2000年3月,被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浙江省歷史文化保護區”,大大提高了騰蛟的知名度。
經濟發展
![騰蛟鎮](/img/1/7e5/nBnauM3XycjMxkjN4MzN1gTMzITMzQDM3cjMwADMwAzMxAzLzc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農業發展
農業基礎地位得到重視與加強,農民的思想觀念大大轉變,開發以種植臍橙、血橙、板粟、草莓等水果林基地11個,基本形成一村一品化的經濟格局。在農業方面,努力打造沿山特色資源開發區。根據因地制宜地原則,積極引導農民發展效益農業,實現農業產業大聚集、大開發、大增效,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全鎮已建成黃梔、臍橙、血橙、楊梅、馬蹄筍、早香茶等效益農業基地10個,基本形成一村一品化的農業生產格局。
工業發展
在工業方面,努力打造沿路金色工業區。以57省道建設為契機,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建成了皮革、印刷兩大支柱產業生產基地,在基地投資發展的企業有17家。工業是強鎮之路,興鎮之本,騰蛟鎮始終堅持“引進來、大起來、生態化”的路子,引進了浙江聖雄皮業有限公司開發國家“863”計畫無鉻鞣高效益清潔化生產項目,計畫投資10億元,年產值50億元,使其成為全縣製革行業的龍頭,現已投資1.68億元,2005年實現產值2.2億元;引進了“溫州大草原”、“溫州海川”、“溫州達標”等十多家印刷企業落戶,形成產業集聚、資源互補的態勢。
基礎設施
騰蛟鎮以發展旅遊業為重點,突出文化特色,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注重文物保護與開發,深挖文化內涵,提升文化品味。同時城鎮化進程紮實推進,做好57省道騰蛟段改建工程、沿溪景觀工程、碑林公園等項目建設,增強城鎮功能,最佳化人居環境,提升城鎮化水平。其他設施和村鎮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城鎮硬體設施不斷得到加強,鳳翔路、郵電路、騰龍路、龍飛路等繁華地段高樓林立、鱗次櫛比。教育事業
![騰蛟鎮](/img/0/beb/nBnauM3XzIDO4cTNwITM1ITMzITM1czN3IzMwADMwAzMxAzLyE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騰蛟一中辦學成績斐然,是溫州市先進綠化單位、市衛生先進單位、市創安工作先進單位、縣一級學校、縣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縣德育規範校、縣德育特色校、縣文明單位、縣文明學校,有不少學生被溫一中、平一中等高一級學校錄取。騰蛟一中圍繞著“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培養四有人才為目標,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嶄新的姿態向更高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