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駱山大龍 省級Ⅲ-8
簡介
駱山大龍起源於明代,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當地百姓依賴石臼湖為生,新年來臨時,則在湖灘上載歌載舞、龍舞盤鏇,以降魔驅妖,祈求風調雨順、人口平安。長此以往,駱山村便有了舞龍的習俗。舞龍的時間一般從臘月二十四開始,一直持續到次年正月十八,一共25天。此時,正值冬季枯水季節,有大片湖灘可以利用,因此,駱山大龍龍身巨大,體長將近百米,參與者達五百人之多,號稱“江南第一大龍”。駱山大龍興起後,在溧水、高淳等周邊地區產生了重要影響,“臘月正月到駱山看龍”成為一種大眾文化娛樂活動。
人們還利用這一機會走親訪友,密切感情,增進交流。屆時,偌大湖灘上旗幟招展,火銃、喇叭聲不斷,兒童打扮得花團錦簇,白色巨龍在湖灘上盤鏇,一時人潮湧動,觀者如堵,場面十分壯觀。
舞龍主要分為跳珠、跳龍、跳雲三部分。跳珠:是由掌珠人在前面引導龍首前行。跳龍:掌珠人手持火紅龍珠,百般引誘挑逗,大龍在掌珠人的引導下,高低起伏跳龍,其陣式有巨龍擺尾、一字長蛇陣、盤鏇陣等。跳云:由66名8歲至12歲男童表演。他們身著彩衣、彩帽、腳穿繡鞋,每人分別手持兩塊繪有雲彩的雲板。他們在龍身圍起的空場中進行表演,分為圖陣和字陣兩種。圖陣有“雙龍出水”、“滿天星”、“三角形”、“五角形”等各種陣式。駱山大龍的製作工藝相當講究,主要步驟有扎制龍身骨架、糊紙、彩繪等。龍頭高2.3米,寬2.2米,龍身共24節,每節長2.8米,整個大龍體長將近百米。龍頭上還要扎制108將,有桃園三結義的劉、關、張,有楊宗保、穆桂英、樊梨花等民間傳奇的英雄人物。表演時,龍尾處還需接出一截長約10米的粗繩,由十來位精壯後生用力拖拽,以起到平衡的作用,目的是為了防止由於舞龍時因慣性過大而造成龍尾脫手。大龍扎制完成以後,要到臘月二十四起草時再行開光。此外,還需製作龍旗、彩旗、大小燈籠、以及喇叭、馬蹄炮等。第二大類為製作雲板和彩繡。雲板共66面,用竹篾扎制輪廓,用蠟光紙、金紙及各色彩紙糊制,上面繪有雲形圖案。彩繡分為製作頭飾、繡衣及繡花等。2006年,駱山大龍入選江蘇省非物質遺產名錄;2008年入選非物質遺產項目。溧水駱山大龍:從明朝萬曆年間開始,每年的臘月二十四到來年的正月十八,便是溧水縣駱山村舞龍的日子,這條龍的整個龍身長近百米,龍頭寬2.2米,高2.3米,每節龍身長2.8米,一共24節,但沒有龍尾,號稱“江南第一大龍”。
傳說
駱山大龍有一段神奇的傳說。明朝萬曆年間,駱山村出了一個進士楊培庵,他曾先後任過漳州知府、江西省和河南省布政使,後又出任山東巡撫,為官很清廉,晚年告老還鄉。有一年,開春就雨水不斷,一直到六七月份,雨還沒停。老百姓的怨氣傳上天庭,玉皇大帝查出此系一條小白龍所為,便讓張天師去斬殺小白龍,楊培庵恰好經過,小白龍哀求他救命。原來小白龍是胭脂河邊一女傭吞食水中漂流的蘋果所生的,她被主人家指責傷風敗俗,遭遺棄後貧病而死。此後,小白龍每年二月二都要來母親墳前祭拜,可能是他肚子裡的怨氣無處發泄,每次來去都是狂風大作,暴雨傾盆。楊培庵憐惜他身世可憐,便代為求情。張天師最終以斬龍尾代之,無尾小白龍被楊培庵帶到駱山村,安置在石臼湖中。從此,駱山村便有了舞龍的傳統,而駱山大龍最與眾不同的是,它的龍尾巴總是光禿禿的。
近百年來,駱山大龍幾十年才舞一回,因此,扎龍技藝已經在當地失傳。所幸1983年,村里曾恢復一次舞龍,一些老人還記得駱山大龍中的舞龍、舞珠、跳雲等花樣,目前兒孫滿堂的楊玉福便是其中之一。
表演形式
舞龍主要分為跳珠、跳龍、跳雲三部分。跳珠:是由掌珠人在前面引導龍首前行。跳龍:掌珠人手持火紅龍珠,百般引誘挑逗,大龍在掌珠人的引導下,高低起伏跳龍,其陣式有巨龍擺尾、一字長蛇陣、盤鏇陣等。跳云:由66名8歲至12歲男童表演。他們身著彩衣、彩帽、腳穿繡鞋,每人分別手持兩塊繪有雲彩的雲板。他們在龍身圍起的空場中進行表演,分為圖陣和字陣兩種。圖陣有“雙龍出水”、“滿天星”、“三角形”、“五角形”等各種陣式。
500人舞大龍
楊玉福介紹,駱山大龍龍身龐大,即便舞龍者都是健壯的小伙子,也需要分成兩組輪換,此外,駱山大龍還有很多環節,相互分工明確,各有負責人,舉辦一次駱山大龍,需要近500名參與者,還需要寬闊的場地。
好在駱山村瀕臨石臼湖,冬季枯水季節,湖灘就成了天然的舞龍場所,因此舞龍時間就被定在春節前後。此時也是農閒期間,屆時,戶戶出資,家家出人,個個盛裝,234名舞龍的小伙子都是20-30歲的精壯小伙子,他們身著白衣白褲,頭裹紅巾,一條通體透明,光彩照人的白龍在他們手中仿佛有了靈性一般,蜿蜒曲折,上下起伏,在石臼湖巨大的背景下,仿佛傳說中的小白龍再現了。
俗話說。雲從龍走,有龍必有雲。駱山大龍與一般舞龍不同的是還有跳雲。所謂跳雲,就是66名8-13歲的男孩,每人身著彩衣手拿兩塊繪有七彩雲霓的雲板,在龍身圍起的場地中央表演各種舞蹈。楊玉福稱,這些彩衣由各家各戶自備,從前,為了讓自家的孩子打扮得花團錦簇,也為了爭奇鬥巧,展示自己別具一格的手藝,做母親的費盡了心思。孩子們頭戴的帽子,身穿的衣裳、披肩,腳上扎著繡球的鞋子,無一不是描龍繡鳳,花草蟲魚更是栩栩如生。孩子們在龍燈陣中如招花引蝶一般,擺出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陣型,有二龍出水、雙龍擺尾,還有滿天星、剪子好等。最後,他們還用手中的雲板相繼擺出“人口平安,天下太平”等字樣,表達了當地百姓對美好生活的祝願。
駱山大龍舞得好看、熱鬧與否,也離不開另外幾組人的配合。為了讓龍身看起來更漂亮一些,無論白天、夜晚都要在龍身里點蠟燭,如何讓蠟燭插得又快又好,這是一個技術活,由9個人專門負責插、換蠟燭。還要有78個人舉著大小燈籠,5人舉龍旗,5人舉五色旗,一起跟著龍身跑。此外,為增加現場氣氛,還要有6人負責燃放馬蹄炮,18人敲鑼打鼓,8人吹奏嗩吶。
舞龍舞到興頭上,就不局限在石臼湖攤上,舞龍頭的可能不知不覺地就把大家帶遠了,吹吹打打,歡歌笑語,浩浩蕩蕩地就遊走到村子裡,本身參與演出的人就多,四鄉八鄰前來觀燈的人也有,加上龍身里還有火燭,每次舞龍還要設立一個由26人組成的安全保障隊,他們“瞻前顧後”,排除各種隱患。
艱難傳承
幾十年舞一回
與其他非物質遺產一樣,近代,駱山大龍的傳承也面臨了重重危機,從溧水縣文化局多方蒐集的資料來看,近百年來,每隔幾十年才能舞一回駱山大龍。
文化局的史科長介紹,有據可考的駱山大龍傳承人是1920年的組織者楊書模、楊以春;之後,直到1940年,才再一次組織舞龍,當時的組織者是楊書廣、楊書芸,楊裕仁;1945年,抗戰勝利後,駱山村人又一次組織舞龍,之後又中斷了,直到1983年,在楊昭金、楊書福、楊文榮三人多方努力下,終於恢復、訓練了一支舞龍隊,遺憾的是,當地鄉政府出於安全因素的考慮,叫停了這一習俗。2005年,楊文貴、楊昭正、楊昭勝、楊玉福等人自發成立龍會,當地村民歡欣鼓舞,自覺捐資6萬餘元,會舞龍的老藝人很快會聚到一起,然而,當年會扎龍的老藝人卻不復存在,技藝也沒有傳承下來。於是,龍會只好僱請高淳扎龍藝人,請他們根據圖紙紮出駱山無尾大龍。而那些幾十年前曾經參與過舞龍的老藝人則忙著培訓年輕的舞龍者,跳雲孩童……忙了兩個月後,大龍終於紮好,年輕一代的舞龍、跳雲人員等也終於培訓出來了。但這畢竟是時隔20年之後的一次恢復,一些七八十歲的老藝人看到傳統復活很是激動,但是他們仍覺得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楊玉福的幾個兒子去年都參加了表演,據稱興致還都很高,今年,駱山村打算繼續舞龍,他的兒子們也將繼續參加表演,夏天晚上納涼的時候,老藝人成為最受歡迎的人,年輕人將他們團團圍住,傾聽一些舞龍的技藝。
製作工藝
駱山大龍的製作工藝相當講究,主要步驟有扎制龍身骨架、糊紙、彩繪等。龍頭高2.3米,寬2.2米,龍身共24節,每節長2.8米,整個大龍體長將近百米。龍頭上還要扎制108將,有桃園三結義的劉、關、張,有楊宗保、穆桂英、樊梨花等民間傳奇的英雄人物。表演時,龍尾處還需接出一截長約10米的粗繩,由十來位精壯後生用力拖拽,以起到平衡的作用,目的是為了防止由於舞龍時因慣性過大而造成龍尾脫手。大龍扎制完成以後,要到臘月二十四起草時再行開光。此外,還需製作龍旗、彩旗、大小燈籠、以及喇叭、馬蹄炮等。第二大類為製作雲板和彩繡。雲板共66面,用竹篾扎制輪廓,用蠟光紙、金紙及各色彩紙糊制,上面繪有雲形圖案。彩繡分為製作頭飾、繡衣及繡花等。
2006年,駱山大龍入選江蘇省非物質遺產名錄;2008年入選非物質遺產項目。